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18|回复: 3

一个真实的曹操 [复制链接]

authicon285091 发表于 2010-7-8 09:41:11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文博 出处:环球人物 第103期



    “说曹操,曹操到”、“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但现代人对曹操的了解并不多。

    祖父是宦官,父亲曾乞讨

    曹操的先祖,可以追溯到西汉名臣曹参。公元前209 年,江苏沛县人曹参,跟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建立汉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排名仅次于萧何,被封为平阳(今山西临汾)侯。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丞相,沿用萧何管理国家的政策,留下了一段“萧规曹随”的佳话。

    到曹操的曾祖父曹节时,家族荣耀已成为尘封的往事。据史书记载,曹节的邻居丢了一头猪,这头猪与曹节家的猪长得很像,邻居便跑来找麻烦。曹节也不争辩,任邻居把猪赶走。后来,丢失的猪回来了,邻居大为惭愧。曹节的仁厚、善良,由此可见。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曹节的第四子,从小被送进宫做宦官,先后奉侍了4 位皇帝。他举荐过很多人入朝为官,有的位至公卿。曹腾的权势因而越来越大。但他做过的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从乞丐的手中收养了一个儿子,取名曹嵩——这就是曹操的父亲。

    在一些史料中,称曹嵩本来姓夏侯,被曹腾收养后才改姓曹。这一说法经不起推敲。如果曹操本姓夏侯,他的发小、东汉的另一位枭雄袁绍不会不知道。日后,袁绍在讨伐曹操的檄文中,肯定会骂曹操是“夏侯遗种”,而不只是骂其父亲是“乞丐携养”。

    历史的真相是,原本是“乞丐携养”的曹嵩,在曹腾的抚养下长大成人,后来混得很有钱,还花钱买了个太尉(主管军事的高级官员)的官职,成为权臣。这为日后曹操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耿直任性,不畏权贵

    公元155 年,曹操出世。他还有个名字叫“吉利”,小名“阿瞒”。看不上曹操的后世文人墨客,都不屑叫他的大名,只叫他“曹阿瞒”。

    据宋太宗下令编写的《太平御览》一书记载,曹操从小“姿貌短小”。由于这一点达不到帝王相的水准,西晋史学家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回避了对曹操身材、容貌的描述。曹操对自己的相貌也不太自信。一次,他在接见匈奴使者时,让一个相貌俊朗之人扮成自己,他却扮成卫士站在一旁。

authicon285092 发表于 2010-7-8 09:41:30 |显示全部楼层
在父亲曹嵩的庇护下,曹操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他少年时,一天,朝中老臣桥玄对他说:“天下将乱,只有你能够使天下安定啊,望你好自为之。”也不知桥玄是如何看上这个“姿貌短小”之人的,但这句话无疑激励了曹操,他开始发奋上进。20 岁时,曹操“举孝廉为郎”。所谓“孝廉”,就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可因此获得任职资格。不久,他成为一个“芝麻官”,管理洛阳的一小片区域。上任伊始,他命人造了二十多根五色棒,对犯法的人,不管出身如何,一律棒杀。一时之间,他的辖区内秩序井然。

    后来,曹操被调到山东济南,出任济南相。到任不久,他就奏免了8个依附权贵、贪赃枉法的官员。于是,大批曾作奸犯科的人纷纷逃往其他地方。曹操此举得罪了不少权贵。他怕连累家人,常常托病请假,后来干脆回到老家谯国(今安徽亳州),过起了读书打猎的生活。

    不过,黄巾起义“救”了曹操的仕途。公元184 年,全国性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爆发。曹操受命出战,在颍川(今河南境内)大败黄巾军,“斩首数万级”。

    黄巾起义使社会更加动荡,各地豪强世族顺势而起,谋划废黜汉灵帝,有人试图拉曹操参加,但年轻的曹操断然拒绝。公元189年,权臣董卓杀害汉少帝,曹操散尽家财,组建了一支军队,起兵讨伐董卓。

    3年后,曹操在一次行动中展示了出色的军事才华,他只带着千余士兵,就收编了30余万黄巾军,编其精锐为青州兵。这支队伍只听令于曹操,成为他发迹的家底。

    童年好友,官渡火拼

    此时,董卓已死,袁绍成为曹操最大的障碍。袁绍出身豪强世族,拥兵数十万,是当时北方最大的一股势力。

    曹操与袁绍小时候非常要好,经常一起出去打猎、游玩。成年后,两人还有过一段并肩作战、讨伐董卓的经历。公元196年,41岁的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今河南许昌),拉开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帷幕。汉献帝为表“感恩”,封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只给了袁绍一个太尉之职。袁绍不愿居于曹操之下,拒不接受这一任命。曹操见状,主动把大将军的位置让给了袁绍——他知道,袁绍的势力比自己大很多,现在还得罪不起。

    经过苦心经营,曹操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大。袁绍感受到威胁,决意伺机攻打曹操。

    曹操为了免于两线作战,决定先消灭徐州的刘备。诸将都怕袁绍会乘机攻打许都,但曹操撇撇嘴说:“刘备是个人杰啊,现在不消灭他,必留后患;袁绍虽有大志,但他办事犹豫不决,必然会按兵不动。”曹操对童年好友的了解果然没错,直到他打败刘备,袁绍都没有出兵。

    公元200年8月,袁绍在官渡(今河南许昌市以北)附近扎营数十里,与曹操的部队对峙。尽管前方兵少粮缺,但曹操坚守不退。10月,袁绍帐下的一名重要谋士投奔曹操,并带来了一条重要情报——袁绍大军的粮草,囤积在距大营20 公里的乌巢(今河南延津县东南)。曹操大喜,亲率5000 骑兵,摇着袁军的旗帜,夜袭乌巢。袁绍接到消息后,认为这是攻打曹军大营的良机,便只派一小支部队前去救援乌巢,主力则攻打曹军大营。结果,曹营久攻不破,乌巢粮草被烧的败讯却已传来。袁绍旗下众将军心动摇,迅速溃败。

    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已是大势所趋。公元208年,54岁的曹操自任丞相,达到事业的巅峰。遗憾的是,在此后的赤壁之战中,曹操败于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失去了统一中国的机会,三国鼎立之势随即形成。

    爱人才,爱妻子,爱诗文

    好战的曹操,无疑有杀戮过多的污点。但同时,他也是一个爱惜人才、宽宏大量的人。

    陈琳曾是袁绍的手下,官渡之战中,袁绍讨伐曹操的那篇经典檄文,就出自陈琳之手。檄文中连骂曹操祖、父及其本人三代。官渡之战后,曹操俘获了陈琳,问道:“你替袁绍写檄文,骂我一个人还不够,为什么还要骂我祖宗三代?”陈琳答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后来曹操不但没杀陈琳,还给了他一个官当。

    官渡之战后,曹操从袁绍大营里缴获了很多自己部下写给袁绍的信,但他看也没看,一把火全烧了。他还宽慰部下说:“当时袁绍太强大了,我都不能自保,况且大家呢?”

    对张绣的态度,是曹操宽宏大量的另一体现。张绣早年追随董卓,后与曹操的另一个对手刘表结盟。197年,他投降曹操,没多久又反叛,杀死了曹操长子曹昂。4 年后,张绣再次降曹。对这个有杀子之仇且反复无常的人,曹操竟礼遇有加,“封列侯”。

    由于常年征战,曹操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少。长子曹昂是由曹操正室丁夫人抚养长大的。曹昂战死,丁夫人整天哭泣,埋怨曹操。曹操烦了,就把她赶回谯国娘家。不久,他就后悔了,亲自去接丁夫人。当时丁夫人正在织布。曹操走过去,抚摸着她的后背说:“跟我回去吧。”丁夫人既不看他,也不说话。曹操见她没什么反应,就讪讪地往外走,站在门口问:“回不回去,你倒是说句话啊!”丁夫人还是不回答。曹操长叹一声:“唉,看来真是不搭理我了。”从此,他断绝了与丁夫人的往来。去世前,曹操悲痛地说:“我一生行事,没什么可后悔的,唯独不知死后同曹昂相遇,若曹昂问我‘母亲在哪里’,我该怎么回答呢?”

    曹操“ 外定武功, 内兴文学”,与儿子曹丕、曹植并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三曹”。他位居“建安七子”之首,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局面。文如其人,曹操的诗歌绝少华美的辞藻,而是大气磅礴。脍炙人口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就是他的代表作。他大量的诗歌为民间疾苦而写,后人评价他的诗为“汉末实录”、“诗史”。此外,他还擅长书法、音乐。作为一个真实的“人”,他存在于历史的长空中。

authicon285219 发表于 2010-7-8 15:18:13 |显示全部楼层
后人评价他的诗为“汉末实录”、“诗史”。此外,他还擅长书法、音乐。作为一个真实的“人”,他存在于历史的长空中。           
        现在  读起这些诗句 还是 朗朗上口,,很 过瘾,,三国演义   我 最 喜欢看的   书

authicon285365 发表于 2010-7-8 19:26:07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2-23 04:05 , Processed in 0.042063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