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冰攀等级分级 
由于冰攀与雪攀所面对的环境复杂多变,所以评定起来颇为困难。通常只有长度和坡度两项因素是整个季节或整年都不会发生变化的。雪的深度、冰的厚度以及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路线状况,在加上冰况以及放置固定支点的可行性,都会影响路线的困难度。以下这些等级系统主要针对冰瀑以及其他融水所冻成的冰攀路线,并不以硬雪(如冰川)为评定对象。
难度分级 冰攀等级系统的重要因素有:到达攀登路线起点的远近、路线本身的长度、客观的意外灾害以及攀登的性质。 I:接近马路的,路程短且简单的路线,既无雪崩危险,下山路线也直接明了。 II:路线只包括一两段绳距,救难人员很快便能抵达,没有什么客观灾害。 III:路线的海拔不高,但有多段绳距,或是只有一段只需在一小时内便可完成的绳距。要爬完路线需要数小时,甚或一整天。下山时可能需要架设垂降固定点,而且会有雪崩危险。 IV:路线有多段绳距,海拔较高;可能需要徒步数小时或者滑雪才能到达路线起点;有潜在的客观危险,下山时也可能会有危险。 V:位于偏远山区的一条长程攀爬路线,路线本身需要一整天才能爬完,下降时需要架设多个垂降固定点,随时都可能发生雪崩等危险。 VI:高山峻岭中的一条长程冰攀路线,全程需要技术攀登,唯有高手才能在一天内爬完。无论到达路线起点的路途还是下坡折返的路都十分艰险。在远离道路的荒僻地区,客观的意外危害随时都可能会发生。 VII:比起VI等级路线,艰险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到达路线起点,也许就需要好几天时间;一旦发生意外,能否生还只能听天由命。 技术分级 技术冰攀等级所评估的是最困难的一段绳距,考虑的因素有:攀登的性质、冰的厚度、冰的自然特征(如吊灯状、蘑菇状或是凸出的悬冰)。这些等级可以划分的更细,如果某条路线的难度高于标准等级的难度,可以在级数后面加上正号。 1:结冰的湖泊或溪床。 2:在一段绳距上的局部冰坡可达80°以上,有很多纺织固定点和支点的位置。 3:整段绳距的冰坡都在80°以上,冰况良好,可以找到不错的休息点,不过设置固定点和支点都需要有相当高的技巧。 4:连续的追至或近乎垂直的冰壁,可能会遭遇吊灯状冰。 5:长达50米的85°至90°的冰壁;固定支点直接几乎没有任何可供休息之处。或是绳距不长,但在冰壁上设置支点需要良好的技巧。 6:50米绳距都是完全垂直的冰壁,雪况不好,动作必须讲求效率,且要在艰难费力的姿势下设置支点。 7:整段绳距都是完全垂直的冰壁。冰的附着力不强,很可能会崩落。这是极为艰难的绳距,需要高度的警觉性和灵活的创意。 8:由薄冰与悬冰构成,需要极大的胆量和极强的体力。单纯的冰攀很少会到达这个等级。 这些等级所描述的多半是路线首攀时的状况,当初评定为5级的路线在结冰量少的时候可能达到6-级,结冰量多时则可能是4+级。这类分级通常会在数字前加上WI(水冰或冰瀑)、AI(高山冰)或M(混合地形攀登)。
四、混合地形攀登分级 现代混合地形攀登等级由杰夫·罗维引进,它是无上限的等级系统,从M1开始到M11,为了让范围更广、避免压缩级数,可以添加正负号。顶尖攀登者认为欧洲的M分级系统会比其他地方的增大一级。 现代混合地形攀登等级与YDS比较 | 现代混合地形等级 | | M4 | | M5 | | M6 | | M7 | | M8 | | M9 | | M10 | | M11 | |
五、高山攀岩/冰攀
国际法文文字等级系统(IFAS)是针对高山攀岩及冰攀所做的等级评估。采用这套系统的国家颇多,包括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这种系统指出了路线的难度,包括长度、客观危险、专心程度、海拔、缺乏保护度、下降以及地形的攀登技巧难度。 这套系统共分为六项,分别以法文形容词的头一个字母表示。这些项目还可加上正负号,或冠以“sup(正号)”或“inf(负号)”,使其更加精细。以下是这些项目的法语愿文与中文释义。 F:容易(Facile),路线为陡峭的健行路线,混杂着岩石地形和易爬的雪坡。冰河上可能有冰河裂隙,但不一定需要绳索。 PD:有些困难(Peu difficile),需要一定程度的技术攀登,路上有雪坡、冰坡、险恶冰河与狭窄山脊。 AD:还算困难(Assez difficile),其中有陡峭的攀岩路线以及坡度在50°以上的长程陡雪坡或冰坡。 D:困难(Difficile),困难的攀岩、雪攀以及冰攀路线。 TD:非常困难(Trèsdifficile),需要高度技巧的路线,各种地形都有。 ED:极为困难(Extrêmement difficile),需要高超的技巧,攀登困难点持续出现。 ABO:极为困难(Abominable)。 …………………………………………
西西无境整理参考自《登山圣经》,转载请注明出处或链接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