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65|回复: 49

[纯AA制活动] 04月04日 徒步探望登山英雄刘连满[哈尔滨] [复制链接]

authicon233473 发表于 2010-3-30 21:21:36 |显示全部楼层
activity-img
活动类型:
徒步登山
开始时间:
2010-4-4 09:00
活动地点:
哈尔滨市香坊区
性别:
不限
已报名人数:
0
剩余名额:
15 人
报名截止:
2010-4-3 09:00
本帖最后由 感觉不错 于 2010-3-31 09:33 编辑

【活动目的】
一、   送照片:带上您和他合影的照片探望登山英雄刘连满!

二、   看老片,这里有珍贵的老照片,有感人的故事,净化心灵!

三、拾垃圾,倡导环保绿色生活,沿途中看到路上有明显的垃圾要拾起扔到垃圾箱中或者自带的垃圾袋中。


【集合地点、出发时间】4月4日9:00 香坊珠江路62号黑龙江省计算中心 集合出发。  
【活动路线、里程】5~6公里,难度弱,预计时间一个半小时以内。

路线一:珠江路62号——中山路——和平路——哈平路——大庆路——乐园街——春江家园。

路线二:珠江路62号——中山路——香滨路——民生路——和平路——哈平路——大庆路——乐园街——春江家园

路线三:珠江路——菜艺街——公滨路——三合路——大庆路——乐园街——春江家园


请经验丰富的户外前辈多加指点,第一次组织徒步活动,实习中!



【活动召集】
           领队  感觉不错  13703645002
           收队  独来读网  13804551580
           
【路线简介、注意事项】公路车辆较多,注意安全!


【免责条款】此次活动属于非赢利性质自助出行活动,当由于意外事故,突发气候变化和急性疾病等不可预测因素造成身体损害时,团队的发起者和同行者有义务尽力救助,但如果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团队的其他成员不负担任何责任。团队的任何一名队员都应本着:“尽力救助,风险自担”的原则参加这次活动,活动发起者和组织者亦不承担任何法律和经济责任。
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团队的发起者和同行者不承担赔偿责任,由被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声明依法解决,凡报名者均视为接受本声明。


        321号比赛结束那天,刘老说记得把照片给他,我答应了,回来后单位的工作很忙,选了些照片还没去洗呢,328号周日接到刘老的电话,问什么时候到他家去,还问黑龙江电视台的记者什么时候去(他们一路上也聊了很多,也说要去刘老家探望),我说下周去,时间真快,周末转眼就到了,而且这个周末时清明节放假三天,很多人出去玩了吧,也看到军歌大哥他们的百公里拉练!那时间就定44吧!

    外出或者有活动不方便去的如果有想把照片送去的,我们可以帮忙转交!
    或者把电子版的照片传给我,我们去洗!

    第一次听说刘连满这个名字是在201025日,那天陪同黑龙江省登协祁副主席和亚布力雪场的周厂长一块到吉林北大湖滑雪场,当时国家登协正在北大湖举办亚洲杯登山滑雪大赛,祁主席去汇报三月份在亚布力举办雪山穿越比赛赛事的相关情况,在路上祁主席讲述了登山英雄刘连满登珠峰甘为人梯的故事,当时非常感动,并上网搜索了刘老的相关事迹和报道,除了感动也还有些复杂的感情,昔日的登山英雄,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现在已经远离了我们的视线,已经被遗忘了!

    但是有一个刚刚诞生的组织黑龙江省登山协会没有忘记他老人家,黑龙江省体育局的领导没有忘记刘老,二〇一〇年二月十一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在虎年春节来临之际,黑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既黑龙江省登协常务副主席李峰同志与黑龙江省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主任既黑龙江省登协秘书长祁跃东同志来到了登山老英勇刘连满的家中探望慰问。我有幸参加并记录了这一刻。

老人家今年已经八十了,但身子骨依然很硬朗,目光炯炯有神,言语非常朴实,翻出老照片,娓娓道来,故事生动感人。

    两位登协的领导与刘老一见如故,聊往事,谈现在,更多的谈到的是黑龙江登山运动发展的情况,并邀请刘老出席登协举办的“黑龙江省首届体彩杯亚布力雪山穿越公开赛”,刘老说:“没问题,四年前我重回贡嘎山,登到了海拔五千多米的位置,两年前还上过海拔三千多米的山呢,这次在咱们家门口,一定去!”。

    在本次慰问中,除了水果和年货外,还送来了慰问金,这些让刘老十分感动,还有很多人记着他。刘老将他的自传签名赠给了登协的两位领导。







    时间飞快,亚布力的比赛如期而至,比赛前接到组委会的任务,我负责接送并全程陪同刘老,很高兴能再一次同刘老近距离接触。

        318与刘老通了两次电话,确认了一下出发时间和准备带的物品,因为出发时间较早,特意问了一下早餐想吃什么,得知刘老牙已经都掉光了,刘老说可以吃油条或者馄饨。

        319五点半起床,洗漱后,简单的吃了点早餐,六点钟下楼到市场上买了些油条和豆浆(买了一份无糖的一份带糖的,忘记问有没有糖尿病了),打车到刘老的小区电机厂春江家园,到了刘老家后,刘老已经准备好了,刘老的老伴饭也快做好了,带来的东西还热乎着,刘老的老伴特别朴实,还问这多少钱,要把钱给我,我连忙拒绝了。

    刘老吃完饭,刘老拿出一本他的自传要送给我,我赶忙拿出相机拍下了签名的场景。

    六点四十从刘老家里面出来打车去哈站,做在出租车里,刘老讲起当年的故事,有登山的险阻、有队友互助的欢乐、有领导接见的喜悦、有文革时斗争的残酷,很快就到了哈站,我怕候车室人太多,就领着刘老到豪华候车室等候,今年的气候真的是不正常,三月中下旬了还在下雪,刚刚做到火车上,车还没有开,大片的雪就开始下了。

    买了份报纸给刘老看,翻来翻去基本上都是广告,我们又开始聊天,这时我已经把刘老的自传拿出来了,刘老小时候的经历是相当的苦,可能是我体验不到的吧,虽然我也出生在农村,小时候的苦也没少吃,从读初中就在外面住寝室,但这些和刘老过的苦日子根本没法比,我想21世纪的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吃苦了吧!

        313号登协开会那天又喝多了,有幸见到蓝朵她们在组织捐赠,并把几大箱子的物品送到冰城网,21世纪也还有很多贫困的家庭和贫困的学生,最近看寒冰他们也在组织捐赠资助贫困学生,碧玉描述的一个个贫困的场景有些令人心颤!

电视上也经常看到需要资助的情况,其实黑龙江户外届应该可以成立一个援助基金会,有人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和表达大家的爱心,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积沙成塔,可以做的还很多!

    跑题了,思想溜号了,说道哪了,屡屡!

    在去亚布力的火车上读完了刘老的自传,也了解到刘老当初拒绝了当官的机会,最后依然回到了家乡,现在回想起来也没看刘老有多么的后悔放弃了那么多现在人求之不得的机会。

    才主任和皮秘书长来接我们,那天刚下完雪路很滑,进了山过了桥,皮秘书长的车上不去了,刘老主动说我们走上去吧,我们下车徒步去报到,刘老的速度还很快,但还是能感觉到到他呼吸很急促,毕竟是八十岁的人了。

    祁主任和周厂长已经等候多时了,我们先入住,然后吃中饭,下午我们去走了一段比赛路线,让刘老四处转转,在房间休息一下。

        320号是比赛报到日,早上吃过饭,领着刘老做缆车到大锅盔山顶看看,从二锅盔到大锅盔的缆车是露天的,我感觉到风飕飕的有些寒意,但刘老感觉良好,但是上下缆车还是让我虚惊了一场,因为速度有些快,上的时候还好些,下的时候刘老还是很慌张,差点摔着。我们一块在山顶合影留念。

    下了山,报到的队伍就已经到了,很多人发现了刘老,大家纷纷过来合影,刘老很高兴,开幕式因下雪,省里面领导的车队晚到晚开始半小时,刘老饿着肚子,丝毫没有怨言!

    在开幕式上,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刘东辉(登协名誉主席)正式的把名誉副主席的聘书送到刘老手中。

开幕式后,刘老把签名的自传送给了刘东辉主席和衣恩普主席。

    然后是业余组体育局系统内的比赛,第二天是大家都熟悉的专业组的比赛。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authicon233475 发表于 2010-3-30 21:33:58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湖亚洲滑雪登山大赛
调整大小 IMG_1840.jpg

authicon233476 发表于 2010-3-30 21:35:35 |显示全部楼层
好活动,支持!如与家人扫墓的日子没赶在一起的话一定去。

authicon233481 发表于 2010-3-30 21:38:40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家的 调整大小 201001 140.jpg 调整大小 201001 156.jpg 调整大小 201001 157.jpg 调整大小 201001 158.jpg 调整大小 201001 246.jpg 老照片

authicon233482 发表于 2010-3-30 21:39:51 |显示全部楼层
圣火登珠峰人梯洒热泪
———本报记者独家采访黑龙江省登山宿将刘连满
http://www.HarbinNews.com 2008-05-09 06:40:07 哈尔滨新闻网 字号: 【


  ◆本报记者 刘强

  48年前,他用自己的坚实的肩膀,在珠穆朗玛峰海拔8570米到8600米之间的“第二台阶”前,扛起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名队友,一举征服了被外国探险家们称为“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成全了3名队友最终成功登顶珠峰。这也是中国人首次登上这座世界最高峰的顶峰。   48年后,现年75岁的他在冰城哈尔滨的家中,守候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观看了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全过程。圣火成功在世界之巅点燃的那一刻,老人家有些激动,在悄然抹去眼中泪花后,展现在记者面前的依旧是当年那个闻名全国的登峰汉子的英姿……   他,就是刘连满。   采访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的“人梯”英雄刘连满是一周前就约好的事情,但却因为奥运圣火突然决定“冲顶”珠峰一事而显得有些仓促。   7日夜22时40分,当得知中国登山队决定于8日凌晨“冲顶”珠峰时,记者实在不忍深夜打扰已75岁的刘连满,遂于次日早7时拨通了其家中的电话。“你快过来吧,我正在看电视直播呢,咱们一起看。”电话中完全能听出刘连满的兴奋之情,当记者半小时后赶到其家中时,性格开朗的刘连满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显现出来的是一种兴奋、紧张、焦急、担忧相杂糅的神情。   见到记者进门,刘连满首先略显遗憾地说:“电视看得有点晚了,他们已经越过‘第二台阶’了。”其实,刘连满最近几天一直关注着奥运圣火冲顶珠峰的进程动态,但7日夜中国登山队近23时才决定次日早上“冲顶”珠峰,而当时这位75岁的老人家已进入到了梦乡。昨天早上6时,刘连满像往常一样出门溜达了一圈儿,40多分钟后回到家中,正忙着做早饭的老伴杨淑玲第一时间告诉他,电视上已经开始转播圣火上珠峰的实况了。刘连满听后立刻坐到了电视机前,一直到转播结束,几乎没动过地方。   记者从7时30分左右开始,一直陪着刘连满看完圣火“冲顶”珠峰的全过程。由于家里住的是刚刚建成不久的新楼,还没有接上有线电视,刘连满只能依靠一个老式的天线勉强观看央视一套的直播。屏幕效果自然不理想,但老人却看得有滋有味,赶上电视信号偶尔受到干扰,他会立刻上前调整天线。   8时10分许,央视将现场切换到了后方的直播间,刘连满也进入到了短暂的“休息”阶段,记者随后与其攀谈了起来。其间,刘连满拿出了自己珍藏了多年的老照片,并一一向记者介绍起来。“这是王富洲,他为中国登山队1960年第一次登顶珠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贡布,藏族人好交朋友啊,只要你对他好,他恨不得把心都掏给你;这是王石,现在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商,我生活困难,到现在他还每个月赞助我1000块钱,我现在住的这个新房子,王石也掏了不少钱呢……”刘连满指着老照片,一一向记者介绍着自己当年的“战友”。   起初,记者对刘连满口中的“战友”一词抱有疑问。后来,老人家解释说,自己的确曾经当过兵,但他更喜欢把当年的队友们称为“战友”,因为他们曾经一同出生入死攀登珠峰,而且当年的“战友们”现在只要一见面,都对生活相对困难的他慷慨解囊相助。   8时30分,央视再次将画面切到了珠峰现场,山顶上一片厚重的云引起了记者的担忧。“有云不怕,就怕暴风雪。”刘连满说,只要不下雪,中国登山队今天肯定能实现圣火上珠峰的壮举。   事实证明,刘连满的预测毫无问题。9时05分左右,屏幕上开始转播中国登山队队员们从珠峰8840米处传递奥运火炬的画面。“吉吉第一棒,好样的,她的丈夫倒在了登山途中,她还能坚持继续登山,很多人都特佩服她。”刘连满盯着电视,不断向记者进行着“解说”,看得出来,此时的他越来越激动。“呀,王勇峰第二棒,这个臭小子,每次见面都亲切地管我叫刘大叔。”“尼玛次仁,他是西藏登山学校的校长,前年来哈尔滨时还专门请我吃过饭呢。”“黄春贵、次仁旺姆,他俩我都见过,但不是很熟悉,都这么年轻……”   9时16分,看着次仁旺姆登上顶峰展示火炬的画面,刘连满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并连声叫好。那一刻,老人家的眼中闪烁着泪花,随后立刻用手轻轻地抹了抹眼角。听说,登山的勇士不愿让人看到他们流泪,也许,这是真的。   电视画面上持续播放着中国登山队队员们庆祝登顶的镜头,“成功喽,扎西德勒……”队员们庆祝的声音不断地从电视中传来,刘连满也冲着电视挥着手,跟他们一起欢呼着,“太棒了,扎西德勒!”   可几分钟后,刘连满却由欢呼变成了眉头紧锁,只见他盯着电视,开始搓着手、嘀咕着,“孩子们,在上面的时间别太长了,如果变天就麻烦了。”刘连满告诉记者,在某种程度上,下山比上山更难,他甚至回想起当年与“战友们”攀登贡噶山时,有两个战友就在下山途中,跌落到了3千多米深的山涧中,最后连尸骨都找不到。“尼玛次仁他们都是英雄,我不希望看到他们下山时出现意外,所以趁天气好时,抓紧点吧。”刘连满说。   当转播画面再次交回到后方主持人时,刘连满的情绪才逐渐平稳了下来,但他说他还要继续关注电视,关注着他英雄的孩子们平安下山。   “人梯”刘连满   1955年底,全国总工会要组建中国第一支登山队,在哈尔滨电机厂工作的刘连满成为最后被确定的12名队员之一。   1957年中国和前苏联登山队联合攀登贡噶山,刘连满11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最终登顶。回到北京后,在庆功会上,刘连满被授予“运动健将”称号,是黑龙江省获此荣誉的第一人,并因此接过贺龙元帅亲手颁发的奖杯。   1960年,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5月24日,登山队5名队员来到8500米处的突击营地。此时队员许敬体力已经不行了,只好留下,刘连满、王富洲、屈银华、贡布四人继续向顶峰冲击。寒冷、饥饿、极度的体力消耗,到8700米处即“第二台阶”时,他们已是筋疲力尽,而且将近两天两夜没吃东西了。“第二台阶”处有一个6米多高的峭壁,他们摔了多少次,总是上不去,刘连满心生一计———搭人梯,他站在最下面,冰镐插在岩石裂缝处,屈银华踩着他的肩,再踩住冰镐向上,攀了上去,贡布也踩着刘连满上去了,刘连满上去后,再回身用绳子拉王富洲,这6米高的峭壁用了他们6个小时时间。又向上爬了约100米,刘连满实在坚持不住了,全身的体力已经耗尽,于是放弃了登顶。这时他又做出了一个最伟大的举动,他把自己的氧气瓶解下,准备留给队友们下山时候用,同时写下遗言:“富洲同志,这次我不能完成党和祖国交给我的任务,由你们去完成吧,氧气瓶里还有些氧气,对你们下山会有帮助,告别了。”第二天中午,王富洲他们成功登顶下来的时候见他奇迹般地还活着,身边放着尚存不少氧气的氧气瓶,遂一起下山。   刘连满因在这次成功登顶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和多次接见,周恩来总理亲自发出请柬,邀请他作为登山队的唯一代表参加建国十四周年国庆观礼。
  稿源: 新晚报
  作者: (见稿内署名)
  编辑: 秦晓鲁

authicon233483 发表于 2010-3-30 21:40:54 |显示全部楼层
好活动,支持!如与家人扫墓的日子没赶在一起的话一定去。
军歌嘹亮 发表于 2010-3-30 21:35 http://www.hljout.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时间不好定,时间拖长了,刘老该有想法了,清明节这段时间大家事情都挺多!

authicon233485 发表于 2010-3-30 21:43:30 |显示全部楼层
李峰副局长与刘老合影 调整大小 201001 190.jpg 调整大小 201001 200.jpg

authicon233487 发表于 2010-3-30 21:46:07 |显示全部楼层
送聘书与慰问金 调整大小 201001 214.jpg 调整大小 201001 216.jpg

authicon233489 发表于 2010-3-30 21:48:08 |显示全部楼层
签名赠书 调整大小 201001 234.jpg

authicon233490 发表于 2010-3-30 21:48:34 |显示全部楼层
单位要锁门了,明天继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灵佳网-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黑公网安备23010402000316号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4-21 22:22 , Processed in 0.087550 second(s), 1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