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云中漫步

漫步在彩云之南(更新中) [复制链接]

authicon247154 发表于 2010-5-5 14:05:06 |显示全部楼层
美轮美奂 令我陶醉

authicon247176 发表于 2010-5-5 15:21:29 |显示全部楼层
又更新了这么多,看了让人中毒啊

authicon247271 发表于 2010-5-5 19:52:25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口气看完了图片仿佛跟着云中漫步在彩云之南旅游一次,虽然说不出美景的名字,但是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深深印在脑海里。在驴友的帖子和口中多次听说过云中漫步,,,

authicon247355 发表于 2010-5-5 23:50:5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中漫步 于 2010-5-6 00:05 编辑

          nEO_IMG_SDC11723.jpg 在梅里往事酒吧里我看了一个关于1991年卡瓦格博山难的记录片。在那一年里,日本人和中国签订了攀登梅里雪山的协议。他们有13名登山队员,中方有4名队员参加,其中一名是藏族。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山脚下的雨崩村建立了登山大本营,但在攀登卡瓦格博雪山时发生了大雪崩,17名队员全部遇难。
            
           片中采访的有中方的官员,有中国登山队员的妻子,也有当地的村民。

          在当地人心目中,卡瓦格博是雪山太子,是藏民的保护神,当他们知道来这里的人是要登上他们的神山时都非常气愤,有些老人甚至像小孩子一样坐在地上边哭边祈祷。他们说:“卡瓦格博爷爷,我们多少代人都在拜您,现在人家要爬到你的头上了,你要是不发威任由他们爬上去,以后我们也不拜了。”

         就在登山队员从大本营出发,由二号营地到达三号营地时,在大本营的后勤和官员们和他们失去了联络。接着强烈的雪崩差一点把大本营的人们埋葬,他们逃到附近的树林才保住了性命。

          而在远方家中的中方登山队员的妻子在回到家时,看到自己上小学的儿子在哭,说是做了个梦,梦到爸爸被大雪埋上了。不久噩耗传来。

         大本营的人回忆,中方的那个藏族小伙子没有听妈妈的劝阻来到梅里雪山脚下时,说了一句:“这山太美了,我都不想回去了。”结果他真的永远留在了这里。

       中方随即派出了飞机和西藏登山队搜索都没能找到那17名队员的踪影。

      然而卡瓦格博爷爷的愤怒还没有停息,接下来的雪崩甚至把山下几百年的树龄的一片树林连根拔起,这是雨崩村人从来没见过的场面。

      据中国登山队员的妻子回忆,山难过后,登山队员的家属来到梅里。五月份一直在飘着雪,等了半个月没有晴天。家属们说找不到亲人,我们连雪山什么样还看不到吗?有人出主意让他们一同向雪山喊自己亲人的名字。于是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用不同的语言共同向着雪山大声喊着自己亲人的名字。她说当时她眼看着卡瓦格博上厚厚的云雾像舞台上的幕布一样缓缓拉开了,落出了雪山壮丽的雄姿。

        五年后,当日本人在协议到期前再次组织来梅里登山时,雨崩村所有的人,连看家的都没留,全部到德钦县城登山队必经的一座桥上吃住了三天三夜,就是不让他们通过。最后经官方出面协商藏民们同意登山,但只能走一半不能登顶。而这一次却是天气和他们开了个玩笑。在登顶前中日气象台测到的一股致命危协的气流,在队员逃跑下撤了之后又改了路线没有通过这里。自此梅里雪山的圣洁无暇和神秘为世人公认。我国政府明文规定:禁止攀登卡瓦格博雪山。这是我国唯一一座因为宗教信仰而禁止攀登的雪山。
          据记载,人类已攀登海拔8000米的山峰7座,7000米的山峰70座,却无奈于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
nEO_IMG_SDC11729.jpg
         第二天早上,我起来了,卡瓦格博爷爷却迟迟没有醒。山上云雾缭绕像厚厚的被子遮盖着山顶。对面朝霞满天,除了梅里雪山,其它山都是清晰可见。

nEO_IMG_SDC11730.jpg
       这是对面的山

nEO_IMG_SDC11731.jpg


nEO_IMG_SDC11737.jpg
        这里好冷,我全副武装。

nEO_IMG_SDC11739.jpg
        周围都晴天,只有山顶上是厚厚的云。观景的人都在报怨是不是来了日本人,据说来了日本人或韩国人就别想看到日照金山了。但我觉得是我不够诚心,我当初是来玩的,不是虔诚的来拜山的,所以卡瓦格博爷爷也没想见我。

authicon247357 发表于 2010-5-6 00:01:05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SDC11743.jpg
         这不是日照金山,是日照银山

nEO_IMG_SDC11745.jpg


nEO_IMG_SDC11747.jpg


nEO_IMG_SDC11748.jpg

nEO_IMG_SDC11752.jpg

authicon247364 发表于 2010-5-6 00:31:32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SDC11756.jpg

nEO_IMG_SDC11758.jpg


         没看到日照金山,我们都很失望。好在有机会近距离的去感受雪山,于是我们继续挺进梅里,走进雨崩村。

         我们六个人包一辆车去雨崩,六个人中每一个都是自己来的,现在组成了一个小队。车走在大山之间,险峻就不用说了,大家都不说话,象是在发起总攻前的宁静。车里放着我最爱听的坎坎的歌《滴答》。都知道雨崩是不通车的,山路很难走,还有人掉下了山崖。前方是危险的,艰苦的行程。

        在景区售票处,工作人员说路上有落石,还有滑坡,安全责任自负并建议我们买保险,还给我们拿了一张安全责任书要签字。感觉此行好象是吉凶未卜。

        到达西当村后就没有车行的路了,只有骑马和徒步两种方式进雨崩。我不想骑马,原因是走到悬崖时我可以蹲下爬过去,而马不会,万一它马失前蹄,我就呜呼了。我还是更相信自己。

nEO_IMG_SDC11759.jpg

        上山前又碰到一伙,8264等各地论坛上召集在一起的人。一起走挺好,人多胆大。

authicon247585 发表于 2010-5-6 15:27:50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247806 发表于 2010-5-6 23:35:52 |显示全部楼层

RE: 漫步在彩云之南(更新中)

本帖最后由 云中漫步 于 2010-5-6 23:38 编辑

    nEO_IMG_SDC11764.jpg

nEO_IMG_SDC11775.jpg


           进雨崩的路不难走,只是一直在上坡。这段时间的高海拔磨练让我形成了“见坡儿喘”的习惯。就算在茂密的树林中走起来也感到氧气不够用。所有人当中我走的最慢,和大家拉开了一段距离,害得江苏帅哥阿明不得不返回来做我的收队。他爬山象山羊一样敏捷,总是在前面远远的地方等着我,累得我顾不上吃东西、喝水,跟着他不停地走。真担心昨晚还在高反的我,这么剧烈的运动会再次发作,我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一个小小的氧气瓶。

        有一段因为要追赶大家,阿明带我走了一条所谓近路。结果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没有任何标记,也没有其它人的踪影。几乎就没有什么路,只有伐木人留下的痕迹。他最后也不能确认我们能不能走出去。那时我有些担心了,算计着我带的食物和水能坚持多久。当我们终于在一条路的尽头看到了雨崩路上第43号大筐时,突然感到它是那样亲切。

nEO_IMG_SDC11761.jpg
          身后上面的是岔路,我们险些走丢了。下面的路才是进雨崩的正路。


nEO_IMG_SDC11766.jpg
        一路美景


nEO_IMG_SDC11767.jpg

        虽然路上走的辛苦,但我心情那是相当的好,真是“身在地狱,心在天堂”。这条路是藏民转山的必经之路,风景无限。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会受到感染,不自觉地变得虔诚起来。我当时对卡瓦格博爷爷的敬仰真是如涛涛澜沧江水一样,一路上一直在祈祷,内容如下:“尊敬的卡瓦格博爷爷,我可是从几千公里以外的东北来拜见您的,您可得保佑我平安回去。像我这样的好人平生不做恶事,应该是老了死在舒适的床上,可不能客死他乡啊。”转念一想:要是他老人家身边正好缺一个沏茶倒水的人,把我留下了呢?再一想:不能,留我没用。我这业务还不够全面,当地的酥油茶我还不会做呢。

        这些想法让我自己都直乐,但是果然灵验啊。昨晚没怎么走路都高反了,今天走得上气不接下气,累成那样竟然没有高反。神灵保佑啊。要不是怕缺氧厉害,我都想给卡瓦格博爷爷唱首歌了。

authicon247810 发表于 2010-5-7 00:17:14 |显示全部楼层
nEO_IMG_SDC11763.jpg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nEO_IMG_SDC11768.jpg


nEO_IMG_SDC11769.jpg


nEO_IMG_SDC11777.jpg
           在路上的一个休息处,当我疲惫地到达时,一位驴友大姐送了我一碗酥油茶,喝过之后感到体力恢复许多,那甘甜的滋味至今记得。


nEO_IMG_SDC11778.jpg


         在路上遇到当地藏民时才发现他们是那么热情友善。当我正疲劳地走在山路上时,迎面来了一个当地人,从我身边走过时说了一声:“扎西德勒,辛苦了。”一声问候让人感到十分亲切。

         当我们休息时又遇到了几位当地藏民,再次上路,他们从我们身边走过时,看到我背着包艰难的样子,其中的一位小伙子停下来帮我背包。那种纯朴善良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nEO_IMG_SDC11779.jpg


nEO_IMG_SDC11781.jpg

authicon251321 发表于 2010-5-14 13:32:32 |显示全部楼层
1003231414780cc0d0a6df5947[1].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4-6-26 00:28 , Processed in 0.063380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