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后现场急救很重要,应采取各种措施迅速排出毒并防止毒液的吸收与扩散。到达有条件的医疗站后应继续采取综合措施,如彻底清创内服及外敷有效的蛇药片,抗蛇毒血清的应用及全身的支持疗法,建议用药季德胜蛇药片。 治疗步骤如下: 1. 首先,不要惊慌,因为只有在患者安静下来之后才能开始实施治疗,而且当患者安静下来之后还可以减缓身体对毒液的吸收率。 2. 请在患者受伤时立即使用真空吸毒器,因为那个时候效果是最好的。避免用嘴巴吸,因为如果救援者嘴巴内有伤口会使毒液通过伤口传染到救援者血液内。 3. 使用大小适合的吸杯。使用时,把吸杯口对准伤口,把活塞拉到最大程度,用你的拇指把活塞完全压到底,直到你感觉到吸力,吸 出毒液。真空吸毒器对被蛇咬到时最初的五分钟是最有效的,使用时持续15分钟,15分钟后停止使用,被昆虫咬到需要花60到90秒时间。 4. 把活塞缓缓拉起来释放出毒液,小心毒液和身体液体一起出现在皮肤上、小心毒液飞溅。 5. 如果你被蛇咬到后没有毒液出现在皮肤上,没有肿大现象且你已经正确按上述步骤进行过自救,那它有可能是一条没有毒的蛇,或者它只是干咬(没有毒液释放出来)。但如果在3到4小时间出现了上述现象,请立刻找医生帮助治疗。 6. 用肥皂和水清洗掉你身上的体液,再用碘伏棉棒擦拭伤口并包扎好伤口。 7. 小心休克如有必要实施人工呼吸,请立刻就医。50公斤以下的小孩和成人特别危险,就如同是一个人被叮咬到很多的地方,体内的毒液已经超出了身体的负荷。 8. 在患者被照顾好且危险期已经过去的情况下,清洗掉吸杯内的毒液残渣。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每次用完之后都要清洗吸杯,特别是在吸过毒液之后。 9. 急救处理原则是: 阻止蛇毒的吸收,排出毒液,对症处理和应用抗蛇毒的药物。 早期结扎:迅速在伤口上方3.3—9.9厘米处结扎,以免毒液窜流。松紧度以能阻断淋巴和静脉的回流,但不妨碍动脉血流为宜。 止血带一般绑扎伤口的近心端,如果手指被咬伤可绑扎指根;手掌或前臂被咬伤可绑扎肘关节上;脚趾被咬伤可绑扎趾根部;足部或小腿被咬伤可绑扎膝关节下;大腿被咬伤可绑扎大腿根部。绑扎的目的仅在于阻断毒液经静脉和淋巴回流入心,而不妨碍动脉血的供应,与止血的目的不同。故绑扎无需过紧,它的松紧度掌握在能够使被绑扎的下部肢体动脉搏动稍微减弱为宜。绑扎后每隔30分钟左右松解—次,每次1—2分钟,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 冲洗伤口:迅速将伤口结扎完毕后,立即以清水、冷开水、冷茶水或谈盐水、肥皂水冲洗伤口。如用双氧水或1:1000高锰酸钾液溶液冲洗则更佳。 注意:不可在敏感区域使用,像眼皮,耳洞或生殖器等。如果受害人有严重反应 的历史或发现有严重的反应,立刻寻求紧急医疗的帮忙。 真空吸毒器的清洗和护理: 1 不要清洗活塞或让它潮湿。这会破坏其真空作用机制还有活塞。 2 每次使用后要清洗吸杯但不要洗活塞。 3 如果泵的内部潮湿了或外部有裂痕,泵就不能产生足够的吸力,应该更换泵。 4 清洗时通常用肥皂和水就足够了,当然用酒精是最好的。但是不能放沸水中清洗。
被蝎子刺伤 蝎子的尾端有一根与毒腺相通的钩形毒刺,蛰人时毒液由此进入伤口。蝎毒内含毒性蛋白,主要有神经毒素、溶血毒素、出血毒素及使心脏和血管收缩的毒素等。
被蝎子蛰伤处常发生大片红肿、剧痛,轻者几天后症状消失,重者可出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肌肉强直、流涎、头痛、头晕、昏睡、盗汗、呼吸增快等,甚至抽搐及内脏出血、水肿等病变。儿童被蛰后,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一旦被蝎子蛰伤,处理方法基本同毒蛇咬伤,若蛰在四肢,应立即在伤部上方(近心端)约2~3厘米处用卡扣式止血带绑紧,同时拔出毒钩,并用真空吸毒器吸出毒液,必要时请医生切开伤口吸取毒液,然后用1:5000高锰酸钾液洗涤伤口,也可用“季德胜蛇药片”以凉水调成糊状,在距伤口2厘米处环敷一圈(药不要进入伤口)。伤口妥善处理后即可将绑扎带松开;根据情况,可预防性应用一些抗生素,中毒严重者及儿童,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毒蜘蛛咬伤 一般的蜘蛛咬伤仅可引起局部疼痛、发炎或坏死,毒性不大,不会有更大危险。但有一种黑色的毒蜘蛛,它的毒液中含有神经毒蛋白,人被它咬伤后,伤处会剧烈疼痛、苍白或红肿,起扁平疙瘩,同时,可引起全身软弱无力、头晕、恶心、呕吐、腹肌痉挛、双足麻木刺痛;严重者可发生惊厥、昏迷、休克。 处理方法: 1.用卡扣式止血带紧扎伤口上方(肢体的近心端),同时,每隔15 分钟放松1 分钟,以免肢体坏死。 2.取大号缝衣针、三棱针等,在用火烧后,再用碘伏棉棒消毒伤处皮肤,然后,针刺被螫伤处周围皮肤,再用真空吸毒器吸出毒液。 3.偏方验方治疗 (1)生姜捣烂取汁,加清油调和,搽患处。 (2)鲜桃叶捣烂取汁,敷患处。 (3)鲜羊奶适量,加热煮沸,尽量饮用,可起解毒、利尿、消肿等作用。 (4)用蜈蚣1 条和猪胆,涂擦患处,可起解毒、止痛作用。 (5)亦可将槟榔切烂,加少许饭粒和红糖,甩童尿煮开,敷伤口旁四周,可起解毒作用。 4.情况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被蜈蚣咬伤
蜈蚣俗称“百足虫”,身休长而扁,头部后面有一对钩状毒爪,与体内毒腺相通,属一种有毒的节肢动物。蜈蚣的毒液中含有两种有毒成分:溶血蛋白质和组胺样物质。蜈蚣越大,其毒性则越强。被蜈蚣咬伤后,多数伤员只有局部反应,如局部红、肿、热、痛;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发麻、眩晕、恶心、呕吐等;极少数伤员甚至发生昏迷、过敏性休克等。 蜈蚣咬伤后可按如下方法处理: 1. 用真空吸毒器吸出毒液,用季德胜蛇药调成糊状,涂擦在伤口周围。 2. 疼痛剧烈者,可适当服些止痛片;有过敏征象者,可口服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或息斯敏每日1片。经上述处理后,如果患处肿痛不消退,症状加剧,或全身症状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