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75|回复: 2

陈钢:《梁祝》是错位的 [复制链接]

authicon285093 发表于 2010-7-8 09:42:06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沐马 出处:《新阶层》6月刊杂志

陈钢,193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早年,他师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求学期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

    这首流传最广的中国交响乐作品曾先后荣获五次金唱片与白金唱片奖。此外,他在七十年代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金色的炉台”、“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恩情”和八十年代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等,也都成为中国著名的小提琴音乐文献。

    另著有散文集《黑色浪漫曲》、《三只耳朵听音乐》等。

    5月27日,国家大剧院举行“纪念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50周年音乐会”,曾被称为“腐蚀人民意志”的《梁祝》,在50年无法逾越的高度中,让中国人的浪漫情怀,在整个世界悠扬。

    50年前的这一天,年仅24岁的陈钢,用他纯真的心性、浪漫的感情,和同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的何占豪共同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50年过去了,纯真不再,乐声依旧。那个火热年代里少年的浪漫情怀,依然在陈钢心中激荡。
    《梁祝》的时差



    1959年的中国,主旋律是大跃进,在那样火热的年代,歌颂才子佳人浪漫情感的《梁祝》照理是不该产生的,它完全没有搭上时代的脉搏,跟时代是错位的。

    然而这种错位,却由于时差的缘故,不仅让《梁祝》得以产生,而且大放异彩。

    这必须从陈钢小时候说起。

    13岁时的陈钢,已遍读名著,纯情的种子早已发芽。陈钢的第一篇小说《长脚归来兮》,就是13岁时创作,取材中学里河南来的一个校工。那时他偷偷听广播,听共产党怎么打过来的,上海什么时候解放。解放那天陈钢到街上发传单,迎接解放军,当时国民党的坦克还停在延安西路上,他就爬过去再发。

    陈钢小时候的梦想是当大文学家,但是革命浪潮来了,就只想着要革命。于是,14岁的陈钢满腔热情去报名当兵。没满18岁怎么办?虚报!做得挺真实,把申请表上4改成8,再涂点酱油。可是身形娇小14岁的娃,考官自然心知肚明。第二天,这些不足18岁的小鬼,全被‘揪’’出来,成立了青年队。

    为了革命,放弃自己的理想。现在陈钢想起来,觉得自己“纯到蠢的程度”。其实纯真,一直保持到现在,或许只是程度的不同。创作《梁祝》时候的纯,是达到了顶峰。

    陈钢的父亲陈歌辛应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代流行歌曲作曲家,被誉为“歌仙”,他的作品《夜上海》、《花样年华》、《玫瑰玫瑰我爱你》等等,被称为中国的爵士,根据《玫瑰玫瑰我爱你》翻唱的英文版《Rose Rose I Love You 》登上了全美音乐流行排行榜的榜首。1950年陈歌辛从香港回来,想要报效祖国,却被打成右派发往白茅岭农场劳动改造。

    陈钢创作《梁祝》的时候,父子俩被迫“划清界线”,甚至在文革中还撕毁了和父亲的所有合影。虽然年近古稀的陈钢对那段历史纠结而心痛,但当时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的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纯。

    24岁,意气风发的年龄,陈钢和音乐学院的同学何占豪一起创作了《梁祝》,在那里,他讲述爱情,讲述浪漫,在臆想的世界里,他也把自己化蝶,翩翩起舞。

   “当时是一个纯情的年代,两个纯情的学生写了一首纯情的歌,关键在这个纯字。正因为涉世不深,也没有刻骨铭心的痛苦经历,但是我们追求的是心目中不朽的纯正的爱情,所以才写得出那么纯的爱情作品。现在的时代,人的阅历、思维都已完全不同,《梁祝》已不可复制。因为那时的土壤不复存在,那样的感情也不可复制。”

authicon285094 发表于 2010-7-8 09:42:36 |显示全部楼层
手脚并用

    陈钢的采访,在上海音乐学院的专家楼。这是栋文物保护建筑,扶级而上,心里还有些颤颤微微。看到陈钢长排的书架、书桌上开启的笔记本电脑、好多张创意好玩的名片,即刻感觉到那种鲜活的飞扬的力量。

    陈钢是个杂家,爱好非常广泛。除了作曲、文学、摄影,他现在俨然还是一个电脑新秀。他在电脑里搜索老照片、发邮件,灵活得很。

    陈钢很认同傅雷的说法。傅雷对傅聪说,第一是人,第二是艺术家,第三是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傅聪1955年获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他其实得的可谓是“文化奖”、“李白杜甫奖”,因有他将中国诗词溶入了西方音乐,他没有上过音乐学院,他的文化是中西合璧的。

    所以对于童子功很好的中国琴童,陈钢强调,要多学文化,不能完全靠机械型的训练。

    陈钢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叫《钢琴家的脚》,几乎每个人都会去注意钢琴家的手,但没有人注意钢琴家的脚,其实很多钢琴家不会走路,从台后走到台前,像万里长征,因为他从来不走路,只知道弹琴。

    虽然出生在音乐世家,但是陈钢小时候并没有被强逼着学习音乐,他不会拉小提琴,钢琴弹得也不是特别好。“我的曾祖父是印度人,所以我们的血液里可能天生就流淌着亚热带人音乐的激情。我是家中的老大,从小父亲对我们进行的应该算是现在的‘素质’教育。我喜欢文学,父亲也不强求我什么,只是一直教育我们做个正直的人。”

    30年前陈钢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他很欣慰自己做到了;现在他最大的愿望是用音乐奏响这个“人”字。文学是人学,音乐也是人学,所有的艺术都应该是人学,都是写人性和爱,这是人最本身的东西。

    每每谈起父亲,陈钢是骄傲的。没有人知道,在他内心,对父亲的负疚感是否能减轻。1961年,年仅46岁陈歌辛因饥饿致病在白茅岭农场离世而去,他生前的愿望,是能得到《梁祝》的总谱,他有一些意见要告诉陈钢。但他到死,愿望都没有达成。这个世界不会有人知道,如果《梁祝》经陈歌辛修改,将会是什么样。

authicon285380 发表于 2010-7-8 19:33:57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灵佳网-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黑公网安备23010402000316号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4-28 09:07 , Processed in 0.049264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