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51|回复: 14

华南虎在东北(41)饮秋横头山 [复制链接]

authicon319073 发表于 2010-10-6 16:32:4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ishingcats 于 2010-10-6 16:40 编辑

1.路上
5日,天气晴朗,适合出游。早上810的火车从哈尔滨站出发,到阿城是841,准点。同车的谈话伙伴都挺有意思:一位大一新生刚在黑河结束军训,去玉泉找同学玩;一位年约六旬的阿姨,6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去阿城找她以前在嫩江农场下乡的战友,现在回乡后混得很不如意的下岗退休工人;一位孝顺的中年儿子领着年迈的妈妈,一路上指点着哈尔滨市旧房外墙改造的工程,好像是行业中人,不过他否认。从老阿姨和年迈的妈妈那儿听到好多有趣的东北地区过冬的习惯;从大一新生那儿听到黑河的学生生活;……可惜旅途就那么短,也就半小时,我们的生活故事由平行到交叉到分开又平行,又各自赶路了。

一个人上路,往往最大的乐趣就在途中相遇的这些陌生人。

到了阿城火车站,熟门熟路的跳上了1路公共汽车去客运站,顺便听到当地的公交司机每个月薪水是1500元包三险,司机大佬是88年高中毕业,和一个89毕业的乘客意外相遇,啦呱了一路,也就听了一路。阿城,今年五月我来过,那时候雪还没化,到处萧条,现在不同了,满街的人们在晒秋菜了。

在客运站忽然看到一牌子:730-930在影剧院门口有往横头山的专车,票价来回20元。很高兴地一路打听着走了约800到了影剧院,已经是910左右,可是左等右等不见有车,广场上只有待客的出租车,那些司机大佬告诉我们一群等车的人说没有专车啦。不知道是客运站早收车了呢还是根本是个大忽悠。大家无奈都上了出租,10元一位,我只有一个人,挤进了一伙同游的大学生当中,一起出发了。开车的师傅虽是本地人,却没去过横头山,好在路也好认,跟着前面的车辆就是了。

我们走了阿横公路转北松公路,路上没有传说中的堵车,约有40公里,路经松峰山,据说这山出名的是一个道观,每年四月就热闹一场,平时是很幽静的。说到幽静,因为是10.1假期,大家都拥挤着去寻找幽静,可以预见横头山应该也是游客过载的地方。1000,到达横头山的前山门,售票处。正拥挤着等待一个本地人带我们进去,据说门票可以优惠,那人问:你们几人?大学生中有人应道:6人。我左右一看,唉,我不属于他们,这才醒起,赶紧排队买票去了。成年人一票50元,生活报的登山卡已过期(9.30,这个日期订得很聪明!),买了全票,顺便发现学生价是半票,而那本地人说的是6折,那群大学生恐怕吃了闷亏了,不过也没亏多少。

PA053577.JPG

2.徒步
从前山门走到山脚下的头道河子屯,约有3公里,人们大多数选择开车进入,车道上烟尘滚滚,我赶紧取出毛巾抵挡一阵。

周围的田野里大多是秋收过后的景象了,作物是玉米,稻子为主。秋天真是大地的丰盛筵席,一年一度,从不辜负辛劳的农民。秋收之后,就要等到来年开春再播种,土地和农民都修养生息好几个月。这样的农村生活,真叫南方的农民羡慕死了!难怪近期的一个农民工调查说,工厂的劳作因为相比于精耕细作全年无休的南方农村更为轻松一些,年轻人是宁可去打工受剥削也不愿意在乡下务农的;北方尤其是西北的农民工人群就没那么发达,大家更愿意恋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地域的不同,次文化也不同,是个有趣的现象。

头道河子屯本来应该是个安静的屯子,自从07年横头山被开发成国家森林公园后,这一带是大兴土木,方兴未艾。游客中心、娱乐餐饮中心还在施工中,偌大的停车场、山门广场,可见经营者对未来旅游收入的预期。

后来回程的路上遇到过一个在阿城买了房脱离了自己村子的本地人,他说:我从小在这儿长大,什么五花山,看都不看了,也就是城里人喜欢凑这个热闹。

五花山,我过去以为是一座山的名字呢,原来是指北方的山野,温带寒带植物到了秋天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锦绣色彩,因此得名。其实一路徒步,周围的田野和山岭,都是五花山!阿城是个山城,更是五花山扎堆的地方。

3.饮秋
远看五花山,只觉得大地像织锦似的花样层出不穷。走入五花山,近距离接触,就进入秋色的深处、浓处了!红叶的山野酿出的美酒,人在其中,不饮亦醉。

据园区的介绍,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有8515公顷,此番“红叶节”的集中景点在海拔816的主峰周围。从头道河子屯徒步上山,到达景点入口大约有2公里。因为上山有好几条栈道,我就从离公路最近的十八弯栈道经杜鹃峰上了山。木栈道大约2.5公里,一路上简直是寒温带植物博物馆,乔木有山杨、紫椴、核桃楸、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又名黄檗)、枫桦、柞树、榆树、白牛槭、青揩槭……灌木有暴马丁香、稠李、榛子……藤类有狗枣子、山葡萄等,边走边认识这些植物朋友们,真是目不暇接!最受人们追捧的自然是红得透透亮亮的槭树,又名枫树,金黄灿烂的柞树,明朗飘逸的枫桦,它们中最老的已经有375年了!据说横头山近50年来从未被砍伐,保住了一部分原始林木,很是难得!

路经一些休息平台,皆是人满为患,大家果然都群聚于此享受“热闹的幽静”来了。抬头,是树海,低头,是人海。行到一些人少些的路段,静静地看着周围,无边落木萧萧下,风是那么轻柔,金色落叶在空中悠然翻飞,那种感觉,是与自然共舞,进入了静心的境地。喜欢仰望明净的秋季天空,看天空与树木们亲密接触,窃窃私语,与人间毫无干涉。树冠上的语言,是远离了人类了,大概我们的远祖是能够听懂的,现在已经失传啦。

靠近山顶,有一处有两个选择:走台阶,或是手足并用爬上一小段。大家对后者纷纷趋之若鹜,可能大家都觉得,离开自然太久了,要向远祖的猴子们致敬一下吧!我也加入了四脚着地的大军,在拥挤中慢慢向上爬。有意思的是小朋友们,向上爬的多是8-10岁的孩子们,绝大多数都有家长陪伴,家长的双手搀着、拉着、抬着,几乎是抱着的一拱一拱的向上挪,还是有吓得脸色发白说话带哭腔的,全身重量放在家长手里了,自己根本不会使用四肢。唉,现在的孩子们都怎么了?!

在山上拥挤着爬坡毕竟不过瘾,我和几个年轻人就离开了大部队,往别的路探去了。从山石上攀援到树上,从树干上滑下来,这种感觉像得了冠军一样爽啊!!有多久没有这么舒展身体了?感谢横头山让我重温了徒手攀登的快乐!

饮秋,攀登,两大乐趣凑一块去了,这是五花山乐园给我这个陌生访客的礼物。

PA053584.JPG
PA053605.JPG

authicon319074 发表于 2010-10-6 16:33:41 |显示全部楼层

4.橄榄山教堂
在主峰勾留了一会,吃过东西,走向红叶顶。下午130左右,从红叶顶下到公路上,向山下走去。230出得山门,就打听橄榄山的方向,听说有15分钟车程,要过两个屯子,可能有十来里地,问了两三个出租车司机都不愿去,其中一个是因为收费40元我不愿去。在前山门售票处捉了个警察叔叔问准了方向,就徒步出发了。反正在山里已经徒了11-12公里,那就再徒步到橄榄山去吧。

听说新落成的橄榄山教堂,主体设计是小熊的同班同学操刀,所以想去拜访一下,也满足一下好奇心。横头山一带会出现教堂,算是个新鲜事物了,据说是几年前给宗教团体批的地,他们很低调地搞开发,经费全靠募捐。

从前山门徒步到战家屯,大约3公里,从战家屯到永春屯,大约2公里,一路在看农民伯伯和大婶们在地里收玉米,玉米杆砍下堆好,金灿灿的玉米抛上牛车拉回家去。这么巧,上午还没有堵车的,走到了两个屯子之间,就足足堵了两公里,有半小时左右。我施施然从等得不耐烦的车龙边上走过。走到永春屯才看到是有了事故:在阿横公路与北松公路的丁字路口,一辆旅游大巴和一辆黑色小轿车亲密无间地挨在一起,好在没人受伤,但就在这个路口吧三个方向的车流给堵死了。

我跑到一家小卖部打听教堂的位置,大姐说:很近啊,100左右,路口走进去就是。一听,大喜过望,兴冲冲地奔主干道而去,没留意人家说的是小路路口,唉,走了半个小时上了坡,遇到一运载土方的司机大佬,才知道走岔道了!又是这么凑巧,该司机就是给教堂的工程来回的运土方,于是幸运地搭上了顺风车!司机大佬还一路上给介绍:--唉呀,他们这块地,老大了!还在建新的宿舍,在山坡上,给修女们静修的!有一伙儿韩国人,今天过来参观呢。你是不是,也是韩国人?--啊?我?我不是啊!(不过在路上还真有人说我是朝鲜族,因为我的普通话很糟糕……

从小路口进入山谷内约2-3公里,果然别有天地!这片山地,适合建房子的平地很有限,从北向南鱼贯分布着:接待中心与水塘景观(施工中),教学楼(外墙涂漆中),礼拜堂(已投入使用),小广场与车库楼(在用来养狗!),等等。重点是称为“方舟礼拜堂”的主体建筑,白色方块铝板黑色分格缝,分几个层次像莲花瓣似的围护着钢化玻璃主体,内部是钢结构两层,可容纳700人做礼拜。礼拜堂的室外地面依山势而造台阶,拾级而上,这颗藏在金秋树林中的明珠主体建筑就慢慢显露出来。台阶下还有一个施工中的储油站,原来这儿的用电没有纳入电网,要靠自己发电呢。

正在台阶上徘徊,忽然礼拜堂大门打开,一群年轻的韩国人走了出来,看得出都是教友,还分开一个一个小组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似的,向接待中心走去,那儿停着两辆大巴,上面是韩文的大字,可能就是这个参观团的。据说这次募捐有好多施主是韩国人呢。当地的大牧师是朝鲜族,很有办法。

慢慢从教堂走到山谷外,路经一个关闭了的小学,门口有“大岭乡吉兴小学”的牌子,现在校舍都用来堆晒作物了,养的两条狗特别凶。

PA053605.JPG

4.归程
回到公路上,绝望了--永春屯330最后一班客运已经过去,现在是400了!只好在路上拦车,络绎不绝的来往车,就算空车也不愿意载客的,枉费了半天在路上挥手,其中还有自驾游的车停下向我问路!他们的车都是满的,也不可能搭顺风车了。好在路边还有一个本地人也要去阿城,和我一起拦车,最后凭他的本地口音,我们都挤上了一辆收工回红星村的小面包,听包工头唠了一路他们的工程。这回走北松公路往红星水库方向,约15公里。到了红星,包工头也不收我的钱,指着那位本地人说:有他在,我是不会收你的钱的。千恩万谢!

450,天已经开始暗下来了,现在又是在红星大队的街上等车了。一群回阿城的人,等不及510的班车,就挤上了一台小面包,在村路中绕行(可能就是要避开主干道)大约20公里,于525到达阿城火车站,司机很好心地绕了个大弯让我在站前下,收费5元。一下车就奔进售票处,刚好535有一趟去哈尔滨的过往车,买了站票,站了半小时回到哈尔滨,这时候才觉得累了,一天下来徒步的全程约有25公里,收获颇多,值得慢慢回味!

authicon319075 发表于 2010-10-6 16:36:50 |显示全部楼层
PA053583.JPG

PA053585.JPG

PA053578.JPG

PA053592.JPG

authicon319099 发表于 2010-10-6 19:23:06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笔,细致生动。多多徒,多多写。

authicon319109 发表于 2010-10-6 20:14:13 |显示全部楼层
,好时候发现了好文章,正好有个朋友明天要去横头山,我已经把网址发给他了。楼主,还真幸运,都5。25了才到火车站,不过总算是赶上了火车。

authicon319128 发表于 2010-10-6 23:29:02 |显示全部楼层
ding.gif 喜欢你的思绪轨迹。。。

authicon319133 发表于 2010-10-7 08:30:01 |显示全部楼层
           M E I     W E N   

authicon319134 发表于 2010-10-7 08:30:35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319143 发表于 2010-10-7 08:46:42 |显示全部楼层
体会深刻,层次分明。

authicon319190 发表于 2010-10-7 11:33:31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灵佳网-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黑公网安备23010402000316号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4-22 11:55 , Processed in 0.062132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