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53|回复: 29

三站环城:学府路-三苗圃-松浦大桥-学府路 [复制链接]

authicon331099 发表于 2010-11-6 05:10:2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全胡 于 2010-11-22 14:33 编辑

      哈尔滨有多大,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能不能把这座城市环绕走一圈,值得这些被叫做驴友的人考虑。
      受驴友三千胡杨沿绕城公路徒步的启发,设计了这条环城线路,请驴友指教。
      何为“城”?按古代理解,城有城墙,城墙里面的部分叫“城”。哈尔滨不是古城,从来没有过城墙。我对哈尔滨历史略有了解,三楼略述。绕城公路里面为“城”,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解放前夕的哈尔滨
      能大体绕城徒步叫做环城。能把老城区道里(含太阳岛别墅区)、道外、南岗和香坊“环”进来就可以了。
     
      设计原则:
      1.环城,要包括市政府,环的是“城”,把管理城市的市政府抛在环外太没有王法了。
      2.学漂流大江大河不跳漂的原则,不跳环。即某站终点为下站起点。

      使用建议:
      即为环线,没有起止点,哪站开始都行,环下来就可以。若哪次有事没参加。过段时间发个帖,有人愿意陪你走,补环就结了。
      使用本套路线环城,松浦大桥至学府路这一段走江面,要在冬天完成。待哈齿路江桥修好,就可以四季随时进行了。

      线路介绍:每段均为35公里以内,一天轻松完成。
      西线:学府路服装城——王岗——平房——第三苗圃
      南线:第三苗圃——幸福乡——禧龙大街——东大坝——松浦大桥
      东线:松浦大桥——市政府——学府路服装城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authicon331100 发表于 2010-11-6 05:11:5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全胡 于 2010-11-6 23:21 编辑


                  环城徒步路线总图,实际长度近100公里



               学府四道街服装城——哈阿公路零公里第三苗圃


                         第三苗圃——松浦大桥


                         松浦大桥——服装城

authicon331101 发表于 2010-11-6 05:12:2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全胡 于 2010-11-7 07:33 编辑


                           哈尔滨简史

   (一)建城前
      

      松花江哈尔滨地段,两岸土地肥沃,清朝中叶后,逐渐形成一个依江傍水的村落,人们打鱼、摆渡、种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根据清朝档案记载,当年的哈尔滨,曾是拉林十大网场之一,奉打贡鱼,送给京城皇帝享用。“哈尔滨”满语意思是:晾渔网的场子。 此处又是重要渡口,为官商行旅所必经之地。
     1805年前后,有一田姓人家来到哈尔滨,开荒种地,并开设酒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家烧锅。田家烧锅的西面,有一李姓人家,做线香生意,因其房上刻“香坊”二字,这便是香坊名称的由来。
     19世纪末,又有一傅姓人家来到哈尔滨,在道外一带开设了大车店和小药铺,这就是傅家甸的来历,在傅家甸的东面,因最初有杨、韩、刘、辛四户最早于此处定居,故名“四家子”……


    (二)建城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一直是流放地,人烟稀少。进入近代,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铁路修进来了,丰富的资源内运走自己的铁路,外销要有港口,海参崴港冬天结冻不能使用。
      中国的旅顺港冬天不结冻,为四季天然良港。沙皇便利用各列强瓜分中国之机,取得了在中国境内修铁路的权利,欲在中国境内修筑西起满洲里,东止绥芬河,南下旅顺口的“中东铁路”。(从俄国腹地去海参崴,按当时车速,走满洲里-绥芬河比绕走新西伯利亚铁路快4、5天)其“丁”字型的铁路,中点选址成为重要工作。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深可通行大型船只,且处于满洲里和绥芬河两地中间,于是选定哈尔滨为“中东铁路”的中转站。
      1897年,俄方在哈尔滨设立中东铁路哈尔滨地段办事处(今地段街),哈尔滨成为城市。
      城市的确定是以建立管理机构为标志的。办事处成为当时唯一的管理机构,它不仅管理铁路修筑,还要管大量涌入的人口、治安、商业,成为实际上的市政府。该办事处成立之后的1906年,清廷设立“哈尔滨道”(税务机关)。这是清廷在哈尔滨唯一的派出机构。因此有“千年文脉,百年设治”之说。

     (三)城市发展
       三大块
      1.道里
      在20世纪的前50年,哈尔滨市的道里和道外的名称并不是官方的行政区划,它们只不过是老百姓约定俗成的地区概念。道里的主要部分,在解放前一直叫作埠头区。解放后才正式设立道里区,除了原有的埠头区之外,还包括偏脸子、正阳河,一直到顾乡屯一带。
      当年的埠头区有三条南北向的大街最为繁华热闹,那就是中国大街(中央大街)、新城大街(尚志大街)和地段街。中国(中央)大街俄罗斯风格,像是上海的租界,满大街印度籍警察,俄文招牌。新城(尚志)大街中国风格,中国店铺鳞次栉比,八杂市是集中区。地段街日本朝鲜风格,从妓院到寺庙无不是日本朝鲜人经营。

      此外通江街是犹太风格,多家犹太教堂现在仍然还在,识别犹太建筑比较容易,转角处马蹄形券窗,窗户、女儿墙垛柱倒钟乳石状。
      2.道外
      在哈尔滨的城市建设兴起之后,三大块之中的道外最先兴盛起来。尤其是松花江的航运码头就设在道外,所以,那里的人口急剧增多,工商业日趋繁荣。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之后,滨江设治已刻不容缓了。1905年10月清政府批准在道外(傅家店)设立“滨江关道”,1906年第一任道台杜学瀛上任。
      当年的哈尔滨道外,是泛指滨洲铁路东侧、秦家岗以北的沿江市区,包括傅家店、四家子、北江沿等。现在道外的繁华之处,仍然是头道街至七道街,十四道街至十六道街,港务局。
      当年,傅家店的大十字街、西门脸(今承德广场一带)是最热闹之处。新市场类似北京的天桥,几个“大子”能吃玩一天。整个道外像北京的南城。
      哈尔滨火车站为客运站,道外的滨江站是货运站,加上道外码头,形成水、陆运输物资集散地。道外居住的大多是到码头、货栈和滨江站打零工(扛大个)的苦力(哈尔滨人称苦力为“老伯代”),还有供这些苦力生活、消费的小吃店和下等妓院,如圈里、桃花巷等。
       还有很多来路不明的有钱人在这里居住。
       3.南岗
      今天的南岗区在20世纪初叫“秦家岗”,因其位于道里、道外之南,故居民也称之为“南岗”,当时的秦家岗主要是铁路管理机关、军政指挥中枢的所在地,以及铁路员工的高级职员的住宅,与道里道外的闹市喧嚣相比,秦家岗的街道较为宽敞,人口密度不大,宁静幽雅。类似北京西城,海淀。解放后又成为文化中心

      大直街是哈尔滨的龙脉,东主生,西主死,太阳东出西落。大直街东端是极乐寺,西端是沙曼屯,俄语土坯房的意思,是看乱坟岗子的。没事,现在数万大学生和居民同住,年轻生命的强大活力让这一片安宁了。学府出人才,现在出强驴,学府夜行有五人走过百公里。
      北京街、海城街仍然保存着的大量铁路职工住宅和俄式小洋楼是俄罗斯民居在中国落户的样板。
      马家沟河两岸解放前就算城市边缘了。去香坊要经过瘆人的荒草岗子(老香坊机场)。很多别墅住宅洋溢着俄罗斯风韵。可惜基本都被“振兴”了。
     (四)产业结构
      1.道里——中高档商业区,中高档服务业。
      2.道外——低档商业区,低档服务业,批发业。
      3.南岗——政治、文化、艺术中心,高档住宅区。
        文化单位、大学集中在南岗。商学院(商业大学老区)地处三孔桥北,远离道里中心地带,属南岗文化圈。
      4. 太平、香坊、动力、平房——解放后开发,工业区、国有商业、服务业。
        城市周边顺时针排列企业,太平区有:龙江、哈一机、氧气、化纤、松江电机、建成、铁道部木材加工厂、化总、化二、油漆、炼油、化工机械、水泵、柴油机;香坊有:香木、轴承;动力区有:东光、风华、量具、亚麻、重型机械、三大动力、热电、林机、南岗西部有:935厂、拖配、龙江橡胶、电影机、客车、电表。
      国有区级中心商店:二商店、四商店、通乡商店、和平商店、五满意商店。
      老城区以上单位,全部在环城徒步圈内。
     (文字写于道外太平、香坊动力合并前。内容有不详之处,使用本楼文字,应告诉本人一声)
      

authicon331102 发表于 2010-11-6 05:32:0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全胡 于 2010-11-8 09:55 编辑

替全胡哥占一层。是不是想三站就把哈尔滨走一圈啊?设计吧,行。
=================================
谢谢麦田替我占座。未雨绸缪才能干游击队。

关于B组
      学府至三苗圃,可以设。09年五一,蓝山咖啡、老刘、工力还有几个驴友曾经走过,走学府夜行路线-朝阳-第一苗圃-西大坝-孙家站军用机场-第三苗圃。景色相当不错。
      松浦大桥至学府,也可以设。走江南道外道里江沿顾乡大坝、金马桥、哈齿路会师A组。当然也可以从顾乡大坝经世纪联华直插学府路。
      第三苗圃至松浦大桥,基本没有弯路,B组只能中途起。

authicon331103 发表于 2010-11-6 05:52:29 |显示全部楼层
替全胡哥占一层。是不是想三站就把哈尔滨走一圈啊?设计吧,行。
麦田 发表于 2010-11-6 05:32

是啊
老麦半夜看岩降贴,起早看绕城攻略。运足了气,别岩降了,你一个高从山上窜回来得了

authicon331104 发表于 2010-11-6 06:34:55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331223 发表于 2010-11-6 19:36:58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创意,全胡大哥辛苦

authicon331224 发表于 2010-11-6 19:37:20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创意,全胡大哥辛苦

authicon331255 发表于 2010-11-6 20:27:13 |显示全部楼层
好创意   能环到哪儿就到哪。到时候看帖随徒

authicon331262 发表于 2010-11-6 20:33:57 |显示全部楼层
恩,可行。注意不错。是我想出来的吗?不是。我怎么就想不出来呢。急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2-23 11:25 , Processed in 0.105893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