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8|回复: 6

国际志愿人员日 [复制链接]

authicon348691 发表于 2010-12-14 16:21:57 |显示全部楼层
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International Volunteer Day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简称:国际志愿人员日)。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通过庆祝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

联合国志愿人员项目的资金来源  联合国志愿人员项目的部分资金来源于她的母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其他实质性的资金来源于联合国机构的日常项目预算,驻在国政府的捐款,捐助国政府的专项捐款,以及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的志愿服务专用基金。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每年接受的对志愿服务专用基金的捐款达到一千七百万美元。
联合国志愿人员项目重点支持领域  扶贫--农业技术扶贫和参与式发展、小额信贷等;环境保护;草原生态技术;再生能源应用;医疗卫生(爱滋病的防治);法律援助;妇女学与社会性别意识;信息通讯技术。
  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 与需要技术帮助的政府进行技术合作;
  2. 在社区和基层工作,帮助所在地区的人民达到自力更生的目标;
  4. 从事民主选举及和平建设事业。

联合国志愿人员的服务条件  联合国志愿人员的服务合同期通常为一到两年,但有时也可为半年。根据受援单位的要求和合同各方的约定,合同期可以延长。联合国志愿人员的工作不能被视为一项职业,志愿人员在同一国家或同一工作岗位最长不得超过六年,一生中做联合国志愿者的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八年。
联合国志愿人员的来源  每年全球约有5000名符合条件且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自愿加入联合国志愿人员的队伍中,到140多个发展中国家从事志愿服务。自1971年以来,已有来自16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30,000名联合国志愿人员到140多个国家完成项目委派的工作。他们有70%来自发展中国家,30%来自发达国家。据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2001年的年度报告,仅2001年,共有5090名来自160个国家的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背景和丰富经验的联合国志愿者在14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技术服务。

good

authicon348693 发表于 2010-12-14 16:22:4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丐 于 2016-8-13 19:06 编辑 <br /><br />中国与联合国志愿服务组织的交流
对联合国国际志愿人员的引进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同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的合作。早在1981年,中国政府代表即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代表在北京签约,决定互派联合国志愿人员。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华发展业务的官方合作机构,也是UNV项目的执行机构。交流中心同时也是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的中方合作伙伴。迄今为止,该组织向我国派遣了来自不同国家的210余名志愿人员。他们有的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等工业发达国家,也有来自菲律宾、缅甸、毛里求斯等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些志愿人员在广泛的技术领域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在教学改革方面,他们为我国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和为满足对外开放的需要培养大批外语科技、管理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的发展已能够满足自身对外语人才、队伍建设及外语教学的需要,且在中国很多地区,其他一些国际组织也还在开展语言教学的援助项目。联合国志愿人员项目已基本实现这一初定目标。1997年以后,在中国合作框架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发展框架的指导下,联合国志  国际志愿者日
愿人员项目将援助重点转移到促进国家能力建设和机构建设,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领域。   截止目前,通过联合国志愿人员项目及其它开发署和国际援助机构基金项目下,共引进国际志愿人员40余名,涉及扶贫、参与式发展、小额贷款、环境保护、再生能源利用、妇女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署区域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及实施等领域。
联合国本国志愿人员
  为配合我国扶贫攻坚计划和经济发展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战略,在国际志愿人员引进项目的基础上,中国首次启动了联合国本国志愿人员项目,即中国专业人员受聘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在中国境内提供志愿服务。1997年6月以来,已有近50多名本国志愿人员被派遣到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南郑州、湖北恩施、四川仪陇、重庆万州、贵州兴仁、山东青岛等地区服务,服务范围涉及向贫困人口提供法律援助、推广农、牧业高新技术帮助扶贫、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小额信贷、水利及水土保持、性别意识、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及1998年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就长江大区域洪灾对灾民的粮食发放等。联合国本国志愿人员项目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贫困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加强了当地的能力建设,使扶贫进程得以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使贫困人口的法律权利得到保障,并有效地提高了公民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good

authicon348706 发表于 2010-12-14 16:59:5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丐 于 2016-8-13 19:06 编辑 <br /><br />

good

authicon348737 发表于 2010-12-14 17:42:5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丐 于 2016-8-13 19:06 编辑 <br /><br />助人为快乐之本

  

authicon348772 发表于 2010-12-14 19:59:54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348775 发表于 2010-12-14 20:01:44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348868 发表于 2010-12-15 08:54:3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丐 于 2016-8-13 19:06 编辑 <br /><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灵佳网-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黑公网安备23010402000316号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4-20 14:51 , Processed in 0.05500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