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军歌嘹亮 于 2011-1-4 13:39 编辑
亚沟石刻,位于阿城市亚沟镇东的石人山上,石刻为男女石像各一幅。
亚沟石刻,俯视金源故地。世事沧桑,千年转瞬,守望不止。寒暑轮蚀,风雨相摧,依然执著。
石像刻凿在山南半坡的两块花岗岩上,石像大小与真人略同,两像并坐,神情坚定,目视前方。男像头戴盔帽,脚穿尖头靴,手执短杖,通高185厘米、宽105厘米,头部高33厘米、脸宽22厘米,左腿盘回端坐。女像已模糊,但从拓片可辨,其头戴帽,衣直领,左衽,双手合袖,双腿盘坐,身体向右倾斜,略小于男像。
专家认定,亚沟石刻属于金代早期石雕艺术遗存。石像男女服饰,符合金初女真人衣着特点:“金人之常服有盘衣领衣、乌皮靴”、“妇人服有直领,左衽”(《金史·舆服志》),也合乎“北方苦寒,妇人以羔皮帽为饰”的特色(《大金国志》)。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我国石刻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流衍于汉唐时期。刻石以纪事存文,刻石以颂德明志,刻石以扬善贬恶,刻石以传道贺挽。而亚沟石刻的寓意,却让史学家们莫衷一是,有人认定石刻为金太祖及其皇后的形象,有人说石刻为金代陵墓守墓人的形象,还有人觉得应是金代护国林神的形象。
亚沟石刻之谜,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大金国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定都于幽燕形胜之地,雄踞中国北方,国势强于宋,幅员广于辽,尚文崇武,“典章制度,几近汉唐”,只可惜国运不久,易代之际,典籍文字大都毁于一旦,这给后人留下太多太多的遗憾。
石像刻在自然弧度的岩面上,虽以线刻手法主创,但却用刀法,刻画了人体多变的曲线,主次分明张弛有度。国学大师启功曾概括,古代时刻有三方面资料和借鉴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