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其修远 于 2011-5-17 11:56 编辑
今天晚上和一些参加百公里的驴友聚会,聊了很多,感想颇深。
我是去年百公里的亲历者。回想起去年的百公里,犹如发生在昨日,还历历在目。去年9月11日举行的的双百,恰逢那天是我的阴历和阳历生日赶上同一天。听明白的人讲,这样的生日每19年才有一次。那天户外的朋友们在呼兰为我祝贺,瑞雪兆丰年大姐还为了点了我最欢一个猪手,吃完猪手后,感觉浑身热血沸腾,有一种刨地的冲动。好不容易等到了天亮,从呼兰出发脚一落地就有向前冲的欲望。途中虽然跑错了几个地方,仍然40公里用了5个小时,第一个到达的终点。到达终点后好不容易找了个沙滩,刨出个大坑后才释放了这种刨地的冲动。 户外兄弟姐妹的热情,让我度过了这一生中最美好最难忘最幸福的一个生日。户外人的真情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时刻感染着我。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爱户外的这些驴友,甚至胜过热爱户外运动本身。
今年虽然单位忙,非常遗憾地错过了百公里,没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体会百公里徒步的快乐和艰辛,但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通过冷静地观察,我发现今年的百公里和去年相比八个大的变化和二个不变。
先说说二个不变:
第一个不变:是百公里的距离没有改变。虽然线路和去年相比略有调整,但总的距离没有变。
第二个不变:驴友对百公里的热心不变。和去年一样,有补给车,在终点有迎接的亲人。照样是彩旗招展,人声鼎沸的热烈的场面。
八个变化:
一、参与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去年走完百公里的也只有二十几人,今年多达四十余人。可以预见:明年很可能会超过百人。
二、速度更快。不得不承认,今年百公里的速度比去年更快。四十一公里的路程也只用了四个多小时。
三、舆论宣传更到位。和去年相比,今年增加了电视台的全程跟踪报导。使我们的户外运动影响力越来越大。
四、活动方案越来越成熟,各种路标、标识牌提前做好并增加了签到处。
五、新人辈出,快速成长。年龄大的像路漫漫大姐和老王大姐。年龄小一点的像和蔷薇。海岸也再也不是走三十公里抽筋十来次的海岸,蔷薇也不再是爬五公里的山路,累得差儿虚脱影响整组比赛成绩的蔷薇了。还有一大批叫不上名字的新驴,真心的从内心祝贺你们战胜了自己,走出了健康。
六、老驴牺牲自己,带新驴,团结友爱成了此次户外的主题。老驴都知道,按自己的速度行进是最适合自己的,最轻松的徒步方式。为了带新人,军歌牺牲了自己的速度,带着白雪一起走;海啸也是如此带着蔷薇一起走到终点,海岸和青狼一直和白云一起徒步到终点,比比皆是……
七、加油站给力,后勤保障有力。好多人到终点后表示,这次加油站非常的给力,如果没有他们的加油和按摩,一部分人很难坚持到终点。后勤保障车为大家提供了加大的补给,为这些在雨中牺牲自我,为百公里加油补给的热心驴友们表示致敬,正是你们无私的奉献,才使这次百公里活动如此成功。
八、组团参加。虽然都是黑户的驴友,和去年相比,今年组团参与是一个新的发展动向。如好青年团队和雪域团队,星河舰队等。
其实“百公里”本身就是一个普通的户外运动。如果说有什么特殊处,无非是距离稍长一些,参与的人比往常多一些。我们能够走出来玩户外,本身就是积极向上的。它吸引人的地方是:这是一项户外的盛会,大家愿意参与其中的目的,是想挑战自我,无论是坚持下来的,亦或没有走完全程的,都是好样的,只要战胜自己,无论走多远,都是胜利者。“百公里”没有失败者。
在健康和快乐的基础上,向着更快更强更远的良好方向发展,也是户外人愿意看到的
随着“百公里”参与人数的增多,速度的不断刷新,“百公里”这项活动正在日益普及和深入人心。
“百公里”以后可能会常态化。
可以想见:在一个秋风送爽,风和日丽,无所事事的早上二个黑驴相遇:
强驴甲:姐姐,今天去哪儿玩啊?
弱驴乙:没想好呢,要不咱们走个百公里吧。最近总是走四五十公里的,不过瘾。这样吧,我家孩子下午五点放学没人接,咱们稍微快点走,十个小时怎么地也回来。
强驴甲:没问题,现在出发。
“百公里”已成为黑龙江户外网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牌。挑战自我,走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多数驴友心中的共识。希望在今年秋天举行的单日百公里活动中,看到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当然包括我在内),能够挑战自我,走出健康。
随缘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