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65|回复: 59

安徽花山谜窟——不解之谜期待来解 [复制链接]

authicon468623 发表于 2011-8-18 20:35:4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800 于 2011-8-18 20:58 编辑

百慕大、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神龙架野人之谜……这些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可你知道吗?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北纬30度,这条神秘线的区域有着许许多多谜一般的世界奇观。今天,这条线上又一道世界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花山谜窟。




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屯溪区与歙县交界处,是黄山山脉的延伸部分,介于北纬29°44'~29°46'之间。风景区东距上海、杭州、南京分别为446、240、373公里。
  风景区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篁墩至歙县雄村之间新安江两岸,是以新安江为纽带,连接花山、雄村两大景区,呈哑铃状形态的风景名胜区。风景区距中心城区火车站12公里,距飞机场20公里,整体规划面积为81平方公里。
  花山谜窟风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它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庙宇、古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是一个内容丰富、品味高,适宜各层次游客观赏的综合景区。
  景区以石窟特色为品牌,现以探明的石窟有36处,其宏大壮阔、玄妙奇巧的石窟景象在全国实为罕见,其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独具特色,国内罕见,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华一绝。至于这些洞窟源于何时?如何形成?数以百万方石料倒去了何处?如何开采和运输?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2011年屯溪区花山谜窟、黄山醉温泉等旅游休闲景区以其“清凉牌”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避暑、休闲,景区一批批“清凉游”项目也层出不穷纷纷登陆屯溪。上海、杭州等地区也陆续开通了屯溪旅游直通车。

http://baike.baidu.com/view/291595.htm



有知道的回帖!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authicon468624 发表于 2011-8-18 20:36:2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800 于 2011-8-18 21:34 编辑

 据考证,35号石窟开掘出的石料不下几十万立方米,这些石料足以铺就一条从黄山到杭州200公里的石路,其他35个石窟开掘出的石料堆在一起岂不铺天盖地?奇怪的是,这些石料现在根本不知被运往了何处。如此之大的工程作何用途呢?有人说采石,既然是采石,露天开采岂不是更加省时省力?有人说屯兵,还有人说是陵墓,各说纷纭。还有洞内的潭水从何而来?如果是新安江的水,为何洞内水位要低于新安江水位2米?如果此水并不来自新安江,那又来自何处呢?如果你有兴致,不妨前去探访一番,千年之谜,期待有心人去破解。
IMG_4441.JPG
IMG_4442.JPG

authicon468625 发表于 2011-8-18 20:36:3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800 于 2011-8-18 20:58 编辑

花山谜窟
IMG_4443.JPG
IMG_4444.JPG

authicon468626 发表于 2011-8-18 20:36:5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800 于 2011-8-18 21:00 编辑

花山谜窟
IMG_4446.JPG
IMG_4447.JPG

authicon468640 发表于 2011-8-18 21:03:0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800 于 2011-8-18 21:04 编辑

江泽民题词
IMG_4453.JPG

authicon468642 发表于 2011-8-18 21:04:30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468644 发表于 2011-8-18 21:05:58 |显示全部楼层
花山谜窟
IMG_4463.JPG

authicon468647 发表于 2011-8-18 21:07:56 |显示全部楼层
花山谜窟
IMG_4449.JPG
IMG_4450.JPG

authicon468649 发表于 2011-8-18 21:11:20 |显示全部楼层
花山谜窟
IMG_4452.JPG
IMG_4469.JPG

authicon468650 发表于 2011-8-18 21:13:06 |显示全部楼层
与国内许多著名的天然溶洞相比,花山谜窟并非天然生成的溶洞,而是古人巧夺天工而成。走进35号石窟,宛如走进了一个地下宫殿,石窟里洞内套洞,洞下有洞,结构怪异。奇怪的是,在这深176米,总体面积12000平方米的人工石洞里既无壁画又无佛像,石窟岩壁上当年的凿痕印迹至今依然清晰如初整齐美观。洞内还时能看见清澈见底的潭水,常年不枯。继续前行,一个45度左右的坡面,宽15米,长30米的大斜面让人叹为观止。更巧的是,这个大斜面的坡度正好是石窟外面山坡的坡度,在古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开凿工人是凭借什么仪器准确判断出斜面开凿的起始点及其坡度的恰到好处呢?
IMG_447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4-6-2 19:18 , Processed in 0.05320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