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65|回复: 13

冬季哈尔滨游摄攻略 [给外地影友的建议] [复制链接]

authicon513135 发表于 2011-11-24 10:44:2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泰色影 于 2011-11-24 10:45 编辑

每到冬季都有外地影友询问哈尔滨行摄注意事项,现总结一下,奉献给大家,如有更多建议和疑问,欢迎回帖。

从11月末起,哈尔滨就算进入了冬季,这里冬长夏短,到明年4月末才算进入春天。因哈尔滨的冰雪文化由来以久,故又被称为“冰城”,但这两个字并不是指哈尔滨是“冰冷”的城市啊!就算最冷的三九天到哈尔滨,游人们也会被这里的盛情的人们和火热的活动场景而感动!
在冬季,在哈尔滨松花江北岸有“冰雪大世界”,南岸有“冰灯游园会”,太阳岛上还有“雪雕博览会”。松花江沿岸的江面上节目更丰富多彩了,如冬泳、滑梯、马拉雪橇等等。当然,这都传承了许多年了,在全国都是属最早的。除了这些,满街的冰雪小景在夜幕下更呈现虚幻的童话世界。影友都知道在野外拍摄冰雪风光是个很苦的差事,在哈尔滨拍摄这些人工景色也不容易的,在户外拍摄时身体和相机的保暖、出行的安全都要预先考虑的。
先来看看与松花江垂直相交的中央大街吧,据说中央大街步行街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始建于1898年,大街最北就是松花江,那边矗立着防洪纪念塔。这条街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有常见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入夜这里人潮涌动,流光溢彩。上百年的各艺术流派的建筑,在岁月磨光的街石相衬下依然挺拔。在这条街上拍摄,影友们如果用三脚架,那请一定按住,因为满街是各国各地来的人山人海游客,搞不准谁一不留神踢飞了你的三脚架和相机。哈尔滨是对外开埠较早的东北城市,大量的异国侨民带来不同风格的建筑,在西方建筑史上几百年才形成的建筑风格样式,都到这里扎堆了,这使得哈尔滨有万国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哈尔滨的各式教堂是一大特色,位于中央大街南侧不远处的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著名的教堂之一。哈尔滨道外老城区还保存着很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也自成了一种风格,人称东方巴洛克风格,有几个街区正在进行修旧如旧的改造。而伴随这些老建筑留下的,就是老道外的传统小吃。
哈尔滨人越冷越吃凉的习惯,绝对由不得怀疑,零下几十度了,你会看到好多人都要吃着冰棍逛街。如果你走饿了,哈尔滨的特色美食正在勾引着你。街上到处都有俄式面包、红肠,还有正宗的哈尔滨啤酒、格瓦斯(一种俄式面包屑发酵饮料),想要点高雅场面的话,你可以一头扎进俄式西餐厅,欣赏着钢琴演奏来顿俄式大餐。除了这些,劝你一定要深入“基层”胡同,品尝一下哈尔滨的中式老味道美味,如杀猪菜、酸菜炖粉条、锅包肉,还有老道外区的扒肉、酥鲫鱼、酱猪脑等等实在是太多了。要说吃,哈尔滨的美味绝对不逊色南方各老城市。
在冬季,大自然赐给哈尔滨的太多了。得天独厚的高山滑雪场遍布哈尔滨周边,如远一点的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帽儿山滑雪度假区。在哈尔滨城区也有初级一些的滑雪场让你体验一下这种刺激的冬季运动,如位于哈平路的名都滑雪场,这也是哈尔滨市区内最大的滑雪场。影友要注意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挂着单反相机滑雪是很危险的,相机和人都伤不起啊。拍摄滑雪也要注意,别站到雪道上去,那些初手级的滑雪者可能会把你当要撞飞的活靶子。
冬季在哈尔滨户外拍摄是件很辛苦的事,影友要关注一下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电池在低温下,一方面电能消耗加快,另一方面是电能无法全部释放,多备电池是必须的。相比之下,锂电池比镍氢电池好,镍镉的更差一点。机器内电力显示不足时,一定要提前更换,可以多备几组电池,把电池放怀里暖着,这是非常实用有效的办法。
2,室外低温下会出现很多不测的事。如果你用胶片相机,一定要手轻,用力太猛了,胶片可能会拉断。特别注意的是,由口呼出的哈气凝结的微小水珠,很可能影响纵走钢片快门的释放。拆卸镜头时动作轻一点,注意别把雪粒带入机身。在室外拍完请把相机放入相机包里,或者是挂在脖子上塞怀里,要注意镜头在怀里也容易上霜。 弄一个相机用的小棉袄也是个很好的办法。
3,相机会结霜。东北话有时说是“出汗”,就是低温的物件从室外拿进室内,在物件表面会凝结霜露。这些水分几乎全部来自室内空气。如果不加措施地把相机带入室内,相机外壳表面和镜头表面会结霜,甚至是机身内的构件如CCD表面、镜头内组镜片都会产生凝霜。要尽量少接触室内的空气,进门前把相机放入密封性比较好的摄影包,或套上隔绝空气的袋子,如塑料袋、保鲜膜,待数小时后相机与室内温差小了再取出来。还有个办法,就是把相机放摄影包里扔门外,如果是数码,也可以只拆下电池和存储卡。这是当年很多玩机械相机的大胆办法。
4,要回到室内,如果相机已经结霜,请不要管它了,扔在一边,让相机“哭”透了就好了。这时不要试图擦镜头或换镜头,机身内部的霜仍然很大,而拆换镜头更会增加相机内接触湿气的。
5,三脚架就扔外面吧,金属的结霜更严重。可能关节上的润滑油会冻住,无所谓,捂一捂就行。那些低档的架子,零件有尼龙塑料的,要小心别按碎了。如果在室外不用的辅件,就别背在摄影包里。
6,低温下液晶板反应都迟缓,有时甚至五颜六色,暖过来就好了。多备几个储存卡,尽量将数码伴侣留在室内整理数据时使用。很难想象你站在雪地里正向数码伴侣里倒数据的超酷样子。想拍出冰雪的白,是要根据现场条件加曝光量的。别以为所谓专业冲锋衣户外鞋是万能的,还是要找件厚羽绒服棉鞋啥的,这玩意更实在。

以上是阿泰色影原创稿,转贴请注明出处。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authicon513141 发表于 2011-11-24 11:06:48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好的建议。

authicon513149 发表于 2011-11-24 11:18:48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学习了, 对南方来哈的朋友很实用。

authicon513150 发表于 2011-11-24 11:21:05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513184 发表于 2011-11-24 15:04:19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513213 发表于 2011-11-24 16:03:28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513237 发表于 2011-11-24 19:05:15 |显示全部楼层
配几张照片就更好啦。

authicon513330 发表于 2011-11-25 07:56:51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好帖子

authicon513641 发表于 2011-11-26 18:07:13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很精典 超实用

authicon514776 发表于 2011-11-28 16:14:34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学习了, 很实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灵佳网-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黑公网安备23010402000316号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4-19 19:00 , Processed in 0.27831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