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4|回复: 7

旅欧日记(一) [复制链接]

authicon523704 发表于 2011-12-16 09:39:5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春老兵 于 2011-12-16 12:41 编辑

2011 年 10 月 16 日 ,我随北京凤凰假日国际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赴意大利,梵蒂冈,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德国,法国,六个国家旅行。先后游览了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维也那,萨尔斯堡,墨尼黑,瓦杜兹,卢塞恩,日内瓦,,巴黎等 10 个城市。虽然只有短短的 12 天时间,昼行夜宿,走马观花,但欧洲的古老文明,风土人情,山水风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10 月 16 日 上午 10 时,我们旅行团一行 39 人,乘意大利航空公司的空客 330 ,从北京直飞意大利首都罗马。 330 客机载客 150 人,属宽体客机。每个座椅的靠背后面都有电视显示屏,可供后排座位的客人按屏幕的提示,点播电影,音乐,玩游戏。还可以在屏幕上看到飞机下面的朵朵白云,山川河流以及航线,航速,高度,机内外温度等数据。让人感到虽然身在机内,飞机外面的情况也一清二楚,这次飞机真是坐的明白。经过 10 小时 30 分的飞行,我们于当地时间 16 日下午 2 点半到达这次欧洲之行的第一站,意大利首都,罗马。                                                                                                                                                                                                                                   文明古国意大利                   我们在意大利的三天时间时间里,先后游览了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三个城市。它们虽然风光各异,但都闪耀着意大利灿烂的古代文明。                                古城罗马。  10 月 17 日 ,我们在古城罗马游览。罗马建城至今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罗马全城都被联合国批准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誉为世界最大的露天历史博物馆。意大利对罗马古城的保护堪称典范,现在的罗马城,完好的保持了中世纪时期的城市风貌。在罗马市区,随处都可以看到精心保护下来的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宏伟建筑,雕塑及古迹遗址。市内看不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几乎都是五六层以下的楼房,但每座楼房,每条街道,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街道不宽,但很干净。街道两边停满了各种牌子的小汽车,百分之九十是两厢小排量车,三厢大排量高档车几乎看不到。罗马市有四百多万人口,汽车也接近四百万辆,几乎每人一台车。但政府也不限号出行,路上也看不到交警,在市里转了一天也没看到有堵车现象。                   雄姿犹在的古罗马角斗场。 古罗马角斗场,是我们在罗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它建于公元一世纪,主体结构至今仍屹立在罗马的市中心,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游览。历经二千年的风雨侵蚀,外墙主体已是断垣残壁,场内的看台也已塌落。但望着这个占地二万平方米,直径 188 米,可容纳九万人的现代体育场规模的建筑遗迹,我们不能不为古罗马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水平所折服。在角斗场的不远处,是建于公元一世纪的世界第一座凯旋门,君士坦丁凯旋门,虽然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洗刷,仍岿然矗立,不失当年风采,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就是仿照它建造的。              教皇的王国  ,梵蒂冈。                           梵蒂冈是位于罗马的城中 之国,面积只有 0.44 平方公里,它是世界天主教徒的朝圣地和罗马教皇的教廷。 1929 年,墨索里尼执政时,和当时的罗马教皇签订协定,承认梵蒂冈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现在梵蒂冈共有教职人员仅一千多人,全是男性。其中一半是派驻世界各地的代表,一半留在梵蒂冈处理教廷日常事务。如有人员死亡,由教皇在世界各地的教职人员中选拔补充。许多国家在意大利有两个大使馆,一个是驻意大利,一个是驻梵蒂冈。因我国和梵蒂冈没有外交关系,所以台湾在梵蒂冈驻有代表机构。                圣彼得大教堂 。导游介绍说, 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却有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这座伟大的建筑艺术殿堂,由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建筑设计师布拉曼设计,拉菲尔和米开朗基罗先后主持建造,耗时 120 年,于 1626 年才最终完成。建筑面积 2. , 3 万平方米,教堂正中的园形穹顶高 45,4 米,站在上面可以看到罗马全城。当我们走进教堂,大厅庄严肃穆,光线幽暗,给人一种神秘感。地面,墙壁,厅内的高大圆柱都是天然大理石打磨而成。宽敞的大厅可容纳六万人同时祈祷。教堂内的每座彩色大理石雕塑都诉说着圣经里的一个故事。构图精巧,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时光逝去已近四百年,至今仍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最著名的一尊雕塑是米开朗基罗 25 岁时的作品,‘哀悼基督‘。雕刻的是基督耶稣被处死后,圣母玛丽娅把他抱在怀里的画面。表现了圣母的悲戚和深深的母爱,生动感人。然而,这尊传世之作却在 1971 年被来自匈牙利的一个醉汉把圣母的鼻子敲掉啦。罗马教皇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大师,用了 11 年的时间才把她修复。现在塑像的前面安上了厚厚的防弹玻璃,以防不测。         
      教堂前面,是可容纳三十万人的圣彼得广场。广场的两边,由两个半园形的长廊环绕。每个长廊由 248 个高大的石柱支撑。环形长廊的顶上,有 142 个教会史上有名的圣男圣女的雕像。 1856 年矗立在广场上,高达 41 米的方尖碑,是用一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是埃及国王送给当时罗马教皇的礼物。环顾四周,这个长 340 米,宽 240 米的大型广场,确实让人感到震憾。 教堂右边大门有皇家卫队把守,队员个个高大魁武,身穿红黄兰三色条纹古代骑士服装,手执长戟,威风凛凛。他们都是瑞士人。据说, 16 世纪初,教皇受到罗马帝国的攻击,为保卫教皇,一百多名瑞士官兵战死在教堂外的广场上,当时教皇非常感动,于是决定,世世代代雇用瑞士卫兵保卫教堂。教堂右侧后面是教堂的办公楼,第三层最右边的三个窗户,是教皇的办公室。他每周日下午三点,推开窗户,探出身来,向广场上的朝圣者和游客招手致意,广场上的人们则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以示回应。历时十五分钟,教皇临驾结束。可惜我们去的那天,不是星期天,没有看到教皇展露尊容的欢腾场面。                                                                                                                                                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弗洛伦萨                         10 月 18 日 ,我们来到了,有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和艺术宝库之称的意大利又一古城,佛罗伦萨。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曾来此游历过。他把这个城市的名字译为‘翡冷翠’,很有诗意。这个城市至今仍很好的保留着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风格。全市有 40 多个博物馆和美术馆, 60 多座宫殿和大大小小的教堂,收藏着大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艺术精品和珍贵文物。它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的保存地之一。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伽利略,但丁等 一大批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艺术家,文学家,都先后在这个城市学习生活过,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米开朗基罗的著名大理石雕塑,‘大卫’,就矗立在佛罗伦萨皇家博物馆门前的广场上。皇家博物馆不远处的圣母百花大教堂,造型独特,华丽壮观。导游介绍说,教堂里存放着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棺椁以及但丁的衣冠塚。                           比萨斜塔。  18 日下午,我们来到位于佛罗伦萨以北的著名小镇,比萨,这里不仅因有比萨饼美食闻名于世,更让它名声远播的是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做自由落体实验的比萨斜塔。导游戏称比萨斜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豆腐渣工程,它始建于公元 1173 年,建到第三层时,发现塔身倾斜而停建, 96 年后又重新修建, 1350 年终于建成了这个八层, 54.5 米高的园型大理石建筑。建成时,顶部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 2 米,现在已倾斜 5.12 米。六百多年来,虽经采取多种抢救措施,但塔身仍以每年 1 毫米的速度在倾斜。有关专家推算,按这样的倾斜速度, 250 年后,比萨斜塔将彻底倒塌。导游奉劝人们,在这之前,有条件的人,应前往比萨,观赏斜塔的独特风采,以免留下遗憾。为更好的保护比萨斜塔,现在对登塔参观的游客,采取不定期并限时,限人数的开放措施。。可惜我们因时间关系,没有上塔,无缘登塔重复伽俐略的实验。 到了比萨,就不能不品尝世界名吃,比萨饼。导游也善解人意,安排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意大利晚餐。半生不熟的煎牛排,口味独特的沙拉,意大利红葡萄酒和正宗比萨饼,吃的我们个个酒足饭饱,唇齿留香。                                   水城威尼斯。 19 日早饭后,我们先乘旅游大巴来到威尼斯港,然后由这里换乘海上渡轮前往水城威尼斯。上初中的时候,就从地理课上知道意大利有个水城威尼斯,可百闻不如一见,这次身临其境 亲眼目睹 ,果然是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名符其实。 据导游介绍,威尼斯是个因水而生,因水而美的城市。它始建于公元 452 年,全城由 118 个小岛组城,面积只有 7.8 平方公里, 177 条运河密布其间,小岛和运河由 401 座造型各异的桥梁相连接。全市人口不到 6 万。意大利的先辈们为了建造这座水城,他们先将无数棵原木一棵挨一棵的打入浅滩下面的海水之中,原木上再铺上厚厚的木板做基础,然后在上面再建起一座座楼房。有人说,威尼斯上面是城市,下面是森林,此话绝不是夸张。史书记载,当年为建造威尼斯城,几乎砍光了意大利北部的全部森林。木头在海水下不会腐烂,时间越久越坚硬。此前考古工作者在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基础原木,出水时木头坚硬如铁,但出水后不久,一见空气就慢慢变朽了。 城里没有汽车,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种叫‘贡多拉’的漂亮的黑色木制小船。穿梭来往于城市的各条水道。在这里,街道即水道,水道即街道,一点不假。威尼斯的玻璃水晶制品世界闻名,水道两边大大小小的商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做功精巧,造型新颖,五彩斑阑的玻璃水晶工艺品,观赏之余,不得不为意大利制造者的精湛技艺而赞叹。 城里的生活用水,是从不远的威尼斯港,铺设水下管道接过来的,城市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排入海中,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我们在市里游览好几个小时,一点也没闻到不雅的味道。 威尼斯水城的海拔高度只有 0.46 米,近二百年地平面下降了 30 多米,近十年下降速度在加快,每年 2 毫米。有专家估计,二百年后,威尼斯将成为水下之城,现在威尼斯每年接待游客近二千万人,已不堪重负。去年新年时,威尼斯人民为这座城市提前举行了葬礼,宣布 2025 年将闭门谢客,不再接待外来游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authicon523770 发表于 2011-12-16 11:03:39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发不了图片??还有文字格式为什么不是我编辑的那样?求指点

authicon523874 发表于 2011-12-16 17:37:28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发不了图片??还有文字格式为什么不是我编辑的那样?求指点
长春老兵 发表于 2011-12-16 11:03


照片压缩小于 180 K

authicon523884 发表于 2011-12-16 18:20:29 |显示全部楼层

旅欧游记(二)

本帖最后由 netpol 于 2011-12-16 18:27 编辑

音乐之国奥地利。        10 月 20 日 ,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驶进了有多脑河女神之称,环境优美,景色诱人的音乐之城,奥地利首都维也那。维也那三面环山,波光粼粼的多脑河,从城市中间婉蜒而过,四周围绕着著名的维也那森林,房屋顺山势而建,造型典雅别致。各种风格的大小教堂点缀其间,给这座青山碧水的城市增添了几分古老庄重的色彩。维也那是在二战的废墟上,按战前的原样,重新建设起来的。街道比意大利的城市宽敞,两边大多是四五层以下的楼房。街道两旁排列整齐的树木,枝繁叶茂。楼间绿地和街心花园,使城市更加充满绿色。大小广场里的各种古老雕塑,向人们诉说着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上世纪的有轨电车仍在市区行驶,街上的行人不多,汽车也不拥堵,整个城市让人感到非常舒适,悠闲,安静。                 
     维也那的名字始终是和音乐联系在一起的。许多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斯特劳斯父子,勃拉姆斯等都曾在这里度过多年的音乐生涯。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斯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等著名乐曲都诞生于此。中国人比较熟悉,每年都举办新年音乐会的维也那金色大厅,不对外开放,游人只能在剧场外面欣赏一下楼的外貌。楼很普通,并不高大宏伟。当地导游介绍说,剧场的大厅确是用金铂装饰的。我从正门进入楼里,和收发室工作人员用手比划,进剧场里看看可以吗,他连说了几个 NO, 我自好知趣的退了出来,到隔壁的售票室参观了一翻。 当地导游是个在维也那生活了十七年,来自北京的年轻人。他介绍说,奥地利是个高福利的国家,每周工作 35 小时,每年发 14 个月工资。其中六月份发双工资,因学校放署假,家长要带孩子旅游,十二月份发双工资,因为要过圣诞节。全国人均月工资三千多欧元,折合人民币三万多元。女人生孩子,休产假三年,工资全额照发。第一年由产妇所在单位发,后二年由政府发。如果连生四个孩子,休完产假可以直接办理退休手续。  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 。   10 月 21 日中午,我们走进了音乐大师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萨尔茨堡的城市建筑是典型的巴落克风格, 1996 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音乐天才莫扎特就诞生于此。在他不到 36 年的生命中,有一多半的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每年的七至八月份,闻名遐尔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音乐演奏团体到这里演出。每年的一月 27 日,是莫扎特的诞辰,市里都举行莫扎特音乐周,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天才。 1965 年,美国好莱坞根据二战期间,发生在萨尔茨堡的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音乐之声’,就是在市里的一个花园和附近山区拍摄的。望着花园里修剪成各种美丽图案的草坪和周围尊尊精美的大理石雕像,昔日电影里一幕幕场景和剧中人物的音容笑貌,一一浮现在眼前,没想到远隔重洋的万里之外,年近古稀的我,今日能身临其境,亲眼见到电影的拍摄地,心中真是感慨万千。                                
      富裕的德国         10 月 21 日 晚饭前,我们来到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首府,墨尼黑。墨尼黑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著名的奔茨,大众,宝马,欧宝的总部都设在这里。全市人口 250 多万,二战后期,该市遭到苏,美等国上千架飞机的轰炸。今天的城市是在二战的癈墟上,按每栋楼的原样恢复重建的。 我们虽然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但有两个地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是位于市中心玛丽恩广场上,著名的市政府钟楼。这座建于 19 世纪末的教堂式建筑,外表装饰富丽堂皇。导游介绍说,每到钟楼报时的钟声响过之后,钟楼上就有 12 个洋娃娃簇拥着旋转而出,随着音乐载歌载舞,表演十分钟,非常滑稽可爱。可惜我们到达的时侯错过了报时的时间,没有看到这有趣的一幕,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二是在莫尼黑最古老的啤酒馆,品尝味道鲜美的黑啤酒。上世纪 30 年代,希特勒就是在这个啤酒馆和几个纳粹党徒密谋政变,推翻了刚刚执掌政权的共产党,当上德国元首的。现在啤酒馆早已找不到丝毫纳粹分子的痕迹,但年代久远的厚木板长条桌,笨重结实的木制长条椅,仍保留了当年的模样。晚上,当我们走进啤酒馆,就像走进了一家大排档,每张桌子前都坐满了人,说笑声,碰杯声,乐队演奏的欢快乐曲声,混成一片,嘈杂顶费。导游告诉我们,在这里找座位,就要眼快,腿快,不能客气斯文,因为没有座位服务员就不招待你,就喝不到啤酒。我和几个游客,几经努力,终于找到一长条椅,和几个德国朋友挤到一起,同桌共饮。我鼓足勇气,要了一大杯黑啤酒,全喝了。虽然我不是喝啤酒的行家,但在国内也品尝过青岛,哈啤等名牌啤酒,其鲜美的味道都不能和这天晚上的啤酒相比美。啤酒馆也供应冷盘和小面包,但极少有人享用。绝大多数人都是手握一杯啤酒,边喝边聊。每当一首欢快的乐曲结束,全场都会报以热列的掌声和欢呼声。导游介绍说,这里的啤酒都是现场讓制的。六小时卖不出去,就倒掉,保证顾客喝到的啤酒总是最新鲜的。墨尼黑 250 多万人口的城市,就有十个啤酒厂。每年九月份,都举行闻名于世的‘墨尼黑’啤酒节,为期十天。每个啤酒厂都在举办地搭一个大棚,免费向人们提供鲜啤酒,欢度节日。                              
      袖珍国家列支敦士登     10 月 22 日 早饭后,我们乘坐的大巴沿德国至瑞士的高速公路行驶不到四小时,中午十一点多,就到达了瑞士和奥地利之间的袖珍小国,列支敦士登。旅行社发的日程表上并没有此国的行程按排,因为从莫尼黑去瑞士,列支敦士登是必经之地,所以导游安排在这里午餐,游览二小时。这个计划外的安排,让我感到很惊喜。列支敦士登是瑞士的托管国,面积只有 160 平方公里,三万五千人。人均 GDP14.5 万美元,是世界顶级生活水准的富裕小国。国王长年在国外度假,只是每年八月份回国小住一个月,处理国务。列支敦士登的邮票世界有名,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收入之一。每年四月,这里都会举行世界邮票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集邮爱好者都云集于此,参加邮票拍卖大会并进行各种交流活动。 2011 年 4 月,该国推行国家出租方案,七万美元可以租正个国家一个晚上。导游介绍完,大家听了都很惊讶,国家还能出组,奇怪,不知怎么个租法。

authicon523886 发表于 2011-12-16 18:23:02 |显示全部楼层

旅欧日记(三)

本帖最后由 netpol 于 2011-12-16 18:25 编辑

瑞士,湖光山色美    瑞士位于欧州中部,面积四万一千多平方公里,人口 775 万。几乎所有的城镇和乡村都散居在阿尔卑斯山的怀抱之中,全国有大大小小 170 多个湖泊,有欧州的水库之称。      10 月 22 日下午二点半,我们到达瑞士的第二大城市,卢塞恩。说来真是孤陋寡闻,来欧洲之前,我从未听说过这个城市。这是一座被雄伟的雪山和美丽的湖水环抱的古城,城市完好的保留了中世纪的建筑风貌。尖顶的教堂位于城市的中央,鲜花点缀的卡贝尔桥,把罗伊河两岸的市区连接在一起。三五成群的天鹅,在卢塞恩湖中戏水,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乘坐豪华游艇,绕卢塞恩湖缓缓前行。站在甲板上,放眼望去,阿尔卑斯山的雪峰,云雾撩绕,若隐若现。湖面上,不时有运动帆船和各种赛艇来往穿行,打破了湖面的平静。湖两岸绿茵茵的山坡上,教堂,别墅,豪华宾馆掩映在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此情此景,就像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很多人都说,卢塞恩是瑞士最美的城市,欧州人的蜜月之乡。世界上许多名商富贾,演艺名星曾在这里的超五星级酒店举行婚礼,欢度蜜月,有的还一掷千金,购置豪华别墅,每年来此度假。卢塞恩只有十几万人口,却有十个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可称得上世界之最。    为了纪念 1792 年法国大革命时,保卫法王路易十六和王后而英勇战死的 786 名瑞士官兵, 1821 年,丹麦雕塑家在小城北面山体的岩石上,雕刻了一大型浮雕,一只背部中箭的雄狮。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曾称赞说,‘卢塞恩的石狮子,是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雕。’    瑞士是世界手表生产王国,世界上的顶级名牌手表几乎都产于瑞士。市里大大小小,各种品牌的手表专卖店,一家挨一家。我们这个只有三十多人的小旅游团,就在一家表店,买了欧米伽,地托,劳力士等名牌手表二十多块,每块表价值都在人民币二三万元以上,有一长春游客,买了一块八万多元的劳力士。导游说,这是一次小小的扫货,但这已经让我感到惊讶,中国真有富人啦。更让我吃惊的是,就在这家表店,我看到了一块标价 16 万 5 千瑞朗,折合人民币 118 万多元的積家牌手表。以前我既没听说过这个牌子,也没见过这么贵的手表,这回真是开眼了。  世上最好的滑雪场,铁力士山。 10 月 23 日上午七点半,我们的旅游大巴沿阿尔卑斯山间的高速公路蜿蜒前行,公路的一侧是陡峭险峻的山峰,另一侧则是阿尔卑斯山区特有的田园风光。导游介绍说,瑞士的高速公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修建的。因公路要在阿尔卑斯山间穿行,所以这条公路的遂道很多,其中超过十公里的遂道就有三条,最长的一条 17.8 公里。八点四十分,我们到达了瑞士著名的铁力士山滑雪场。早就知道,瑞士是滑雪爱好者的天堂,到此一游,感到真是名不虚传。瑞士全国有二百多个滑雪场,有世界上最高的缆车站,火车站和全景观旋转缆车。铁力士山海拔三千二百多米,有 30 多条雪道,最长的雪道长 16 公里。上山要先乘六人的厢式缆车到达第一平台,然后换乘可载 50 多人的大型缆车到达第二平台,再换乘可载 85 人的世界首创园型可旋转全景观光缆车,到达山顶。全程用时 45 分钟。登上铁力士山顶,阿尔卑斯山连绵起伏,白雪皑皑,壮观景色尽收眼底。现在已经有人开始滑雪了。这里的滑雪场和我们国内的滑雪场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这里没有公共租用的雪具,雪具一律由滑雪者自备。索道售票大厅旁边有一个不太大的雪具商店,我仔细看了一下雪板和头盔,高中低档都有,价格和国内的差不多。    铁力士滑雪场所在地,英格堡镇,是天使之乡的意思。站在小镇中央,极目四望,群山环抱,高高的阿尔卑斯山顶的积雪,在阳光和蓝天的映照下,显得纷外妖娆。绿色绒毯一样碧绿的山坡上,造型别致的农舍错落其间。房前屋后,三五成群的奶牛在悠闲的吃草。积雪融化而成的小河,从小镇中央缓缓流过。望着眼前这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真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去雪场的路上,我问导游能否滑雪,导游说,不能滑雪,只能坐缆车到山顶欣赏雪山风光。所以我就没随团乘缆车上山,没有体验到世界上唯一的可旋转全景观光缆车的感觉。使这次旅游又留下了一个遗憾。   世界名城,日内瓦。 10 月 23 日下午,我们来到了闻名于世的瑞士第三大城市,日内瓦。日内瓦和卢塞恩的城市风格差不多,也是一个山水环抱,景色诱人的美丽城市。 WTO , 世界卫生组织,等联合国的一些机构设在这里,办公地点在由各国集资集物修建的万国宫。万国宫门前的人权广场上,有一大型雕塑,‘一条腿缺损的椅子’。警示人们,战争给人造成伤害。  美丽的日内瓦湖,碧波万倾,风光无限。湖中有水柱高达 130 米的世界第一喷泉,几十公里之外,都能看到这个城市的独特地标。湖两岸的宾馆和山丘上鳞次栉比的各式豪华别墅,倒映在水中,使日内瓦湖的自然美和人工美相映成辉。站在岸边,望着烟波浩淼的湖水,不由得使我想起, 1954 年,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时,曾乘船游览过日内瓦湖。至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山水依旧而先人已去,岁月真是无情啊。   我们到达万国宫的时候,看到人权广场上集聚着几百人的示威人群,各种肤色的人都有,阿拉伯人和黑人占多数,其中还有举着雪山狮子旗的藏独分子。万国宫门前还躺着一具死尸,不知是哪国人。导游说,这样的示威活动经常发生,但只能在周六周日,经过批准,可以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举行示威活动,其它时间不行。 说不尽的瑞士          导游在介绍瑞士这个国家情况的时候,我认为,有些情况很有必要记录下来,使我们更好更全面的了解这个国家。 1 ,瑞士不是欧盟成员国,但却是欧洲最富的国家。人均月工资 4 千至 5 千瑞朗,折合人民币三万多元。 2 ,瑞士已有 180 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为这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赢得了时间,创造了和平的环境。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上的许多犹太人,将数千亿美元的资金存入了瑞士银行。但因无数的犹太人在二战中被残酷杀害,这些巨额存款加上利息,现在已是天文数字,却都归瑞士银行所有了。这是瑞士在犹太人和全世界人民面前最不光彩的一件事。 4 ,金融企业是瑞士的重要经济来源。瑞士银行的储蓄存款占全球总储蓄额的三分之一。瑞士第一大城市苏黎士,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瑞士联合银行总部就设在这里,这里也是世界最大的黄金交易中心,全世界百分之七十五的黄金交易在此进行。瑞士联合银行总部地下金库有九层,世界上的富豪们几乎在这都存有大量金银等贵重物品和巨额现金。 5 ,瑞士一头奶牛一年产奶六吨,而我国一头奶牛一年只能产 1.5 吨。因为瑞士的奶牛是在阿尔卑斯山上放养,吃的是山上的天然牡草,喝的是高山上融化的雪水。而我国的奶牛是圈养,吃的是配制的含有多种激素的饲料。蒙牛,伊利奶业集团的负责人,到瑞士考察后说,我们学不了。 6 ,在瑞士境内的公路两旁,有些农舍前后的空地或田间地头,整齐的堆放着白色塑料布包裹的一捆捆的,不知是什么东西。询问导游得知,那是农民在厦天时收割的牧草,嗮干后装在塑料袋子里,堆放起来,做为奶牛冬季饲料。 7 ,联合国公布,全世界有十个无公害村,瑞士就有八个。无公害村是指,村里除自来水外,无任何电力等现代文明设施。 8 ,瑞士农民的房子多数建在山坡上,但无论民房建在多高的山上,政府都负责接通电,煤气和上下水,公路修到家门口。 9 ,瑞士人的平均寿命列世界第二位,男的 80.9 岁,女的 81.7 岁。 10 ,瑞士的三个大城市,人口都不超过二十万,首都伯尔尼人口不足六万。 11 ,瑞士全国分德,法,意和罗曼什语区,四种语言都是官方语言。 世界大都市,巴黎        10 月 24 日中午,我们来到了此次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世界著名的大都市,法国首都巴黎。巴黎是国际性大都市,现在的城市格局,还是 1812 年拿破伦在位时,领导规划的。至今古城风貌保存完好。市中心三十平方公里之内,没有高层建筑,新建筑现在仍然现制高度,限制区域,二百年前的规划今天依然有效。城市人口 1300 多万,外来游客每年五千多万,汽车 760 多万辆。除一千八百米长,一百米宽的香榭丽舍大街外,街道都不太宽,但都比较整洁。除香榭丽舍大街等几条主要街道外,多数街道两旁没有树木。但市区有近四百个街心花园和无数块楼间绿地,所以巴黎并不缺少绿色。市区看不到高架路和立交桥,车辆也不限号出行,每天只是上下班时间,在进出城的路上常有堵车现象。这也是我们走过的欧洲城市中,唯一有堵车现象的城市。    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 1898 年,为迎接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和记念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百周年而建造的。塔高 324 米,建塔共用钢材七千吨。建造之初,诀定十年后将塔拆除。但这个代表当时建筑技术发展最高水平的铁塔,建成后就成为巴黎乃至法国的地标性建筑,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发挥了巨大作用。所以十年后才没有履行拆塔的愚蠢决定。铁塔以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并在塔下为埃菲尔塑了一尊半身铜像。导游介绍说,铁塔每十年维修一次,都是雇用美国印地安人来完成,因为他们没有恐高症。我们在巴黎就餐的中餐馆,就在埃菲尔铁塔附近,午餐后,我们就来到塔下,观赏这个一百二十多年前人类文明和科学进步的杰作。站在塔下,抬头仰望铁塔,巍巍的塔身,拔地而起,直插云天,雄伟壮观。晚上,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按装在塔身上的无数个彩灯一起绽放,和夜空中的无数颗星星交相辉映,使铁塔显得更加流光溢彩,美仑美奂。夜色中,我们乘塔中的电梯,【建塔时就建有电梯】登上 150 米高的第二层观景台,背负夜空朝下看,繁星似的万家灯火和汽车尾灯汇成的滚滚红流,构成了奇妙的巴黎夜色美。   艺术殿堂,卢浮宫。 早就听说过举世闻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 。 参观之后才知道,它不愧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展品数量最多,艺术水平最高的法国国家的艺术宝库。卢浮宫,是十二世纪末由王宫改建而成。气势宏伟,金壁辉煌。从十六世纪开始,当时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就陆续收藏各种艺术品。之后历代国王都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如今卢浮宫收藏的都是十六世纪以前,古代罗马,希腊,埃及和东方的雕塑,绘画,美术工艺等各种艺术佳作,数量已达 40 多万件。其中最著名的有,镇馆三宝,神秘的微笑‘蒙娜丽莎’,残缺而完美的‘维纳斯’,以及‘胜利女神’雕像。另外还有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拉菲尔的‘美丽的园丁’,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女’等众多传世珍品。导游说,如果每个展室,每个展品都参观的话,三天三夜也看不完。 1981 年,法国政府对卢浮宫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在正门入口处,由世界著名建筑师,美籍华人贝聿铭,设计了一个透明的玻璃‘金字塔’,给这一古老的中世纪建筑门前,增添了一道亮丽的现代色彩。对这个玻璃的透明‘金字塔’的评价,从开始建设到现在,一直褒贬不一,好像赞扬的声音占多数。咱不是行家,不懂建筑艺术。但以我凡人的眼光看,这个透明的玻璃‘金字塔’,与中世纪建筑风格的卢浮宫,并不协调,不和谐。    达芬奇的传世之作,‘蒙娜丽莎’,鑲嵌在一面大理石墙上,外面加上了厚厚的防弹玻璃。防护措施可谓万无一失。法国导游介绍说,因为此画从展出至今,已被盗 22 次,均被破案后追回。希望以后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导游还特别告诉大家,达芬奇的这幅原作,不是画在纸上,也不是画在布上,而是画在木板上的。在场的游客全都惊呆了,因为我们从知道有这幅画那天,就没听说过这个‘秘密’,这应该是这次欧洲之旅的一个意外发现。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有美神之称的‘维纳斯’雕刻精美,惟妙惟肖。就是这样一尊表现女性美的佳作,法国导游也另有一番见解。她说,维纳斯算不上美女,你们仔细看看,她的五官比例不合谐。眼睛小,下巴小,鼻子大。特别是从后面看,背部像男人一样宽厚,没有腰。听了导游的指点,我重新仔细端详这尊美神的雕像,她说的还真有点道理,特别是从后面看,确实背阔,腰粗,屁股大。但美神维纳斯的美,在世人眼中早已有定论,导游的看法只能算是一家之言。

authicon523887 发表于 2011-12-16 18:23:46 |显示全部楼层

旅欧日记(四)

本帖最后由 netpol 于 2011-12-16 18:26 编辑

雄伟的凯旋门。 凯旋门位于巴黎戴高乐广场中央,是拿破仑为纪念 1805 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历经三十年,于 1836 年建成的。这座巨大的拱门,高 50 米,宽 45 米,凯旋门两侧的墙上,有四组描写当年战争场面的雕塑,其中最著名,最精美的一幅是描绘当年义勇军出征场面的‘马赛曲’。门的正下方是 1920 年建造的无名战士墓,门里的墙上还刻有 558 位将军的名字,其中名字下面有横线的是在战斗中英勇牺生的。     风光无限的塞纳河 。  巴黎人说,浪漫的巴黎,多情的塞纳河,只有你游览了美丽的塞纳河之后,你才能体会到巴黎人的这句话,千真万确。美丽的塞纳河像一条银色的飘带,环绕在城市中间。乘豪华游艇,泛舟在清澈的河面上,巴黎的名胜古迹,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标志性建筑,一一从眼前掠过。三十二座造型不同,风格各异的桥梁,横跨在河上,使这条河显得更加多姿多彩。特别是俄国彼得大帝赠送建造的亚历山大三世桥,是塞纳河上的第一座钢结构拱桥。桥上的装饰都是贴金的,尤其是桥两端四个桥头柱上的度金雕像,由四个长着翅膀的小天使托起,壮观华丽的造型,在夕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辉煌的凡尔塞宫。              镜 厅    位于巴黎市郊的凡尔塞宫,是法王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时期的王宫。它的富丽堂皇不亚于卢浮宫,只是建筑规模要小一些。宫内大小五百多个厅室,陈列着三代国王居住在这里时,用过的实物以及雕塑绘画作品和各种稀世珍宝。我国清朝皇帝康煕赠送的两个瓷瓶也陈列在这里。宫中最有特色的要数‘镜厅’,这个厅两边的墙壁从上至下,共鑲有 271 块镜子。屋顶是一排大型造型精美的水晶吊灯,置身于镜厅之中,让人感到明亮,华丽,光彩照人。左顾右盼之时 会有无数个‘你’如影随行,十分惬意。占地辽阔的后花园,更是规划别致,独具匠心。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塞条约就是在这里签订的,至今这里还保着签字时使用的桌子,供人参观。   写不完的欧洲     这次欧洲六国之行,虽然时间短,路线长,行色匆匆。但感触良多。除了以上记述的以外,仍感意犹未尽。有些事,有些人,特别是和我国民俗国情有差别的地方,也想一一记录下来,以便更加全面的了解中欧六国。 1 ,汽车多,汽车小,事故少。我所到的六国共十个城市,无论城市大小,街里行驶的汽车,两厢小排量的居多。特别是意大利,小型车占百分之九十。除巴黎上下班时,进出城的路常堵车外,其它城市都没看到有堵车现象,交通事故就更少了。我们乘旅游大巴,从意大利首都罗马出发,经奥,德,瑞,法等六国,历时十天,行程三千多公里,只看到二起交通事故,都不重。一起发生在罗马市郊,两车追尾,后车保险杠掉下来了。另一起发生在巴黎附近的公路上,因雨天路滑,一辆卡车自己侧翻在边沟里。拖上来后,人货无损。按城市人口计算,欧洲的汽车百人拥有量比我们高很多,街道不比我们的宽,既无高架路,也无立交桥,但我感到他们的交通秩序明显比我们好。 2 ,在欧洲的十天里,所到之处,没看到任何一个商店卖方便面。问导游才知道,欧洲人认为方便面是拉圾食品。 3 ,维也那,巴黎等城市,路边设有公用自行车,市民可凭有效证件,办理租用手续,费用很低。主要是鼓励人们少开汽车,低碳出行。但没看到有人骑电动车,不知为什么。 4 ,欧洲各城市都有很多黑人。从白领到小贩,好象社会的各个岗位都有黑人在工作。我在巴黎戴高乐机场,看到地勤,售票,换登机牌等服务人员,大多数是黑人。导游说,他们大部分是来自非洲的移民。 5 ,欧洲女人抽烟很普遍,年青的女人居多。我们所到的每个城市,在大街上随时都能看到边走路边抽烟的女人,街头巷尾,几个姑娘聚在一起,边抽边聊的也随处可见。 6 ,中餐馆开遍欧洲的城市乡村。旅游团的早餐是在所住的宾馆吃西餐,午餐和晚餐都是在游览的城市的中餐馆就餐。无论是繁华的大都市,还是人口不多的小城镇,都有华人开的中餐馆。餐馆的生意都很好,特别是旅游团定点就餐的饭店,生意更是异常火爆。午餐,晚餐都要翻台三四次。我在巴黎去一个普通的中餐馆看了看,正是午餐的时候,生意不错,中外客人都有。有些菜的价格比国内高许多,饺子,春卷按个卖,,每个 0.6 欧元,合人民币五元多,扬州炒饭,炒面,二两一盘,合人民币 12 元多,最贵的是黄瓜拉皮凉菜,合人民币 50 多元。各种肉菜,和国内的价格差不多,合人民币 30 元左右。 7 ,除维也那,日内瓦两个城市的联合国机构住地有高层建筑外,我走过的其它城市,几乎看不到高层建筑。巴黎,罗马,佛罗伦萨等城市,只是在城市郊区或边缘地带,建有少数高层住宅,但也只有十层左右。我感觉,欧洲六个国家的高层建筑总合,也没有哈尔滨一个城市多。巴黎 56 层 196 米高的蒙巴纳斯大厦,虽然不在市中心,但至今还有人批评政府,说这个高楼破坏了巴黎的城市建筑风格。可见他们对城市古迹的保护工作做的好,不像我们一律拆旧建新,隔断历史。 8 ,欧洲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从罗马到巴黎穿越大半个欧洲的三千多公里行程,没看到一个收费站。公路服务区建筑各有特色,一处一景。加油,超市,快餐等服务设施齐全,整洁舒适。 9 ,我注意观察了,我所走过的六国十个城市,居民住宅楼的窗户没有安装防盗护栏的。就是临街一楼门市房的厨窗,晚上也没有卷帘门之类的防护措施,室内依然亮着灯,摆放的商品在外面看的清清楚楚。可见这才是社会治安根本好转了。 10 ,从意大利到法国,我游览的六国十个城市,除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外,没有一个城市搞亮化工程。想象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到了晚上,五光十色的霓红灯,彩灯装扮的不夜城现象根本就不存在。而是每当夜幕降临,只有街上的路灯和为数不多的商家牌匾,广告灯箱是亮的,其它无论是多著名,多古老,多高大的建筑,楼体外墙也无任何亮化设施。导游解释说,这方面欧洲人比我们更讲究实际。一是不能狼费纳税人的钱,二是低碳节能。相比之下,我们的大小城市却在电力紧张的情况下,大搞不必要的亮化工程, 劳民伤财,不值得。 11 ,导游介绍,自欧洲开放对中国的旅游市场以来,中国游客在欧洲被偷被抢的事,时有发生,罗马和巴黎被称为‘贼城’。‘贼’主要是来自北非的非法移民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无业人员。我们夜游巴黎的那天晚上,在埃菲尔铁塔附近的路边,看到四五个警察将二个偷窃后逃跑的黑人抓获,并将其按倒在地。 12 ,在欧洲乘电梯,对楼层的叫法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的一层,他们叫 0 层,我们的二层,他们叫一层,以此类推。电梯间虽然设有 0 层按钮,但上下楼还是时常出错。我们问导游,他们为什么这样叫法,导游说,别问了,欧洲人认为中国人的叫法错误。 13 ,在欧洲的十天里,我们每到一个城市,都有法轮功分子尾随旅游团,散发传单,宣传法轮功。 14 ,欧洲的汽车驾驶员,文明行车,礼让班马线,非常自觉。就是行人闯红灯,他们也不按喇叭,而是耐心等行人过去。在欧洲十天,一次也没听到汽车喇叭声。 15 ,在欧洲六国的十个城市,在导游安排的商店里购物,可以用有银联标志的中国银行卡刷卡结账,非常方便。就像在国内去商店刷卡购物一样。我在威尼斯和维也那,两次购物都是刷卡结账,虽然消费数额不大,但用国内的银行卡在国外购物刷卡的感觉真的很爽。 16 ,如想借去欧洲旅游的机会购物,意大利的皮衣,皮鞋,皮兜。奥地利的施华洛士奇的水晶饰品。德国的厨具,瑞士的手表,法国的香水,女人手包,葡萄酒。这些都是他们国家的名牌产品。可以放心买,无假货。价格比国内便宜一半以上,有人说,在欧洲买一件万元以上的东西,旅游费就赚回来了。 17 ,我在巴黎‘老佛爷’百货商店看到,门口旁边的厨窗外面,放着几本儿童书。我从杂志上知道,这是欧洲一些孩子的好习惯。如果有的孩子买了喜欢的书,自己看过之后,也想让别的小朋友分享他的快乐,他就把书放到公共场所,谁要是也喜欢这本书,就可以拿回去看,看完以后,再将书送回公共场所。此种传阅方式,让人感到既温馨又节约,还使孩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结束语    10 月 26 日早上七点半,我们从宾馆乘车前往巴黎戴高乐机场,乘上午十一点半的飞机去罗马,下午三点半,转乘意大利的航班,直接飞北京。 10 月 27 日早上七点半,飞机安全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园满的结束了这次愉快而难忘的欧洲之行。              _                                2011 年 12 月 1 日    于哈尔滨

authicon523891 发表于 2011-12-16 18:29:37 |显示全部楼层
擅自把另三个帖子的内容粘过来了。

很有参考价值。

authicon523958 发表于 2011-12-16 21:43:54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章介绍的很详细,对今后要去的人很有参考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灵佳网-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黑公网安备23010402000316号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4-19 21:28 , Processed in 0.064282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