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户外近十年间,总是向往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吉林的冬日里的雾凇,2012年的第一个周末,心弦里的浪漫,喜欢缠绵在冬日里的感觉终于实现。 思念里的缠绵充满很多很多令人回忆的美好。
美好就是一个祥和的象征,象征那个时刻还有爱的波澜绽放在心间。
想要过得美好些。那么就让自己放松心灵。
让自己的心灵安逸在放松中。学会在冬日释放自己思念。
北方的哈尔滨冬天很冷。寒风肆虐,寒冷,寒气逼人。。。灰蒙蒙的苍穹潜藏着感伤,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都会说:“这天好冷啊!”
2011年1月7日,冬天的第一个星期,早6点走出家门。
北方的气温骤然降到零下二十几度,突如其来的冷让人们措手不及,我也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走在去博物馆车站的路上,微风轻抚脸颊有些冷,走了一会儿身上感觉热了。 还有久违了的好朋友,一起去神鹿滑雪的:一笑晴天,老王太太,海蓝天蓝; 有上周同去林甸温泉的碧水青天;有徒步的好友驴歌母子,琉璃,蚊不叮,花心等等。 4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大家一路欢歌笑语,来到了吉林市最有名的雾凇观赏区---雾凇岛。 这是一个在松花江江心形成的天然小岛,四面环水,由于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在冬天里雾凇岛常常被雾气笼罩,因此,雾凇几乎是天天降临此地。 大家在雾凇岛摄影基地满族镇韩屯住宿。岛上农家提供吃住,经济淳朴,温暖舒适。 我和老王太太哥俩,海蓝天蓝迫不及待地来到江边。这里的雾凇洁白如玉,又格外的厚重,还持久不落,雾凇岛的美名--“雾凇泊”当之无愧。
雾凇岛冬季大部分时间出现雾凇,且雾凇厚度大,持续时间长。江心孤岛,农家庄院,树木自然,形态奇异。日出日落,上千野鸭鸿雁惊渡鸣飞,银凇红日,美景最为奇绝。这里每年吸引大批摄影发烧友,不惜胶片,诞生无数获奖作品,是最能满足摄影爱好者的地方。
8号早晨,5.30分起床,我们大家吃过早餐,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坐船来到了雾凇岛。 当雾凇来临,江岸十里长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远远望去,一排排杨柳的树冠似烟似雾,与天上的蓝天白云相接,让人分不清天地的界限。 忽然,几个红的蓝的颜色从树丛里冒了出来,好像不小心滴在宣纸上的几点颜料,在白茫茫的背景下格外显眼。到了近处,才看清原来是踏雪寻凇的一群年轻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在树林里追逐打闹。这片童话般的银色世界让人摒弃最烦心的杂念,满脑子只是“玩”、“美”这些最简单纯朴的字眼。 近距离看去,枝丫间的雾凇仿佛洁白的雪花。可谁能想到它的降临要经历比雪复杂百倍的物理变化呢?泽民总书记1991年月在吉林市视察期间,赋诗曰:“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那么,你知道它的由来吗?雾凇俗称树挂,在北方常见,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
以前,四季中我顶讨厌冬天。地面上结着一层薄薄的冰,一排植物静寂地伫立着,枝干斑驳着岁月的痕迹,灰蒙蒙的叶片昭示着冬的来临。
不是怕冷,怕看到万木凋零、枯枝落叶的景象令人伤感。到处光秃秃的枝丫、萧沉沉的天气似只剩皮包骨头、瘦弱得奄奄一息气数将尽的暮年老人。
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天气,只会在抑郁的心头增加些许颓丧和无奈。根本打不起生机的精神,和一点点生动的****。唉!
沉闷低落而又无可奈何得难捱的冬天。省略或跳跃过去多好!这是孩提时就生发过的愿望。
然而,在人生的征途上阅历三十多个叶舒叶落、日出月朔、寒来暑往后。
望往事如烟,看人海沉浮,忆往昔欢乐或痛苦,高兴或沮丧,一帆风顺或坎坷不平的人事升沉。我明白了。
冬,是一年中必不可缺的季节。不因人的好恶而存在或舍弃、忽略。这是规律,这是必然,是恒古不变。
于是,我不再讨厌冬,不再讨厌枝折花落、枯枝败叶、伤心挫折。它的存在是那样自然,逗留又是那样的必然。而解决的办法却那么的直接干脆,要么坚强面对,与恶劣斡旋、抗衡、争取、坚持,比如秃树枝丫;要么在恶劣、恐怖中弃权,自甘堕落,比如枯草。
弃权的是生活的弱者,它永远也看不到百花争艳、蜂蹈蝶舞、春光灿烂。只有永远不屈服于朔风凛冽、周天寒彻的干树秃枝,会坚持到春暖花开、鸟鸣花香。
来年春天的它,你去猜想吧!
“生活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看那连绵的高山,串珠式的平坝,深切的峡谷,高海拔的冰川,每一样都能满足我们对旅行生活的想象。在此,背起包去体验在路上的感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