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20|回复: 22

佛光普照 保佑黑户平安 大家都来拜拜 [复制链接]

authicon35561 发表于 2008-10-30 14:47:18 |显示全部楼层
<P><IMG src="http://w.886.cn/5vE5/161057879/161057879_26549.jpg" border=0></P>
<P><FONT color=orange size=5><STRONG>10.1摄于吉林市北山公园</STRONG></FONT></P>

authicon35563 发表于 2008-10-30 15:08:44 |显示全部楼层
拜了

authicon35567 发表于 2008-10-30 15:13:10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托佛

authicon35569 发表于 2008-10-30 15:16:42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一看是8848的帖子,又看到了佛,就知道一定是北山公园了。<IMG alt= src="http://www.hljout.com/bbs/images/smilies/default/guilian.GIF" border=0 smilieid="58"> <IMG alt= src="http://www.hljout.com/bbs/images/smilies/default/guilian.GIF" border=0 smilieid="58"></P>
<>&nbsp;</P>
<>&nbsp;</P>
<>不过,的确很有气势的。</P>

authicon35576 发表于 2008-10-30 15:46:22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35587 发表于 2008-10-30 16:04:48 |显示全部楼层
庄严肃穆.欢喜心起.心香一柱礼敬佛祖

authicon35594 发表于 2008-10-30 16:12:29 |显示全部楼层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 碍 无 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authicon35600 发表于 2008-10-30 16:28:24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darkgreen size=4>转一段文字,很耐读的,</FONT></P>
<P>觉海慈航<BR>增订本<BR><BR>战德克著<BR><BR><BR>你要得到精神的大安慰吗?<BR>你要得到人生的真快乐吗?<BR>你要增进你的学识吗?<BR>你要增进家庭幸福吗?<BR>你要明了宇宙人生的究竟吗?<BR>那么,<BR>请你研究佛经,<BR>敢保满足你的愿望! <BR>目 次<BR>(一)什么是佛教<BR>(二)佛教讲些什么道理,它的目的是什么<BR>(三)什么人可以学佛<BR>(四)学佛的方法<BR>(五)念佛以外的助行<BR>(六)怎样念佛<BR>(七)念佛人临终的准备<BR>(八)中阴的救度和自救<BR>(九)念佛的现前利益<BR>(十)余话 <BR><BR><BR>什么是佛教<BR>问: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BR>答:这个人说起来谁都知道的。他是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名叫悉达多,在成道后称为释迦牟尼。他在幼年的时候,已经通晓世间一切学问,及至年纪渐大,看见世界上的人和物互相残杀,互相吞啖,循环不停,又感到生老病死是免不掉的,就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苦的,非求一个解除苦恼的方法不可。 <BR>因此到了十九岁的时候,他放弃了富贵荣华,出家修行。在修行的时候,受过许多艰苦,时常忍着饥饿,但却绝不因此灰心。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得了道,成了佛。成佛以后,就在各处说法劝化他人,无论什么人能照他所说的话去做,就可以解除苦恼,就可以享受永久的快乐。释迦牟尼佛这样说法,说了四十九年,直到他八十岁的时候就涅槃了。以后佛的弟子们把佛四十九年当中所讲的道理记录下来,这就是现在我们所念的经。我们经常谈起的佛,就是这位释迦牟尼佛。 <BR>问:你说的涅槃,是什么意思呢? <BR>答:那两个字的道理很深,不容易拿俗话来说明。涅槃的意思,粗浅地讲,就是除尽了烦恼,到了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境界。佛为了教化世人,所以才出现世间,同世人一样的生活,等到教化的事办完了,佛就离弃肉身,回到原来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安宁的境界中去了,那境界就是涅槃。不知道佛的人,看见佛入了涅槃,就说佛死了,其实佛是永远不会死的。佛如果有死,那就和凡人一样了,还能算是佛吗? <BR>问:释迦牟尼佛从降生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BR>答:佛降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的时候,到现在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了。<BR>问:学佛的人,不都是出家的和尚吗? <BR>答:不是的。学佛的人不一定都是和尚。无论做哪种工作的人都可以学。只要能诚心学佛,不一定都要出家。古今因学佛而往生极乐世界的在家佛教徒是很多的。他们就是在家中专心念佛,所得到的成就。这就是事实上很好的说明。 <BR>问:听说历代学佛的都是名人学士,象陶渊明、苏东坡、白居易、柳宗元等有大学问的人,那么,象我们这些平常的人,不是够不上学习了吗? <BR>答:这倒并不是这样。比方大海里的水,不管多么大的动物,不能把海里的水喝尽;不管多么小的虫儿,都能喝一个饱。佛法的深广也和大海一样,虽然绝顶聪明的人不能把他学尽,然而一般的人也一样能学习的。 <BR>问:佛教里的事情也可以对不学佛的人说吗? <BR>答:佛教徒所信的是正大光明的真理,哪有不能对人说的事情。因此,一切经论完全公开,什么人都可以研究,不比别的教门,偏要说有什么真言秘诀不传教外的人。 <BR>问:学佛的人不贪图财宝和势力吗? <BR>答:真正学佛的人是不贪图的。你想,释迦牟尼佛抛弃了一国的太子不做,无数的金银财宝不要,他可是贪图钱财势力的吗。学佛就是学佛的思想,学佛的行为,自然也不该贪财图势了。 <BR>不过,要知道:干一点有益于大众的事业,用自己的精神或劳力,换几个钱以养活自己和家庭,这不算是贪财。凡是在军政机关干事的人,只要能真诚地为大众谋福利,保卫弱者的利益,这不算贪势力。 <BR>问:和尚是专门学佛的人,怎么有些和尚很胡闹呢? <BR>答:什么事情都不可一概而论,和尚是出家的佛弟子,来自各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品质善良的,有品质下劣的,有动机纯正的,有动机不纯的,有懂法的,有不懂法的,怎么能责其个个都好呢?你所说的,只是不好的一部分人罢了。 <BR>古时候的玄奘、鉴真、一行,近代的印光、弘一等高僧,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代佛宣扬,对人讲说佛法,劝人为善,福国利民,化度众生,是大有益于世间的。现在虽不及古时,可是到处仍有讲经说法,一面自己修行、一面化度人家的高僧。因你没有学习佛法,所以没有看到。你只看见不懂佛法,不守清规的庸僧,便怀疑佛法不好,那就大错了。 <BR>问:和尚也有懂佛法和不懂佛法的两种不同,我也知道了,相信了。但是有些研究过佛学的人,他们的人品怎么也不见得好呢? <BR>答:这也是不可一概而论。佛教徒良莠不齐,不能归罪与佛教。要知道,一大片谷地里面有几茎稗子,这是难免的。况且这少数略懂佛法,品行不正的人,若是全不懂佛法,他们的行为可能会更坏哩。 <BR>再说,学佛不是一发心修习就可以把行为修正过来的。一部分学佛的人确是真心学佛,可是他们过去世所带来的恶习气,一时不容易除去,所以他们的行为,有时反不如恶习浅而未学佛的来得正直。可是我们只见他们行为失当,而不知道他们暗地里在对佛深深忏悔,毅然决然地想逐渐洗清自己的污渍哩。对于这种人,我们正应当以宽大的胸怀去原谅他们、同情他们、鼓励他们,对于他们的前途,寄予极大希望才是。 <BR>还有一点,学佛要真信实践,不是披上袈裟挂串数珠,念句佛号,就算尽学佛的能事了。真实学佛的,一定要心心念佛,坚持五戒,奉行十善,修习六度。 <BR>那一部分借学佛为名,行偷盗之实的人,我们怎么可以承认他们是佛门弟子呢?譬如我们不能误认穿着漂亮西装,披上雪白工作衣,挂了个听诊器的就是医生。一定要考察他的医理是不是高深,为病人诊断是不是悉心研究,用药是不是准确;我们也不能因为一部分的滑头医生,而怀疑医药是无用的。我们学佛是学习佛的行为和佛所指示我们的法门,不是学习某一部分不守清规以身谤法的和尚和居士,我们需以佛说的经典为学习的准绳,而依教奉行啊。 <BR>问:从你以上所说的看来,佛教确实是有道理的,不是迷信的。但内容怎么样,也要请你说一说,我才肯相信呢。 <BR>答:好吧,我们就谈一谈佛教的内容吧。<BR><BR>佛教讲些什么道理,它的目的是什么<BR>问:我知道,佛教在以前虽然很兴盛,但现在是科学时代,将来恐怕难免被淘汰吧? <BR>答:这倒用不着担心,因为佛教不是迷信。它有它高深的哲理,无论经过多少年代,都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你有空余时间的话,可以把佛教里的书多读一些。 <BR>问:佛教的书籍太多太深,我都看不懂,你能不能把容易明白的道理说给我听听呢? <BR>答:可以的。现在的人不是经常谈论平等、博爱、自由吗?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他所说的众生,并不是专指人类,而是连一切有生命的动物都包括在内的,就是狗猫牛马等都一样可以成佛,因为它们也都有佛性。等到成佛以后,也就和释迦牟尼佛处于同等地位。这才是真平等啊! <BR>既然狗猫牛马等都有佛性,所以我们要爱护它们,应该和爱护人类一样。这才叫真博爱哩。<BR>佛教是专门研究解除苦恼的办法的,等到烦恼断尽了,心里无挂无碍,无忧无虑,这才算真自由哩。 <BR>由此可知,佛教的道理不但不和现在的学说违反,并且更彻底了一些。如果人人都照着佛说的法去做,你想,世间还会有刀兵盗贼的劫难吗?况且,这不过是顶浅近的道理,随便拿来给你说说罢了,至于高深的理论,任你说多少年都说不完的,真是无穷无尽的呢。 <BR>问:这么说来,想要逃避灾祸和各种苦难,最好是学佛了,是不是? <BR>答:是的。不过学佛的好处,却不是仅仅可以避免灾难,学佛的人所希望的最终目的是,将来也能成佛,和释迦牟尼佛一样。 <BR>问:真的吗?请问成了佛,有什么好处呢? <BR>答:你要知道作为一尊佛的好处,应先明白众生的不好处。且就我们人类来说吧。我们一生下来,就和苦恼订了合同,亲爱的偏不到头,怨仇的偏缠搅不休,还有天然的灾害,意外的祸患,任你有钱有势,灾祸还是跟在后面。即使那些可以摆脱得了,却没有不病不老,更不能不死。这都是因惑造业、因业受苦的自然规律(关于惑、业、苦,后面再详说)。佛是已经觉行圆满、了脱生死、进入涅槃,可以不受以上所说的种种苦难。这便是成佛的最大好处。佛看到我们受苦,象在火坑里一般,特地教我们许多成佛的方法,使我们脱离这个火坑,改造这个火坑。 <BR>问:既然这个世界是个火坑,学佛又很费工夫,我们还不如直截了当弄点毒药把自己药死。这样,不是一了百了,立刻跳出火坑了吗? <BR>答: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个世界虽然是火坑,只要我们大家肯发心学佛,是可以用我们的力量把它变成乐园的,这是佛教的积极精神。如果用寻死的办法,死后要是真的一切都完了,那倒也未尝不可。应该知道,死后并不是一切都完了,以后还需要转生的。照佛经来说,自杀是有大罪的,再转生时,所得的报应将为更苦,那不是跳到火坑更深的地方去了吗?所以自杀的人往往长劫沉沦鬼道,非常痛苦! <BR>问:人死了后,灵魂再去转生,这事是真的吗? <BR>答:怎么不真。自古以来,历史上记载死后转生和借尸还魂的事,不知有多少呢。就是现在,也时常有这一类的事情发生。你以为都是哄人的吗? <BR>问:自然不全是哄人的。但不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BR>答:你听说过六道轮回吗?我来说给你听。一般人所说的灵魂,在佛学上叫做神识。人的肉身死了,他的神识是永远不死的。那神识凭着他生前行为的善恶,或者升天,或者再转生做人,或者做阿修罗,或者变畜生,或者变饿鬼、或者入地狱,这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就叫做六道。等到这一道受报完了,再转入另一道去。这样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来回轮转,永远没有停止的一天。 <BR>问:关于因果轮回的道理,我还不大明白,可以请你详细的再说一说吗? <BR>答:因果轮回的道理很明显,只因我们被妄心所迷,我执所缚,本有的智慧被尘俗中名利等念头蒙蔽了,所以,虽日常一举一动无不落在因果轮回之中,但自己一点也不觉得。 <BR>“因”就是事实的起因,无因决不能成事。“果”就是事情的结果,无论什么事,不做则已,做了总免不了要结果的。果之随因,如影之随行。如人想除掉本身的影子,谁都知道是不可能的;有了事情的起因,而要避免结果,于事于理也是不可能的。 <BR>因果概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时间)。首先说说现在的因果。这可分为三个层次来说:一、如人叩钟即刻就可以发音;二、如人播谷,春种秋收;三、如人有不良嗜好或者畏难苟安,日后就要冻饿而死。这三个层次,虽然得果的早晚不同,但是完全属于现因现果。 <BR>其次是过去世的因果。譬如生在富人和贫人家里的孩子,其享受是不同的。那些初生的小孩,在今生本没有造什么因,似乎不应有这样差别的遭遇。不知这全是前世个人已经造下不同的因,所以今生才得到不同的果报哩。 <BR>再说未来世的因果。譬如甲乙两人多年前都造了善恶不同的因,但总是看不到他们得到个别应得的果报。要知今生纵然得不到,来生一定逃不了的。《因果经》说:“欲知过去因,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看其现在因。”这说明因果的关系是错不了的,消灭不了的。 <BR>至于轮回问题,佛曾告诉我们“四有轮转”的道理,就是死有、中有、生有和本有。 <BR>一、我们现在所有五蕴(色、受、想、行、识)合成的身体,就是前世烦恼以及善业、恶业和不善不恶业所感的结果。当前世临终最后刹那时叫做“死有”。 <BR>二、从死有之后,到今世托母胎之前,这中间所有的有情身体,叫做“中有”。这中有身,如五六岁小儿相似,眼目耳鼻和其他诸根都具备的,是极微细的净色组织成的。我们肉眼不能看到,只有天眼才能见到它的形量。关于住在中有位中的时间问题,据法救论师说:“时间长短没有一定。倘若碰不到可生的机缘,中有可以长存,直到因缘和合,中有就去投生到人或畜,或其它各道中去。”<BR>三、中有托生的原因,是因为颠倒心。男子缘其母而起爱欲,女子缘其父而起爱欲。依着这二种颠倒心,中有才结生于母胎,其结生的最初一念,叫做“生有”。 <BR>四、从结生以后,住胎出胎,直到一期寿命完尽,叫做“本有”,从这本有再起烦恼业因,招得未来的结果。这样,又从本有转到死有,死有转到中有,中有转到生有,依次相续,轮转不息,比如辘轳,循环轮转,没有停止的时候。 <BR>心是起惑造业,轮转生死的掌权者。由于心里一时迷惑,不明真理,不知因果,于是随意去造恶业,必然产生恶(苦)果。得了恶果,心里更烦恼,更糊涂,从而又去造业,又受苦果。这样,惑、业、苦将轮转不断。这就是生死死生永不停息的缘故,我们要断轮回,出三界,必须在起心动念处着手,如能发菩提心,专精一念,求生极乐世界,那么所造的是佛因,将来一定结成佛果。因为所转的念头不落人天福报或贪狠害人的轮转中去,将来一定可以超出轮回的。这道理不是很明显吗? <BR>问:这六道里面,哪几道是好的? <BR>答:比较起来说,天道最享福,寿命也最长。人道是也享福、也受罪的。再往下说,一道不如一道,恶鬼和地狱所受的罪,那就不堪设想了。 <BR>问:那么,我们最好想法子生到天上去享快乐。不知可有方法吗? <BR>答:方法虽有,不过我们却不应该希望生在天上。因为上面说过,无论在哪一道里,等到报应完了,就要转到其他的道里去。那么,生到天上,就算做玉皇大帝,等到天福享尽了,也非死不可,死后仍旧可能到畜生或其他道里去受罪,佛经里是有许多事实说明的。可见,只要落到六道里去,就没有一处是安身之地的。要想享受永久的安乐,非想法子跳出轮回不可。 <BR>问:怎样才可以跳出轮回呢? <BR>答:我不是已经说过,只有学佛嘛。 <BR>问:我们凭着良心多行善事,不能跳出轮回吗? <BR>答:那不行。行善的人将来能生到天道或人道享受好的报应,上面我也已经说过。可是这些享受是不长久的。要长久,就是脱离六道轮回;要脱离六道轮回,非学佛不可,单凭行善是不够的。 <BR>问:常听人说,人的生死是玉皇大帝和阎王掌管着的。既然说,学佛可以脱离轮回,难道佛也管得着这些事吗? <BR>答:不是这么说的。你的生死,不但玉皇大帝和阎王管不着,就是佛也管不着,只有你自己能掌管着的。 <BR>问:我不愿意死,怎么早晚要死呢?我愿意上天堂,怎么往往入地狱呢?你说生死全是自己掌管的话,我真不明白了。 <BR>答:这也没有什么不容易明白的。懂得因果的道理,就不难了解了。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因,所得的报应就是果。比方说,你今生的行为合乎人的道理,那么你来生就还是个人;你今生的行为和天道相似,那么来生就能升天;其他各道都是这样。这就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都是自然而然毫无奇怪的事。你种的是豆,神不能叫它变一株瓜。同样的道理,你种的是人的因,神自然不能强把你变成畜生,这是很显然的。再说的简明一点,就是做善的得福,作恶的得祸。作善作恶当然由你自己做主,那么,生死祸福还不是由你自己掌管着吗? <BR>问:有些好人往往遭遇不幸的事,作恶的人倒反运气很好。你说的因果报应怎么讲通呢? <BR>答:比方种树,种子刚下到土里立时就能结果吗?比方借钱给人家,哪有才交到他的手立刻就来还呢?佛教讲的因果报应是包括前生、今生、来世三世来说的。有的前生造的因今生才结果,有的今生造的因,当生就结果,有的今生造的因,隔几生几十生或几十万生以后才结果。这就和种树的结果有早有晚一样,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怎么会讲不通呢? <BR>问:阎王、判官、城隍、土地究竟有没有呢? <BR>答:有是有的,不过他们和世间法官一样,只能照着法律办事。你不犯法,他们也管不着你的。 <BR>问:要不要供养他们呢? <BR>答:他们也和我们一样都在轮回之中,但他们造了善业,有福德,我们应向他们表示敬意,但不必象佛菩萨那样供养他们。 <BR>问:玉皇天尊呢? <BR>答:玉皇也在轮回之中,但他是护法天神,我们也应当对他表示敬意。 <BR>问:神仙呢? <BR>答:神仙有天仙、地仙等等不同。或属天道,或属人道,都是六道众生。我们不应该崇拜他们、学习他们,因为我们是要了生死、出三界的。 <BR>问:大仙堂一类的东西,不是就该取消它了? <BR>答:那还用说么?狐狸之流都在畜生道中,用不着恭敬它们。<BR>问:不恭敬它,它作怪起来怎么办呢?<BR>答:学佛的人,天上的神都要来恭敬的,妖魔鬼祟又怎敢来作怪呢?但我们既然学佛,当普度众生,虽不要恭敬它,也不要妨碍它才是呢。<BR>问:佛既然也管不着我们的祸福,自然我们也不用恭敬他了。对吗? <BR>答:那就不对了。我们既然想脱离轮回,就要照着佛的教导去学,那么,佛就是我们的老师了。你不去恭敬老师,那还算是个学生吗? <BR>问:还有菩萨呢,我们应该恭敬他们吗? <BR>答:菩萨是梵音,照原来的意思翻译,就是“觉悟众生”。因为众生不觉,菩萨就将他们觉悟到的道理来教化众生、觉悟众生。菩萨的慈悲心很切,他们专门帮助佛来度脱众生。拿学校来比方,佛是校长,菩萨是教员。那么学生恭敬教员是当然的事了。 <BR>问:我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学佛的人除了供养佛菩萨以外,再供养天仙鬼神似乎更好些,因为有些庙里各类神祇和娘娘很有灵感,求事求财,求病早愈,求消灾免祸,也很有感应。我们难道不要去恭敬他们吗? <BR>答:有的鬼神确实也有一些灵感,可以满足你的所求,但他们总不如观世音菩萨的愿力大、神通广。你为什么不去求观世音菩萨,已获得更迅速更圆满的效果呢?而且信仰了观世音菩萨,时刻想念他,还能开发智慧,消除人生各种烦恼和痛苦呢。还有,因为你要成佛,须一心一意的学佛才行。假使你一面与佛菩萨接近,一面又和鬼神来往,心里自然不专了。等到临终的时候,可能会把佛忘记了,一直跑到鬼道里去,也说不定。 <BR>问:现在我明白了,要脱离六道轮回的苦恼必须学佛。学佛的人除了佛和菩萨以外,一切天仙神鬼都不可供养。是不是这样? <BR>答:这就对了。<BR><BR>什么人可以学佛 <BR>问:不识字的人也能学佛吗? <BR>答:也可以的。只要有人把这本小册子念给他们听,使他们知道些学佛的常识,照着上面的话做去,是没有不成功的。因为这上面都是些俗言俗语,不识字的人听了也能懂的。从前唐朝有一位惠能大师,他是禅宗第六代祖师,家里很穷,从小没念过书,就是一位不识字的樵夫哩。还有其他出家和在家的,不识字的佛教徒,获得成功的还不知有多少哩。 <BR>问:不识字的人能学佛,一定非很聪明不行的吧? <BR>答:也不能这样说。从前,释迦牟尼佛有一位大弟子,名叫周利槃陀伽。这个弟子资质最笨,佛教他念“苕帚”二字,他念着“苕”字就忘了“帚”字,记着“帚”字,又忘了“苕”字。这总算愚笨到极点了吧?然而他也证了阿罗汉果。 <BR>问:女人也能学佛吗? <BR>答:当然能学的。虽然妇女们有家务的牵累,又要养儿育女,可是念佛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念的,操作家务时可以念,哺乳抚养时可以念;而且女人的心静定而慈悲的多,她们学佛的成就也许比男人更快哩。 <BR>问:有人从前做过很多的罪恶,现在想学佛还中用吗? <BR>答:怎么会不中用呢?你不曾听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话吗?只要自己忏悔以前的错误,立誓以后永远不重犯过错,一心学佛。那么,以前的罪业虽多,也是可以消除的。 <BR>问:老年人学佛还来得及吗? <BR>答:来是来得及的,不过应该自己知道光阴无多,要加倍努力就是了。 <BR>问:那么少年暂且不必学了? <BR>答:那又不然。有句古话说得好“莫到老来方学道,孤坟多半少年人。”你知道你能活多大年纪吗?就算能活到很高的年龄,也该趁早学佛。因为功夫越长久,成功就越有把握。这不是一定的道理吗?<BR>问:道理固然是对的,不过人在年青的时候都有要作的事业,应该争分夺秒地干活,哪里还有闲功夫学佛呢? <BR>答:那是你把学佛看作无关紧要的缘故。假使你把学佛看作和吃饭一般重要,你就不至于说没有功夫了。况且学佛碍不着作事,并不用另外费功夫的。 <BR>问:有钱的人固然应该学佛,穷人衣食不足的还能学吗? <BR>答:学佛全在心地上用功夫,不一定要朝山进香、布施财物,只要存心善良,就是在路上拾去一块西瓜皮,免得人滑跌,在车上为妇孺老弱让个座位,上船下车扶人一把,听到福利事业、慈善团体在募化代作个宣传。这些都是学佛的慈悲精神,并不需要花费钱财的。<BR>问:已经入了其他教门的人,把从前的教撇开,再来学佛,还可以吗?<BR>答:那太好啦,弃暗投明正是有大见识的人所作所为。要知道,我们活在世界上,不过只有几十年的光阴,何苦有正路不走,反去到处瞎撞呢?<BR>问:这样说来,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学佛的了。<BR>答:对啦!如果佛法是有些人能学,有些人不能学,那就算不得平等了。 <BR><BR>学佛的方法 <BR>问:佛法既是人人该学,并且人人能学,我决意学一学了。请你告诉我学佛的方法吧! <BR>答:学佛的法门很多,佛教常分为五宗:禅、教、律、密、净。各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须要看每个人的根性和爱好,选择一门去学了。 <BR>问:佛为什么要说这许多法门呢? <BR>答:这叫做对病下药。比方众生是些病人,佛是个大医生,众生害的病不一样,所以佛开的药方也就不一样。有的用凉药,有的用热药,其目的都在把病治好。 <BR>再说一个比方,比如从南京去上海,有的人爱坐火车,佛就教他坐火车的方法;有人爱坐轮船,佛就教他坐轮船的方法;有人爱坐飞机,佛就教他乘飞机的方法。方法虽然不同,目的都是到上海。佛教也是这样,佛说的法门虽多,其目的都是教人成佛的。 <BR>问:学习这许多法门都是一样费气力吗? <BR>答:不是的。有的很难,有的很容易。 <BR>问:我没有什么才能,你就教我一个顶容易的方法可以吗? <BR>答:你要学顶容易的,那就最好学净土宗的法门了。 <BR>问:什么叫净土宗,它的修法是怎样的? <BR>答:上面不是说过,佛教分为五宗吗?这个净土宗就是五宗里的一宗。它的方法就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 <BR>问:怎么样算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呢? <BR>答: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在这个世界的西方,离这个世界很远,有一个世界,叫做西方极乐世界,也叫做西方净土。学佛的人应该祈求死后生到那个地方去。所以说求生西方净土。 <BR>问:生在那里有什么好处呢? <BR>答:极乐世界的好处多的很。根据《佛说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生在那里的人都是从莲花里化生出来的,并不是骨肉凡胎。他们想吃什么食物就有什么食物,想穿什么衣服就有什么衣服。住的是玉宇琼楼,都用金银宝贝建筑而成的。想到什么地方去,不论多么远,立刻就能到,不用坐车坐船。那里没有灾荒,没有疾病,没有老少,没有冷热,并且一生到那里,就永远活着,不会死亡,终日能听到阿弥陀佛说法。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苦恼,极乐世界里连影子也找不到。这就是极乐世界的大概的情形。至于详细的好处,尽管说多少时节也说不完的,除非你生到那里的时候,就一切都明白了。 <BR>问:那就算成了佛吗? <BR>答:那还不算成佛,但总是决定可以成佛的了。因为生到极乐世界,已超脱了六道轮回,永远可以不死了。既然生到那里,就无忧无虑、不饥不寒,自然可以安安稳稳修行,并且常和阿弥陀佛在一起,可以听佛说法。这样时间长还愁不成佛吗? <BR>问: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吗? <BR>答:不是的。他是另一尊佛。因为他的愿力很大,又和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最有缘,所以释迦牟尼佛才教我们念阿弥陀佛。 <BR>问:“阿弥陀佛”前面,为什么要加“南无”两个字呢? <BR>答:这是印度话,应该念做“那摩”的音,就是归投、依托、敬礼等等意思。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说,我们依托阿弥陀佛为老师,处处学习阿弥陀佛的样子,求他救度我们。 <BR>问:极乐世界诚然很好,但是用什么办法才能去呢? <BR>答:常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可以去了。 <BR>问:就那么容易吗?恐怕还靠不住吧? <BR>答: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不会有错的。 <BR>问:佛在什么经上说的呢? <BR>答:专门说这个方法的有三部经。一部是《佛说阿弥陀经》,一部是《观无量寿佛经》,一部是《无量寿经》,其余许多大乘经典里,也都附带地说过的。 <BR>问:别的宗里说的是些什么方法,也说给我们听听行不行? <BR>答:我想你们暂时可以不必去研究它们,因为有句话说的好“贪多嚼不烂”。又况且别的法门,都不是我们一般根基的人所能学得到的。有些方法很难,很费功夫,我们的寿命又短促,恐怕等不到修成功,生命已经完了。岂不是枉费一番功夫?还有些方法,非有高明的老师指教不可,否则,往往弄出毛病来,这是很危险的;只有这个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最稳当,最容易,谁学了谁就成功,可是这也尽够我们一生学习的了,为什么要放弃容易的,反而去寻找难的呢? <BR>问:这个法门既然是专给我们一般根基的人学的,想来那些有学问很聪明的人,自然不要学这个了? <BR>答:那倒不然,这个法门看似容易,其实佛教各宗的一切法门已经都包括在内了。所以自古以来,有大学问的人,学这个法门的不计其数。例如,在中国最先提倡念佛的晋朝慧远大师,以及后来的善导、永明、莲池、蕅益、省庵、彻悟等大师都是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人,他们也一生专门念佛。可知念佛不单是愚夫愚妇、斋公斋婆的事了。 <BR>问:念佛既然比别的法门容易,将来的成功恐怕比学其他法门的要差一些吧? <BR>答:哪有这种道理。不管什么事,难的未必便好,容易的未必就差。比方治病吧,不管用什么药,都为的要把病治好。所以只要有效力能把病治好,那么,贵重的药也好,不值钱的药也好,都是一样有价值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比方万病皆治的药,既然什么病都能治,又仅仅是单方一味,你想这味药的效力该有多大呢? <BR>问: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既是经上说的,这一定有个所以然的道理在里面吧?还须请你说明一下! <BR>答:这个道理很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现在我把《楞严经&amp;#8226;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念给你听。经上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这就是念佛人将来一定成佛的道理。 <BR>问:这倒也有理,但不知古今念佛往生的人多不多,怎么知道他们是往生西方的呢? <BR>答:《净土圣贤录》和《往生传》等书,记载往生的事实很多,并且叙述了往生时种种的情况。大凡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能自己知道往生的日期和时刻,预先沐浴更衣,和亲友们从容话别,到临终的时候,一点痛苦都没有,依然向西坐着,合掌念佛,看见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来迎接他,他便满脸笑容的往生,或者有时候伺候病人的人还能听见音乐的声音,闻到奇异的香气。有以上种种情况的,我们就知道他是决定往生的。你要知道,人在平常的时候可以装模作样,到了临终是不能装假的。 <BR>问:这些书上的话可信吗? <BR>答:这些书都是历来很有道德、很有名望、不会说谎的人记述的,怎么不可信呢?而且近年来往生的人也很多的,各种佛学刊物常有登载,都是确实有据可靠的。 <BR>问:你说临终的人看见佛来迎接他,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BR>答:原来阿弥陀佛曾发过很大的誓愿:“凡一切众生诚心念佛,愿意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人临终的时候,我一定来接他到极乐世界去。”历来至诚念佛的人临终看见佛来接引,就是体现了佛的宏伟誓愿。 <BR>问:上面你既然说,凡事都是自作自受,佛管不着。现在又说临终佛来迎接,不是自相矛盾吗? <BR>答:我说的何尝矛盾呀。那还是要依靠自己种因,自己得果的。这怎么说的呢?就是先要你自己肯学佛、肯念佛作为因,然后临终才能感到佛来接引的果哩。假使你自己不肯学佛,不肯念佛,佛虽有大愿力也不能强拖你去的。这还不是自作自受的道理吗? <BR>问:学佛的人除了念佛以外,是不是还要念经? <BR>答:经,念也好,不念也好,可以随个人的忙闲和力量,不必勉强。 <BR>问:如果念经,应该念什么经呢?<BR>答:佛教里的经论有八千多卷,很少有人把它全都读完的。学净土的人,常念的是《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药师经》、《地藏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离垢地章》、《华严经第一回向章》、《普贤行愿品》、《普门品》、《金刚经》、《心经》等。其中,以《佛说阿弥陀经》为最重要。如果不能念,也不要紧,只要念佛号也就足够了。<BR>问:《灶王经》也可以念吗?<BR>答:不可,不可。《灶王经》、《太阳经》、《太阴经》、《血盆经》、《寿生经》、《眼光经》、《妙沙经》、《观音救苦经》、《高王经》以及各种宝卷和五部六册等书,都是后人胡乱编造的,是毫无道理的。学佛的人切不可把他们误认作真经,千万不要念它们。(五部六册是窃取佛经里的话,并掺杂着编者的邪见,拉杂而成的,所以多违背佛教的原意,坠入偏空这一面。) <BR>问:念咒可以吗? <BR>答:佛经上的咒叫做陀罗尼,人人可以念。不过也不如念佛要紧。旁门外道的咒很多,都是任意胡凑,念了毫无用处。就是佛经上的咒,也要有人传授才好;否则,容易把字音读错,失去效益。总之,经、咒都可缓念,可以少念,最要紧的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BR><BR>念佛以外的助行 <BR>问:学佛的人除了念佛以外,没有别的事了吗? <BR>答:念佛叫作正行,是顶要紧的。还有其他一些事叫作助行,也是不可少的。 <BR>问:助行是什么呢? <BR>答:那就是多行好事,不做一切不好的事,所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BR>问:什么事是不好的事呢? <BR>答:最重要的有五种:一是杀生,二是偷盗,三是邪淫,四是妄语,五是饮酒。这五件事在佛教中是严厉禁止的,那就叫做五戒(应该戒除的五种不好的行为)。学佛的人对于五戒是不可不守的。还有,不可吸各类的烟,因为吸烟的人口气常臭不清净,这样去礼佛念佛是不恭敬的,更不必说烟草含有尼古丁毒素,对健康有害的了。 <BR>问:杀生怎样戒呢? <BR>答:就是一切生灵都不去杀害,也不吃它们的肉。因为照因果报应的道理讲,现在你杀它,将来他必杀你;现在你吃它的肉,将来它必吃你的肉。你想,可以不戒杀吗?至于杀人那更不用说了。 <BR>问:道理倒是不错,只是吃惯了鱼肉,教我不吃,这事可有点难办,不知可有通融办法吗? <BR>答:能完全不吃荤腥固然最好,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暂时吃三净肉和花斋。花斋有好几种吃法。每月初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和月底三天吃斋的叫做十斋。每月初八日、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月底两天吃斋的叫做六斋。这是最普通的两种吃斋日期,你可以随意选择一种。 <BR>问:怎么叫三净肉呢? <BR>答:就是杀生的时候,一、没有亲眼看见动物临死的凄惨景象;二、也没有听见它惨叫的声音;三、不是为了自己吃才杀的。这样的肉就叫做三净肉。如果不能完全吃素的人,可以暂时吃这种肉,或到街上买现成已被宰杀了的牲畜禽类等的肉。 <BR>问:吃三净肉和花斋就和长斋一样吗? <BR>答:当然不一样。不能吃长斋的人且先这么吃着,以后习惯了,觉得蔬食远比荤腥肥腻味为爽口适胃,就可以彻底断除荤腥了。 <BR>问:这么说来就不难了。请问戒偷盗是怎么样戒的呢? <BR>答:戒偷盗,就是不贪图不义之财。不属于你的,不应该拿的财物,绝对不可以拿。明抢暗偷、贪污受贿是要严格禁戒的。 <BR>问:怎么叫戒邪淫? <BR>答:就是除了正式的夫妇以外,不可和其他男女有淫乱腐化行为,也就是说,要切实遵守一夫一妻制。 <BR>问:戒酒自然就是不喝酒了,戒妄语是什么意思呢? <BR>答:就是不说谎言诳语和不做哄骗人的勾当。 <BR>问:这些事都还不很难。 <BR>答:不过还要知道,对这五件事不但要戒住身体不去做,也要戒住心不要动犯戒的念头。就以戒偷盗来说吧,去偷盗或抢夺别人的东西,固然算偷盗,就是看见人家的东西,心里想着,怎么可以拿来算自己的,这也是偷盗。其它四戒都是这样。 <BR>你不要以为我不过这么想想,并没有去实行,又没有别人知道,还怕什么呢?不知心里一动念头,就种下了因,将来早晚定要结果的,怎么可以不加小心呢? <BR>问:要掌握住这颗心,那就难了。自己约束不住自己的心,这可怎么办呢? <BR>答:念佛就是唯一的好办法。当你觉着你的心不受约束的时候,赶紧一心念佛,恶念自然就消灭了。 <BR>问:不作恶倒还可以勉强着办。说到行善,我没有钱,不是没有办法吗? <BR>答:这就错了。行善不一定要用钱,你有身体,遇见对于人们有益的事,费点气力去做一做,这便是身善。你有口,遇见有争斗的,给他们劝解;遇见好人好事极力赞扬赞扬,这便是口善。见人家做好事,听见人家说好话,觉得满心欢喜,这便是心善。有钱的,舍衣施食,修桥铺路,以及供佛斋僧、印送经书,固然是行善;无钱的,就是闻见善事,心口随喜,也同样是行善。 <BR>问:做什么事情,不用费钱而功德最大呢? <BR>答:劝人学佛功德最大。因为舍衣施食,不过救人肉体上一时的痛苦;若能劝人学佛,是救人永远脱离六道轮回的苦,你想功德大不大呢? <BR>问:念佛还有别的问题吗? <BR>答:大概就是这样。不过初入手还有最要紧的三件事是必须知道的。 <BR>问:是哪三件事呢?请你说说好吗? <BR>答:学佛难得的是真信,对于西方有个极乐世界,和念佛的人临终佛来接他生到那里去,这一事实,要真信不疑。果然能信,那就成功三分之一了。既知这个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好处,须发切愿,要向那里往生。心中长存着那是我的老家,其它的地方不管是好是歹,我都不去,果能抱定这个念头,那就成功三分之二了。再加上实行去做,就完全成功了。话虽这么说,但是这三件事——信、愿、行是连贯的,缺一便不成功了。 <BR>问:你说实行去做,是做些什么呢? <BR>答:就是实行上面所说的念佛行善各种办法。不过实行起来,还有几点应当注意的地方必须留心,象怎样念佛,怎样供佛,怎样做功课等等。<BR><BR>怎样念佛 <BR>问:念佛不就是用嘴念吗,还要注意什么呢? <BR>答:有些人口里虽然不住的念佛,心里却胡思乱想。这种念法只种远因,利益不大。必须口里念佛,心里想佛,心口如一,然后才易成功哩。 <BR>问:那不是很难吗? <BR>答:你看,你一会嫌念佛太容易,一会又嫌太难。实在说,念佛一法,说易极易,说难很难。不过不管难易,只管耐着心多念,日子久了,心自然慢慢的不会乱了。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就怕心不专”,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了。<BR>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念佛的时候要使每个字都从心里经过。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每个字都从心里发出来,再听到心里去,一个字也不可把它放松。这样时间久了,乱想杂念自然少了,心也就安定了。这是最好的一个方法,千万不要忘记。 <BR>问:念佛应该在什么时候呢? <BR>答:应该在每天早晚两个时间立一个课程,限定念佛多少,或几百声,或几千声。可以照个人的情况规定。规定以后,无论忙闲,非念完这个数目不可。此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念。念的遍数越多越好,念的时间越长越好。 <BR>问:在工作的时候也能念佛吗? <BR>答:是的,搬柴挑水的时候可以念佛,刷锅洗碗的时候也可以念佛,耕种锄割的时候可以念佛。不论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总之,除了用心的事情,其余工作都是碍不着念佛的,而且一面工作,一面念佛,能使杂念不生,心志专一,头脑清醒,工作做的更好。 <BR>问:念佛要大声念,还是小声念呢? <BR>答:大声念也好,小声念也好,口里不念心里默念也好。只有睡在床上的时候和不干净的地方,只可心里默念,不可念出声来。念出声就不恭敬了。但是遇着危急的时候,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出声念的。 <BR>问:学佛要供佛像吗? <BR>答:最好供一张释迦牟尼佛像,或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二菩萨,称作西方三圣。) <BR>问:佛像供在什么地方合适呢? <BR>答:有闲屋整理出一间最好。如果没有,就供在自己住的房间里也可以。但总要收拾得干净些,并且在像的上方遮块净布,不念佛时把布放下,这样就不至于亵渎了。佛像最好向东,念佛的人向西对着佛像,如果不能这样,就是随便向那一边也都可以供佛的。 <BR>问:实在没有适宜的地方,不供佛像也可以吗? <BR>答:假使实在办不到,那么只要诚心,不供佛像也可以。 <BR>问:供养佛应该用什么供品呢? <BR>答:通常可用香、花、灯、清水、饭菜、瓜、果等物。如果不容易办到,缺几样或全都没有也可以的,但决不可以供奉酒和荤菜,更不能在佛前焚烧纸锭。 <BR>问:烧香点灯烛是什么意思呢? <BR>答: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香和心光,但被妄想执著所蒙蔽了。现在礼敬佛菩萨,是要把原有的香光显露出来。同时,也是对佛菩萨表示一种敬意。 <BR>因此香只要点一炷(支)到三炷,烛只要有光亮就可以了,有些人不懂道理,以为香点得越多,烛点的越大,就越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萨的保佑。这时错会了点香烛的意义了。而且有些地方,为了防止火患,即使不点香烛,只要有虔诚心,也一样能得到供养的功德的。 <BR>问:对佛应该行什么礼呢? <BR>答:这可有多种。可以磕头,可以作揖,可以鞠躬,可以合掌(把十指伸直,两手掌并拢一起放在当胸的地方,叫做合掌或合十。)但以磕头礼拜为最恭敬,最能灭罪得福的。<BR>问:念佛的时候必须跪在佛的面前吗? <BR>答:也不一定。跪着、站着、走着、坐着都可以念,不过要诚心就是了。当然啦,能跪更好。 <BR>问:你说,早晚两时念佛要立一个课程,就烦你替我立一个好不好呢? <BR>答:说到课程,原该各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忙闲规定的。现在你既找我,我就只好写一个最简单的仪式给你。倘你有工夫,肯加紧行持,可以向各地佛经流通处,请一部《早晚功课》来修习。 <BR>那简单的仪式是:每天早晨起床以后,和晚间就寝以前,洗手漱口,到佛像前焚香献水,合掌恭敬,或跪着,或站着,用至诚心,照着下面的次序念。(除‘阿弥陀佛’外,每项念一声、拜一拜即可)<BR>(一)南无十方常住三宝。<BR>(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BR>(三)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BR>(四)南无阿弥陀佛。(百声、千声、三千声,越多越好,随各人的忙闲自己定数。只可由少加多,不可由多退少。无论念多少声,可不必拜,也可坐着念,站着念,念毕接念:)<BR>(五)南无观世音菩萨。 <BR>(六)南无大势至菩萨。<BR>(七)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BR>(八)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八句叫做回向偈,念完以后,拜三拜。这一课程就算完了。) <BR>问:这课程很好,请问十方三宝怎么讲呢? <BR>答: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加上、下,叫做十方。佛、法、僧叫做三宝。佛,是教主。法就是佛和菩萨所说的,怎样修因证果,成就佛道的经论典籍。僧,是照佛说的方法去修行,已证菩萨、缘觉、声闻等圣果的,和依照佛教制度出家学佛的僧众。 <BR>问:这佛、法、僧为什么都称作宝呢? <BR>答:因为它能发生增长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就象世间的财宝能养活人的生命一样,礼念这一句,是表明我全心全意以佛和佛说的经,以及菩萨高僧等为我师。我就从此依托他们,做一个佛教的信徒。 <BR>问:请问念释迦牟尼佛做什么? <BR>答:因为这个念佛法门是他教导我们的。想念他,礼拜他就是不敢忘本。 <BR>问:念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又是什么意思呢? <BR>答:因为念佛的人临终的时候,是这两位大菩萨和阿弥陀佛,一同来接引到西方去的。所以念完佛以后,对这两位大菩萨的名号,也要念也要拜。 <BR>问:清净大海众菩萨是什么菩萨呢? <BR>答:清净大海众菩萨是其他众位菩萨的总称,“清净”是说极乐世界的一切菩萨都是很清净的。“大海众”是说菩萨的众多就和大海一样。我们早晚就要和这些菩萨做伴侣,所以预先要念他们,拜他们。 <BR>问:回向偈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呢? <BR>答:回向偈的用处很大,修行的人不论念经念佛,念完了,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回向”有归拢趋向的意思,就是要把念佛念经的功德,汇集到一个目标上去。 <BR>问:那是什么目的呢? <BR>答:就是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但念佛念经要回向极乐世界,就是无论做了什么善事,也要回向到极乐世界去,而不应要求有什么名利、健康、长寿等报应。这样积得功德多一分,往生的希望也就大一分。 <BR>若是把所做的功德不回向到求生极乐世界上去,恐怕下一世只能得天道或人道享福的报应,那么,依旧不能脱离六道轮回。而且福报越大,造罪越容易,等到再下一世就很危险了。 <BR>因此,学佛的人必须把一切功德都回向到往生西方这个目的上去。这样,寿终以后就可以盼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功课的最后,念回向偈的时候,也和念佛一样,要一字一句都从心里经过,不能随口念念就了事的。 <BR>问:请你把偈里每一句的意义也对我说一说好吗? <BR>答:好的。(第一句)我情愿拿这个念佛念经的功德。(第二句)去庄严阿弥陀佛的净土,使它格外美好。 (第三句)再用这功德,向上,报答父母、众生、国家和三宝的四重功德。 (第四句)向下,救济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众生的苦恼。(第五句)如果有人看见我念佛念经,或者听见我念佛念经的。(第六句)都能发起上求佛果,下度众生的心来。(第七句)等到这个身体受完了报应以后。 (第八句)就大家一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BR>按句解释就是这样。总结起来说,这八句偈有两层重大的意义:第一,是说我们念佛为的是求生西方净土,决不是求功名富贵等等一切世间的利益;第二,是说我们念佛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不仅是为自己打算。明白了这两层意思,不管念佛念经,不管做什么善事,都这样存心,这样回向,就可算个真正发菩提心学佛的人了。 <BR>问:上面你定的那课程表固然很简单,可是有些人事情很忙,连这些时间也抽不出来,可怎么办呢? <BR>答:对那种极忙的人,我可以介绍一种十念法:早上起床漱毕,向佛三拜(没有供奉佛像的,就向西三拜或合掌问讯),然后立正合掌念六字或四字佛号,尽一口气为一念,这样连续念十口气,叫做十念。但必须把念出来的声音自己听得清楚。气长气短可以随个人的自然,不可勉强伤气。 <BR>古人订立这十念法,是为了借气束心,使心不乱。念完十念,再念回向偈,最后再三拜或合掌问讯。这叫做十念法。很忙的人每日诚心照着这个法子念,将来也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因为阿弥陀佛也曾经发过这么一个愿:“只要有人能至诚的称念我的十声名号,我也要接他来极乐世界的”。佛既然发了这样的愿,那自然错不了的。 <BR>念佛人临终的准备 <BR>问:照上面所说的念佛方法,至诚恳切地念去,等到寿终以后,是不是一定可以生到西方去,没有别的问题吗? <BR>答:修行的人临终的时候格外要紧。这应该预先做一个准备才好。 <BR>问:怎么好好的人需要预先准备起死时的事来呢?这不是不吉利吗? <BR>答:吉利也罢,不吉利也罢,人从来没有不死的。既然早晚都有个死,又何妨预先来谈谈呢。况且学佛的人对于死后能生西方净土,就象从火坑里跳出来,进入清凉世界,又和出外的人回到家一样,是很快乐的事,怎么说是不吉利呢? <BR>问:既然说,平时念佛的人临终佛自然会来接引。那还用什么准备呢? <BR>答:人到临终的时候,最后那一个念头是最为紧要的。生西方净土,关键在这一念头上。上天堂、入地狱也在于这一个念头上。到那时,必须牢记念佛,不能放松,然后才有生西方净土的希望。倘若忘记了念佛,生西就靠不住了。 <BR>问:学佛的人一生念佛,怎么会在临终时又把佛忘记了呢? <BR>答:除非有大根器的人,或者平日修持功夫纯熟的人,才有可能临终不忘念佛。至于一般的人,虽然平日也念念佛,也行行善,但是没有真实功夫的,一到临终的时候,就会被妻号子哭、病苦昏迷所扰乱;而且生前经过的事件,死后未了的牵缠,千头万绪,一一涌上心来,于是贪生怕死,手忙脚乱。你想,在这个时候,心里还会有佛的影子吗?<BR>问:那要怎么办呢? <BR>答:一个人发心学佛,想往生极乐世界,最好在平时把自己家里的老老少少,以及亲戚朋友们,都劝他们念佛。这样,在临终的时候,就不会被他们混搅乱闹,弄的前功尽弃,后悔莫及了。 <BR>问:往生西方还需别人帮助吗? <BR>答:是的,念佛的人临终有三件很要紧的事,都要别人帮助才行。我且分别说给你听:<BR>第一、病人在临终的时候,眷属人等切不可在病人面前说长道短、唉声叹气;应该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向他说明,若他不该寿终,念佛可以使病快好,要是病不该好,念佛可以往生西方。佛无虚愿,一定亲来接引,使他生到极乐世界去的。那里有说不尽的好处,比在这恶浊的世界上受罪,要好得多。这样随机开导,并在病人能看见的地方挂一张佛像,使病人眼里有佛,心里有佛,自然不会失去正念把佛忘掉了。 <BR>第二、帮助病人的工作,除了上面所说的,用佛教道理开导以外,还需要家里的人分班念佛。因为,那时病人心力很弱,非有别人帮助不可。如果附近有学佛同道们组织的助念团,可以请几位道友来助念。若是没有助念团,就把自己家中的人分成几班,在病人跟前轮流念佛也可以。 <BR>念佛的声音要不高不低、不快不慢、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使病人字字句句入耳经心。这班念过,那班紧接着念,不可间断。病人自己能随着念更好,如果不能,就叫他静听别人念也是一样的。 <BR>到病人绝了气以后,助念的人仍要照常念下去,念的时间越久越好,至少要在病人气绝以后,再念八个钟头,才可以宣告结束。因为死者气虽断了,神识还没离开身体,所以死后几点钟内,别人替他助念还是有用的。这一点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BR>第三、在病人气绝的时候,切忌进行搬动、哭泣、揩洗、换衣等事,病人或坐着、或仰卧、或侧卧,都可听其自然,不要随意搬动。因为病人将死或刚死的时候,是或生西方净土、或升天堂、或入地狱的关键时刻,在这霎那时间中,大家可至诚帮助他念佛,这是最为有益的。 <BR>一般人对这方面缺乏知识。往往忙着为他揩洗换衣。不知这么一来,在病人还没断气的时候,其痛苦自不必说,就算已经断气,那时他的神识还不曾离开,依然还有知觉,一被触动,就会感到身体异常痛苦。由于痛苦就生瞋心,瞋心一生,多堕畜生道中,变作毒蛇一类的东西,这不是很可怕吗? <BR>还有,在这一时刻,眷属们千万不能哭泣,因为将死或刚死的人,如果听见眷属哭泣,就容易动情爱心。一有这样的心也就没有往生的希望了。许多人于父母临终时,不管病人怎么样,总是随从世俗习惯忙着揩身穿衣、大哭大叫,以致父母一生念佛求生西方的愿望成了泡影。这岂不是被无知的眷属硬推到恶道里去吗? <BR>问:那么,揩身换衣等事,应该在什么时候办理呢? <BR>答:应该在死者通身冷透后的一日一夜,或更长一些时间,才可以洗澡换衣。如身冷转硬,可用热布搭在臂肘膝弯等处,过一会就会变软的。 <BR>问:死者究竟生了西方没有,别人有办法知道吗? <BR>答:有。如果病人预知自己死的日期和时辰,到那时,看见佛来迎接,面带愉悦地念佛而去;或者别人听见空中的乐声,闻到奇异的香气。有这情形之一的,就是往生西方的确证。至于一般念佛的人,只要他平日信愿真切,念佛认真,而且为人处世,能柔和慈仁,乐善好施的,临命终时,家人又不做障碍因缘,能够如法助念,气绝时神情安详的,也就可能往生。 <BR>问:还有其它要注意的事项吗? <BR>答:上面所说的话都是最要紧的。学佛的人能这样准备,到临终时自然不至出什么岔头。要知道详细,可看《临终须知》。 <BR><BR>中阴的救度和自救 <BR>问:如果念佛的人临终没有见佛来迎,不能往生西方,其情况又将是怎样的呢?<BR>答:念佛的人寿终以后不能生西的,就将转入中阴身(又叫中有身),就是前面所说的“四有轮转”中的“中有”境界。在这一境界中,一般要度过七七四十九天。 <BR>问:转入中阴时会有怎样感觉呢? <BR>答:气绝命终后,死者离体的业识自觉迷闷,思量自己是已经死了呢,还是还没有死?这时能恍惚见到亲属人等,象在梦中一样。接着,就要经过一种昏沉迷惚的境况。待过三、四日后,顿时觉得清明,叫做初入中阴境。<BR>问:进入以后,将是怎么样呢? <BR>答:以后将经历昏迷复清醒,清醒复昏迷的阶段。在清醒的时候,又能见到家属人等。当其清醒,见到家属们时,家属如能轮班念佛,并开示他“你己进入中阴境界,最应注意的是,不要有一念记挂任何事情,当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等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来救度你。佛菩萨是最慈悲的。一定会感应而至”,这样反复开示,轮流念佛,可使他仗佛力加被,往往能引导他往生极乐的。 <BR>问:没有人代他念佛,为他开示,又将怎么办呢?能有办法自救吗? <BR>答:应该在生前了解一些中阴境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致临时慌张、迷糊,失去正念。 <BR>在中阴界内,根据个人生前所做不同行业,会出现各种幻妄境界。如有的因恶业招感而现种种怖境,因惊怖而狂窜逃命,以致堕入苦趣。要知这一切都是业识所变现的虚妄现象,而那时的中阴身已不是血肉之躯,是不会遭到损伤的,应该安定心神,随缘不动,一心念佛。这样就会幻境消亡,佛境现前,了生脱死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了。 <BR>同时,在中阴界中,还会有悦意可爱的各式各样情景显现,也不能受其诱惑,误入歧途。总之,应坚持信念,不被苦乐幻境所动,以深信切愿,持续念佛。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肯定会亲临接引,刹那之间即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BR>问:修净土宗的人说,西方极乐世界有九品莲台。那是怎么一回事呢? <BR>答:凡是生到极乐世界去的都不是骨肉凡胎,而是从莲花里化生出来的。我们这世界上有一个人念佛,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生出一朵莲花来。莲花中间还有坐台,叫做莲台。念佛的人越多,池里的莲花就越多。念佛的人功夫越深,池里的那朵由他念佛所产生的莲花也越大越鲜艳(上面回向偈中的庄严佛净土,就是这个意思)。及至念佛的人快临终时,阿弥陀佛就捧着这座莲花台和观音、势至等菩萨大众来接引他。这人的神识就坐进莲台中,往生西方净土去了。 <BR>等到莲花开了,就可以看见菩萨的金容,听见佛菩萨的说法,渐渐深入了解佛教的道理。经过继续不断地修持,可以成为菩萨,最后也和佛一样了。但是往生的人,平日念佛的功夫不同。行善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莲花开放的快慢就有早迟的区别了。根据莲花开放的快慢,分成九等,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九品莲台了。最好的叫上品上生,一生到西方,莲花立刻就开,立刻可以见佛;这不是根基很好、功夫很深的人,是不能得到的。最下等的叫下品下生,要经过很多年代莲花才开。我们念佛越多越好,就是为的往生时候品位高、见佛快。不过,就是下品下生,也已了却生死、脱离轮回,早晚一定见佛、一定成佛,比生在天上人间要好得不知几千万倍了。 <BR>问:象我们这些愚笨凡夫罪业深重,就是下品下生恐怕也没有希望吧?如果能仗着念佛的功德再世还得为人,已经是不错了,即使不能再得人身,在阴司里少受点罪也是好的。是不是呢? <BR>答:千万不可存在这个念头。若是有了这种想法,就没有往生的希望了。要知道,佛是最慈悲的,他的法力是无边的。他曾说过,不管什么人,就是有极大罪恶的人,只要肯忏悔自己的罪业,肯诚心念佛,佛一定会来接他。佛是不说妄语的,象你这样怀疑,对于往生是很有妨碍的。 <BR>问:向来念佛的很多,成功的很少,都是吃了这个亏吗? <BR>答:有许多人都吃了这个亏,但也有其他的原因。有些人很随便,今日念明日不念,闲时念忙时不念,健时念病时不念,危急时念无事时不念。这样的念法,就不能使净念相续,是不中用的。再有一种人,念佛是装点给别人看的,口里念佛,心里却没有佛。这种念佛,和佛也不发生关系。有的人自卑感太深,虚心太过,以为我是一个凡夫,怎敢希望成佛呢?能依靠念佛功德,到阴司里不受苦难,或者下世再投人身,生到富贵有势人家已经很好了。他们是没有信心想到西方去的。再有一等人,念佛是为了求得儿女,求得富贵,求得长生,求得神仙。这种人志在人天福报,极乐世界是不愿意去的,自然也没有他们的份了。<BR><BR>念佛的现前利益 <BR>问:难道念佛专为死后打算,活着的时候,一点好处也没有吗? <BR>答:不是那么说的,念佛的人,在今生活着的时候,当然也有许多好处,不过不愿用心去求罢了。因为生前的好处就算求到了,也不过几年几十年的事,这比如昙花一现,又有什么意思呢?那生到极乐世界的好处,即是永永远远无穷无尽的。我们以念佛这样很大的功德,仅仅换取一点天上或人间的福报,这不是等于拿着无价宝珠,去换一根棒糖吃吗? <BR>问:那么,活着的时候念佛,又有什么好处呢? <BR>答: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不如意的事,于是心里免不了有或多或少的烦恼苦闷。这些都由妄想杂念引起情绪动乱不安所产生的。念了佛,心中只有佛念,不去胡思乱想,思想安定了、清静了,烦恼苦闷也就消失了。 <BR>念佛的人,对于世间名利不贪不求,只知按照本分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遵纪守法,安分度日,并且尽力帮助人家解决各种困难。因此,心安理得,精神舒畅愉快。 <BR>念佛的人,深信因果,遇到幸福,随缘享受,不执著,不贪求;遇到灾祸,不怨恨,不怪人,以最大的忍受力,安度难关,不使祸上加祸。这样,在精神上就不会遭受过分的刺激,加深灾害带来的痛苦。 <BR>念佛的人,持不杀生戒,蔬食奉斋,随遇而安,生活节俭,可使经济上减少负担,思想上也较为安定。而且不杀生害命,是慈悲心的具体表现,可以减少疾病,增长寿命。 <BR>念佛的人,不妄语、不两舌(不搬弄是非)、不恶口、不绮语,可以避免不少是非和无谓的纠纷。 <BR>念佛的人,由于常以忍让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待人接物,因此在人际关系上,也就是在“人缘”方面,一定搞得很好。这样,在社会生活中就能得到愉快安乐,无烦无恼。 <BR>念佛的人,常年蔬食,以豆类、青菜、瓜果为主要副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诵经念佛可以澄清杂念、制心一处;礼佛拜经可以运动肢体,活动筋骨,理顺呼吸;慈悲为怀、仁善柔和、乐观豁达、专志净土,精神有所寄托,可以保持情绪恬淡宁静。以上种种能确保健康安乐、延年益寿。即使偶或患病,也能“乐天安命”听凭医药治疗,不会有深切忧虑和惶惑不安,加重病情,增长病苦。 <BR>念佛的人,由于万念归一,锻炼成思想能随时集中专一,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能集中思想,专心致志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功效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BR>问:是的,烦恼苦闷是人所常有,病痛祸患也是在所难免。这些都是人生中的一大问题。人之所以不能够获得福寿康宁,也是由于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你所说的,确能解除一部分问题,不知还有其它利益吗? <BR>答:上面我所说的几点,还只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思量得到的。念佛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如能真诚恳切持续念佛,还能获得不可思议的,为一般人所想不到的种种好处呢。 <BR>俗话说的“吉祥如意,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在佛教徒看来,并不是不能兑现的祝愿。念佛的人是经常能遇到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况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能得到称心如意,没有烦恼牵缠的吉利事,偶然遇到凶险的时候,无意中也会得到解救。 <BR>还有“好人相逢,恶人远离”,也是能实现的。他们所经常聚首相会的都是善良的人,并能受到人们的爱护和尊敬。过去仇怨的人,在各种机缘下,会不知不觉的远离开去,或者化敌为友,重新和好。 <BR>再有“业消智朗”和“福至心灵”。这“智”和“灵”在学佛者的临事接物中,会自然产生,他自己还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又是不可理解,不可思议的。 <BR>由于念佛的人心清静,容易和佛菩萨感应道交,因此,凡有所求,无不得到不可思议的灵感,随其所愿,圆满成就。不过,真正念佛求往生的人,是不会刻意去求名利享乐等虚幻的世俗事的。若是为了贪求现前利益而去念佛,虽有利益,随得随失,如竹篮盛水不能积聚。 <BR>这些不可思议的灵感事相,是说不尽的,只有当你念佛到了一定程度,自能亲身体会到的。 <BR><BR>余话 <BR>问:承你详细指教,现在我对修佛法能获得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的道理,比较了解些了。过去我听人说,佛教是消极的,是叫人遁入空门、谢绝世事的。原来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佛教有消极的一面,就是要把名利看得穿、想得透,不要孜孜去求名求利,求个人的生活享受;而它更重要的是积极的一面,就是你曾经告诉我的,经中所说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须要广行“四摄、六度”,为国家、为人民多做好事。对吗? <BR>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佛教,我想再看几本别的书籍,不知什么书容易看? <BR>答:可以看《佛教的精神和特色》、《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佛七讲话》、《正信的佛教》、《寺院巡礼》等书。如果再想多看,可以找些对佛学有研究,对佛法有修持的人,请他指导你应该看什么书。若是自己胡乱去看,恐怕看了不合适的书,反而无益而有害的。其实,你能够把这本小册子看懂了,记住了,照上面所说的去切实修行,保管你一定能往生的。 <BR>问:听说有人能架鸾扶乩的,他们请来降坛的,不是神仙就是佛菩萨,那么,照着坛上的教训学道,不是更可靠些吗? <BR>答:我说自己胡乱看书,无益而有害。就是为的这个。乩坛上录下来,编辑成书的所谓“教训”,多半是一些有灵气的鬼假托着仙佛的名字来降坛胡说的。他们灵气的大小不同,所以有的俗滥不堪,叫人看了作呕;有的能舞文弄墨作诗作词。他们说的话表面上虽都是劝人为善,但和佛所说的道理却不一样。相信他们的话,至多不过得一点人天福报,至于要脱离轮回,超生极乐,应该彻底听信佛的教导。一切旁门外道和沙盘上抄录下来的书籍都看不得。一般见识浅薄的人看见书上有佛菩萨的名字,便当作真正的佛学书籍来看,那就上当了。 <BR>问:那么,你说的这些话就都可靠吗? <BR>答:当然是可靠的,这些话都是古往今来对于佛学很有研究的人说过的。不过,他们所著的书很多很深,一般人很难看懂,我把其中重要的意思变成俗语来说说,使得无论谁都能明白罢了。 <BR>问:古往今来那些人的话,就一定没有错吗? <BR>答:他们的话也不是他们自己的意思,都是佛经上所记载的,是经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难道讲了半天,你还不信佛的话吗? <BR>问:现在有很多念佛老太把念佛颂经的功德,准备死后作鬼的时候当作钱用;或者以此作钱财,赠死去的眷属、亲友们。这事有根据吗?靠得住吗? <BR>答:这是毫无根据的,佛教里根本没有这回事。念了佛,念了经,说是死了可以当钱用,这是非常错误的!一则,佛号是我们念着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怎么可以当钱用呢?再则,佛经是佛教导我们修行证果所说的话,也怎么可以当钱用呢?三则,死了应该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才是正理,怎么还想去做鬼呢;做鬼比做人更加要苦了。所以念佛念经总要回向到极乐世界去,才算是佛教的真正道理呢! <BR>问:那么,焚化锡箔、纸钱、冥器有没有用呢? <BR>答:佛教的经典里不说焚烧锡箔、纸钱、冥器可以给鬼使用,或可为生人存库。这是中国人的习惯,自汉朝“丧葬瘗钱”,才开始演变而来的。因为佛教不认为人死以后一定去做鬼。鬼只是六道之一。人死后说不定能生到其它五道中去。佛教更不相信经过焚烧的纸扎冥器、锡箔、纸钱能够供鬼使用。 <BR>问:一个人能修成仙人,有了种种神通,不是也很好吗?为什么一定要求生极乐世界去,巴望成佛呢? <BR>答:仙人虽然也有神通,不过他们的神通最多不过得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五种通罢了。讲到六道中最重要的漏尽通,他们是一点也沾不到边的。所以有一句话叫做“五通神仙,六通罗汉”。就是说仙人只能得到五种神通,罗汉才可以得到六种神通,而且仙人所得到的五种神通,比较罗汉所得的,表面看起来,虽然一样是五种神通,但是神通的作用就相差得远了,就比如土块比泰山一样。那么,仙人还比不上罗汉,又怎能和佛相比呢? <BR>还应知道,最重要的一点是,那仙人因为得不到漏尽通,所以就不能超出三界,只好仍旧在这个轮回里不住的转来转去。他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功力,由于没有依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行,到头来还是不能回复本有的佛性、了生脱死、超出三界,实在是太可惜了。 <BR>问:你的一席话使我了解了佛教的大概情况,不过,我的记性很不好,今天你所谈的话又多,我觉得有点模糊了。请你再简单了当地重说一遍,不知还耐烦吗? <BR>答:可以的。我且分成几条来说说吧: <BR>一、人的肉身会死亡,但人的神识是不灭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是确实存在的。要脱离六道轮回必须学佛。 <BR>二、信仰不好的教门害处很大。佛教的教理最高深,宗旨最纯正,历史最久远,信徒最众多,所以我们应该信仰佛教。 <BR>三、佛教的法门很多,大多数法门都是很难学的。最方便最容易的要算净土宗了。所以我们学佛应该学净土宗。 <BR>四、修净土的应该信极乐世界是真有,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只要我们一心念佛,到了临终的时候,佛自然会来接引,一定不会错的。 <BR>五、修净土的人应该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并且要劝化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 <BR>六、修净土的人应当时常诚心念佛。在劳动中,除了操心的工作以外,都可以念佛的。<BR>七、念佛的人应该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并且根据自己的力量,随时随地多行善事。 <BR>八、学佛的人随着功夫的浅深,今生就能得到或多或少的利益。 <BR>九、学佛的人应该把念佛行善等一切功德,完全回向往生净土,不可但求避免灾难,或求天上人间的一切享乐。 <BR>十、学佛的人应该随时随地劝人念佛,对自己的眷属亲戚朋友更为要紧,以便临终的时候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 <BR>十一、学佛的人不可相信外道书籍,不可听旁门外道的瞎说。 <BR>以上十一条,你只要记得住,信的真,踏踏实实去修行,往生西方净土是稳稳当当的。 <BR>问:现在我对于佛教,已经丝毫没有疑问,决定如法去实行了。将来我得脱苦海、往生极乐,全是沾了你的光,我将怎样报答你呢? <BR>答:我不敢接受你的报答,我把学佛的利益和方法老老实实告诉人,是学佛者的本分。但愿你照着我的话多多念佛,同时,多劝别人念佛。这样,当你生到西方净土,见佛闻法,证得无生法忍以后,早日回到这个世界上来,把一切在苦恼中的众生完全度脱,那就是报我的恩了。<BR><BR><BR><BR>礼敬佛陀<BR><BR>目 次<BR><BR>入寺须知<BR>净土法门<BR>礼佛的好处<BR>礼佛的方式<BR>上香的方法<BR>合掌的方法<BR>礼拜的方法<BR>礼拜呼吸法<BR>礼佛发愿词<BR>早晚课例<BR>早晚课应修的课程<BR>念佛的方法<BR>忏悔<BR>念珠的含义<BR>念珠长短的意义<BR>佛经中所说念珠之功德<BR>执持念珠的方法<BR>回向<BR>佛门里的规矩<BR><BR><BR><BR>入寺须知<BR>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BR>①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具当顺着个人的左臂一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BR>②拜佛——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去拜用,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BR>③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自可随便坐看,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BR>④拜僧——见面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礼,不必再继续强拜,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BR>⑤法器——寺中钟鼓鱼磐,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不可戏动。<BR>⑥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先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新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向法师行礼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BR>摘自《佛学常识课本》李炳南居士编著<BR>净土法门<BR>《维摩经》云:成就八法生于净土。<BR>一、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于众生受诸苦恼。<BR>二、所作功德尽以施之。<BR>三、等心众生谦下无碍。<BR>四、于诸菩萨视之如佛。<BR>五、所未闻经闻之不疑。<BR>六、不与声闻而相违背。<BR>七、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BR>八、常省己过,不讼彼短,常以一心求诸功德。 </P>
<P style="TEXT-INDENT: 2em">摘自《法苑珠林》卷十五 </P>
<P>礼佛的好处<BR>礼佛,就是向佛礼拜,是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它的方式很多,包括:雕刻佛像、供养塔寺和佛菩萨形像、赞叹诸佛相好庄严、歌颂佛德,或以各种乐器演奏妙音,合掌、低头鞠躬、跪拜……。《妙法莲华经&amp;#8226;方便品》中告诉我们:这些都可以成佛道。其中以跪拜礼佛的功德最大;除去毁谤佛法、对佛无缘者,所谓“迷信”当然我们不承认信佛是“迷信”,因为信佛根本就不是“迷信”,它可以面对今天日新月异的科学而言,即以最小的效果和利益来说:也可以强健衰弱的身体,尤其是内脏不健康(如胃病患者)以及膝部有风湿病和感冒鼻塞的人来说:若常向佛行五体投地的叩首礼,其痊愈速度,更是具有立杆见影之效。<BR>老实说:所有信佛的人,必都是有宿根和善缘的,今天是因位的菩萨,未来更可早证佛果。我们既是未来的佛,我们信自己、礼自己,成就——所得的好处,无一不属于自己,多拜忏,多礼佛,是非常合算的,地藏经所谓“舍一得万报。”何乐而不为!<BR>礼佛的方式<BR>礼佛的方式,就一般而言:有佛堂、静堂、或安有佛菩萨圣像的客厅等,都可行之。要是没有的(如住营房的军人、单身在外工作者、或住大宿舍者),可至室外或郊野,面向西方合掌问讯,然后十念(念十口气佛菩萨圣号)即可。平常行、住、坐、卧,心心念念不离佛号最好。<BR>礼佛前,先要净(洗)手,拈香(或叫上香)。<BR><BR>上香的方法<BR>①将香点燃后,②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③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④再举香齐眉,⑤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⑥开始用左手分插。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注:本篇拈香之法全为在家居士所写,故与出家众所观想默念者不同。但出家众如是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BR>插香的第二种方法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后中,念:“誓度一切众生”。<BR>插香的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得比较简单,第一支香插中间,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念:“供养法”;第三支香插左边,念:“供养僧”。总括而简单。<BR>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BR>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举香时,只要口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即可。<BR>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时,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都张开伸直,高举齐眉,然后放进香炉;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观想默念的方法都和上长香时一样。<BR>合掌的方法<BR>佛弟子们恭敬虔诚的第一个表现,就是肃立(两脚与肩同宽平立)合掌。合掌的式样有很多种。一般都是以两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弯,举至心口处轻合,不可过紧,宜如塔形。依《菩提道次第修习加行六法妙道入门经》说:“两掌合紧不留余隙,是为外道合掌,第一会沦为外道,(因心为形役,难入真空妙有之境故);第二会感生在无佛的地方,不闻三宝之名。”《兜率天赞叹经三修道根本常演中道修法妙悟明灯经注》中说:“外道合掌,紧闭掌心,将来必堕生于无佛之地;以如是合掌,不得真空之理,执著成性故也。”<BR>谈完了上香、合掌,现在说:<BR>礼拜的方法<BR>礼拜,闽南语都叫“拜拜”,也就是对佛菩萨像虔诚的恭敬作礼之举动,其法是:<BR>①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成八字形。站好后,立刻收束杂乱的心意,瞑目观想:我以往无量劫中的父亲在我右边,我以往无量劫中的母亲在我左边,儿女眷属在后,一切冤仇障类在前,此无量劫数的父母冤亲眷属,均在我的四周,团团围绕着我,随我一齐礼佛,愿你们以此善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注:此种观想礼佛的方法是密宗的无上法门,若常如此观想礼佛,不仅能超度你所观想的,而且能为自已灭障消灾。即念经、持咒或持佛菩萨圣号时也是一样,不可忽视。)观想后,弯腰,右臂斜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中央,左掌仍举不动,两膝随即跪下(此为第一把)。<BR>②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的左前方(此为第二把)。<BR>③右掌由拜垫中央移到右前方,两掌相距约六寸许(此为半把,合共叫“两把半”。这是老名词)。<BR>④以头垂叩于两掌中间拜垫上。<BR>⑤两掌随即翻转,手心向上。意思是以两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这叫头面接足礼。(另一说法是:古时候的小孩或低阶之人,向大人、上级或长者求索物品或钱财时,就是这样摊开手掌承接所要求的财物。也就是承接佛菩萨所赐的福慧之意)。<BR>⑥两手握拳翻转,头离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心。<BR>⑦左掌举回胸前,右掌将身撑起,与左掌合,同时两膝起立。合掌依然。<BR>⑧三礼毕,合掌弯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两大指相并,两食指相合竖直(此为定印),伸直腰,举至齐眉,再放掌。这叫问讯。<BR>以上为一般之礼拜法。此外,密宗尚有“佛部、莲花部及金刚部”等之合掌与礼拜方法。行者皈依后,自有上师亲传,此处不赘。<BR>礼拜呼吸法<BR>礼拜是一种很能有益身心的运动,不懂诀窍而又喜欢礼佛的人,很容易因此而使身体不适。因此,笔者愿将个人多年来礼佛所得利益的方法和经验,提出来贡献给所有学佛的四众弟子们,使大家都能从礼佛的呼吸法中,获得最高的利益。此法是:拜下时,舌尖卷抵舌根,同时吸气,(如果要念佛号或持咒,可在拜下呼气时念);起立时,舌尖翘顶上腭,同时吸气。这是一种揉和吐故纳新,使全身气脉发生神秘的循环作用,以保健祛病延年益寿的方法。吸气时最好能观想空中日月星辰等通化成了白光,由你的顶门进入体内,(如果是面对佛菩萨像时,则观想佛菩萨像放光照你);呼气时则观想我之病苦孽障都已化成了黑气随气而出(时间久了,你将会看到自己所呼出的黑气,那时保证你已是一个三业清净的人了)。喜欢礼佛的同道们,不访试试,这种又礼了佛,又练了祛病延年气功,而又因此而清净了三业的方法。习之不断,必可获益无穷。悠然而拜,悠然而起,不疾不徐,毫无劳累的感觉。对个人的修持来说,可说是一举三得的上妙法门,有此好处,你何乐而不为之!<BR><BR>礼佛发愿词<BR>礼拜佛菩萨时,要恭敬虔诚的发愿。发愿是一个学佛行人所定的目标和方向,有了目标和方向,修行才会有一个结果。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药师如来十二大愿,普贤菩萨十大愿……等。所以学佛行人发愿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公式化的发愿词是这样的:<BR>第一拜默念:“愿一切众生,舍离外道邪见,归依我佛。”<BR>第二拜默念:“愿弟子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辩才无碍。”<BR>第三拜默念:“愿弟子身心轻利,无诸疾苦,广度众生,同证菩提。”<BR>以上发愿词是一般的,(也就是所谓三皈依的意思)。<BR>如果你有比这更好的、特殊的、或自己需要,应该加以变通,圆融应用的,都没有限制,尽可自由运用。大胆的向佛菩萨恳切祈求,天天祈求,行之不断,自然有一天会感应道交,获得满意。就好像小孩子向父母要求心爱之物一样,你天天缠着他要,他哪有不给你的道理。<BR>下面是笔者个人学佛多年来的经验,其中渗和了密宗修“弥陀长寿法、弥陀生西大法——同“破瓦法”(或曰“颇哇法”)。如礼佛的第一动作中即是观想,笔者曾提供给几位老菩萨们(包括出家多年的老比丘和老比丘尼,以及专修净土的老男女居土)参考;经他(她)们实验后(最快的十天,最慢的三到五个月)证明,其结果与以上所提密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心的同道们如想证明笔者所言的方法是否真实的话,最好不要有怀疑心,保证笔者所言无虚,您也必有所得。为使信仰佛教而又能依佛法精进虔修的同道们,皆能同证菩提,同登觉岸,皆能即身成佛故,笔者不欲自秘,特公开道出,以供所有初机朋友们参考。<BR><BR>早晚课例(个人或家庭自修用)<BR>(1)上香:上香后,合掌肃立,心中默想:“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或”诸佛所”、或”菩萨所”,看你所供奉的佛菩萨,可随意更换),愿慈悲垂护,赐与众生乐。”<BR>(2)问讯:请参“礼拜”第八项。<BR>(3)第一拜:拜下时默念“那摩十方三世一切佛”,继则观想自己分身无数,叩礼十方三世无数诸佛,佛的左右后方有十方无数菩萨侍立;每一佛前均有自己在顶礼膜拜。每一自己的后面,均有无数历生父母眷属冤亲和众生在自己的率领下,同时顶礼膜拜。每一尊佛,均全身金色晃耀,伸金色臂,摸我之头,我之头顶,即有冰凉的感觉。同时心中默念:“为求往生成佛度生皈命礼”或念:“为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皈命礼”。<BR>(4)第二拜:先念“那摩十方三世一切法”,随即观想自己面前虚空,陈有十方三世无数无尽经典,放大白光,其光照我,由头顶深入心房。同时默念:“为求智慧如海,辩才无碍,法乐充满,法味常施皈命礼”。<BR>(5)第三拜:先念“那摩十方三世一切僧”(僧就是已成道的菩萨们),再即观想自己化身无数,顶礼十方三世无数无量十方三世一切菩萨和已成道果的贤圣僧和各宗的祖师们。同时心中默念:“为求忏悔罪业,灭障消灾,冤债病苦远离皈命礼。”<BR>(6)礼佛:礼佛,就是以你虔诚敬仰之心,祈求三宝加被之意。有人在佛七中,拜到忘其所以,异像重重,不知疲累。我有一次在知觉法师(基隆十方大觉寺僧)率领下,朝礼台北土城清凉山承天寺。当时惟恐晚上寒冷,穿了很多衣服;又怕中途口渴,因此,又带了一大壶,我自称是“菩提甘露”的冷开水,谁知近五个小时的拜礼和唱念“那摩地藏王菩萨”的行程中,既不冷,也不热,口中也不渴,这是佛法的不可思议处。<BR>佛菩萨很多,而且将来你自己也是,如果一一去礼,会使心意分散。因此,我们可以找几个与自己有缘而具有代表性的去常礼,礼久了自然会发生感应。就如你拨超短波收音机,拨久了,转来转去,总有对正你所想收听的频道的时候。好像电影明星陈莉莉的母亲吊颈自杀,瞪大突出的眼睛和伸出很长的舌头,打针,灌药,热敷都不能生效还原,而且脸孔青得吓人,她父亲陈创奕居士持大白伞盖陀罗尼七遍,不但复原了,而且还出现了美丽的笑容。所以,礼佛只要虔诚,一心一意,必会有非常奇妙的效果。<BR>我们一般所礼的,除了前面提过的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外,都是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的佛菩萨,如:<BR>“那摩本师释迦牟尼佛”,此佛是我们佛教的教主,没有他,我们就无佛可信,也就无法可修了。每一拜时,心里要观想世尊如来,举右手摩我的头顶,我的头顶上,就有清凉如冰的感觉(不管有没有,一定要专心的作此观想,因为佛学就是“唯心”之学,所谓“万法唯心”,你只要不断的常作此想,自会有无穷的功德和效果)。心则默念:“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忏悔!”。另一种词,一般忏法中也用的(如《法华三昧忏》中)是:“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释迦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皈命礼。”拜下时观想,佛放白光照我,光中有无数菩萨;我在佛前礼佛,我身后也有很多众生在和我一齐礼佛。起来时则合掌念:“我昔所造诸恶业……”一偈。如此三称三拜。<BR>“那摩消灾延寿药师佛”,此名为俗称,实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是大医王,曾发十二大愿,拯救众生病源,治无明痼疾。人生难免有身心不适,四大欠调的病痛,佛弟子们如没有健康的色身,求佛道是很困难的。佛弟子们有很多是很穷的,尤其是出家二众中的一般和尚和尼姑们(都市的例外)。他(她)们生了病那真是可怜,常住没钱,自己也没钱,因此只有求佛了(笔者就有此经验)。方法是:看药师如来的造型是哪一种,(或者你专观一种也可),有右手结吉祥手印,左手托塔者,拜下时,观佛无名指放出明亮的小火珠,入我头顶,并一直深入心中莲花上;结药师印相的,举右手摩我头顶;持摩尼珠的,以珠触我头顶;无论那一种,触或摩时,均应想有清凉之感,心里也要默念:“为求消灾延寿、债障远离身心俱健皈命礼”。三称三拜。<BR>“那摩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这是每一佛弟子都崇仰的主尊,拜下时,应观想阿弥陀佛左手宝钵朝我倾斜,钵中流出白色透明如胶质之不死甘露,像山顶的直线瀑布似的,一直下注入我的头顶,并直入心脏,进入全身每一细胞中。此时,我头顶就有清凉的感觉,我身因之而轻快舒畅;佛的右手,也随之举起摩我的头。同时心中默念:“为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度生皈命礼”。<BR>“那摩大悲观世音菩萨”,这是与娑婆世界最有缘的菩萨之一,连外道都供奉,因为观音菩萨能解除我们世间的一切苦恼故也。所以我们中国二千多年来,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故,拜下时,观想菩萨宝瓶中之甘露,喷洒在我的头顶和全身,清凉舒适,即时默念:“为求忏悔罪业、灾障远离、病苦消失、福寿增长、一切顺遂皈命礼。”三称三拜。<BR>“那摩大势至菩萨”,隋炀帝赞之为:“踵武观音,连衡大势”的菩萨。《观无量寿经》说:“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他教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必可成道。拜下时,观想菩萨赐下大粉红色莲花一朵,我即拜伏于该莲花中,这莲花就是我将来往生时所乘用并成道的宝座,菩萨并以净光照我,我在净光中虔诚默念:“为求忏悔罪业、清净罪障皈命礼。”三称三拜。<BR>“那摩清净大海众菩萨”,这是说:像海一样广大的清净庄严世界中的很多很多菩萨,我都礼敬。拜下时,观想空中地面、我的四周,都遍布着或站或坐的菩萨,同时均以像电波一样的灵力或灵光加持我,心里还要默念:“为求忏悔罪业、清净罪障皈命礼”。三称三拜。<BR>“那摩文殊、普贤、地藏、护法诸天诸菩萨等”,均可如前面一样的拜念和作观。<BR>至于对行者(修学佛法的人)个人的皈依师、剃度师、得戒师、传法师、金刚上师……等,均一拜,拜时可观摩顶加持、无畏印加持、吉祥印加持或宝瓶加持……等均可。(有些法师有喜欢夹菜给弟子们吃的习惯,你就以夹菜给你时算是加持也未尝不可。佛教是讲“唯心”的,只要你心力虔诚,念力纯一,自然有其奇妙的效果。拜时,心中观想默念则与礼拜诸菩萨时一样。<BR>其他拜忏时,可随各人意思去观去念(如果是代别人——如赶经忏的法师们——礼佛菩萨时,则“观”与“念”时,其主体均不应为自己,而是你所代表的人或鬼魅),总之要不是糊涂叩拜,务期每一顶礼,均能有所赞美或祈求,并能在冥冥中获益为是。<BR>附记:如果是随在出家人——法师之后为超度亡灵而礼佛时,应眼观佛像,头叩下时心中默念:“为求某某蒙佛(菩萨)接引往生西方极乐皈命礼。”<BR><BR>早晚课应修的课程<BR>早晚课,在出家众来说:是为报众生恩和施主恩,也就是还债的意思,坐食而不还,所积太多,必至在轮回中变牛变马以畜生身去偿还了。古德谓:“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披毛戴角还”。所以出家众,早晚课千万不可随便。(本文全为在家学佛的居士们所写,写出家众是顺笔提上一提,俾在家众对寺院中的早晚课的意思也有所了解而已)。<BR>而在家众,早晚礼佛之后,可随时间多少,念诵佛经或佛号。诵经念佛的目的,一是消除自己以往无量劫来的宿业和冤债障类,也就是“解冤释结”;二是为自己或众人亲友修福,并储备往生的资粮。所以,时间充裕的人,早晨可念《金刚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如果吃素的人(注意:不可吃蛋,因为蛋也是荤的,它不仅是生命的胚胎体,而且是腥的、脏的,它是“卵”),也先念《大佛顶首楞严咒》,此咒为诸咒之王,每句都是以往诸佛及神圣成道心咒的结晶,诵时可得诸佛灌顶,感动一切法界,保护修行的人,千万不可草率。晚上可念《阿弥陀经》(描写西方极乐世界的美景,并教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只要淳笃,自能三根普被广被接引)、《往生咒》(这是鬼魂最需要的咒语,可以长持)或拜拜《大忏悔文》(这是北宋不动法师所集各种忏悔文的精华,拜之功德极大,不可忽视)。之后,早晨持“那摩消灾延寿药师佛”或“那摩大悲观世音菩萨”圣号,晚上持“那摩阿弥陀佛”洪名,越多越好(其实,佛菩萨圣号,行住坐卧,随时可持,最好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利益无穷,时间紧凑的人,可用十念法。经云:“念阿弥陀佛,现在消灾延寿。”此佛曾发大愿:“设我作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如果你没有多余的时间,早晚于盥洗后,可合掌向西(有佛堂或客厅悬有佛像的,即对佛像前念),三揖或一问讯之后,念“那摩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声之后,即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为了替你自己修福,当然越多越好,多多益善,能作到行、住、坐、卧中都能口不离佛,心恒念佛,那冥冥中见不到的好处,会不可思议。我把一些道理讲给人听时,有的人曾笑我迷信,要知:修佛(也就是修福),首先必须“信”,有了诚笃的信心:再发大“愿”,靠愿力去“行”持。佛法是“一切唯心造”的,只要你正心、诚意的去信,正心、诚意的去立下愿心,正心、诚意的去行持,你的成就,绝对是无可限量的;你所得到的好处,必定是超过任何人的。心理学上有一种“念力”的说法,无论东、西密法,都是靠心念专一去行持(即一切宗教都是)。现在日本人修“念力”(就是“精神力”)的很多,这证明佛教绝对不是迷信,而且最合乎科学。我是由基督教和道教中挣扎出来的。我希望我的经验能被你们(包括所有的读者们)所能接受。<BR>念佛的方法<BR>念佛(包括持咒等)是没有什么固定形式或某种拘束的,只要恭敬虔诚、心念专一,屋内、屋外(厕所或不洁之处除外)、山林、旷野,立念、坐念、大声、小声、有声、无声……无一不可,若能心专意诚的多念,自然会有《地藏经》所说的:“舍一得万报”的大利益到来(当然不一定是今生);念到无念而念、一心不乱,除佛以外,心之内外都为佛号所充满时,就已达到了禅定的境界了。如能念到连梦中在遭遇各种情况之下,也能把佛号念到脱口而出时,则生西已是毫无疑问了,你的道业也可说已有成就了,愿共勉之!<BR><BR>忏 </P>
<P style="TEXT-INDENT: 2em">悔</P>
<P>忏悔是在佛菩萨圣像前,至心发露自己今生或以往不当的过错,誓不再犯的意思。详细一点说:“忏”是梵语“忏摩”的略称,与我国“悔过”的上一个字合并,就叫“忏悔”(如今各寺传三坛大戒,登坛所行的忏悔礼拜仍叫“忏摩”,其他时候很少用),意思就是请求容忍我悔罪,让我有改过迁善的机会,并祈求谅恕的意思;也就是检讨自己的过失,陈露先恶,改往修来,求佛菩萨鉴察。有些人除每日功课后常行忏悔之外,有时在得罪了人、触犯了尊亲师长,或做错了事心中感到不平安时,或犯了自己所不知的过错时,也常在佛菩萨贤圣像前忏悔。在寺院中,除了以上个人的方式外,另外就是团体的,逢双日的晚课拜《大忏悔文》。其他如《法华忏》、《梁皇忏》、《观音忏》、《地藏忏》、《金刚经忏》……等,都是为超度亡魂用的,个人也有拜的,但不多。<BR><BR>念珠的含义<BR>“念珠”,有人叫“数珠”,也有人叫“佛珠”,因为它是念佛菩萨圣号或持咒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工具(有两三种外道,他们也效仿佛教在使用念珠)。念珠,梵名叫做“钵塞莫”。《木槵子经》说:“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如是渐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BR><BR>念珠长短的意义<BR>念珠的粒数,按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念珠是一千零八十粒(这种念珠,因太长,仅为极少数高僧大德或潜修者使用,以及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者外,极少人使用);上品一百零八粒(密宗行者为一百一十粒);中品五十四粒;下品二十七粒。另有四十二粒、二十一粒、十四粒,及净土宗的三十六粒、禅宗的十八粒等共九种。它的粒数各有其含义:如一千零八十粒的。是包括了十法界的一百零八个数,而成为一千零八十粒。一百零八粒的,是表示单纯的一百零八种烦恼;或一百零八尊佛的功德;或一百零八种无量三昧;或本有的五十四位与修证(由修行而得者)的五十四位(一百零八数所代表的含义很多,不赘)。五十四粒的,是表示修生(即由精修行持而得的一种境界,与修证同)之五十四位。四十二粒的,乃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也。二十七粒的是表声闻之二十七贤圣。二十一粒的是表本有的十地与修生之十地及佛果。十四粒的,是表示《仁王经》所说的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三十六、十八等粒数的,有的是为携带方便,使一百零八数三分之或六分之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其他深义。<BR><BR>佛经中所说念珠之功德<BR>念珠有其功德,好的念珠,功德可以增加很多倍,不好的念珠,念一倍就是一倍。根据《数珠功德经》的记载,是这样的:<BR>铁者:五倍。<BR>赤铜者:十倍。<BR>真珠珊瑚者:百倍。<BR>木槵子者:(又名”无患子”。可能为桃李之核,因其有避邪之功用故也)千倍。<BR>莲子者:万倍。<BR>帝释青子者:百万倍。(此物不明)<BR>菩提子者:无数倍。<BR>《摄真实经》中,则分念珠之功德为:<BR>香木者:一分<BR>鍮石(黄铜)、铜铁者:二分。<BR>水精、真珠者:一分。<BR>莲子、金刚子者:二分。<BR>诸宝及菩提子者:无数分。<BR>另外,如《瑜伽念诵经》、《守护国界经》、《苏悉地经》及《陀罗尼集经》等,对念珠之功德,均有记载。总而言之,所说都是以菩提子的功德最殊胜和最大,这是佛教中,无论出家在家,凡与佛有缘而喜修佛者,都喜欢使用菩提子念珠的原因。<BR>但密宗修法或持咒,则有视法而用之说,唯凤眼菩提子念珠可以通用,但其他念珠,经加持后,也有以一当很多倍的功能。<BR>所以,修持佛法的同道们,如要使用念珠(因念珠还有避邪、避煞——引用外道名词——的功用),最好还是用菩提子,既可增加功德,又可助长道业也。<BR><BR>执持念珠的方法<BR>“念佛或持咒为什么要数念珠?”常有些人这样问。原因:<BR>①可以收摄心意,使不外弛。<BR>②有些修持的行人,希望能持念至某一最高数目,因而以之为计数的工具。<BR>拿念珠的方法是:将念珠展开,右手四指下托,念佛或持咒时,从母珠(最大的那一粒)旁的第一珠起,母指下掐,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掐珠到母珠时,即刻由左向内转过头来,再从母珠旁的第一珠掐起,千万不要跨越或直掐而过母珠。经云:“不应越母珠,蓦过越法罪。”因绳线表观音,母珠表弥陀也。<BR>另外,有些经典中,对于掐珠的方法,也有不同的记载。<BR>《摄真实经》中对执持念珠的方法是这样的:佛部:应用右手母指与头指(食指也)掐之。<BR>金刚部:应用右手母指与无名指掐之。<BR>莲花部:应用右手母指与四指掐之。<BR>羯磨部:应用右手母指与四指掐之。<BR>《苏悉地经》的记载是只有胎藏界三部:<BR>佛部:右手大指与无名指之头相合,中指与小指直立,头(食)指少屈,附于中指中节以掐之。<BR>莲花部:合大指与中指之头,余指皆舒而掐之。<BR>金刚部:合大指与食指之头,余皆舒而掐之。<BR>《军荼利仪轨》云:以右手大指捻头指,当心拨珠,余三指散直(这是佛部的“说法印”,亦名“持名印”,这里则为“念诵印”),左手引珠,右手持珠,如转法轮状。<BR>《无量寿仪轨》云:二手当心,各聚五指,如未敷莲花,左手持念珠,以右手大指无名指移珠,诵至最后一字移一珠。<BR>以上均为佛典所载。不过,现在大家都习惯了用《摄真实经&amp;#8226;佛部》和《苏悉地经&amp;#8226;金刚部》的方法了。如果真是发心修行的善男子和善女人,我认为还是以遵照经典记载的掐珠法去修持为妙,因为功德究竟不同也。<BR><BR>如何回向<BR>“什么是回向?”你可留意到寺院中,早晚课后大众或个人的回向?你可见过佛教发心善信所印的各种书刊的后面,每一本都有回向偈?它的用意,就是要把个人或大众所修的善业功德,指定方向或目标,去做某种你所希望要做的事情的意思。也就是把我们自己已做好的善行功德,希望自他皆成佛果,回向菩提。《大乘义章》卷九说:言回向者,回自善法,有所去向(目标),故名回向。《往生论》卷下说:回向者,把自己所行之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卷七说: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音闻则远,回向为大利。<BR>由于回向对自他都有很大的利益,所以一切菩萨之所行,无不悉皆回向众生与菩提。有一位师父开示我说:“自己有功德,不要作有功德想;无论是念佛、持咒、礼忏……一切善行功德,通通回向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如此,你的功德却更大,这正如你把每天的收入,都施济了穷人,你自己已是一文不名了,这样,还有哪一个坏人会来打你的主意呢?但你却拥有了无比的平安,这不是最大的利益么?什么冤债障类,他要的东西你已给他了,他又怎会来找你?六十多年来,我没生过病,这就是证明……。”我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多年来我都如此仿行,希望所有学佛的大德们能参酌仿行。<BR>由于回向的功德非常之大,在《法华经&amp;#8226;化城喻品》中,十方梵天赞叹大通智胜佛偈文的后面,《易行品》、《弥陀章—赞弥陀偈》、《起信论》……等之后面,课诵本早晚课诵后,各种经典完了时,都有回向。古德们和今天诸大德们发心所印的书刊之后,更是各人有各人自己不同的回向偈或回向文。<BR>回向,也就是发愿,所有大德们的回向文中,以云栖祩宏大师的回向文最长,也最完善,大德们不妨找来参考参考。<BR>所以,你——佛的四众弟子们——无论是念了经、持了咒、拜了忏或持了佛菩萨的圣号,或做了什么慈善好事之后,你都要赶快回向。这比我们在世间积蓄财宝的利息不知要大多少倍呢!真可说是“舍一得万报”,受惠无穷,千万不可疏忽放弃。<BR>不过要注意,若仅为个人的福德回向,所得的只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已!必需为十方法界所有众生着想,这样才有超乎人天的更大利益。<BR>我的回向词是这样的:<BR>“以上功德,全部回向十方法界、六道父母师长、一切众生和我如空无始以来的冤债障类。吉祥圆满!”这是上午的;下午我就把“十方法界”改为“西方极乐世界”。<BR>以上礼佛部份,告一段落,读者行持时,当能举一反三也。<BR><BR>佛门里的规矩<BR>这一篇我们所要谈的问题,可以说是在家修学佛法的居士们非常重要的,也是一定要知道的。<BR>佛门里有许多规矩,所谓规矩。是一种定下的准绳。俗语说:“规矩能成方圆”,那是说任何一件事,都有他规定的标准,循着这个规定的标准,才能塑成一个完美的形体来;如果把规矩放在人格上,那人的人格一定是很完美的。今天我们把规矩的尺度衡量在佛门里来,那么佛弟子就没有违规毁矩的了。<BR>大凡各种宗教里,都有他们的规矩,佛教也不例外。所谓佛门里的规矩,是指佛教里无论修学那一宗派共同遵守的一个清规,虽然不全是戒律,但那是由戒德所演化出来的。这个规矩,是不同于世俗的,是严肃的,恭谨的,如法的,而达到自律。这里所谈的是一般大家通用的规矩;好比禅宗、律宗、密宗,尚有其个别的规矩。就不在这里赘述。<BR><BR>(一)规矩的基本要素<BR>哪些是规矩的基本要素:第一、恭敬的(意);第二、庄严的(身);第三、谨慎的(口)。这三者表示了身口意的清净,它可以摄心一处,自然而然可以循规蹈矩,使佛门更能令众生崇敬与归向。<BR>第一、恭敬的——就是说一切思惟言行与身、口、意三业,是发自内心的恭敬,而自然生起对三宝——佛、法、僧——的无上崇敬与仰慕;也就是说在佛门的一切一切不能离开恭敬心,舍开恭敬心,便不能有所利益,那么佛门的规矩,就是以恭敬为起码的条件,在在处处都对三宝五体投地的礼拜、歌颂、忆念与追随。<BR>第二、庄严的——佛门内的佛像、寺院、经典、法器、僧伽,乃至一草一木,莫不是庄严的,庄严着无上的菩提。这一切都时刻在无语的开示着我们,只是我们并没有用庄严心态去观察、去觉得,往往忽略了庄严给予人的启示。在佛门里,您不去庄严自己的心,如何能体会庄严的道场?您若不用庄严道场的心,您又如何能庄严自性的佛陀呢?佛法是不舍离庄严的,舍离了庄严,那与污秽的世俗又有何两样呢?<BR>第三、谨慎的——指对言语和行为而说,这道出身教与言教的无形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时常将恭敬与庄严的心,处处表现出佛弟子不同于凡夫俗子庸浮散乱;时时为凡夫俗子的表率,经常由身教中去启示人生宇宙的真理,叫别人一看,也可以皈向佛陀座下。所以佛门中的规矩,有了这个因素在,自然使它产生了自他二利的功效。<BR><BR>(二)佛门中的规矩<BR>佛门中的规矩有哪些:<BR>l、佛像——凡佛弟子见佛像必须恭敬、礼拜、供养、护持,虽然是木雕、纸印、泥塑,应观做等同真佛,所以不论佛像在任何地方都应如是,不可分别像之好坏、大小、寺院或家庭,如是作观,福不唐捐。凡“买”或“要”佛像时,一律要说“请”,不能说“买”或“要”。附带说明:佛经、佛具、香花,如用钱买,或向他人要,也应一律说“请”,此是恭敬心。<BR>有的佛像是纸印的,日久欠净,或有破损,实不能再供,应于佛前言明另请新像再供,此旧纸佛像可恭敬焚化,切不可任意撕毁弃置,如是所作即如出佛身血,罪堕无间。另木雕泥塑之像,如有损毁失修,佛弟子应护持圣相,发心修补;金漆剥落,当发心再贴金刷漆。因众生礼佛,即能成佛故,可知佛相可度众生,常令相好光明,令众生起欢喜赞叹心。倘有金银、玛瑙、玉、翡翠等制佛菩萨圣像,不可毁坏,改做其他装饰物品,如是所作,则获重罪。有人制香,香上有观世音菩萨纹形,焚香时显现菩萨形状;香熄之后,圣像塌毁。又有人以蜡烛做成观世音菩萨形状,上有灯蕊,以火燃化,烛燃相毁。以上两则,殊大不敬,商买之人,被财货所迷,不知所造无边重业!又有用佛像为商标者,众生不察,难免任意丢弃,实非所宜,皆不知佛陀伟大,众生滥用胡为,皆失谦恭,罪报难逃。<BR>若画佛像,要用好笔、好墨、好纸。若绣佛像,要用好针、好线、好布。若印佛像,要用光泽好纸、形色清晰、印制精美,若雕佛像,以金、银、铜、玉、翡翠及诸般宝石或檀香、沉香等上木、瓷釉上料,印制雕塑诸佛菩萨圣像。应沐浴斋戒,燃香谨制;摄心一处,不令分心,感应道交,可获不可思议功德。<BR>配身小佛像之挂链及配汽车之挂像,有欠恭谨,然作方便,未尝不可。若存恭敬,尚可获福;如有亵渎,仍自获罪。所以配身小佛像不可当做装饰品,那根本不是佛教徒所应有的态度,而应有虔诚祈求加被护身一切吉祥想。<BR>还有一种卡片印的佛菩萨圣像,可以带在上衣口袋。这种卡式小佛像,是为了个人在旅行、在作客、在单人宿舍时,做功课取出供养礼拜,方便所需。有人也兼用为护身平安之用,原无不可,但也以存恭敬心、难遭遇想。此种小佛像,只宜放上衣口袋。如放裤子口袋,即为不敬,利而未获,过咎先至。<BR>再有,一般不信佛的人,常将佛像当做艺术品做摆设陈列欣赏,或与其他物品杂陈并列,皆非正因。如能劝化他人勿做艺术品欣赏,而应恭敬、礼拜、供养,则为利他觉他的菩萨行了。佛教徒见到佛相,无论大小及任何形式,必须要恭敬、礼拜、供养,福德无量。<BR>此外,有见到每一佛者,皆应恭敬,如《地藏经》中有《称佛名号品》,又如《千佛名经》及《万佛名宝忏》中所载佛名,皆由世尊金口宣说。—一佛名皆常恭敬、礼拜、供养,功不唐捐。忆及前些时,因为商人把化妆品的英文名译成“蜜斯佛陀”,此虽译音,难免影射对佛失敬;凡译音大可用其他字音者而不用,也有故犯过失,尤其女人化妆品,以此译名,殊属不当,这在世俗人看来,像把佛陀女性化了,此种轻慢心、亵圣过,果报也不可思议。就此事件,在十年前曾在《觉世》旬刊上有正反之评见,结果不了了之,佛教舆论尚有赞成者一派,商人自可大作其广告了,还有我们在家弟子不可把小孩名字取有“佛”字,此乃不堪受故,别人称我们为佛,恐怕没有那么大福份吧!不怕折寿吗?另若于所印及雕塑的佛像上,千万不要刻印个人名字,大家都在顶礼膜拜,恐怕我们凡夫也吃不消呢!<BR>最后要知道的是迎请佛像时,无论是铜的、木的、瓷的、纸的,一概以难遭遇想,恭敬捧迎,不可轻率从事。佛像用双手捧于胸前,切记不可放在腿上;不可像包东西一样,用手一提,请纸像容易犯过失。把佛像拿着垂向膝下,或夹在腋下,如是种种不敬之过,看来没有什么,其实不知不觉中已获罪过。凡诸佛相,那必须视同真的报身、化身佛一样的尊敬,此种功德又岂是凡夫俗子的我们所可揣摩到的呢?<BR>2、佛法——一切佛法皆由佛说,若无佛说法,众生无由解脱。故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者未必能遇佛法,遇佛法者未必起信,此溯至其宿世有无种植净因。今生既得人身,又闻佛法,又起正信,实属稀有难得,此定久值净因,恭敬三宝而来。佛法为三宝之一,如面吾师、如受教诲、如示导归,应常依教奉行,恭谨修持。况且佛法乃教人出世了脱生死之大法,非世法所可望其项背,因此稍具智慧之人,得遇佛法,如获无价至宝,弥足珍贵。时下,因印刷术之进步,较以前用木刻版印刷方便多多,流通量大增,学佛人多可轻易获得佛经典籍,对佛法不知尊敬;恐有犯失意过而生轻慢心,致法益未受,徒增罪业,此又不得不说,故略述之以期互勉,提高觉照。<BR>考玄奘大师留学天竺,取经以还,大译法音,广宣妙旨,大师功德岂可思量?取经之时,跋涉数千余里,纵横于荒凉边域,将经顶戴而回,大师对经典之迎请恭敬,值得吾人深思。由此观之,一切佛经所在,即为有佛,且有无量诸天护法圣众,周匝围绕。今人看经,漫不经心,任意放置,尤以听经之时,许多人将经本放置腿上,乃大不敬!有则改之。又请经时(无论是用钱买或向人要的经,都应该称做请经),应该双手捧回,然今人捧经(双手迎请佛经律在胸前)者已少,拿者(单手)尚可,但不可过腰下,夹腋下亦不可。男居士更不可将佛书卷起放入裤袋中,女居士不可将佛书塞入女用皮包中,女用皮包杂物太多,此皆不如法;小本佛经只宜放入上衣口袋,否则犯失敬意,虽细微小节,也不可不知,知即改正,不应再犯。玄奘大师是顶经而回,我们怎可将经放在腿上、夹在腋下或放人裤袋中呢?岂可如此冒失。<BR>盖佛法为出世宝筏,不可与世间一般书籍混淆不清,世间任何书不可放佛经书上,陈列书橱中也当佛经放置最上,世间书放下,最好分开放置为宜。佛书如按分类法放置时,大经先放右边,依次顺排;若置上下时,以大经置上。至于何者为大?依三藏言以经为先、律次之、论再次之;就经典言,以华严、法华、般若、方等、涅槃、阿含依序而排,最重要者,不可将世法书与佛经杂列。又一切佛经、佛书不可携入厕所及夫妇房间及不洁净之处,如果单身居住,房只一间,不得已而非故意犯者勉可通融。看佛经书均不得躺卧床上看,看时当洗手翻阅,翻阅佛书不可摺角,不可在上涂写钩书,如作扎记摘录,也当用别纸为之。翻阅时切忌用手沾唾液来翻。有破损不堪之佛经当于佛前言明无法再阅,送至寺院焚化炉中或净空地上火化。如有绝版佛经或有价值普及之佛经书,应发心集资影印流通。流通时当注意是否伪经,如《佛说三世因果经》,并非佛说,而伪造者冠以佛说,虽然内容多述因果劝善之作,仍有伪造佛经之罪,不宜流通。另有道家假藉佛教观世音所造之经典甚多,不可不察,应查大藏经目录中有无载入。又《白衣大士神咒》,不载入大藏,为梦授之,然时下也多传诵,每有感应征验;盖观世音菩萨无刹不现身。道教也多崇拜之,此乃观世音菩萨与中土众生缘深,且也在神道中种种示现,以播净种,此乃菩萨度众生之方便苦心也。佛教人士初以《白衣大士神咒》做方便前导可也,终当指归劝诵《大悲咒》、《普门品》方为合法,此依法不依人故。发愿印《白衣大士神咒》者,不可只印单张,易令人轻视,以印书本型为宜;甚或改印《大悲咒》、《普门品》及《观世音菩萨灵感录》等与观世音菩萨有关经典及讲述菩萨之德谊者,令大家知道菩萨的来处及伟大也是一样,功德等同。<BR>凡印佛经书,要慎选版本,要用好纸,装订牢固,设计朴素,使令庄严;并严格核对,不令错谬。总之不可马虎从事。借阅他人佛经书,应按时送还。借阅公有或别人之佛书,应视同己物般珍借,切不可任意涂抹、窃剪、撕毁。依出世法论则为毁法,依世间法论有欠公德心。常住所有佛经书,非经许可不要动用,私自动用,则犯过失;若私自取走不还,为盗僧祇物,而获大罪。一切报纸型佛刊,不可作包扎物品之用,也不可任意丢弃、撕毁,应伺机转赠他人阅读。凡流通之佛书不宜存置,而应辗转流通,咸令受益。<BR>复次,看经之时,身应端正,不宜妄动;口应禁语,不宜杂言;意应集中,不可乱想。此为三业清净,自能摄心一处,浏览经意。欲看时,净手洁案,徐徐翻阅;一字一句不令空过,燃香一柱,可令经行,心不外弛。用功行者,直看经文,不假注释;阅之一遍,不明大意,毋退心志;三、四、五遍乃至十数遍时,自能体会妙旨。真用功者,不用妄识,一切经文,直了观照,文字相中般若性显,久久与真心智海打成一片,故古德宗密圭峰大师看《圆觉经》而心开意解;六祖惠能大师因问《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彻悟心源;天台智者大师诵《法华经》至“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而入定;倓虚大师著书说有刘文化居士因阅《楞严经》而现妙境破了识蕴。以上诸德,足资楷范。可见一字一句,一颂一偈,一旦豁破,皆由自性流出般若智性,与文字般若互相呼应,融化为一,等无差别。<BR>无论诵经、看经,功德都大,经行之后,皆应普皆回向,令一切众生入佛知见,开佛智慧,归敬三宝,速证菩提。此为如法作,但愿诸上善人,珍重法宝,礼拜恭敬,精进不懈;如是熏修,以是因缘,生生世世不失自性,仍可值遇三宝。今得人身,复闻佛法,起信熏修;已入宝山,不空手归。百千万亿众生中,吾人最为幸运,恭敬法宝,必获净智大慧。<BR>综上已知,佛法为度众之津梁、成佛之阶梯、度往彼岸之宝筏,缺此无由解脱也。佛法自诚敬中求,故细微小节也不可犯,如获宝在手,光芒四射,怎可使此宝物损毁污秽?由是求法,法益自获,莫因轻忽,而障自性。<BR>3、僧伽——这里必先要说明的,有许多人以为出家的人叫做僧伽,其实僧伽是指受具足戒的和合众,也就是说能守持戒律的行者,达三人以上的清净团体;单独的个人不能称为僧伽。出家男,受具足戒的只能称为比丘(有乞士、破恶、怖魔三意);出家女,受具足戒的只能称为比丘尼。比丘与比丘尼之个人,不能称为僧伽,但可通称为沙门。所谓沙门的译义叫做勤息,就是指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今人多指出家之个人为僧,那是错误的。我们把出家的沙门通称为法师,其实法师也不应适用一般出家众,因法师之称必须具备精通三藏佛法,而能宏化的出家行者才能受之。今人又或对出家之皈依师称为师父,这也是顺俗之演化,如我们接受皈、接受戒、接受法的出家比丘,我们是应该专称为和尚的。和尚译义为力生,是有亲教师之意的。我们既然求他授皈、授戒、授法,都有亲教之意的,如对出家的比丘尊称为和尚,那是至高无上的尊敬。<BR>世尊在世时,他的僧团中,凡证大乘果位的都称为圣贤僧,对没有证果位的自然都是凡夫僧了。但在家皈依三宝的佛弟子,无论对圣贤们或凡夫僧都应一概恭敬、礼拜,供养,不可生分别心的;在家弟子见出家二众不依法恭敬、礼拜、供养,是为犯轻慢罪。不只于此,凡十方佛、十方法、十方僧皆是我师,皆当依法恭敬、礼拜、供养;也就是说,十方各地所有僧伽,其个人、团体皆为我师,更不只限于所皈依时的皈依师。皈依师只是在佛前做证明,证明你自今日起成为三宝弟子——为说三皈、忏悔、发愿。有人说这是我师父,那不是我师父,这是“外行话”了。<BR>我们要问出家众的尊称法号时,要说:“请问师父(或和尚或比丘、或沙门)的德号上下?”千万不可问“师父您贵姓”,因为出家后皆依释迦的法脉相传,所以皆以释姓为之,都只以法号相称。每一位出家众有两个法号,一个是内号,一个是外号。内号只是他的剃度师、授戒师、传法师可以呼的,我们在家弟子不可称呼。在家弟子只可称呼外号,称呼外号也不可称某某,依今例,称为某某法师,或某某师。尊敬如法的称呼,应该称为上某下某法师。我们对别的在家同修问起皈依哪位法师时,应该说:“请问您皈依师的德号?”答时应称:“我皈依的法师德号上某下某。”这种规矩不但每一位在家弟子要知道,更要将此一礼节养成习惯。<BR>凡夫僧是未证得果位时所称,其实他的发心与修持上已超出一般凡夫太多太多了,这只不过是对圣贤们而言。现凡夫僧相者,因其执与惑未断,或执断惑未断,尚有习气烦恼所束,在用功修持上、个性修养上、守戒威仪上有些欠缺,但在家居士不可背后批评指说,更不可将道听途说、未曾亲见亲闻所确知的消息加以渲染传布,此则犯谤僧之过!如见出家众犯了某些过失,可当面虚心恳切地加以劝谏,如他不能采纳,或仍我行我素,也当以恭敬心待之。但可远离,不宜毁谤,所造因果他自担当。如在家居士毁谤僧伽及破和合僧,皆获重罪,不可不知。我们不但对出家众不可念其过失,就是在家同修之间,也不可念其过失,儒家尚有隐恶扬善之美德,何况佛弟子的我们,更是不可念四众过的。<BR>凡出家众之僧团所有,是为常住物,常住为十方所共有,个人是无权动用的,凡所有物为十方僧伽所当均享,个人依法不可捉持。如果在家众私自挪用常住物者,即为盗僧祇物,其罪过甚大。所以去寺院时,切要注意不可轻犯。在家男众去尼庵,夜晚应予禁止,更不可居住!白日去时应有二人以上结伴同往,在庵中礼佛求法后,如无他事不可留连;在家女众去寺院,夜晚应予禁止,更不可居住,白日去时应有二人以上结伴同往,在寺院礼佛求法后,如无他事不可留连,在家男众与比丘尼应保持六尺之距,在家女众与比丘也应保持六尺之距,更不可任意搀住。<BR>在家众与比丘(或比丘尼)一起行路时,应以戒腊最高者先行,在家弟子居后随行。若三人并肩行时,以比丘(或比丘尼)居中,居士在两边行。与比丘只二人并肩行时,以在家众左手边为上首,应让比丘(或比丘尼)行,在家众在比丘(或比丘尼)的右手方行。<BR>在家居士在寺院中过堂用斋,悉依寺院清规,最好自己动手添饭取菜,如有出家众为我们添饭取菜,我们岂敢受用!一起用斋时,在家众不可与出家众同坐一桌;如出家众少,一定招呼在家众同坐一桌,不得已时,也应身居下首。用午斋时,食前应先合掌念供养文(或咒)。<BR>在任何地方遇见比丘、比丘尼,均应合十问讯,此是在家居士最起码的礼节。在走路时及比丘卧床不必顶礼外,其他地方见到出家众是应该顶礼的,且不论出家众的年龄大小;即使是一位六十岁的在家居士,也应向一位二十多岁受具足戒的比丘顶礼的,此乃依法不依人,是折服我慢心,增长恭敬的最有效方法。<BR>每一寺院都以佛像为尊,一进寺院先往大殿礼佛;在礼佛前,不可先顶礼出家众,但可先向出家众问讯;礼佛后,当礼拜住持和尚及诸沙门。此外,在比丘说法时、传戒时、法会时、共修时,必须要向主持的法师顶礼。<BR>僧人衣钵,在家人不可穿着持用,在家众受三皈五戒后可着海青。今在家众受菩萨戒也搭缦衣,此衣为沙弥衣,不知始处。<BR>我们强调尊敬三宝,因为僧伽是专修净业的集团,他们要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要断欲、要素食,甚至有的要持午,这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学的,他们是朝着圣贤僧的途径迈进。可敬的僧伽呀!我们要五体投地的去尊敬他们,去赞扬他们!他们善于说法的,更是伟大无比,法无说不解,这些佛法,就是要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来宣扬宏化。在修学过程——闻、思、修是很重要的,那么在家居士能在清净的僧团闻到佛法的利益,才能启信熏修,也只有清净的僧团在专心一致的体悟佛法的真义以后,他们依照着佛陀的教化开示给我们,这是值得我们去景仰、去赞叹的。<BR>4、寺院——一谈到寺院,就得把佛教所属的寺院庵堂和道教所属的宫观庙祠给分清楚。二者往往混淆不清,是不对的。先说佛教的寺,寺在汉代是朝廷所属的官署,当时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之用,永平年代中佛法入中国,当时招待摩腾与竺法兰二位印度法师,也是在这个寺;后因西域境内法师来的渐多,乃建白马寺于河南洛阳,凡外来之僧侣皆招待于白马寺,此为寺之立名的来历。按寺的解释就是嗣,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之意,然佛寺是指清净众人所聚居,生殖道芽圣果以续佛慧命之所在。寺乃僧园之总称,院乃寺内之别舍,此为寺与院之略别。今有出家众单独用院之名称,多规模略小。庵者多出家女众所居,中国各省庵堂甚多,皆只住比丘尼众,此颇合佛制。堂是为简单的只有一个厅或只有一间小殿之谓;佛道二教多有通用此名称的,那就要看所供奉的像才能知道。另外尚有茅蓬,是属于比丘个人在山林村野间,以简单建材所造,行精进苦行的居所。佛教又有用精舍的,是指精进修行者所居之所,也表佛音演化之所;在我国汉代儒者教授他们学生的地方,也称为精舍。佛教精舍之起源,始于印度给孤独长者将买得祇陀太子之园林奉献给佛陀,做为说法度众之场所,故也称祇园精舍,为最早的佛教精舍(按:其园地为给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买的地而建精舍奉献佛陀,惟其树林繁茂,由祇陀太子自留其树供养佛陀)。念佛修行者多用莲社之名,莲社是东晋莲宗初祖慧远大师集念佛人于庐山,创白莲社,为莲社名称之始。凡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善男子善女子,皆以莲花为化身之依所,故莲社都以修持净土法门为主修,今人设莲社念佛即仿此之意。除以上所说的,还有用“讲堂”“佛堂”、“净舍”、“学舍”、“学会”、“学苑”、“觉苑”、“净苑”、“行苑”、“佛社”、“居士林”、“念佛会”等等,皆是以寺院演变出的别称。<BR>再者,宫、观、庙、祠,不可用在佛教上,在世法上略无区别,这些都是道士所设专为打醮、祝祷、解厄、拜斗或丹鼎派修心养性之所。其中庙和祠除了道教所用外,一般民俗祭祀祖先宗亲也通用之。如有人说“寺庙”并谈时,多指包含佛、道二教修行之所在地,单指佛寺不可说为寺庙;其实庙在君主时代的朝廷也多称用,供奉神、仙、祖宗也用之,多为神道所设。如土地庙,是供土地神之用;又如北京之太庙,为清朝皇帝祭拜皇族历代祖先所设。惟观者则为道教丹鼎派用之为多,什么叫观呢?道宫谓之观,此乃道士所居之处所,但这句话没有完全交代清楚。周代有叫尹喜的人,是函谷关令,结草为楼,精思入道,因老子西游出关,可是尹喜也有了功夫,先观见其气,知真人当过此处,后老子果过关,面授《道德经》五千言,遂与老子俱隐遁。由此可知,道教以内守而外观,故修道所居之处所称之,道宫称观自此始。宫是较高大广阔的屋宇,过去皇帝所居之所在称为宫,后人凡供奉天界神明也多称为宫。祠是专为祭祀的地方,通常很小的屋宇供奉祖先、宗亲、先贤、烈士者属之。如福德祠为供土地神及各家族之祠堂等是。<BR>现在已明白了寺与庙的分野之后,再进一步就是一进寺门,应该称为山门,也称为三门,如果只有一个门,也称三门,但一般大众都称之为山门(三门表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之意)。寺院按事相上说,以住持为一寺之主,依法理上说则以佛常住世应化,此为道场故。所以进了寺院先要进大殿烧香礼佛。一般寺院将供佛之所在称为“大雄宝殿”,简称大殿,大殿上通开三门,行者不可由正门入,因正门为住持大和尚进出之门,应由旁门进入。自右旁门入,右腿先跨入;自左旁门入,左腿先跨入。如大殿只有一门,也应于大门右边门框或左边门框进入。进入时跨腿也如上述;绝不可大摇大摆由大门正中间冲入,此犯轻慢过失。已入殿内,自应净手、烧香、礼佛。礼佛时先上香,上香时,以两手之食与中指夹香棍,无名与小指也要互相贴叠,二大姆指顶在香棍之底,徐徐举在两眉之间,成为上香问讯礼。当三枝香插入香炉时,以右手执香,先插中间一枝,再插右边一枝,然后再插左边一枝,均应插正,不令歪斜。随后礼佛时,不应跪在中间的拜垫上,此中间之拜垫为住持所用,如果大摇大摆在中间拜垫顶礼,也是轻慢及失仪。拜佛最好不用拜垫,行者应择一边,不拣净秽,就地而拜。拜时应自庄重,不苟言笑,旁视无人,也不必管别人对你的讪笑与轻视,甚至说你迷信,这是忍辱与消业障之时。拜佛不可用三拜九叩礼,宜用古印度之五体投地礼。所谓五体是指额、两肘及两膝,此五体(部位)悉投于地,不触地面则不如法,此点甚为要紧。在印度以头顶为最尊,以足为最卑;对圣哲贤德之人,最恭敬礼,就是头额触地,两肘、两膝皆伏于地,双手抚托受者足,如是为最敬之礼,此表达心悦诚服之意。外道多用作揖(两手抱拳)、三跪拜、三叩首,佛弟子不可用外道礼仪,必须按佛教礼仪方为如法。<BR>礼佛后,应礼拜住持师,以表示恭敬僧伽及顶礼一切十方僧。顶礼法师时一拜即可;若再遇其他法师时,皆可以问讯礼行之,合掌当胸,合十为礼,此礼等于问好之意。问讯礼,更严谨的则先合掌当胸(合十)稍弯身,合掌之手顺着向地时,立即将右手之中、无名、小指叠于左手之中、无名、小指上,二手之食指尖相结作半圆形,不可为尖形,二手之姆指尖也相结,直身,举向上至两眉际间,此手印叫毗卢遮那印。作此印时,我们本具之佛性,刹那与佛的法身结成一片,此是以心印心,佛即会意,理上问讯之最崇高大礼。行此问讯礼时,贵在三业清净,都摄六根,一念不生,一念不灭,功德难思。<BR>对于寺院中有许多职位名相也应知道。如寺之主持方丈,在中国各寺院皆称寺主为方丈,实为住持之住所;方丈即今之住持。住持之意即住于世而保持法统之传承。此外就是监院,监院就是现在所称的当家师,小的寺院只有一位,大的可以两位以上。维那师,司寺中法务者,在法务时于念经,诵戒或作佛事之领众者;过去在丛林有犯清规戒律者,也由维那执行处分之事;维那有维持纪纲之意。香灯师是管佛殿事务的。知客师是接待云水僧及宾客者,并管理清众的告假与销假事务。若细分之,在禅林制度中的职位名目繁多,在台湾省内的大丛林已不多见,许多职位更少用了。还有寺僧所住的叫清众寮。挂单的行脚僧所住的叫云水寮。厨房叫做香积寮。病僧所住的叫如意寮。<BR>此处须一提的是挂搭,也称挂单;凡到处参访的行脚僧,在十方丛林僧堂之钩上,将衣钵锡袋悬挂其上,寺主默然许可,即可依止。这些常识在家居士都应该知道。<BR>5、其他——在家居士吃饭也有规矩,这规矩只限用素食,荤腥食为凡食,不得用此法。凡吃饭前先合掌称念(人少默念亦可):“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念毕放掌,以左手指触筷子尾端,以右手捏筷子上端。佛教斋堂摆筷子都是横式摆法,主要怕所披之僧衣大袖把筷子打落地上。筷子拿起来先以筷子触手端著右边饭米粒默念:“愿修一切善”;次用筷子触左边饭米粒默念:“愿断一切恶”;再用筷子触中间饭米粒默念:“愿度一切众”。此是禅门规矩,行者加此运用,功德更大。用斋时不可打妄想、不得偏食、不得杂语、筷碗均不可有碰撞声,吃食也不可有吞吐声,要默然无声,碗内及面前菜盘内俱不可剩有残食。食毕称为结斋,在大众用斋时有僧值师,见大众用斋毕居中向上站,默示结斋,维那师举腔,大众随念:“萨多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南,怛侄他,唵,折隶主隶准提娑婆诃”;接念:“饭食巳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然后顺序出堂。禅宗把吃饭的地方叫做观堂,把饭菜叫药石,观饿为病,观饭为药,禅宗以禅悦法食,故在未达此法食时,作此观想。<BR>斋的意思是时,也就是时食(午前食)之意。诸天早食、佛午食、饿鬼于夜间出觅食,以咽喉出三毒火故,虽食不得。佛以慈悲故,乃过午不食,称之为持午。所以我们凡夫不能持午而需晚间一食的,不必念供养文,不必念结斋咒偈,只要发惭愧心即可。后人将斋之意思改为吃素不吃肉,这也是慈悲的转化吧!其实斋的意思很广泛,不限于吃素,因其中尚有净心止念、屏绝嗜欲的意思。吃素的人不能说成不吃荤,应该说不吃荤腥。要知道荤是指五辛而言,所谓辛是指有辛味的蔬菜,这种带辛味的蔬菜,吃素的人也不可吃。什么是五辛呢?是指蒜、葱(含洋葱)、薤(像蒜之样子,但不是一瓣一瓣的,而是如洋葱一层一层的)、韭、兴渠(一说是中药的阿魏)等五样。其中常见的是前四种,后一种兴渠,相传生长西域于阗,中国不生。此五辛何以称荤,其气上冲于脑可令头晕,依戒律言,若故食犯轻垢罪。实则此五种辛物皆有秽气味,天龙八部不乐此味,而护法远离;魑魅精怪反喜此物,而障正道;复多增淫欲,故佛律止。此荤不指肉而言,甚为明确。兽、畜、水族类为腥,皆带有腥臭臊膻之味,此味障慈悲心,惟罗刹喜好此味,故不可食,今言吃素者,不可说不吃荤,应该说不吃荤腥,才是正确的全名。<BR>又在家居士皈依之后,是否一定要吃素呢?众生吃肉食,是多生累劫的习气,互相啖食,无有了期。但是一旦信佛,立即叫他吃素,或许很难断,甚至退道心;所以佛开方便,有三净肉之说,即“见杀不吃,闻杀不吃,为我而杀不吃”,除此三净肉之外,皆与杀因太近,尚未修行,业报现前。要注意的是,一切大小生命,绝不可杀害,否则杀生必定堕落,没有侥幸可言。三净肉也非佛教就此准许可以吃肉了,乃是不得已所开的方便之门。在家居士应学习渐断荤腥,起初可以早斋(早晨一餐吃素)、朔望斋(农历初一、十五日)、六斋日(农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如逢月小则廿八日、廿九日)、准提斋(也称十斋日,农历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如逢小月则廿七开始)、观音斋(农历正月初八,二月初七、初九、十九,三月初三、初六、十三、十九,四月初八、廿二,五月初三、十七,六月十六、十八、十九、廿三,七月十三,八月十六,九月十九、廿三,十月初二,十一月十九,十二月初八、廿四)、月斋(农历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个月)。以上吃素日期,是为渐断荤腥之法,或有利根者,也可一次断尽荤腥。有人念佛,念久一吃荤腥就呕吐干净,此为身心不受,自然断却。如果仍未吃素的,不要吃牛、狗、蛇、狐、猫及各种野兽肉,以及无鳞鱼之类,如鳖、龟、泥鳅、鳝鱼、河蚌,有鳞鱼如鲤、鲫鱼等。十方佛、菩萨皆以断肉食而兴慈运悲,所以学佛的人最后一定要断肉食,修行才有进步和成就,否则如蒸沙成饭,决无成功的道理。所以《楞严经》上说的很好,如果修行人,不断肉食的,不管智慧如何现前,仍要依因果律往罗刹鬼道里去报到受报一番,那又何苦来哉!因为肉食者的行为是与罗刹相通的。大乘菩萨要长养慈悲心,最后是一定要断肉食的,才能与佛、菩萨相应的。<BR>或有人问蛋可以吃吗?依佛法言不可食,因胎、卵、湿、化,皆属有情生命,就鸡蛋未被公鸡所乘,以其由鸡身所生,仍是不净腥物,故不应为食。乳类为肉体中榨出者,真苦行者必不会食;实在说以豆浆代乳,更为营养,故乳类又不得已时才可食。今人则以营养为说,古人逢年过节才有鸡肉之食,也未有短命的;今人日日大鸡大肉之食,不但未长生不老,营养过剩的糖尿病、心脏病都来得很凶;甚至癌症,至今医学束手无策!古德一日一食成就甚多,虚云老和尚在山中只食芋而能入定,密宗米勒日巴祖师食麻而身能飞腾,足资精神重于物质,精神克服物质。世尊六年苦行,过尼连禅河,行中流身虽难支,以定力故,而达彼岸,由牧羊女供乳,此皆示不得已而食之表法。真修行者,概不重物质条件,由此更可明矣。<BR>回向是为做功德的回转方向之出处;当然佛教里指的回向,是回向到无边际的法界中去,此是大乘行者独特处;不回向如同自了,所以行者做一切功德,乃至纤细功德都要回向。做功德切忌执著功德相,当将功德性引向法界之后,千万不可再有所忆恋。回向略别之又有一般回向、个别回向、大回向、普回向、总回向等等。其实一般回向就含有普回向,大回向之中也有总回向之意义,但为了要说的明白,就分开来讲:一般回向都载在课诵本中,所谓一般是指祖师将其经验体悟到的,能获得自他二利者写出简要的偈语来,在用何种功课,以何种功德而定;个别回向是对症下药集中力量之法,往往为了某人、某事、或团体、或冤家债主、或超度荐拔、或消灾延寿皆可,其回向文偈可临时拟用;大回向是加入了无上的悲心与愿力凝结而成的回向,大多是文句较多的偈语;普回向大以普贤菩萨的普皆回向的愿王而来,此种回向全以一切众生作出发点的,是无我的观念,此为悲心至极的表现;总回向是特定一个时期,如佛七、结夏、水陆道场、法会等圆满之时,或一年之岁尾之再一次总的回向之意,有加深回向的意思在内。<BR>以上所有回向的略别,在形体上、文字上或略有不同,但其主旨以发扬大乘行者的精神则是一个,所以回向在修行者来说,是不可免却的。<BR>佛教徒对外讲话不可以太“外行”,因为您的言行举止充分代表了已受过佛陀教化的人。譬如有人问您什么是佛,这个问题都解答不出,就未免太疏忽了。如果您说佛跟神差不多,就是为人求平安的,这种似是而非的语病,不但失去了弘法的意义,而且助长邪见,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在这个新时代的大乘菩萨道的学佛者,应具备出世法之慧学及世法上的一般知识,才能在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菩萨行当中胜任愉快;尤其今日社会组织形态上的错综复杂,人际关系接触频繁。当然这是一个宏法利生最恰当的时期,因为人们在物质享受之余,他们心灵上的空虚是不能用所有物质条件所可弥补的,我们要接引众生,就要了解众生,更要充实自己的学识(世法的),启发自己的心智(出世法的),那么“外行话”和“语病”必须格外小心,不要被人贻笑大方。<BR>诸如“灵魂”是异教所用,佛教应叫做“神识”,宗教家指人死后的灵性精神,现代讲的四次元灵的世界,充满了这种幽灵,西洋宗教学者及我国道家也多用“灵魂”来表示人身死后的另一生命的形成,惟独佛教说为“神识”,此处所说的神是指那一点灵明不昧的精神,而寄于第八识中,人在死后所有识的反射次第消失,归于第八识,第八识依业轮回受报,此说为圆满,佛教用“神识”而不用”灵魂”一词甚明。“礼拜”也是异教所用,其意指七天一次的教堂祈祷,“星期”是指每七天轮为一周期而言,佛教徒每日做课,也可说时时做课,不规定在周日,所以不宣称星期日为“礼拜日”。佛教谈“慈悲”,异教徒谈“爱”。因为有爱就有占有欲,有占有欲就有我执坚固的决定性,所以佛教不说爱而言慈悲,悲者拔苦,慈者与乐,足见佛陀平等度世的伟大,他不但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同时还要灌注给众生一切法乐——无苦之乐,因佛陀已破我执,岂有占有、贪爱?假如配合今天时代潮流所需,以方便而用“仁爱”、“爱心”也无可厚非,问题是能这样说就可以度脱他们,如果能度脱他们,用用又何妨。这里要说明如此运用的方便行也是很不得已的,就以“慈悲”来说,是彻底解决人生痛苦的方法,佛教不只是标榜,不只是表面化,而是出自内心。“慈悲”比之“爱”的含意是两种不同的方向,“慈悲”是比“爱”来的更伟大、更辽阔。当然类此用语很多很多,一个佛教徒的言行立场很是要紧,请勿忽略。<BR>再者,有关居士求法的问题,末法当中以修净土法门为最捷径,也最稳当;因为皈依以后,师父教一句“阿弥陀佛”圣号,直下承当,行住坐卧,不离这句,一旦摄住了心,净念相继,包管最后有个好去处。因为这是末法中三根普被、众善同归的无上法门,老人、小孩、忙人、闲人、有学问的人、没学问的人、士、农、工、商、学,上者达官显贵,下者贩夫走卒,若肯万缘放下,执持佛号,就是乘上了大法船,不达彼岸,船是不停的。而且妙的是不管哪位过来人,告诉你这一句佛号,就决定度定了。明朝以后许多大禅师,到了参破话头、漆桶脱落,回过头来,还是修净土法门,发愿往生,成就宏伟。历代高僧,斑斑可夸。那为什么还回头去修净土呢?因为虽然悟了法界空性,毕竟在事相上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绝对不是一悟就可以成佛的;那么依止空法并非究竟,就是见思二惑已断,然而那无明、尘沙二惑尚未断尽。若不相信,请自己观照一下,业障多重?习气几多?您心里总有个数,就是那些隐居深山的老禅师,开悟了,就判位说也还是在三贤位或登地的菩萨,如说一开悟就成了像释迦佛一样,现在千佛、未来千佛中恐怕没有您我的名字吧!肯定不是一悟,就能成佛,故尔回向往生净土,此为方便依止,以往生西方不退转故。就是许多智慧极高的利根行者,先求得开悟(上根修行方法),然后再依止净土,成佛做祖是跑不掉了。今天末法找位有功夫的禅师,是难以寻找的。为什么参禅要找禅师指导,此是法脉传承问题,没遇到传法的,等于不得法,也就没有传承的加持力;寻不到禅师传法,等于没有缘得法,如果与禅没缘,可千万不要盲修瞎炼!不然中途出了差错,就只有随业受报去了!这传承的法牒,依法而受就要规矩,佛教徒当然要懂得。末法当中,我们凡夫业重障深,法未修成,障先现前,所以说没有有经验的禅师指导,如履薄冰,如入深渊,一不小心,就此休了。更当知道的是禅宗的书籍,有许多公案解答,千万不要去看!如果你看了那一则公案,那一则公案的话头你就永远参不透消息了!何以故?一切文字相皆是葛藤,把人缠住不肯放松,吾人修法常以自我知见,依文解义;与法相背,与圣日遥;不以智照,性何以显?当知,禅宗离文字相,绝诸戏论,取性不取相。就凡夫言,思惟则以先入者为主,否定客观因素,取著文字相,不肯舍离,故文字相一经渗入,必为所缚,万难拔除,那么古德写下公案的机锋又为了什么呢?那是为了透了本参以后,乃至重关、牢关的诸般消息的印证而已。其实也是多余,真正开悟以后,以心印心,还要印证些什么?彼此会心一笑,或者语默寂然,皆可印证,文明的说法,就是玄秘的默契啊!<BR>密宗更注重传承,传承的上师加持力量很大,所以密宗要皈依金刚上师受灌顶后才能修法,上师传什么法,就得修什么法,是次第而修,先传的法一定要修完指定的数目,修行圆满,才能再传进一层的法,非常著重各派传承,不许杂修,如果未皈依,也未受灌顶而偷学,是为盗法论。一切密部之法本,未经上师许可,不得翻阅修习,手印也不可随意而作,否则也是盗法。这里又有普传之密,则不在此限,如西藏的诺那上师,为了悲心,就在中土有许多普传的咒语,叫《诺门普传真言集》;像早课中的《大悲咒》、《十小咒》,更是人人可持诵的,但其中《大悲咒》尚有坛城之羯磨作法,则又需要上师之传法了,而不得自行修持。此外又在一九三九年,有位金慧畅居士所著《安乐妙宝》,发心以梵音注音的密咒,初修甚为方便,其中有的似乎仍应请上师指导才好。何以禅与密的修法要这么严格规定呢?如无师父指导,往往出了境界,不知所措;遇了魔障,不知排遣。走火入魔,又能怪谁?有师父指导,重重关险,如履平原;才能化险为夷而成就无上菩提。有师传承得有四种方便利益;一者得法、二者祛魔、三者印证、四者成就。今略解如下:一者得法,以法脉传承故,其法一经传授,自然得到,与原具法性汇通。二者祛魔,一切魔障现前,出了毛病岔误,有师可解。三者印证,一切境界现前,或正或邪,或真或幻,或深或浅,由师证明指导。四者成就,以根本历代祖师传承之加持力,以及佛法不可思议力与本具佛性感应道交,佛我无二,凝结一体,成就无上菩提。过去在中国各地丛林和深山茅蓬,常有十方云水僧,都是到处参学,如果因缘成熟就可以遇到高僧指点;如今末法时期,即使访师求道,也难得大因缘了。<BR>出家人诵戒时,在家居士或凡夫不可故意听;出家人之戒本及其注释,皆不可翻阅。故意听及阅出家律,皆有罪过。此防在家身、口、意三业造作;人之习作,常揭人之短私,实则自已尚未修为,而先口传出家是非,苦报先受,况且影响佛门清净,令人退失道心,皆难逃因果律处分。<BR>尤其要注意的,千万不要修净谤禅,修禅谤教。修此斥彼,修彼排此,皆有谤法过失。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乃针对众生八万四千种病,对机施药,可起沉疴;涓滴流水,悉入大海,学人若不慎思明辩,理事圆融,则障生无疑。<BR>我们继续谈谈写信的规矩;今天以科技为主的时代中,人们似乎成为天之骄子,反把文、史、哲的人本精神给埋没掉了,所以人心不古啦!人情淡薄啦!世风败下啦!道德沦丧啦!都为之来临。那是因为人类自私自利的现实观念很重所致,短视刻薄的思想油然而生,追求物质享受不遗余力,不要说道德问题了,文学上的修养也大大的打了折扣,就是写信的礼貌问题,也几乎荡然无存。就以佛教徒来说,我们所追求的应属于精神范畴内的,那最起码的文学修养、礼节修仪,总得要讲究的。所以借这一章也要交代一下。<BR>写信抬头的称谓,也不是随便的。已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女众,今依俗称一律称法师,或只称师也可;未受戒的出家男女众,只可称为沙弥师(男)或沙弥尼师(女),不得称为法师。对德高望重的称为和尚(和尚义译为力生,有亲教师之意,在佛教内‘和尚’一词,是极为恭敬的),年高可加“老”字,僧、戒腊俱高,有威德可服众的,称为长老或上人。给法师写信恭敬一点,应加“上某下某”,较为庄重与尊崇。法师们都有两个法号,一个内号,一个外号;内号只有他的皈依师、剃度师、尊证师才能称的,因此我们称呼他的内号就不应该了。佛教徒对一般人信件来往之称谓与俗家一样,如先生、小姐、女士、兄、弟等等,但与在家居士通信就有不同,如已确知皈依过三宝的,才能称为居士,不能确知皈依过三宝的,可以从俗称呼。<BR>写信抬头的称谓弄清楚以后,在称谓之后就是要写××鉴,鉴就如同用镜子照著一样,以辨别以下的信件内容不是虚伪之意,换言之,这封信的表达是出于至诚的。对德高年长的法师,如同面对我们的父母一样,我的父母传给我们生命,师父是传给我们慧命的,生命是世法的延续,慧命是永恒的持延;因此,对父母写尊鉴,对师父也是要写尊鉴,尊者至高无上之意。对法师及居士们,都可写净、慧、慈、法鉴等。社会上写的惠、伟、钧、勋、台签等在此并不太适合,有人用如晤、如握,有欠谦虚,那只限在俗中之兄弟及至友,尤其礼鉴是大忌讳,对方有丧服在身才用的,不可不知!<BR>信写完了,有一个结尾祝颂词,对长上的应写敬颂、敬祝、敬请;平辈者陈上面所述也可应用外,新一点的可写顺颂(祝)、并颂(祝),其中词句以简洁有意即可,如:净安、净绥、法安、法乐、禅悦、福绥、福安、慧绥、慧安、法喜充满、法喜无量、福慧增上、吉祥如意等等。署名之下,居士彼此之间写“合十”即可,不必写“顶礼”,如甲居士写给乙居士的信,署名之下写了“顶礼”二字,乙居士回信时一定也要写“顶礼”二字,以示回拜。“和南”华译即为顶礼,在此附带一提。居士们对出家二众应以尊敬心,必须写“顶礼”二字,凡受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不论其年龄大小皆应如此,此是依法而言;至于世俗上的叩上、拜上、谨启、敬启,都不太适用。居士彼此写信署名上自称“末学”、“后学”、“晚学”、“不慧”,如给法师写信时,应自称“三宝弟子”、“佛弟子”、“弟子”(不必称门生或徒),向戒师父可自称戒弟子。总之,无论细微小节,也不可忽略。为佛弟子,做众生楷模,以正知、正见、正信、正法之身教,示范于众生之前,则众生易于接引,实非难事。<BR>四众佛弟子,以在家居士易犯威仪不整、言行失态之过咎,诸如东张西望、神不守舍、勾肩搭背、绮语嬉笑、随地吐痰等等,其原因以出家众依律搭衣,于世俗上易于辨认。在家弟子,则以衣著与世俗无二,故尔放浪形骸,常失身份。应当自念,我为在家佛子,整肃仪容,自重庄严,为众表率,令人钦敬;言谈不苟,行不乖违,常提正念,不令散乱;举止安详,易制一心,在家行者,为真修行。世俗称“礼节”,是指以礼的形态来节制约束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礼貌”是指以礼的威仪来端正庄严自己的行为。佛教是以戒律及其演化的威仪及清规,为主体的发挥,做三业的指导原则。因此佛弟子的一举一止,皆应三思而慎独。<BR>居士在社会上可以有种种事业,以维持生命、养护家族;但应从事正当职业。一位正信佛教徒,如果做非法职业,在修持上必有重重障碍,非但不能成就净业,反而造业而堕恶道,则又苦无出期了。<BR>尤其是对世法上触犯国家的法律,更不可原谅,诸如贩毒、走私、开设赌场,以及违反国家与社会之安全等职业。此外如舞厅、歌厅、酒家、影戏院、暗咖啡厅、暗茶室、旅馆、赌具、捕鱼具、钓鱼具、猎具、淫药物具、堕胎业、养畜禽水族(奶业除外)及买卖,肉商、野味商、荤腥菜馆及摊皈、渔夫、屠夫、兽禽虫类之艺品商,色情书刊、外道书刊,贩卖禁药(迷幻药、速赐康)等,皆不可从事。凡从事交易,绝对公平,不贪暴利,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从事任何行业,并不妨碍自身修持,惟以上各行业乃不正业,与五戒有关,因果甚速,故不宜为。如已做者盼能渐渐转其他行业,万一暂不能转,应存渐愧心、忏悔心;也应时刻存心转业,此事对在家居士来说,甚为紧要。<BR>佛教图书馆藏书甚丰,当然,借阅佛书也有规矩,不但是借阅佛书,就是一般图书馆也要遵守他们的规定、章程,何况佛书。佛经典籍,是无上智慧的凝结。所以说“佛经所在,即是有佛”,此即令人有恭敬心。况且佛陀金口宣说,乃至菩萨及祖师们的论钞注疏,以及诸上善人依佛所说,广疏正见,自应一一顶礼赞叹。所以请阅佛书应有十五点规定:<BR>一、阅前请先净手。二、阅时双手恭读。<BR>三、阅时或置净桌。四、阅后请放净处。<BR>五、请勿携入闺房。六、请勿携入便所。<BR>七,请勿躺卧阅读。八、请勿放置腿上。<BR>九、请勿放床椅上。十、请勿粘唾揭页。<BR>十一、请勿画涂污染。十二、请勿撕破折角。<BR>十三、请勿损毁封面。十四、请勿卷叠夹腋。<BR>十五、请勿持经过腰下。<BR>今天各位同修家中,或多或少皆藏有佛经佛书,这十五点规定,应予遵守。<BR>但愿大家智慧增长,莫因忽略小节而获无边罪过。<BR><BR><BR>佛门礼仪<BR><BR><BR><BR>目 </P>
<P style="TEXT-INDENT: 2em">次</P>
<P>一、殿堂仪规<BR>二、敬法<BR>三、敬僧<BR>四、四威仪<BR>五、穿海青的注意事项<BR>六、斋堂仪规<BR>七、讲堂仪规<BR><BR><BR><BR><BR>一、殿堂仪规 <BR>“殿”者王所居:佛谓之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烦恼生死大病;又中国最初佛教初传入东土为王等贵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辞,乃武则天所立,如众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禀事。俗云:“无事不登三宝殿”。 <BR>(一)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BR>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BR>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 <BR>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不可以佛殿为通道,任意穿梭游走。<BR>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BR>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随众向上齐眉即可。 <BR>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BR>7.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BR>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BR><BR>(二)如何尊敬佛像: <BR>1.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BR>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BR>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安处,切不可任意堆置:<BR>(1)佛像若有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BR>(2)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BR>4.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佛像附近,举香观想拜佛。<BR>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BR>5.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 <BR>6.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BR><BR>(三)如何礼佛(拜佛): <BR>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 <BR>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BR>3.礼佛三拜之含义: <BR>合掌手势:双手平举当胸,五指合并向上。<BR>(1)折伏骄慢心;<BR>(2)见贤思齐;<BR>(3)忏除业障:所谓“礼佛一拜,灭罪河沙”,灭罪当先整肃威仪,内外威仪具足,自能感应诸佛、菩萨之护持加被;<BR>4.礼佛的方法:<BR>第一拜,发露实相忏悔:<BR>弟子○○愿与众生同修忏悔<BR>发露忏悔:<BR>往昔所造诸恶业 </P>
<P style="TEXT-INDENT: 2em">皆由无始贪嗔痴</P>
<P>从身语意之所生 </P>
<P style="TEXT-INDENT: 2em">一切我今皆忏悔</P>
<P>实相忏悔:<BR>罪从心起将心忏 </P>
<P style="TEXT-INDENT: 2em">心若灭时罪亦亡</P>
<P>心亡罪灭两俱空 </P>
<P style="TEXT-INDENT: 2em">是则名为真忏悔</P>
<P>第二拜,发愿修道:<BR>弟子○○愿与法界众生<BR>同消三障诸烦恼 </P>
<P style="TEXT-INDENT: 2em">同得智慧真明了</P>
<P>普愿罪障悉消除 </P>
<P style="TEXT-INDENT: 2em">世世常行菩萨道 </P>
<P>第三拜,普皆回向:<BR>弟子○○愿与法界众生同生极乐、共证真常 <BR>我此普贤殊胜行 </P>
<P style="TEXT-INDENT: 2em">无边胜福皆回向</P>
<P>普愿沉溺诸众生 </P>
<P style="TEXT-INDENT: 2em">速往无量光佛刹</P>
<P>(5)礼三宝文:<BR>我弟子○○愿与弟子多生父母、师长、知识、檀越、法俗眷属、冤亲债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各个得仗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身、智、行、愿威神之力清净三业,分身尘刹、尽未来际一心顶礼尽虚空界、微尘刹土中、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BR>礼佛:<BR>能礼所礼性空寂 </P>
<P style="TEXT-INDENT: 2em">感应道交难思议</P>
<P>我此道场如帝珠 </P>
<P style="TEXT-INDENT: 2em">诸佛如来影现中</P>
<P>我身影现如来前 </P>
<P style="TEXT-INDENT: 2em">头面接足归命礼</P>
<P>礼法:<BR>真空法性如虚空 </P>
<P style="TEXT-INDENT: 2em">常住法宝难思议</P>
<P>我身影现法宝前 </P>
<P style="TEXT-INDENT: 2em">一心如法归命礼</P>
<P>礼僧:<BR>能礼所礼性空寂 </P>
<P style="TEXT-INDENT: 2em">感应道交难思议</P>
<P>我此道场如帝珠 </P>
<P style="TEXT-INDENT: 2em">十方菩萨影现中</P>
<P>我身影现圣僧前 </P>
<P style="TEXT-INDENT: 2em">头面接足归命礼</P>
<P>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心中默念“南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持而异,并无定规。 <BR>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心意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礼佛时,应默念偈:“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缚日啰吽(读:伐兹腊轰)”或“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衹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BR>6.凡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迳行而过。 <BR>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 <BR>8.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 <BR>9.大殿正中央的拜垫是住持礼佛用的。 <BR><BR>二、敬法 <BR>(一)如何请经、持经: <BR>1.请经时,经要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三指置书下。 <BR>2.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 <BR>3.不可将经书卷之若筒。<BR><BR>(二)如何诵经: <BR>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读经,必先静坐片刻,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诵经时,除双脚不可交叉外,也不可边诵经边吃东西。 <BR>2.读经必字字理会义解,与心相应,不可草草涉躐。 <BR>3.经书当覆以经盖,以免灰尘积落。经上有灰尘当以净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尘。经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杂物,当敬法如敬佛。 <BR>4.个人诵经以不妨碍他人为宜,团体则应随众诵念。 <BR>5.读经中止,当以纸条记之,不可折叠经页。 <BR>6.专供读诵之经本,不可写字。万不得已,以铅笔为记,熟诵之后必须擦净。讲课之经本则不妨于消隐处笔记。 <BR>7.诵经时,有人造访或问话时,可以合掌答礼,或以纸条记之;将经典合起,起身迎客,千万莫未将经典合起,即对着经典谈论世俗话,或大笑不已,这是亵渎法宝的行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诵完而心生烦恼,当知:诵经的目的,是为了开智慧;念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信心愿力;吃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慈悲心。 <BR>8.读经时忽生杂念,则应将经本合上,待杂念消去后再读。 <BR>9.放经书时,不可一半在桌内,一半在桌外,当端正之。对经书、袈裟、衣钵、锡杖、念珠、佛尘及一切法器,皆当恭敬处置之。 <BR>10.经书损坏应当修补,如实在无法修补时,可以焚烧之,将余灰洒于清净之处,勿使人践踏到。<BR><BR>三、敬僧 <BR>(一)僧五净德 <BR>1.发心离俗:谓出家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 <BR>2.毁坏形好:谓出家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除去世俗尘衣,而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而为世间之福田。 <BR>3.永割亲爱:出家之人割舍父母亲情之爱,而一心积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BR>4.委弃躯命:谓出家人委弃生命,而无所顾惜,惟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间之福田。<BR>5.志求大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脱一切有情,为世间之福田。 <BR>由以上僧之五净德,应当敬僧如敬佛。<BR><BR>(二)敬僧之法 <BR>1.路途中、静坐中、诵经中、禅行中、剃头时,以及洗澡、上厕所、乘车船、睡卧等时,勿礼拜大德。除诵经、生病、剃发、工作之时,不得见出家众经过而不起立示礼。 <BR>2.遇大德入寺院中,当集合大众,敲二鼓一钟,直到大德进入大殿站好为止,由班首称:“顶礼某大德”、或“向某大德接驾”。若大德要离开时,亦敲二鼓一钟,直至上车为止,此乃迎来送往应有的礼节。若仅是个人欲行礼,则可进入佛殿后,向佛行礼,口称:“顶礼某某大德”。<BR>3.大德吩咐之事情,当奉命唯谨,尽力办好。不可请师父帮我拿东西、带东西,例如:有人知道师父要出国,即请师父帮忙带化妆品、免税烟、酒等物,这皆是不合理的现象;出家人若有出国的机会,也不要替人拿东西,因为有的行李中,可能藏有药物、走私货,这点要谨慎。 <BR>4.顶礼大德时,虔诚一拜即可,时间不宜过长。遇见师父应以合掌问讯以示礼仪,若大德谦逊不受顶礼时,合掌问讯即可,莫执着己意。如果向大德说顶礼三拜,而大德未说“一拜即可”时,依然要拜三拜。顶礼大德要在佛殿时才行礼,不要在大路旁、水沟边或火车站等不宜之处遇师即顶礼,如此惊世骇俗之举动,有失庄严、端正。合掌问讯时要双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礼即可,不可只用一只手作揖,这是不合乎礼仪的。<BR>5.手中持经时,碰到法师时,将经举起与眉齐,向法师说:“阿弥陀佛”,或说:“师父好”即可。 <BR>6.不得直唤出家众名讳。师父有呼唤时,应合掌答:“阿弥陀佛!”。<BR>7.不得盗听出家众诵戒经。 <BR>8.不得说出家众过失。不得与出家众结为父母、兄弟、姊妹。 <BR>9.不得与出家众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BR><BR>(三)称呼大德 <BR>1.不得单称名字,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作“长老”、“老法师”、“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师”,或“师父”、“法师”。 <BR>2.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作“师太”、“尼师”、“法师”、“师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称作“师父”。<BR>3.对年青比丘、比丘尼,则可仅称“师父”、或于其名号下加称“师”字,如称“○○师”即可。 <BR>4.请问大德名号,当先合掌,然后说:“请问上下”、“请问师父尊号”、“法师尊上下”。 <BR>5.于大德前,不可自称“我”字。当视关系而自称“后学”、“门生”、“晚学”、“未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不得称不慧、不才、不佞等。 <BR><BR>(四)与大德谈话 <BR>1.若有问题请问大德,应说“请开示”。 <BR>2.与大德谈话,立处不可高于大德,亦不应站立路中。如果师父在楼上,要到楼上请师父开示,如果师父在楼下,不可在楼上扯开嗓门地叫唤师父,应该到楼下来请示。 <BR>3.请开示,应请大德自订时间,以免影响大德修持,且应事先与师父约定时间,比较理想。 <BR>4.大德问话,当坦诚大方,据实回答。 <BR>5.大德与客人言谈时,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报告,当侧立静候招呼,不得率尔插嘴,失却敬意。若有重要急事,万不得已时,要先说声对不起,然后再请示。 <BR>6.大德看经、写字及上课、休息时,不可上前与之谈话。 <BR>7.若有比丘或优婆塞于深山崖洞独修,女居士不得一人前往请法供养。即使是知其生病,亦不可独自汤药奉侍,应当请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BR><BR>四、四威仪 <BR>欲了生死,先要循规蹈矩,如孔子之制礼作乐,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教戒律威仪无异。执身即除习气,身得自由则心有依处,故古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BR>举佛音声慢水流 </P>
<P style="TEXT-INDENT: 2em">诵经行道雁行游</P>
<P>合掌当胸如捧水 </P>
<P style="TEXT-INDENT: 2em">立身顶上似安油</P>
<P>瞻前顾后轻移步 </P>
<P style="TEXT-INDENT: 2em">左右回旋半展眸</P>
<P>威仪动静常如此 </P>
<P style="TEXT-INDENT: 2em">不枉空门做比丘</P>
<P>(一)行如风 <BR>“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 <BR>即行走时,眼睛要平视,不可左抛又瞄,不可脚跟拖拉出声,举止庄重而安然,心存正念,此即如法之行,具威仪之相。 <BR>(二)立如松 <BR>“非时不住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BR>即站立时,应如松树般地安稳,不可轻率、扭斜或身体抖动,并于适当立时则立,于所立于适当的位置,并心存正念,如此之具威仪之相。 <BR>(三)坐如钟 <BR>“跏趺晏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BR>即坐时,应将精神统一、身心放松。由后观之,彷如大钟一般稳定。切不可坐姿前倾、后仰、左右倒斜。当心存正念而坐,观照自心,如此之坐,具威仪之相。<BR>(四)卧如弓 <BR>“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暂时之卧,则右协晏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BR>即不当卧时不卧,必卧时须右协而卧,一心调息,心不外驰,具威仪之相。<BR>五、出入佛门之礼仪 <BR>(一)入 <BR>1.消假——先到大殿向佛菩萨顶礼消假,次至师父处顶礼消假。 <BR>2.接驾——见到有法师来,应顶礼接驾。 <BR>(二)出 <BR>1.告假——欲离寺前,须先向韦驮菩萨礼拜告假,次向师父告假。<BR>2.送驾——送师父出门当顶礼送驾。<BR><BR>六、穿着海青应注意之事项 <BR>(一)上下楼撩衣之法。(上楼撩前片、下楼撩后片,以免衣托地或被踩到。) <BR>(二)穿海青时,双手不可下垂,应端臂或合掌。 <BR>(三)跪拜时如何撩衣?(双手同撩前片) <BR>(四)长跪时如何起身?(先将左脚向前弯曲,双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脚收回) <BR>(五)静坐时,将盖布巾置于海青内。 <BR>(六)闭静后,双脚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BR><BR>七、斋堂仪规 <BR>(一)内外威仪当具足<BR>1.内,食存五观:<BR>(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BR>(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BR>(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BR>(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BR>(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BR>2.外,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杂话、起诸分别。<BR>(二)食为法本——受食当发三愿: <BR>1.愿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诸恶莫作) <BR>2.愿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众善奉行) <BR>3.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BR>古德云:“五观若明(存),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难消”。<BR>(三)拿碗筷的方式 <BR>1.碗——表龙珠、精华,如吾人本具之如来智慧德相,即所谓的摩尼珠,欲“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 <BR>2.手——谓如龙含珠。 <BR>3.筷子——谓如凤点头。 <BR>八、讲堂规约 <BR>(一)闻法的心态——殷重渴望的盆,方能满装智慧法音,开创自在的人生。<BR>(二)闻&amp;#8226;思&amp;#8226;修——专注的听,仔细的想,行我所知,才能达到闻法的真义。<BR>(三)独坐的威仪——抬头挺胸,端坐摄心,会让你听得更深入,更清楚。<BR>(四)桌面整洁——桌面是摆放经书的道场,保持桌面整洁,就是恭敬佛法的具体表现。<BR><BR><BR><BR>星云大师<BR>生活礼仪篇 <BR>选 </P>
<P style="TEXT-INDENT: 2em">摘</P>
<P>目次<BR><BR>一、相见的礼仪<BR>二、说话的礼仪<BR>三、电话的礼仪<BR>四、共处的礼仪<BR>五、待客的礼仪<BR>六、访友的礼仪<BR>七、职业道德的规范<BR>八、书信的礼仪<BR>九、便条的礼仪<BR>十、衣着的礼仪<BR>十一、饮食的礼仪<BR>十二、居家的礼仪<BR>十三、乘车的礼仪<BR>十四、喜庆的礼仪<BR>十五、探病的礼仪<BR>十六、吊丧的礼仪<BR>十七、接机的礼仪<BR>十八、旅游的礼仪<BR><BR><BR>  <BR><BR>佛教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是说行住坐卧之间都要合乎威仪,如: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总之,在佛门里,吃饭、穿衣、走路、会客,乃至开会、访友、探病都有一定的礼仪。例如:有人批评某一个人吃饭没有吃相,走路没有走路的样子,甚至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这就是没有生活的行仪;有的人衣冠不整,这就是没有合乎穿的礼仪;有的人谈吐庸俗,这就是没有语言的礼仪。所以在佛门中说,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这就是礼仪。<BR>现在的礼仪也不只是古礼而已,譬如电话有电话的礼仪,接机有接机的礼仪,旅游有旅游的礼仪,乃至交通有交通的规则,那也是礼仪。因此,这里所说的礼仪,是从衣、食、住、行、人际往来约略谈之。其实,礼,存乎一心,只要行之有据,都是礼仪。<BR><BR><BR>一、相见的礼仪<BR>人是群居的动物,在家庭里有父母兄弟,学校里有老师同学,机关里有长官同事,街道上人和人摩肩擦踵。所以,每个人不管在工作上,或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和很多人相见、来往。那么,我们与人相见时,应该具备什么仪礼,才不失礼貌、不失风度呢?<BR>1.初次相见<BR>应互通姓名,或递名片,依其身分鞠躬或颔首或握手或合掌。由他人介绍相见时,经介绍人说明彼此姓名后,相互颔首或握手或合掌为礼。<BR>介绍时,依下列次序行之:介绍职位低者于职位高者;介绍男众于女众;介绍年少者于年长者。被介绍者如有二人以上,应先介绍职位高者或年长者,后及职位低者或年少者。<BR>2.一般相见<BR>  子女见父母、学生见师长、晚辈见尊长、信众见僧众、同参道友相见等,应按行辈或职衔分别称呼。<BR>长者入室,起立致敬。同辈入室,相互合掌。<BR>  一般常常见面的亲朋好友,即使见了面也要有话说,彼此才不会生疏。和他人相见交谈的时候,一定要面带笑容,而且态度要亲切,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BR><BR>二、说话的礼仪<BR>在念佛堂里,常听到两句警策的话:“多念一句佛,少说一句话”。在禅堂里,不但不可讲话,连动念都不行,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语言本来是沟通感情,传达意思的工具,但在一个修行者,语言过多并不好,因为不少的烦恼是非,都是由于闲谈杂话而来。<BR>禅宗对语言的看法是,你道即是非;维摩居士的一默似春雷。我国教育,一向也是身教重于言教,一个喋喋不休的人,社会并不看重于他。<BR>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好讲话的人,一知半解,胡天胡地的乱说,给你没有不听的自由,其苦真叫人难以忍耐。相传苏格拉底善于演说,以如何讲话教人,每月学费十元。一天,一位青年前来请其教导演说,并说明演说如何重要云云,苏格拉底等他说了半天以后,向他要两倍学费,青年问为什么,苏格拉底说:“因为我除了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如何不讲话”。这是给好噜苏的人一个很好的教诫。<BR>过去曾参观几处佛教胜会,一进道场,给人没有一点庄严肃穆之感。三个一群,五个一堆,谈天说地,语笑喧哗,这不像佛教的聚会,这像早晨的市场。佛教道场,应该肃静;佛教聚会,更应该肃静。曾有人告诉我说,他有一次参观法国,法国本是个浪漫之国,但一进教堂,虽童子,也正身端坐,沉默不语,他曾叹曰:浪漫的法国人,能将法国治得列为强国,从教堂里才可看出个中原因。<BR>一个国家的兴盛,自有支持兴盛的精神;一个团体的成就,自有使其成就的纪律。东晋时候,名士习凿齿,本是带着一种不友好的态度去拜访大家称道的道安法师,道安法师在战乱中几次搬迁,住在檀溪寺,习凿齿在檀溪寺住了数日以后,写了一封信报告宰相谢安道:“来此见释道安,故是远胜,非常道士。师徒数百,斋讲不倦,无变化技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无重威大势可以整群小之参差,而师徒肃肃,自相尊敬,乃是从来所未见”。<BR>“师徒肃肃”就是沉默诚敬,为什么今日道场法会,僧俗弟子一定要用讲话来表示热闹呢?沉默可以启发智能,肃静才能变换气质。因此,佛教的聚会,大家不要讲话,在静默之中,身心才会扩展,人格才会升华。否则,大家把道场看作茶馆,看作联谊中心,喋喋不休,大讲特讲,岂不把佛教讲翻!<BR>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讲话确是一门艺术,虽不是要每个人都能言善道,但至少要应对得体,如果能在责备的话里带抚慰,批评的话里带赞扬,训诫的话里带推崇,命令的话里含扶掖,抱着如此诚恳和平易的心境讲话,一定会到处有人缘。<BR>佛教中,说话是一种很切实际的修行,菩萨度人常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引人进入佛法大海。其中,爱语正是懂得说话的技巧,能令听者心情愉快,充满喜乐;相对的,若口出恶言、妄语,却是引起是非烦恼的来源。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平时应多说智能的语言、慈悲的语言、喜悦的语言,并应注意说话的礼仪。兹将其要点叙述如下:<BR>说话要诚恳庄敬,不可主观武断、强词夺理。<BR>谈话中,即使自己所言为对方所接受,亦不可滔滔不绝讲个不停,以免防碍他人发言的机会;如与对方意见相左,要机智的转变话题,幽默地弥补争端与气氛。<BR>与人来往,要说不同的佛法,也就是说应众生不同的根机,不说对方不喜欢听的话。<BR>说话要说正派的话、善良的话、中肯的话,说话主要是要让对方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法,以方便沟通。所以哗众取宠、举止轻慢、危言耸听、信口开河的话,尽量不说。<BR>要用心聆听别人讲话的内容,不要光是发表个人的意见。要尊重对方,不可一直讲叙过去的人事。于他人讲话时,不可率性插嘴。<BR>  言谈举止太过做作,故弄玄虚,或言词抽象,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故讲话表达要简单明了,口气缓和,真诚不急躁,言词扼要,不拖泥带水。<BR>与人交谈时,对方在表达意见,不可边听边做事或边看报纸,可缩短讲话时间,但不可显得不耐烦。与多数人在一起,不可专与一、二人谈话,并避免以方言交谈。<BR>  当对方有所要求而自己办不到时,若要拒绝,必须以委婉的态度说明原由,切莫语气严峻,毫无通融的余地,容易令人难堪而反目成仇。<BR>  不可攻讦他人短处,夸大自己的长处。和人谈话,要讲正事,谈正题,不要常常偏离主题,自我宣传。不可说或问对方难以回答的事。寻求他人的优点,避免谈及缺点,并给予适当而诚恳的赞美。应避免谈及他人的隐私,或攻讦他人的私生活。<BR>  谈话中,避免有倦怠的神情,如:打呵欠、屡屡看表等。说话时要面带微笑、谦和有礼、态度亲切。只要是善事、好事,就该勇于在大众面前发表。盛怒之时不轻易发言,以免伤害别人,造成摩擦。与人谈话要正视对方,不可左顾右盼。<BR>已听过的事,又听别人谈起,仍应耐心听,不可显出不耐烦之态。参加谈话或讨论,要能适时发表意见,但不可说得太长而令人讨厌。谈话时,不宜拉住对方的衣袖或手臂,或附耳讲话。谈话切忌以讽刺、取笑、毁谤或打击别人为乐。对方的话尚未告一段落,不可打断抢说,如须先说,则要请对方原谅。<BR>  谈话时,音声、速度适中,并应将内容说清楚,讲明白。言谈中,不可与人争执冲突,以免产生烦恼。谈话中常予人赞美、肯定。<BR><BR>三、电话的礼仪<BR>随着社会转型,人际往来频繁,电话已成为现代人联络、沟通的重要渠道。但是,有的人往往在接听电话时,一听到不喜、不悦、不顺的语气或事情时,就会掼电话。丝毫不考虑这一掼,把功德、人缘、善因、好感都掼掉了,因此,如何善用电话以成功的拓展人际关系,甚至开创事业,这也是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技巧。<BR>电话铃响,要尽快拿起话筒;听到对方声音,应先报上自己的姓名或机关名称,并礼貌性的问候“您好”或“您早”等。<BR>  如果电话响过三声才接,要说:“对不起,让您久等”。欲了解对方的身分,应礼貌的问:“请问您是哪一位?”<BR>  通话中,遇有听不清楚时,应说:“对不起,听不清楚,可否请您再说一次,谢谢”。<BR>  通话中,遇有急事,应说:“对不起,临时有急事,过会再跟您联络”。<BR>  转接电话,应问清对方所说的话,再将电话转给另一方,如此,可减轻对方因电话转接而不断重复相同的内容。接听电话,如果没有征求受话人的同意,最好不要回答“在”或“不在”,只要说“请稍等一下”即可。<BR>  电话中虽看不到对方的表情,但仍必须保持面带微笑,同时讲电话的声音要清晰、平和,语调要诚恳、谦虚。<BR>  电话中,询问受话人在不在时,应先说出自己的姓名。当受话者外出时,应请留言,记下对方的姓名、电话、是否回话等,或听明转告。受别人之托传达重要事件时,应主动说出自己的姓名。办公时间内,避免打私人电话。<BR>  借用他人电话,应先征得对方同意,使用后应向对方道谢。使用电话以三分钟为限,不可以在电话中聊天,或交谈过久,以免占用线路。<BR>  受话完毕,打电话的一方应等对方挂电话后,方可轻轻挂下话筒。如果打电话的一方是长辈,则应由长辈先挂下电话。<BR>  使用电话,声音不宜过高,以不干扰别人为原则。在会议、法会中,应将移动电话关机,以免干扰他人。<BR><BR>四、共处的礼仪<BR>世间万法皆由众缘和合而成。人活着不可能单独存在,必须仰赖社会大众、亲人眷属的共同成就。所以每个人不论走到那里,总离不开人群。每天都会和很多人来往、接触,我们应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对待别人,才能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呢?<BR>不嫉不疑:有一首偈语说:“山也空来水也空,随缘变现体无穷,青山绿水依旧在,为人疑嫉难兼容”。我们和大众相处,最怕的是彼此相互嫉妒、怀疑。疑心,会造成分裂;嫉妒、瞋恨心,也会形成人际的冲突。因此,人我之间如果能够不嫉不疑,互相信任,自然能彼此融洽。<BR>  不打不斗:俗话说“做人要争气,但不要斗气”。人我之间,不要用心思打击别人,用言语打击别人,用种种方法打击别人,也就是不要和人斗争、斗气。<BR>不欺不凌:我们和别人相处,不要仗势欺人,不要处处想要凌驾他人,一个人能够与人和平相处,与人为善,必能受到大家的敬重。如果人人都能对人不欺不凌,社会必然安定、祥和。<BR>  不妄不骗:和别人相处,不妄语,不欺骗,重承诺。人无信不立,能守信的人,别人才会放心和他相处。信用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没有信用的话,你一次说谎、二次说谎,常常妄语,你再有办法,人家也不喜欢的。做人不但要守信用,不妄语,还要不骗人,不要用诈术欺骗别人,掠取利益。因此,不妄不骗是人我和谐的要件。<BR>彼此尊重:有一天,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在开会,眼睛、鼻子、嘴巴都认为眉毛最没有用,怎么可以高高在上?大家你一言我一句,说得眉毛招架不住,只好自愿移到下面来。但是不管移到眼睛、鼻子或嘴巴的下面,都不成人形,最后只好还是让眉毛高居上位。所以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才能互相帮助,互得利益。<BR>  互相帮助:有一个趣谈指出天堂和地狱的不同——地狱的人吃饭用的筷子有三尺长,夹了菜还来不及送到自己嘴里,便给邻座的人抢去吃了,因此便互相责怪对方。天堂里的人吃饭用的筷子也是三尺长,不过他们夹了菜以后是互相送给对方吃,对方也是如此。由于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友爱,因此,天堂里永远充满和谐、快乐的气氛。<BR>  谦恭下意:社会上人与人交往,谦虚恭敬很重要。有人说:世界宇宙有多高?五呎高,五呎高的宇宙要能容纳我们这六呎之躯,所以我们必须要低一点头。因此,谦恭下意才能获得朋友。<BR>  知次第坐:我们进退动静,一定要知道谁比我们长?谁比我们大?谁比我们高?要礼让他,要知道尊卑次第,应该知道自己的座处在那里。你的地位很高,让晚辈、部属坐到前面也不行;你的地位很低,抢到长辈、领导的前面也不行。与人相处的艺术,最好的方法不外是,对方进时,我们就要退;我们前进时,对方就要后退。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能有此共识,必能相处融洽。<BR><BR>五、待客的礼仪<BR>一个优秀的人,必具有大众性、社会性,肯与人接触,帮人解决问题、困难;并从尊重沟通中,与访客建立友谊,令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这也就是待客之道。待客的礼仪如下:<BR>  会客时,对于来访的客人名字要注意听,要与每一个人寒暄,不可只招呼一个人,也不要自我卖弄宣传,要懂得谦虚客气。<BR>  穿著整齐端庄,语气温和、谈吐幽默、亲切微笑,举止安详;态度要亲切、随和、友爱;不令访客有拘束不安之感。应慈悲、热情、主动、耐烦接待招呼客人。记住访客的姓名、特性、嗜好,真心为他服务。赞美鼓励,让来访者宾至如归。多与客人谈说佛法,使他们认识佛教,让他们感受到法喜,获得法益。<BR>  谈话内容应为访客所关心、熟悉者。言谈中,不可自赞毁他,不可两舌、论人是非。依访客的需要提供协助,如食宿、交通、参观、访问等。<BR>  如有先后两批客人来访,应一视同仁,不可冷落一方;彼此若互不相识,应适时为他们互相介绍。了解客人,与之沟通。访客离去时,得以佛书、念珠等法物与客结缘。<BR>待客之道又可分为三类:<BR>  属于亲友的客人:要尊重他,礼遇他,要让他有宾至如归的感觉。<BR>  属于有关系的客人:例如工商、记者、警察等,要给予善意接待,尽快解决问题。<BR>  属于临时的客人:偶然的访问,可因人、因时、因事而定,但总要给人欢喜,给人满意。<BR>总而言之,“相”上虽有差别,待客的诚心是不变的。<BR><BR>六、访友的礼仪<BR>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相交,贵在彼此相互帮忙,相互协助。因此,平常就要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于是,“访友”成为日常社交生活中重要的一环,愉快而得体的拜访朋友,有助于人际沟通,并促进友谊长存。<BR>拜访朋友应注意如下的礼仪:<BR>拜访前须先约定时间,并准时守信。(以不干扰对方家居生活为原则,凡公务,应约定办公时间见面。)<BR>不宜选择周末或节假日前往拜访,除非朋友已作表示。不宜利用清晨、夜晚或用餐时间前往拜访。<BR>  拜访时,应准时抵达,为防交通拥挤阻塞,应提前出发。如因故不克前往拜访,应实时通知致歉,取消约会。拜访时,略微寒暄后,即应简要说明来意。依主人的邀请入座,但应避免坐主位。倘有其它客人或其家属,应与他们招呼后再就座。<BR>  如系业务拜访,谈话内容要点应实时记录备查。倘若主人因另有要务或急于离开而有所示意时,应即告别,不宜拖泥带水,站立续谈。<BR>  告别时,礼貌上主人仅送到办公室或家门口,拜访者如见主人刻意相送,应请主人留步。<BR>  拜访时,若女主人曾出来打招呼或奉茶,辞退时,勿忘问候女主人。<BR><BR>七、职业道德的规范<BR>佛教讲“诸法因缘生”,世间上一切事物都必须靠众缘和合才能成就。因此,一个人不管就业或创业,不管身为老板或员工,都必须靠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奋斗,彼此各守本份,各尽所能,才能共同成就。同行之间,也应该同舟共济,而非同行相忌,如此社会才能繁荣、发展。因此,每个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并共同遵守职业道德:<BR>重视工作伦理,服从领导。对上司交付的任务欣然接受,并马上处理,随时提出报告。<BR>对于自己身负的任务,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才能执行无误。<BR>  奉公守法,敬业乐群;固守岗位,勤奋工作。  不假公济私,不诿过塞责;不浪费公物,不徇私图利。不因循茍且,不图谋利益,不压迫属下,不打压同行。不抢人功劳,不越级报告,不越俎代庖。<BR>  有关工作的资料,必须准确,尤其现在是信息的时代,讲究统计资料,对于数据资料尤须精确。发挥敬业精神,不断充实专业知识。<BR>遵守职业道德,与同业之间不作恶性竞争,不互相倾轧,不互相挖角,不可见不得人好,不存同归于尽的心态。工作主动勤奋,提升工作效率,注意服务品质,时时抱持“给人欢喜、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的工作信念,而不以“磨人为乐”。<BR>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上班时,不在办公室吃零食、聊天、睡觉、看书报杂志或处理私事等。不在工作上宣泄个人的情绪,不发牢骚,不发怨言,不暗中批评同事。上下坦诚交流,彼此融和尊重。离职时,必须向人事单位办理离职手续,并依规定办妥移交。切勿带走公物或业务机密,要保持应有的风度与礼貌。<BR><BR>八、书信的礼仪<BR>写信的目的在叙事达意,因此,行文要切合格式,措辞用字宜力求简练明晰,尤应了解套用语句及应酬语的含义,使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真挚的情感。本篇就书信的结构、书写要领、书信的折法和信封的书写等基本常识及应注意事项,一一说明。<BR>1.书信的结构及书写要领:书信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前文、正文、后文。<BR>  前文:包括称谓语、提称语、启事敬辞、起首应酬话。<BR>  称谓语:寄信人在书信的开端对受信人的称呼,即为称谓语。称谓语要切合收信人与寄信人双方的关系,是信函中最重要的地方,既不可省,更不能错用。如“父亲大人、意公吾师”。<BR>  提称语:紧接在称谓语下,是表示对受信人的礼貌,以及请求查阅的意思,又称敬称语或知照敬辞。如“膝下、尊前”。<BR>  启事敬辞:紧接在提称语下,作为正文的发语辞。现多不用。如“敬禀者、敬启者”。<BR>  起首应酬语:应切合受信人与寄信人之间的关系及情景,表现出真挚的情感,恰当生动。如“叩别慈颜,时保孺慕”。<BR>  正文:是书信的主旨所在,不能轻忽草率,凡叙事、论理、说情,必须文字通顺,层次分明,具体扼要地将自己的感情、思想、意见表达与对方知悉,才算达到了写信的目的。若信件内容含糊其辞,不知所云,则易让人发生误解。<BR>  后文:包括结尾应酬语、结尾敬辞、署名、署名之敬辞、日期等。<BR>  结尾应酬语:这是书信结尾的应酬话,不外有“候覆、盼祷、致歉、保重”之类的话。套用这些语句时,应适合受信人与寄信人之间的关系。运用得宜,可增添书信的力量;不当套用,不免贻笑大方。<BR>  结尾敬辞:作为结束上文的敬辞。结尾敬辞可分为两部分,一为敬语,如“肃此、谨此、端此、草此”之类。敬语如用来申诉自己的情意,对信中已表示过的事作个综合收尾时,称为“申悃语”;如用以请对方收鉴,与申悃语具有连带关系,并可连起来用的敬语则称“请鉴语”;一为“请安语”,如对父母,用“敬请福安、跪请金安”;对亲友长辈或长官,用“敬请崇安、只请钧安”,对师长,用“敬请道安、敬叩铎安”;对平辈,用“顺颂时祺、只颂台安”等。<BR>署名:书信在正文写完之后,必须在左方下端签署寄信人的姓名。在信末具名时,一般对家属及至亲好友,只写名不写姓,对普通朋友应写姓名。署名的右上角要加上自己和受信人关系的称谓,这个称谓必须和起首的称谓相呼应。<BR>署名下敬辞:在署名下须再加敬辞,如对尊长,用“顶礼、敬禀”;对长官用“敬呈、敬上”;对老师用“敬叩、敬上”;对平辈用“敬启、谨启、谨上、合十”;对晚辈用“手书、手启”。<BR>  日期:在署名敬辞的右下方用略小的字体写下写信的日期,以表示书信的时效。一般仅写月日,有时年月日可全写,甚至加上时间。遇有节气或特殊日子时,亦可加写,如“端午节”、“中秋节前一日”。<BR>  附候语或补述语:在书信末尾另行补注,除非事实上的需要,否则宜避免之。对于内文未述及而必须补充的事情,可在署名之后,另起一行书写,称为“补述语”。“附候语”则是附笔问候的意思,也要另起一行书写。<BR>2.书写信封应注意事项<BR>  字体:应力求工整,绝不可潦草,尤其写给尊长,最好用正楷书写。<BR>  地址:受信人地址及寄信地址均应书写清楚,不可省略,尤其寄挂号信及限时专送时,寄信人应将地址、姓名详细写明,以备无人收信时退回,避免误事。<BR>  姓名:受信人姓名应写在信封上正中间。寄信人姓名亦应写明,尤其是寄挂号信及限时专送信件。不过一般平邮信件多将其简略化,只写姓。<BR>  受信人称呼:书写受信人称呼,佛教徒可写“居士、大德”;亦可视受信人的身份而定,如“同学、老师、法师、师父”等;然对于政府官员及具有相当社会地位的人则应把受信人的官衔及职称与姓名一并写出。<BR>  收启字:收启字因受信人与寄信人之间的关系不同而有所分别。对尊亲属如祖父母、父母可以用“安启”,对有官衔者可以用“勋启”,与大德通信应写“慈展、尊启、道启”等,对老师可以用“道启”,对长辈可以用“赐启”,对尊长及长官可以用“钧启”,对平辈则用“大启、台启、惠启”,对于晚辈可以用“台展、台览、收启、亲展、启”。如属机密性书信,不愿别人窥看的,则可用“亲启、亲钧启、密启”。然而寄明信片时,则无开启的动作,所以对受信人只能用“台收”。<BR>  邮票:邮票的黏贴并无定则,不过邮票和图案多为我国的风光宝物、先哲名贤、名画典故,应将其正贴,若是贴倒或贴歪,还是不妥。<BR>  封缄字:在寄信人的署名下则用“缄”或“寄”字,对长辈用“谨寄”。如果寄明信片时,由于没有封闭(缄)的动作,所以只能用“寄”。<BR>托人带信:受信人名字上侧写“敬请、敬烦”,然后空一字,写出“顺便带交、转交、转致、转陈、转呈、携交、面呈、面陈、面致”等字样。下面写“○○拜托、敬托”等字样,并附月日。<BR>若在“敬烦、敬请”上加注寄交者的姓名及称呼,其首字不得低于受信者姓名首字。<BR>  请对方送信人带回的信:在信封上侧写“藉复、藉陈、回文、回陈”等字样,在下角写“名内具”,受信人是尊长时则改作“名内肃”。<BR>折信法:过去对于信纸的折法十分考究,现在则比较不重视,但仍应把信折叠整齐,放入信封时,使称谓语在上方,靠向封口,当受信人启封时,可以先看到称呼他的称谓语。<BR>与大德通信,称呼当尊之以“长老”,自称“学人、弟子、学生、门徒、三宝弟子”皆可,信封面应写“慈展、道启”等字。<BR>  尽量尊称大德字号,不全称名讳,或以上下一字称之。若为在家众,则尊称为“居士”。<BR><BR>  附:对佛教人士尺牍称谓表<BR>称别 开首(任用) 结尾(任用) 自署(任用)<BR>对<BR>长<BR>辈 某公大德仁座<BR>某公大和尚慈鉴<BR>某公大法师尊鉴<BR>某公长老佛眼<BR>某公法师讲席 敬请慈安<BR>恭请尊安<BR>祇颂得大自在<BR>跪颂慈安<BR>恭祝福慧无量 后学某某跪白<BR>晚某某和南谨上<BR>弟子某某顶礼<BR>晚学某某拜禀<BR>侍学某某拜启<BR>学人某某作礼<BR>对<BR>平<BR>辈 某某师兄慧鉴<BR>某某道兄净鉴<BR>某某我兄道鉴 顺颂净乐<BR>即请禅安<BR>即颂法喜 弟某某合十<BR>小弟某某谨启<BR>惭愧弟某某谨白<BR>辈<BR>份<BR>不<BR>明 某某法师慧鉴<BR>某某大德净览<BR>某某仁者莲右<BR>某某上人法鉴<BR>敬祝智能圆满<BR>某某和尚惠鉴 敬颂道绥<BR>祇请慧安<BR>谨颂法安<BR>肃叩法喜无量 学者某某敬启<BR>不慧某某和南<BR>不学某某谨上<BR>学人某某顿道<BR>末学某某谨白<BR><BR>九、便条的礼仪<BR>便条是简便的字条,也可以说是一种变式的书信。<BR>今之社交应酬,除应用电话、传真、书信往来沟通外,很多时候必须亲自走访,当面商议决定。但抵达目的地后,并不一定能见到所要会见的人,对方或许因事外出,或许另有他事,短时间内不能会面,此时访客又不便久候,只好留置名片,并在名片背面留言。<BR>然而名片背面空间有限,虽简明扼要,有时并无法表明必要的意思,所以可能就地取出任何一张可以写字的纸条留言,以表达来访目的,或择时再会,此为便条的由来。<BR>由于“便条”书写简便,已成为今人最常用的一种应用文,其撰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BR>1.撰写便条的方法<BR>便条的书写不同于书信,以简明扼要为重。<BR>开头应酬、启事敬辞,甚至称谓及敬称语等,均可省略。但对交谊深厚及熟悉的亲友,便条开始可写称谓及敬称语,或仅写称谓,在称谓下加冒号。<BR>正文为便条书写的目的所在,可直接叙述。<BR>  文后应酬话及结尾敬辞,则看情形而定,如空间许可,最好一并写上,以表尊重、谦虚。<BR>  署名、日期,等应尽量齐备。对不熟悉的亲友留置便条,文末如仅署名,无法表明自己的身份、职务、官衔,事实上也不便在便条纸上写自己的职位官衔。此种情形,须同时留置印有职位官衔的名片,名片正面,名字的右上方写自称语,名字下方写礼辞,名片左上方写“敬陈○○先生台鉴”等语,注意:“○○先生台鉴”须另起一行。<BR>2.注意事项<BR>对于新交或尊亲长辈,若非不得已,尽量避免使用便条。撰写时,文字简明扼要得体,字体不潦草,使人容易阅读为要。纸张不可太小,以免容易遗失而未传到对方手中。<BR>十、衣着的礼仪<BR>衣服为蔽体之用,但求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不求奢侈华丽。佛门有谓“衣单二斤半”,即表示要懂得节俭、朴素。<BR>《佛遗教经》说:“惭耻之服,无上庄严”。就是说,一个修行者应该以道德为衣,而不必汲汲于物质的追求,致为物欲所束缚。<BR>佛陀曾教诫弟子,穿衣时应当念偈云:“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若着下裙,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若整衣束,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可见在佛门里,连穿衣都是一种修行。但是也不能故意穿著垢腻破烂的衣服,以表示有修行。因此,做一个佛教徒,对于如何穿衣,应该有所认识。<BR>衣着应保持整齐、清洁、朴素。穿著要合乎自己的年龄、身分。衣服要裁剪合身、款式合时,并要配合季节、场合而穿,尤其要注意庄严、得体为要,切勿奇装异服。<BR>居家服为日常生活及就寝时所穿,以宽松为原则。社交服乃参加喜庆宴会、社团活动、联谊会议时所穿,以庄重大方为原则。海青、缦衣等法服,仅于诵经、礼忏、寺院中穿著,平时宜收放保管于净处,不可穿于街市中。<BR>  不可当众赤身露体或更衣、整衣、脱袜。凡穿大衣及戴帽者,入室即应脱下。出外不得穿著睡衣、拖鞋或妨害善良风俗的衣着。<BR>参加典礼或重要集会对服装有规定者,应从其规定。<BR><BR>十一、饮食的礼仪<BR>“民以食为天”,饮食有维持生命,长养色身的功能。佛教徒除了日常三餐外,还有滋养法身慧命的法食,是为充实人生的资粮。<BR>一般人常因个人好恶而挑肥拣瘦,食不知味,佛教徒则应以感恩心受食。在佛门有所谓“吃饭三称念、过堂五观想”。<BR>三称念是:第一匙默念“愿断一切恶”,第二匙默念“愿修一切善”,第三匙默念“誓度一切众”。<BR>五观想是:第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第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第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第四、正视良药,为疗形枯;第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BR>进食时,要保持良好威仪,此外,还应注意饮食的礼仪:<BR>食物讲求卫生,餐具务须清洁。<BR>长者未食及家人未到齐以前,不宜先食。<BR>坐时腰背挺直,手臂平贴身体,勿张开双臂,或把手肘撑放在桌上;双脚应平放,不可翘脚、摇晃。<BR>以自助餐方式进食时,应衡量自己的食量,勿取用过剩而造成浪费。<BR>  进食时,态度从容,仪态优雅,不可狼吞虎咽;口中含有食物时,不可高声谈笑;食物尚未下咽,不可离座;与同座谈话,声音不可太高,并且不可挥动筷匙刀叉。<BR>  吃面包(馒头),宜撕成小块,不可大口咬食。  喝汤时,不宜发出声音,不宜吹气令冷;使用餐具宜轻声,勿使碰撞作响。吃粥时,不得张口吸食作声,当徐徐食之。挟菜应使用公筷,并以靠近自己面前者取用,勿在盘中任意翻拣,尤其不可从盛菜盘碗中直接挟送入口中,应先送进自己的碗中,再慢慢食用。<BR>  与长辈一起进餐,注意用餐速度勿太快或太慢,长辈尚未食毕,不可先行离座。因事必须先行离座,须向长辈及同席者致歉。<BR>  全桌食毕,待长者或主人起立,然后离席。<BR>  饮食中有虫,应掩藏;剔牙时,应掩口。<BR>  餐后应将果皮、残肴放入盘中,不随地丢弃。<BR>  离座时,应将餐具理好,坐椅亦应放回。<BR><BR>十二、居家的礼仪<BR>家庭生活的和谐,是社会安定的基石。家人相处,应以真诚的态度互相沟通、包容、尊重,协助成长,始能和乐共处。<BR>居家礼仪应注意如下数事:<BR>  家人之间应分工合作,共同承担家务,尊卑长幼彼此亲爱敬重。早晚应对父母、尊亲问安。<BR>  父母召唤,应立即答应,并趋前承命,不可虚诺。子弟应服从尊长,如有意见,应婉转说明。  出门说去处,回家报平安。<BR>  做错事要勇于承认。<BR>物品用后应归回原处。<BR>隔窗不窥视、隔室不窃听、不呼唤。与邻居应和睦相处,守望相助,遵守住户规则。开放收录音机、电视机及谈笑等各种声音不可过高,并应适时,以免妨碍他人作息。邻居遇有不幸或丧事,不可高歌作乐。<BR>  入室应先按铃或敲门,等候室内回答。出入门户,上下楼梯,应步履轻缓。室内一切动作,均宜轻缓,以保持宁静。<BR>  睡时熄灯,夜迟归来,须保持安静。<BR>  保持居家内外环境整洁,勿将废物随意丢弃户外,不乱倒污水。当街过道不晒衣物。屋外停放车辆,不可妨碍交通。<BR>  小心火烛,谨慎门窗。随手关门,随手熄灯,随手关水。<BR>  <BR>十三、乘车的礼仪<BR>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交通工具已由步行、脚踏车、机车,进步至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其中以汽车最为普遍,几乎许多人皆离不开汽车。<BR>如何使行车安全?如何有一愉快的乘车经验,这些都需要乘客与司机互相配合,兹将要点叙述如下:<BR>1.司机注意事项:<BR>  定期保养汽车,对汽车的性能应熟悉。维护汽车内外的整洁,应定时清洗。注意油量,若接送贵宾,须事先加好油,不宜于途中至加油站加油。接送贵宾时,要事先把车子准备好,以免贵宾久候而浪费时间。遵守开车时间,并事先检查、发动,以维护行车安全。<BR>  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超载,不闯红灯、不酒后驾车。<BR>2.乘客的礼仪:<BR>  主人开车,其旁位置为最大。司机开车,其旁位置为最小,后座靠右侧位置为最大。<BR>  大车子,前座为尊,应让给长者坐。小车子,长者后上先下,晚辈应帮忙开关车门。<BR>  团体乘车出外参访,下车后应排班依序行进。搭乘公车,应排队上下车,不可争先恐后,不可高声谈笑,不可抽烟。遇年长者、孕妇、病人或残障者,应当让座,并协助其上下车。<BR>  不可在座位上斜躺或横卧,妨碍他人乘坐。行李应放行李仓,切忌塞进座位上下,妨碍邻座。<BR>  维护车辆清洁,不可随意拋弃纸屑果皮。行车时,不得任意拋弃杂物或垃圾于车窗外。行车时,切勿将头手伸出窗外。<BR><BR>十四、喜庆的礼仪<BR>喜,福也;庆,贺也。今俗凡吉祥之事,皆谓之喜,皆值得庆贺。如:嫁娶生子、高龄祝寿,乃至新居落成、新书出版、金榜题名、仕途高升等,可知值得庆贺的喜事不胜枚举。但不管是任何喜庆,均以简单隆重、不铺张浪费为宜,参加者若能注意以下礼仪,则能皆大欢喜。<BR>  家有喜庆,得酌将日期、时间与地点通知至亲友好,但须避免浮滥。<BR>  亲友遇有喜庆,得亲往庆贺,或寄贺卡或以电话祝福。<BR>  致贺时,应依时前往,避免迟到早退。穿著要得体,言行要恰当。<BR>  贺礼的选择,应注意其意义及实用价值,如佛书、念珠等。<BR><BR>十五、探病的礼仪<BR>经云:“八福田中,看病第一福田”。过去丛林设有如意寮、省行堂、涅槃堂、延寿院等养病之所,这些都是佛教关怀病苦众生的慈悲体现。生命是庄严神圣的,每一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尤其人在生病时,感情最脆弱,很希望有人来慰问关怀,因此凡佛弟子见人疾病,皆须应时看护。如何探病才如法,以及如何看护病人,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礼仪。<BR>1.看护病人的礼仪<BR>看护者须有慈悲心,不可傲慢、轻视、不耐烦。要能宽心耐事,举止轻声,即使听到病人口出恶言,亦不可怨恨或回嘴。注意病人的起卧,给予协助,但不要触及病人疼痛处。帮助病人安睡,注意避免一切喧哗滋扰。病人所使用的器具、衣服、饮食等要适当、清洁、卫生。先起后卧,不贪睡。<BR>  遵照医师的指示服药,不要轻信他人的偏方、乱投医药,以致误事。注意病人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变化,并向医生报告,可作精确的治疗。<BR>  病人焦躁不安时,可随机说法,以法供养,使其心灵得到安慰。<BR>以欢喜心为病人服务,如送信、打电话、读报等。可阅读报章杂志、文章或讲些有趣的事,让病人排遣寂寞,保持心情愉悦。与病人谈话的时间不宜太久。<BR>  了解病人身体的病痛外,更要知道病人的心理状态,以帮助其恢复健康。病人的问题,如事业、家人、生活经济等,应予关怀。病人垂危时,要为其说法,帮助他念佛,使病人能安然往生。<BR>2.探病者的礼仪<BR>了解探病的时间,不宜太早或太晚,尊重病人意愿,以免影响病人作息。遵守病房规则。<BR>  可赠送鲜花(除特殊病情外)或书籍,让病人心灵获得慰藉。<BR></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事先了解病人能吃什么,喜欢吃什么,不要赠送病人不能食用的物品。不宜介绍偏方。</P>
<P>  进入病房时,表情应自然,切忌哭泣,以免影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情。应当讲体恤家属辛劳的话。<BR>  不宜谈刺激病人的人、事等,以免病人情绪反应过度,影响病情。谈话声音适量,以免妨碍其它病人。慰问病人应说充满希望的话,给予病人鼓励。<BR>  不要坐在病床上,以免令病人产生不舒服的感受。<BR>  不宜带小孩去看病人,除非病人渴望见到这个小孩。<BR>  自己感冒时最好不要去探病,以免把病菌传染给病人,加重病情。<BR>  见有他人来探病,应适时告辞。离开病房时,要使病人保持愉快而乐观的情绪,祝福病人早日康复。<BR>3.如何帮助病患?<BR>病人刚进医院,第一个产生的是对医疗仪器的恐惧,以及对未来前途的惶然。因此,多听他倾吐,缓和他紧张的情绪最重要。鼓励他对未来抱有光明的希望。事前对病人作较深入的了解,届时观机逗教,应病与药。<BR>  病人是佛教徒,可以带佛教文物、佛教书刊、佛像、录音带、大悲咒水等探望病人。人在生病时最脆弱,宗教的力量能带给病人不可思议的帮助。<BR>  一般人都是在病人刚生病时,一窝蜂赶集似的前去探病,时间久了就冷淡下来,反而容易让病人有被遗弃的感受,继而发生身心的诸多问题。所以,要时时关心病者,才能有效的帮助病患走过病痛的岁月。<BR>  当病患疲累痛苦时,除了给予适当的慰语,最好的话就是身体语言慈悲的笑容、柔和的照顾,尤其在加护病房内,病患插着各种管子,无法言语,身体语言会给他很大的信心。<BR>  可以告诉病人,人难免会有一些病痛,生病的人应该把事情放下,把生死交给佛菩萨。<BR>4.如何在探病中把佛法传到医院?<BR>探病时,除了真诚的关怀,应启发他对宗教生起信心。可小声为病人念佛,并视病人对佛教的认识程度,为其讲述佛法。<BR>  平时和病患建立良好关系,病人恢复健康后,也会引导他的家人皈依佛教。得以佛像、念珠、梵呗录音带等,作为传播佛法的桥梁。<BR>  成立探病小组,一组两人,探病时可携带各种资料、物品,如:念珠、佛像、佛书、念佛机、录音带、大悲咒水等,可主动巡回到各医院或病患家中慰问病人,如观世音菩萨的寻声救苦。<BR>当身体四大不调时,身上就有疾病。当心灵被贪瞋愚痴、怀疑邪见的病毒所侵害时,出之于口两舌、恶口、妄语、教唆,口中就有疾病;形之于色没有表情、面带敌意,脸上就有病;动之于手杀生、伤人、盗窃、邪淫,社会就有疾病。<BR>身体有病,要找医生治疗;心灵生病,除了靠善知识劝告提醒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来医治。弘法半世纪以来,我看遍人生形形色色,曾经有感而发,仿效石头希迁禅师的《心药方》,也为众生的心病开了一帖药方:<BR>慈悲心肠,一条;真心本性,一片;惜福,一点;感恩,三分;言行实在、守德空间,一块;惭愧果,一个;勤劳节俭,十分;因缘果报,全用;方便,不拘多少;结缘,多多益善;信、愿、行,通通用上。此药用包容锅来炒,用宽心炉来炖,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要柔和一点),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作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果能如此,百病全消。切忌言清行浊、损人利己、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舌语、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而以不妒不疑、不放纵、自我约束、心性有道来对治之。<BR>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病为鉴,则可以提起正念,扩大自己。昔时,悉达多太子目睹世间疾苦,心生悲愍,因而立愿精进修行,终于成就佛道,作大医王,疗治众生病;南岳慧思大师罹患严重风疾,无法行动,后以般若空慧观照,不但豁然痊愈,而且开悟见性,后来法化一方,度众无数。我们不必祈求疾病之不临己身,而应该效法古圣先贤,以疾病为良药,自救救他,以疾病为针砭,己利利人。<BR><BR>十六、吊丧的礼仪<BR>生死是人生的二件大事,依佛法的观点来看,生不足喜,死亦不足悲,惟以庄严的心态面对之。因此,遇有亲朋好友往生,应以庄重的心情参加吊丧,并注意吊丧的礼仪。<BR>  接获电话或讣文通知时,应以诚恳的语言安慰家属,勿在言行中加重家属的悲伤。<BR>  穿著朴素,举止肃穆,以表达致哀之意。奠吊时,应肃穆静默。司仪在称扬亡者行谊时,应庄重聆听。<BR>  上香时,齐眉一举即可。除直系亲族成员外,一般行礼者以鞠躬或问讯即可。向亡者致意后,接受二边家属的答礼并回礼。<BR>  奠礼的选择,应视亡者及家属的需要,尤以念佛为最佳。团体参加公祭时,行动要整齐一致,勿到处走动喧扰。<BR>  车辆的停放,不可妨碍邻居出入。<BR><BR>十七、接机的礼仪<BR>在民间团体交流中,机场迎接时所应注意的礼仪如下:<BR>  事前确定班机抵达时间,准时前往接机。如果客人身分特殊,可考虑申请贵宾证,进入机场内,在空桥出口处迎接。洽借航空公司贵宾室,将客人安排在贵宾室休息,等候办妥行李通关等手续。<BR>  如客人素未谋面,应事先告知入境时,将派何人迎接。确认迎接对象无误后,应自我介绍,并致欢迎之意。<BR><BR>十八、旅游的礼仪<BR>旅游已成为物质丰饶的现代人的生活时尚,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不仅可开拓心胸、拓展视野,更可增长见闻、开启智能。然而在旅游之际,如何成为一位高尚的文化传播者。甚至出国旅游时,如何同时做好国民外交,首先必须学习旅游的礼仪。<BR>1.一般旅游<BR>衣着要端庄、整齐、清洁,不可奇装异服。不高声喧哗。行进间,不可吃零食,不可勾肩搭背。所到之处应注意随手功德,保持环境的清洁。<BR>入公厕时,不宜嬉笑吵杂,并应随手冲水,保持清洁,以便后人使用。<BR>公共场所,应遵守规定,不可随意吸烟,乱拋杂物,践踏草坪,攀折花木,或在树木上刻字。<BR>候车、购物(购票)、入场,均应遵守先后秩序。商场买卖,应有礼貌。不肆意购物,以避免浪费及上当。参观竞技,不可无谓叫嚣。听乐观剧,按时进退,保持宁静,鼓掌中节。<BR>  对解说员及向导应尊重,注意聆听解说。不冒险或单独到危险处。如至寺院参访,不随意乱行,东观西看,或随意出入。<BR>2.出国旅游<BR>  出国前:应事先了解当地气候状况及民情风俗等。并将旅程表、旅馆与联络电话告知家人。个人盥洗用具、衣物尽量简化。私人药品应随身携带,放置于易取处。勿携带伪禁药、禁品、兵器、动物标本等物。<BR>  乘飞机:行李件数、重量,应遵守航空公司规定。在候机楼等候,俟宣布登机后,持证排队,依序登机,不可争先恐后。勿在“禁止吸烟区”吸烟。上飞机,坐上座椅务必扣上安全带。座椅仰卧或小桌的机件,如不明白使用方法,可以请服务员服务。空服人员说明飞行安全设施,如穿著救生背心及氧气面罩示范时,应予以注意。<BR>  进餐时,将前座背后的小桌放下来,以便服务员将菜盘放上。进餐时间内,尽量不要在座位间进出行动。<BR>  上洗手间应注意门上的标示:“occupied”是有人在使用中,不要再去敲门;“vacant”是表示没有人,就可以拉门入内,不要忘记将门关上。厕所内有“flush”的标示,就是使用后按冲水钮冲洗。厕所内绝对禁止吸烟。<BR>? </P>
<P style="TEXT-INDENT: 2em">在机舱内不可高声谈笑,如需要空中小姐服务,可以按电钮,但不宜随便呼唤。</P>
<P>? </P>
<P style="TEXT-INDENT: 2em">飞机降落后,尚未停妥前,不要抢着行动,应等候空服人员的招呼,顺序下机。</P>
<P>进入他国国境:入海关时,须顺序排队,并出示护照、机票等证件,待验毕时,务必确实收好证件。提取行李,应留意提取处班机号码的标示,自行提取,所以随身行李以轻便为宜。<BR>在旅馆内:进住房间,应详阅使用说明书,了解疏散路线。旅馆大厅不得喧哗。行李由服务生送至房间验收后,须给予小费。外出时必将门窗行李锁好,以防盗窃,门匙交由柜台保管,以防遗失。在房间内最好锁上房门,或将绊炼拴上,以策安全。有人敲门,应先问清来人,不宜随意请入房内,以免发生意外。勿着睡衣、拖鞋在旅馆内四处走动,也不宜站在走廊中交谈、抽烟,尤其不应窥视房门敞开的左右客房的动静。如两人同住一房,应与同住宿者相互礼让尊重。<BR>使用电器,应注意当地电压。<BR>  旅馆的客房是客人自己享受休息的地方,应保持宁静而不要妨害到邻室的安宁。如非至亲好友,不宜带到自己房内。会见宾客,可利用旅馆大厅或休息室。在电梯内不吸烟,不大声谈笑,同时要面向电梯门站立。盥洗要在浴缸里擦肥皂,不要使肥皂水外流地面。<BR></P>
<P style="TEXT-INDENT: 2em">?离开旅馆前,应清点行李,以免遗忘。旅馆内物品,如睡袍、壁画、烟灰缸等,如欲带回纪念,可以购买,切勿顺手带走。</P>
<P>虽是付费住宿,但离开时仍应将房间稍做整理,切勿留下一大堆废物垃圾。<BR>  购物:切勿随便要求折扣优待。不要使旅行团成为采购团。<BR>观光活动:参加观光游览团体,绝对要遵守时间,严守“十分钟前报到”的原则,以免时间匆促,心慌意乱,举止失措或遗忘东西。参观名胜古迹,不要动手触摸,标示禁止吸烟的地方不可以吸烟。<BR>同车游览的人,要互相保持友善的态度,笑脸示意,动作礼让。<BR>  团体游览导游人员说明时,即使听不懂,也不要显得不耐烦或在一旁高声谈笑;若有问题,应待导游人员解说告一段落后提出。<BR>  下车参观时,切记车辆号码,听清楚开车的时间,准时上车,以免迟到而让全车的人等候。<BR>  到达观光地点,应先注意听导游人员介绍解说后,才拍照留念;禁止拍照的地方,即使无人看守注意,也应遵守不可拍照的规定。<BR>  进入教堂、寺庙应保持肃静,不可随便拍照,以免惊动他人。<BR>  人心易散乱且放逸难收,人格需要在生活中培养。在丛林生活中所训练出来的人之所以不同于社会人士,乃是在于生活中有规范,行、住、坐、卧合乎律仪。<BR>一个人只要能在生活中举止言行守住律仪,不管外在环境如何污染,一定会是一朵净莲。<BR><BR><BR>附:印顺导师《佛法是救世之光》选<BR>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去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功课等等的仪式,不明白其中的真义,就说这些都是迷信。这里面问题很多,现在简单的说到下面几种:<BR>一、礼佛:入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西洋神教徒说我们是拜偶像、是迷信。其实,佛是我们的教主,是人而进达究竟圆满的圣者;大菩萨们也是快要成佛的人。这是我们的皈依处,是我们的领导者。尊重佛菩萨,当然要有所表示,好象恭敬父母,必须有礼貌一样。佛在世的时候,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对他表示恭敬,可是现在释迦佛已入涅槃了;还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萨,都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不得不用纸画、泥塑、木头石块来雕刻他们的形象,作为恭敬礼拜的对象。因为这是表示佛菩萨的形象,我们才要恭敬礼拜他,并不因为他是纸土木石。<BR>如我们敬爱我们的国家,要怎样表示尊敬呢?用颜色的布做成国旗,当升旗的时候,恭恭敬敬向国旗行礼,我们能否说这是迷信的行为?天主教也有像;基督教虽没有神像,但也有十字架作为敬念的对象,有的还跪下祷告,这与拜佛有何差别呢?<BR>至于香花灯烛呢?佛在世时,在印度是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的,灯烛是表示光明,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洁。信佛礼佛,一方面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以表示敬虔,一方面即表示从佛得到光明清净。并不是献花烧香,使佛得闻香味,点灯点烛佛才能看到一切。<BR>西洋宗教,尤其是天主教,还不是用这些东西吗?这本来是一般宗教的共同仪式。礼佛要恭敬虔诚;礼佛的时候,要观想为真正的佛。如果一面拜,一面想东想西,或者讲话,那是大不敬,失掉了礼佛的意义。<BR>二、礼忏:佛教徒每礼忏诵经,异教徒及非宗教者也常常误以为迷信。“忏”印度话叫忏摩,是自己作错了以后,承认自己错误的意思。因为一个人,在过去世以及现生中,谁都做过种种错事,犯有种种罪恶,留下招引苦难。障碍修道解脱的业力。为了减轻及消除障碍苦难的业力,所以在佛菩萨前、众僧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佛法中有礼忏的法门,这等于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进修上是非常重要的。忏悔要自己忏,内心真切的忏才合乎佛教的意思。<BR>一般人不会忏悔,要怎么办呢?古代祖师就编集忏悔的仪规,教我们一句一句念诵,口诵心思,也就知道里面的意义,忏悔自己的罪业了。忏仪中教我们怎样礼佛,求佛菩萨慈悲加护,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道杀生、偷盗、邪淫等的不是,一心发愿悔往修来。这些都是过去祖师们,教我们忏悔的仪规(耶教也有耶稣示范的礼告文),但主要还是要从心里发出真切的悔改心。<BR>有些人,连现成的仪规也不会念诵,就请出家人领导着念;慢慢地自己不知道忏侮,专门请出家人来为自己礼忏了。有的父母眷属去世了,为要藉三宝的恩威,来消除父母眷属的罪业,也请出家人来礼忏,以求亡者的超升。然而如不明佛法本意,为了铺排门面,为了民间风俗,只是费几个钱,请几位出家人来礼忏做功德,而自己或不信佛法,或者自己毫无忏悔恳切的诚意,那就失掉礼忏的意义了。<BR>佛教到了后来,忏悔的意义模糊了。学佛的自己不忏,事无大小都请出家人,弄得出家人为佛事忙,今天为这家礼仪,明天为那家做功德。有的寺院,天天以做佛事为唯一事业,出家的主要事业放弃不管,这难怪佛教要衰败了。所以,忏悔主要是自己,如果自己真真切切地忏悔,甚至是一小时的忏悔,也是超过请了许多人,作几天佛事的功德。了解这个道理,如对父母要尽儿女的孝心,那么,自己为父母礼忏的功德更大,因为血缘相通、关系密切的缘故。不要把礼忏、做功德当作出家人的职业,这不但毫无好处,只能增加世俗的毁谤与误会。<BR>三、课诵:学佛的人,在早晚诵经念佛,在佛教里面叫课诵。基督教早晚及饭食的时候有祷告,天主教徒早晚也要诵经,这种宗教行仪,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为了这件事情,有好几位问我:不学佛还好,一学佛问题就大了。我的母亲早上晚上一做功课,就要一两个钟点,如学佛的都这样,家里的事情简直没有办法推动了。在一部分的居士中,确有这种情形,使人误会佛教为老年有闲的佛教,非一般人所宜学。其实,早晚课诵,并不一定诵什么经,念什么佛,也不一定诵持多久,可以随心所欲,依实际情形而定时间。主要的须称念三皈依;十愿也是重要的。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净土宗、天台宗、密宗等,都各有自宗的功课,简要而不费多少时间,这还是唐、宋时代的佛教情况。我们中国近代的课诵,一是丛林所用的;丛林住了几百人,集合一次,就须费好长时间,为适应这特殊环境,所以课诵较长。二是元、明以来佛教趋向混合,于是编集的课诵仪规,具备各种内容,适合不同宗派的修学。其实在家居士不一定要如此。从前印度大乘行人,每天六次行五悔法。时间短些不要紧,次数不妨增多。总之,学佛不只是念诵仪规;在家学佛,决不可因功课繁长而影响家庭的工作。<BR>四、烧纸:古代中国祭祖时有焚帛风俗,烧一点绸缎给祖先享用。后来为了简省,就改用纸来代替;到后代做成钱、元宝、钞票,甚至扎成房子、汽车来焚化。这些都是古代传来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成,不是佛教里面所有的。这些事情,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做儿女的对父母表示一点孝意。自己饮食,想到父母祖先;自己穿衣住屋,想到祖先,不忘记父祖的恩德,有慎终追远的意义。佛教传来中国,适应中国,方便的与诵经礼佛合在一起。但是,在儒家“送死为大事”及“厚葬”的风气下,不免铺张浪费,烧得越多越好,这才引起近代人士的批评,而佛教也被认为迷信浪费了。佛教徒明白这个意义,最好不要烧纸箔等,佛法里并没有这些。如果为了要纪念先人,象征的少烧一点,不要拿到寺庙里去烧,免得佛教为我们受罪。<BR>五、抽签、问卜、扶乩:有些佛寺中,有抽签、打醮,甚至有扶乩等举动,引起社会的讥嫌,指为迷信。其实,纯正的佛教不允许此种行为(有没有效验,是另外一件事)。真正学佛的,只相信因果。如果过去及现生作有恶业,决不能用趋吉避凶的方法可以避免。修善得善果,作恶将来避不了恶报;要得到好果报,就得多做有功德的事情。佛弟子只知道多做善事;一切事情,只能如法合理地做去,决不使用投机取巧的下劣作风。上面几样都与佛教无关,如果真的信仰佛教,就应绝对地避免这些低级的宗教行为。<BR><BR><BR>如何到寺院向法师请法 <BR>林月眉<BR>许多人在面对人生的困惑时,常会想到寺院散散心,向法师请教解惑的方法;或是将寺院当做“生命线”,拨电话寻求打开心结的方法。但是,有的人因为不清楚寺院的作息方式,或洽询管道,而可能无法当下得到圆满的答复。这时,若能对僧团作息与执事略有所知,就不会造成彼此的困扰了。<BR>例如有的人因为不认识寺院的法师,因此不管遇到任何问题,可能一到寺院就说要找住持法师,或拨电话指定要住持法师为其解答;其实,这些问题不一定都要由住持法师回答,寺院中可能会另有专门的服务单位。<BR>如同制订《百丈清规》的百丈怀海大师名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僧团的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分工合作,担任不同的执事工作,例如大家熟悉的住持、知客、典座等皆是其中重要的工作。<BR>住持是一寺的代表,不但要代表寺院对外往来,为信众说法,更要承担教化僧众的工作,让僧众能够安住修行,责任非常重大。而在寺院的日常执事工作中,信众最熟悉的也是住持法师,所以遇到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想请住持法师帮忙解决问题。<BR>其实,如果能先向知客法师请教,如何就自己所需的帮助,请教相关的执事法师,将可以得到更快速而直接的服务。<BR>如何依程序请教法师<BR>知客处(即客堂)是寺院对外的门户,负责协助访客,因此不论遇到任何疑难杂症,先找知客法师就对了!例如想要报名参加修行活动,或是要供佛、打斋……等。都可以拨电话或直接到寺院请教知客处,可以得到亲切的解说与所需服务。<BR>例如:对于需要心理辅导或佛法开示的人,知客处可能会请专门的法师解答;对于家中需要助念服务的人,会转往提供助念的单位;对于想要皈依三宝或参加共修活动的人,也会细心的提供相关活动资料。<BR>事实上,在参访寺院时,最好都先到知客处一趟,除了不失礼外,还可得到寺院最新修行活动的相关资料。<BR>如果希望能长期得到法师的修行指导,可以参加寺院所举行的共修活动,例如念佛共修、禅坐共修或者是佛法讲座课程,都可以得到专门负责的法师辅导,指点迷津。<BR>拜访法师前的注意事项<BR>原则上,寺院都非常欢迎居士亲近道场、学佛修行。但是,因为僧众的作息时间都有规定,除了每天起床(起板)、就寝(安板)时间固定外,有些寺院则有安居、进修等谢绝访客的安排。而由于寺院都仍维持早睡早起的传统,因此最好不要太晚到寺院参访,当然最好是先拨电话请教适合参访的时段。<BR>而所谓的安居,通常是指“结夏安居”。若正值寺院一年一度的结夏安居时期,就可能不大方便去拜访法师了。结夏安居源自佛陀时代,此时僧众不外出,于一处精进修行,以免在多雨的夏季外出,踩杀地面虫类,有伤慈悲。由于时空环境不同,现代寺院的结夏安居时间,或许与佛陀住世时皆有调整,因此拜访法师前,若先请教寺方,可避免因不了解寺方作息活动的特别安排,而造成的参访不便。<BR>此外,在进入寺院时,不要高声阔谈嬉笑,要轻声细语,动作也最好保持轻缓,对僧众尤其不要有拍肩、勾手等肢体动作,或许有人是藉此表示亲切,其实彼此和乐互敬,便也是亲切的表现了。<BR>在大略知道僧团的作息,以及到寺院请教法师问题的程序后,就不会在参访寺院时,担心会打扰到法师的生活,而且能针对自己所需的服务,得到圆满的解决。<BR><BR>后 </P>
<P style="TEXT-INDENT: 2em">序</P>
<P>《觉海慈航&amp;#8226;礼敬佛陀》一书,因多次翻印,文字已经不甚清晰,无法再次印刷。因此,我们决定重新打印。<BR>恰好春末,有两位虔诚的大心居士出资人民币10000.00元整,指定印赠该书。因我外出结夏,未能及时排印,在此对二位居士表示歉意。<BR>回来后,忙完急需的《鹤城古刹新姿》和《华严经》两书后,开始着手本书的编排工作。在网上下载上二书时,无意中发现《佛门礼仪》、《生活礼仪》等几个内容,感觉适合初学,便一并汇编于此,总命名为《学佛入门系列》。<BR>在排版过程中,对于原作中内容失当,及语句不甚通顺之处,未经原作者同意,而稍加修正,在此对著作人表示歉意。<BR>不当之处,尚祈大众指正。<BR>齐佛办 </P>
<P style="TEXT-INDENT: 2em">玄欣</P>
<P>2006.1.18<BR>为出资印赠及读诵受持者回向<BR>学者学业有成 </P>
<P style="TEXT-INDENT: 2em">病者疾患早愈 农者五谷丰登</P>
<P>商者生意兴隆 </P>
<P style="TEXT-INDENT: 2em">仕者官运亨通 行者出入平安</P>
<P>隐者福慧具足 </P>
<P style="TEXT-INDENT: 2em">亡者早生净土 人人身心康泰</P>
<P>家家生活幸福 </P>
<P style="TEXT-INDENT: 2em">年年吉祥如意 事事称心顺利</P>

authicon35602 发表于 2008-10-30 16:31:32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施主,善哉善哉。

authicon35610 发表于 2008-10-30 16:59:36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4-9-29 01:38 , Processed in 0.050357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