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松树林
看过大马,走过豪迈之后呢。又被大人物们带到了,大山脚下。此山已非彼山。要叫小人鱼讲,天底下,就没一样的山。怎么和,苏格拉底说的一样深奥呀。就是一样的山,和不同的人爬,说着不一样的话,带这不一样的心境,在不一样的季节,天气。都会是不一样的。去过两次故宫博物院,就是这种感受的。那年,1994,是和最好的同学,去的故宫。那时如果,有幸去过哪,都会成为一种无形的财富。2008就是比尔盖茨来,也没有那样的清朗了。那时没有多少人。大殿里,就是好友身影。在最高的太和殿吗,我记不清了,还能奢侈的相拥在北京的中轴线上,感受,凉风习习。在殿前的坐着的照片里,只有我的身影。而2007再访北京的时候,儿子,8 周岁了。只能看到大人屁股的他,说,北京是最没劲的地方。
跑题了。呵呵。我是说,也许再也见不到这么美丽的雪林了。今天不冷,天大雪,这片林子的松树整齐的很。在高高低低松林间我们感受真正的穿林海,跨雪原。感受的不是抗联英雄的豪迈。而是的林海的沉静美。都能听到我们自己窸窣的脚步声。我们来了,后,给寂寞的山林带来的了热闹和欢腾。老闷,筹划这在这里支锅,清煮咖啡。说就着这飘雪里,的清咖啡一定会是甜蜜的。
是的,今天,雪中吃到了,最好吃的牛肉干还有巧克力。还有史上最爽的大白梨冷饮。相信,在雪飘落的声音里,喝自己煮的咖啡会是很甜。我是想在张罗在这里宿营。还有要在这里砍柴的。看来,大家的喧嚣都离不开这里的精致。因为,很简单,喜爱的地方有吸引。没有风,否则会听到松涛声的。会更美!我们,走过的林子感受了我们的欢歌笑语,见证了我们对她的眷恋。是想停留的一片林。没人不留恋。想起美国大诗人写的那首最著名的诗,按照我们,现在的心情。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Robert Frost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我想我认识树林的主人
他家住在林边的农村;
他不会看见我暂停此地,
欣赏他披上雪装的树林。
我的小马准抱着个疑团:
干嘛停在这儿,不见人烟,
在一年中最黑的晚上,
停在树林和冰湖之间。
它摇了摇颈上的铃铎,
想问问主人有没有弄错。
除此之外唯一的声音
是风飘绒雪轻轻拂过。
树林真可爱,既深又黑,
但我有许多诺言不能违背,
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安睡,
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安睡。
是呀,真的是有事情等着我们呀,我们,要去找摩崖石刻。就像现在,没写完,我想做,我最爱做的事,可我该给家人做饭了。明天继续
。。。
四里屯的想和大城市的恋
对我而言,度假休闲的最好的地方在乡村。去城市的最大诱惑,在于那些购物的天堂。和看城市里人们的高快节奏里的奋发图强,和最前沿时尚的精神面貌。比如,同事去武汉出差回来,焕然一新,美的教人不看不行,爱其有;再看也不行,恨己无。嗨,左右为难。
她说在武汉遭遇了经营谜底的小店。而且啧啧赞叹武汉人有正事。她口中的武汉人:全国一般地方的人对自己家乡大多是溢美之词,不是家乡五谷丰登,遍地金光灿灿,就是西瓜长在树上,汽车没轮照样飞!我查了一下人的特点。惟独武汉人不同,他们碰到外地人最喜欢吹的一件事就是武汉的缺点,特别是武汉人——这个全世界最怪异一类的人的缺点!在这个湖泊纵横,九省通衢之地,有三种文化在这里碰撞,江湖文化、市井文化、第三种那就是比例占的比较微薄的楚文化。要说武汉的市井文化,那就是武汉都市文化的的最精华的部分了----------骂人吵架文化!你不要以为对武汉人来说骂人吵架是件十分不情愿的、是一件伤筋动骨的烦恼事!不!对他们来说吵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娱乐、是一种宣泄、是一种消遣、是一种沟通、一种声音大字报、是一种另类的都市交流。它是每天的生活必须,是武汉人,从小到老,从男到女,没有哪个不吵架的。
所以,说,人说,武汉是最有市民文化的城市。最有自我意识的市民。武汉人的江湖情节,市井文化,让我的同事认同了她那的进步。也表示,可以学习的决心。说,北京,就纵有千般好,我和她说过,北大未名湖畔我的感动。说过,北京人在未名湖畔筹款募捐为白血病患儿的事,和那些童叟皆在疯狂学英语的感人情况,她也不以为然,说,北京,人太牛。不稀罕。她们,牛的不食人间烟火。而,武汉人,和我们,一样,爱着我们的爱,痛着我们的痛。爱也喊出来,恨也骂出来,爽快!
那是,城市也有城市的好呀。看这朋友从不香港带回来的超好,超划算的包包,女人钟爱的瓶瓶罐罐,能不喜欢城市吗?
可说道,度假休闲,我一定会选择村庄。
也许是因为那里晾晒过我无忧无虑远去的童年。也许那里收藏了我的依稀可辨的豆蔻年华。也许是因为人就是来自于自然,也最和自然亲近吧。我不知道答案。我却感到了自己的心灵深深地依恋。。。。。。忘了很多生活的片段。却难以忘记记忆的碎片。今天给了自己一点时光,朝花夕拾,把碎片拼起之后呢,原来发现他们一直在记忆里熠熠发光。
八岁前的那个院子爸爸在冬天的时候,用苞米杆搭个门斗,成了我们嬉戏的地方。夏天的时候在院子里等雨停,或是冒雨就去采摘那有一个阶段见雨就红的大柿子。雨住了,就拿个小盆,去杖子上采摘雨中长大的木耳。山区的杖子都用好的椴木。想那个,下了学,用自来水的管子浇茄子苗的时代。
大点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去位于延寿新城水库边的小村子,看姥姥。
记得姥姥棚户里藏好的海棠果干。那个藏在梁上的干粮筐。那里有我爱吃的酸菜馅包子。晚间听穆桂英挂帅的时候,有耗子在棚里伴奏。夏天的时候,有那种好吃的野青枣。还有夜行去水库看露天电影的经历。还有参加劳动是背的那捆豆子,沉的记到今天。
在大点,我的姥姥去世了。就是回大姨家过假期。在加信的沈家屯。回去的夏天,聋哑的来两个表哥用手给我抓鱼吃。好大的鱼,通常是手的两倍长吧。最后那年的那条小河的鱼儿,小了,许多。
。
[ 本帖最后由 下雪的时候 于 2008-11-16 12:3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