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岸 于 2012-4-10 20:13 编辑
春风殆荡,残雪待融,渐起的春风与润物的春雪和明媚的阳光一样,都是值得微笑的理由。 这是乍暖还寒的季节,这是微笑的季节,这是属于爱心背书客们走出家门,走进学校的季节。 承载着广大农村孩子的希冀,爱心背书客们又上路了,这一站是阿城市舍利乡经建小学。 “我想要一本书!”一句多么平常的语句,却是我(们)听到的最温暖、最触动的声音。这是我在爱心背书客空间里看见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最让我心动的一句话,相信也是最触动这些背书客的一句话。背书客们的最初目的应该就是能满足山区和贫困学校学生简单的读书愿望吧? 160多年前,清代诗人龚自珍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1911年底,当时只有12岁的周恩来在教室里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崇高的理想伴随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总理的一生。这种呼唤、这种理想,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面前,愈发清晰,愈加可见;在广袤的黑土地上荡漾,几乎每一个人都在用心倾听着滔声。2010年,一群以户外驴友以背书的方式延续着他们读书成才的梦想,期待着有限的书本能给山区孩子们的命运带来无限的改变。 “知识改变命运”,我对这句话有切身体会。出发前,本次活动的领队坚强姐分配给我的任务是“分享理想”,这句话是在我脑海中闪现的第一句话,这也是想对孩子们说的最最重要的一句话。但是到了学校,看见那些孩子们,我却没有说出口。孩子们太小了,他们可能会记住这句话,但是他们还不能理解这句话对于自己有多大的意义。在车上构思出的从三个大方面解读理想,也因为学校的教学任务紧张而一缩再缩。虽然没有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孩子们长大要做警察、做医生、做飞行员、要建高楼大厦等等理想出口时,恍惚间,我在他们清澈的眼神中分明看见了30年前的我。于是把分享的主题从“知识改变命运”变成了“有志者事竟成”,让山里的孩子们知道“英雄不问出处,知本打拚天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单一的学习是枯燥的,孩子们还不能理解什么是十年寒窗苦,还不知道每天学会的一个公式、一个生字,就是燕子垒窝一口口泥,在不知不觉间为自己搭建了一座知识的金字塔,而那闪光的塔尖就是“成功”。我们把一本本课外读物送到孩子们的手中,但愿这些课外读物能给孩子们在枯燥的语文、数学之外增添一缕知识的七色阳光,让孩子们能见识红橙黄绿青蓝紫,能更早点了解大千世界。说一个真实的故事,1990年9月,我和同学一起在沈阳上街,来自辽宁桓仁县农村的同学对我说了一句话,让我记忆异常深刻。他说:你等我一下,我看看那个红绿灯,我还只是在书上看过呢。 “远离腥膻色,崇尚真善美”,是背书客的责任担当;“澡雪而精神”,是背书客的情操。“爱心”--每名背书客都是传递爱的使者,营造着乐观向上、真情奉献氛围;“背书”—背书客的背包里承载了太多孩子们的寄托、憧憬和希望。背书客就要做老师们的“好帮手”,做孩子们“好朋友”,背书客与孩子们平等交流沟通、让一枝独秀变成满园芬芳。让我们手与手相握、心与心沟通,带着真诚、朴实和微笑,和孩子们一起放飞梦想,帮助孩子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给我们太多的鼓舞。我们背书的脚步会更有力,我们的微笑会持久。 本文照片均由小兵摄影师拍摄,在此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