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城老D 于 2012-4-27 21:48 编辑
你是否正寻找最挺拔的脊梁,
哪怕冰天雪地,也能扛起万丈严霜。
你是否很需要最宽阔的胸膛,
那里能容得下江河奔腾,天风浩荡。
你是否想阅读最壮丽的诗篇,
感悟历史烟云,岁月沧桑。
小河口长城,雪野中,有圣洁的信仰、痴迷的洁净、灿烂的文化。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的时候,我随开心户外群的同学们自驾去了辽宁省绥中县的小河口长城。
雪中的小河口长城,没有锋火狼烟,没有金戈铁马,没有人声嘈杂。只有安静的落雪、空静的山谷和宁静的长城。 你可能会遐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体会她见证的苦难或辉煌,久久回味她永远不倒的精髓。透过取景器欣赏雪中的北国风光,积雪覆盖了碎石瓦砾,染白了沟壑植被,弥漫了天空大地,却怎么也掩不住长城的雄伟身姿。
在此时此刻,你不会想起这段长城是燕的基础、秦的基石、明的青砖,不会想起雄伟的金字塔,壮观的斗兽场,深奥的释迦牟尼,不会想起建造这样伟大的工程,倾尽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蹉跎了多少慈母盼儿的花发,煎熬了多少春闺思君的幽怨。
在此时此刻,你只会感到震撼。这震撼,不是凿壁偷光的机敏灵巧,而是断壁残垣中,透出的无法承受的厚重。这震撼,不是田忌赛马的谋略智慧,而是破败凄美中,仍蜿蜒着气贯长虹的浩荡。这震撼,不是大漠孤烟的广袤高远,而是雪浴苍茫中,不畏残暴的倔强坚强,这震撼,不是锣鼓喧天的颂扬礼赞,而是不战屈人的威武、独孤求败的霸气、势不可当的强悍。
雪停之后,天空逐渐放晴,长城硬朗的骨骼更显出突,三龙交汇的锥子山长城是另一翻景象。
通向嘉峪关的长城,在惟余莽莽中奔腾而起,欲与天公试比高,形成了天之龙。她从这里跨过座座高山,穿过荫荫草原,伸向茫茫戈壁,绵延万里,在辽阔大地上留下气势磅礴的壮观。
通向山海关的长城,破损最为严重,城墙已经无迹可寻,只有一个个孤立的敌楼,形成断断续续的海之龙。中华文明向海洋文明的发展,与海之龙颇有相似之处,一个阶段取得一番成就,好不容易到达老龙头,就嘎然而止了。
辽东长城也破损严重,在苍凉中向长白山南麓伸展着身驱,形成山之龙。在锥子山看辽东长城,山之龙很像辽西人的性格,把比较温和的汉族文化物化得刚硬、霸道,朴实无华中透露着粗犷、豪放,雄健刚毅中流露着关东人的英勇无畏。山之龙禀赋了这种性格,每当外强入侵,必然战而胜之。
晨光里的长城依然寂寞,寂寞的苍劲,苍劲的亲切,亲切的让人想高喊。长城,是抵御外来侵略的精神象征,所以永不倒塌,是繁衍农耕文明的珍贵遗产,所以需要保护,是强国统帅激励继任者的鲜明旗帜,插在地球上二千年了,让人膜拜、尊重、思考。
小河口长城还有一些常见于古建筑物的装饰雕纹,同样凝固在长城的拱柱梁栋上,更显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长城文化的气宇轩昂,用女性长城概括小河口长城的内涵,实在有待商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