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中行 于 2012-5-7 22:38 编辑
野菜生长情况 刺五加:正是采摘的好时机,山民介绍,周五下午还很小,不适合采摘,我们周日正赶上好时候,个头适中,口感最佳。再过一周口感就差了,不太适合食用。由于现在收取刺五加皮肉入药的厂家少,这种树木得以繁衍壮大。 刺老芽:刚欲吐芽,树木也不多。据了解,杀鸡取卵式的取芽卖钱,是一个主因。有人砍回树木,回去生芽。估计目前市场出售的属于这一种,如果真是这样应该抵制。 以上两种山野菜当顶芽被摘后,侧芽可以萌发。能多次采摘,但不要可着一只羊薅羊毛,弄成葛优。 老山芹:约15多公分高,采摘有点早,没发现成片生长的。 山糜子:数量不多。 小根蒜:泛滥成灾。 杜鹃花已经陆续开放,满树的花朵给山里增色不少。 最适合装备 这里昨晚降雨量不大,周日全天也没降雨,地不滑,但是有水珠。防水登山鞋,雪套比较实用。 这次给登山杖开发了另外一个功能——挖小根蒜,太强大了。 线路 棒槌砬子——大、小骆驼砬子 数据及路况 主穿越段耗时4小时,距离14,爬升565,强度2.3(初级+)。貌似较低的强度级别,但是速度系数比较高,中间还攀爬砬子。 总耗时6.7小时,总距离17.5,爬升595,平均强度2.1(初级)。午餐25分钟。 水泥路3公里,山路14.5。 午餐后,13点才开始穿越之旅,当时就放弃了赶乘L7228的计划。 17点进入帽儿山镇中心,40分钟时间,吃罢晚餐、进站买票、乘客放行,时间非常紧凑 绝大部分山路有毛毛道,但是由于行走的人少,路上灌木很多,有的地方基本又被树枝封闭,这种路段前进速度受到影响。 费用 L7227,7元;K7048,16元;包车30元。 预防草爬子方法2 在“金源文化之胡凯山”帖子中做过描述,这里进一步补充。 用手捋眼睛看不到的身体部位;回家后最安全的办法是在浴房内脱衣、抖衣,这样草爬子不容易抖落到不易发现的地方;马上沐浴,洗衣。 传说草爬子钻进附主就不出来,最后原地死掉。持怀疑态度。草爬子吸血后繁殖,要是都这样岂不断绝后代了。 花絮 乘坐滑雪旅游专列很舒适,没有7228那种让人崩溃喧闹和拥挤。有充足的空间,把回家要做的的一些工作提前做好了。在车上认真检查了有无想进城的草爬子。一行人共发现2只。 水晶和草爬子玩耍,结果给玩丢了。根据最新科学研究发现,草爬子最先落到谁的身上,就会一直跟随。果然,草爬子爬到了水晶座椅上方,正欲实施高台跳水时,被重新捉住。 今年的草爬子长的不如去年的漂亮,身体也不够强壮,但是个头比去年的大,容易发现。据了解白色草爬子最具毒性,严重时可以致命。实际上这种草爬子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只是普通草爬子中最能吃的主。目前看到的都是灰黑色的。 找对地方,就有漫山遍野的刺五加,午餐时随手摘取叶芽蘸酱吃,这是最新的野餐方式,从采摘、蘸酱、入口,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叶子刚刚被雨水冲洗过,不必考虑卫生问题。 岩石同学攀爬砬子的身手不凡,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喜欢岩石的缘故吧。 上山容易下山难,用在攀爬石砬子上更确切。上去时要记住攀爬时的支撑点,不然原路下撤时会非常困难。在撤离棒槌砬子时,在同伴的指挥下,才顺利下撤。虽然带了绳子,但是不喜欢用。 驴们一致称赞鱼鹰是过日子好手,采摘的山野菜最多,让人羡慕嫉妒恨,啥时候弄的呢? 吾心对山野菜的辨别能力很强,很多山野菜长相相近,曾有过资深驴友误食野菜的报道,但是北方的野菜相对是安全的,尤其是这个季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