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最怕麻烦

【原创】郑州网友,单漂雪乡,超级啰嗦的游记 [复制链接]

authicon58627 发表于 2009-1-14 15:30:10 |显示全部楼层
  酒足饭饱,我迫不及待拿着相机出去溜达。吃得真饱,戴雪套的时候都弯不下腰了,吭坑哧哧地戴上雪套,手套、头巾、帽子啥的全捂上,就出了门。外面雪真厚,路中间大概盖住脚面,路两边有的地方能到大腿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周围一片寂静,走在松软的雪地上,听着咯吱咯吱的声音,偶尔能听见树上的雪扑扑索索落下来的声音,打量着这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有点惬意!忘了说了,这会儿是平安夜,不知远在郑州的朋友们这会儿都在做什么,我想TA们。 我们住的农家,雪地里挂着灯笼,看着还不错   晚上躺在炕上,和俩大庆老大哥胡侃乱唠,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先后都睡着了。 本日记账: 土城到吉林市:6 吉林到舒兰:21 舒兰到平安镇,平安镇到山河镇,山河镇招手车:5+5+1 山河林业局午饭:16 山河林业局到东升林场班车:20 东升吃住:50 总计:124

authicon58628 发表于 2009-1-14 15:32:56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长风无泪 于 2009-1-12 16:49 发表 哈哈,很好啊! 建议下次再想过来玩上这发个召集贴,一定能找到同伴,毕竟一个人还是有危险的。 而且这儿的人还会告诉你哪里值得去,哪里不值得去呢!
我是圣诞那几天去的,正好赶上临近黑户网的朋友们的晚会,所以就没有怎么打搅

authicon59452 发表于 2009-1-17 22:15:10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还有下文吧,看看lz还转了什么地方~~

authicon59464 发表于 2009-1-17 22:43:20 |显示全部楼层
DAY 4:   早上起了个大早,在小山村里溜达,随手拍几张PP。

authicon59465 发表于 2009-1-17 22:44:01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要进行东升到雪乡的穿越,这个是这次来东北的主要目的。 多余的话就不啰嗦了,直接上图: 出发前的合影: 安静的小山村: 村里镜头感特别强的一直小狗:

authicon59466 发表于 2009-1-17 22:44:32 |显示全部楼层
进山了: 千万不要偏离人们踩出来的路,其实那些雪下面是有河的: 两处漂亮的冰挂:

authicon59467 发表于 2009-1-17 22:44:53 |显示全部楼层
半路上供人休息的小木屋,里面可以烤火,烘干衣服,提供开水,每人收费是两块。对外籍人事收费是20美元,同行的一个法国人听到这价钱死活也不进去,哈哈,真是个抠老外。其实我也没进去,我带的东西够多了,而且也不冷。   说起这个老外,我们是在穿越的半路上遇到的,法国巴黎人,在上海已经有14年了,中文说得还不错。带了两个上海女孩子,外国人就是有情调,喜欢一次带俩,鄙视这样的中国人。我们说知道最近中国正在抵制法国货吗?那老外说知道知道,听说了;同行的大庆老大哥说萨科奇那狗日的非要见达赖,那老外说:哦不说这个不说这个。呵呵,有意思!   继续上图: 中途坐雪窝里休息: 注意!镜头上落了雪花千万不能用嘴吹!嘴里呼出的热气顿时会在镜头上结霜,我怎么使劲擦都擦不掉。55555555心疼死我了! 用手暖化的镜头上的薄冰,擦干后继续拍照,继续心疼我的镜头: 大雪压青松,青松没挺直,被大雪压倒的松树: 调整了白平衡后照的一张,色调和前些张有所不同: 因为雪是干的,很松软不能结块,所以上山的路挺滑,我摔了好几跤,都是直接爬在雪地上,很狼狈。到山顶了:   我的头发和帽子冻在一起了,主要原因是我徒步的时候热了,摘了帽子,头上落了雪,被暖化,后来走的慢了点,怕受凉就带上了帽子,这样头发就一根根冻在帽子里了。 路边的雪就是这个厚度,再深处据说有两三米,我不敢走:

authicon59468 发表于 2009-1-17 22:45:35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下山,再有半小时就是雪乡了,这是雪地车压出来的路,两旁高大的松树,看起来心旷神怡: 临近雪乡路边供人参观的小木屋,在雪乡的门票上也发现了这个木屋的照片:   总结一下本日的穿越的一些小细节: 1.全程大概有15公里,连拍照带玩5个半小时; 2.一路上收费站两个,分别是凤凰山景区收费站和雪乡收费站,门票分别是40和30; 3.逃票:在我坐雪窝里休息的那个PP旁边有个岔路,从另一条岔路过去可以绕过雪乡的收费站,但是需要多走两个小时。凤凰山收费站暂时无法逃票; 4.山顶风很大,注意保暖; 5.注意自己的手机、钥匙、电池等细小物品不要掉到雪窝里,掉进去了很不好找,春天雪化的时候,路两边经常能发现冬天遗失在这里的小东西; 6.网上好多人说需要准备两双手套,一双厚的平时戴;一双薄的照相用,其实没必要。我的羊毛手套没怎么用,太薄了,戴上依然很冷;我买羽绒衣时送的一双波司登羽绒手套挺好用,一直戴着。照相了就脱了手套按快门,照完赶紧带上,要不会冻得手疼; 7.没必要请向导,顺着路走就好,中间就一条岔道,一个就是我这次走的,另一条就是前文说的逃票线路,多走2小时,绕过雪乡的收费站,路边会发现驴友们用红丝带做的路标,实在是看不见路了,就等一等,绝对能看到别的穿越的驴友; 8.雪套很有必要,积雪灌进裤腿里很遭罪,同理,灌进袖子里也很遭罪,所以,摔倒了干脆就直接爬在地上算了,如果用手去支撑,实际上你触不到硬地,而是把手深深陷进雪窝里,袖口就灌进去雪了,会冻得很疼,这是我摔出来的经验; 9.阴天没必要戴太阳镜,我那天一直在下雪,就没戴这玩意儿,感觉很好,晴天则一定要带上,否则眼睛受不了; 10.电池确实耗电很快,但是其实电量还有很多,暖一会儿就能恢复一些; 11.不要随意偏离人们踩实的小路,因为路边的雪下面是什么真的是不知道,当然我曾经尝试着踩了一脚,积雪直接到我腰部,以后我就老老实实走路了; 12.树上的雪一遇到风就会往下落,小心脖子; 13.注意耳朵的保暖,最好是戴一个能盖住耳朵的帽子,如果这面料不沾雪就最好了; 14.由于气温很低,那些雪根本不能结块,很松散,所以打雪仗几乎是不可能,因为揉不成雪团; 15.路遇驴友一定要打招呼,天下驴友是一家;

authicon59469 发表于 2009-1-17 22:46:11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雪乡,掏了30块钱门票,雪乡比东升热闹多了,确实是一个商业化很浓的地方。当地做生意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原住民,他们租的房子,两个半月房租要好几万。雪乡的经济就是“十个月磨刀,两个月杀羊”,我们就是待宰的羔羊。70元包吃包住的价格,就别想吃好了;也有住宿20到30一晚,吃饭另算的,但是一盘小鸡炖蘑菇80元,就知道这个也是挺坑人的。   我们住的农家,一晚是20,吃饭另算。我们三个人就点了三个菜,一个炒酸菜、一个酸辣土豆丝、一个尖椒豆腐皮,老板就一改我们刚到时的热情,不过同行的那两个大哥都是东北人,所以还是好很多。   到雪乡的时候大约三点多,我们都困了,吃点东西就开始睡觉,一觉睡到六七点,我的头巾湿了,我放在房间里烘干,就戴着冲锋衣上的帽子,拿着相机三脚架出去溜达。外面很冷,很冷很冷,至少是7级大风,卷着大雪,照了没几张就冻透了,不小心手还粘在三脚架上了,赶紧回屋。   还有,平时手不是不能碰金属,因为即使金属表面有冰,但也是干的;但千万不要湿手接触金属,或者热手抓住金属长时间不放,这样就会有麻烦。另外,手上有水的话,在寒风中很很很受罪,一定要注意!

authicon59470 发表于 2009-1-17 22:46:56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雪中的雪乡石碑: 小商业街,坑死人不偿命:   我的建议:雪乡去不去都可,那地方吃住都不如东升,娱乐项目其他地方也都有;下次我再去,就打算从东升走到雪乡大门,然后原路返回,大约需要8小时,那地方16点天黑,所以早上要早点出发。   回到屋里,开始联系班车,第二天早上回哈市。两位东北大哥要急着回哈尔滨,联系了捷达包车,一人150,凑够了4个人。我嫌150有些贵,去找了第二天5点半到牡丹江的班车,票价是28。晚上和两位大哥唠嗑,气氛很活跃,边唠边吃我们带的零食,因为后面基本用不上了,然后就睡下了。 本日记账: 凤凰山门票:40 雪乡门票:30 穿越向导:30 雪乡吃住:40 总计:1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灵佳网-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黑公网安备23010402000316号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4-20 14:24 , Processed in 0.044650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