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工作清闲了,家庭没有了负担,但是自己的感觉越来越不好,心理负担也沉重。我常常想:我才50岁,照这样下去,恐怕坚持不到60岁退休就的回家,人生的路还有一段呢,此状态如何走下去?
许多关心我的朋友和同事,都给我出了不少健身的主意,有的说慢跑,有的建议我打太极拳,还有的建议我游泳,等等。经过了近三年的反复探索,才感到徒步最适合我,因为,我的前半生有过徒步的经历,同时上网查询,科学的论断,决定开始徒步。
ffice ffice" />
一,坚持
万事开头难,但坚持下去更难。2004年我开始做适应性徒步,每次只走两公里左右。一次走下来感觉两腿像灌了铅似得沉重,脚掌也疼,关节也“滞”,浑身冒汗,气喘嘘嘘,第二天早起,浑身像散了架子,不想起床,迈开双脚,真的感到举步维艰。一连走了半个月,没有改变,心里感到灰心。内心斗争激烈,“是坚持还是放弃,”几乎伴随着我的一夜夜无法睡眠,苦不堪言。然而这时,一个个的意外事件教育了我,使我从噩梦中醒来,二月初,一位和我要好的老同事老哥们突发心脏病去世了,想起他生前那大腹便便的样子,我才感到通过锻炼达到健康的重要性。八月末我的邻居也是我的同事,突然得脑血栓,经抢救命是保住了,可是,曾经天天在一起上下班,一个活跃的老弟却不会走路躺在了床上,成了残疾人了。两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深深刺激着我的心。一种:“宁肯掉层皮,也不能躺病床上”的决心,从内心迸发出来,真有一种势不可挡的势头。我重新调整了计划,开始迈开了坚定的步伐。 2004年“十一”天气随着阵阵秋雨变得,凉气逼人,一路下来,常常是满头满身的汗水和雨水,确实十分艰苦。好几次走到公交车站,正赶上汽车到站,真想一步跨上去早点回到温暖的家里,还有几次,在雨中浑身湿透了(那时还不知冲锋衣这些装备的作用和重要性)好心的出租车司机停下车向我招手,我只是微笑的摇摇头,坚定的信念战胜了退缩的杂念,继续前进。冬天到了,天冷路滑,我做了几次适应性徒步,开始休整。这时每天五公里的路程已不是艰难的事了,体能比以前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这时一项新的计划已在心里形成,2005年我们单位喜迁新居,办公环境舒适宽敞,每人还有衣柜,这就为我今后徒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必须以此为契机,把徒步健身活动全面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