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54|回复: 23

再谈“灵通6100plus” [复制链接]

authicon5162 发表于 2008-5-7 23:41:12 |显示全部楼层
灵通6100Plus,带收音机的对讲机,是我们户外,车友,FB聚会中最受欢迎的机型之一!

特点:400--470MHz全频段;1W/2W/4W三档功率可调;1200毫安锂电;FM收音机;模拟/数字哑音。

LT-6100Plus 内置调频收音模块,在听收音机时可实时监控对讲部分,有人在对讲呼叫时,会自动跳到对讲模式,该台无人讲后5秒,会自动跳返收音机。


灵巧机身设计,携带方便

频率范围: 400-470MHz全频段

内置50组CTCSS哑音频和DCS107组数字哑音频,抗干扰能力更强,可作启动中转、防止同频干扰及群呼用途。

有128个记忆信道。可信道分组8*16,分成8组,每组16个信道。
高、中、低三种功率输出,出厂预置为4W、2W、 1W。功率可手调。
87.5-108MHz调频收音机,有25个收音机记忆信道。
内置语音加密,语音压扩。
VOX声控发射
可设开机密码保护,避免别人使用
记忆信道命名
25KHz/12.5KHz宽窄带, 过于专业哈,,,

来点实用的:

       灵通6100手台有个省电模式选项,对照说明书调到省电模式能起到延长待机时间的作用。一般的徒步活动中,徒步人员距离拉的不是很远,将发射功率调到低功率就可以成功首尾通联。自行车活动中,由于队伍可能拉的很长,一般将功率设置为中功率,这样基本可以满足需要,如果只能够接收,发射对方收不到,就需要更换成大功率发射了,自驾游活动,将手台设置为发射中功率足以满足车队出行需要。能用中小功率通连就尽量不要使用大功率,这样能大大延长手台的当日有效使用时间。同时如果不是负责人或没有重要的事情报告,还是以收听为主,如果频繁发言会降低手台待机时间,在任何出行活动中,不建议使用收音机功能,收音机同样消耗电能,缩短待机时间,严重的会造成紧急通联的时候电能耗尽状况。

     以上个人见解,当你觉的手台使用时间很短,那就应该看看你是不是有经常大功率发射习惯了~~~~

大家默认的频率:438.00                第二频率:439.900

哈尔滨市调频广播频率:(收音机)90.900    92.500     94.500     95.800       97.000      98.400      99.800    102.00     104.500    105.600   

铁路频率:457.700    还有一些好玩的频率,打死也不说      

哈市出租车频率:465.950 466.075 385.075 385.800 385.650 385.512 368.312 348.425 158.250 147.200 143.450 158.087 146.837 148.300 143.700 146.925 159.075 148.500 149.537 都是出租车频道

[ 本帖最后由 老狼 于 2008-5-8 06:40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authicon5163 发表于 2008-5-7 23:42:55 |显示全部楼层
据中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规定,对讲机频率一般做如下划分: 专业对讲机:V段136-174MHZ:U
  段400-470MHZ; 武警公安用:350MHZ; 海岸用:220MHZ; 业余用:433MHZ; 集群用:
800MHZ; 手机:900MHZ/1800MHZ; 公众对讲机(民用对讲机):409-410MHZ,
根据电磁理论,频率越低,波长越长,电波穿透建筑物的能力越弱,但绕射能力越强;频率越高,波
长越短,电波穿透建筑物能力越强,但绕射能力越弱。 因此,对于专业对讲机来说,在城市因为楼房
密集度高,需要电波穿透力强,所以应该选用U段(400-470MHZ)比较适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0。7
米, 而在旷野或海面这种空旷的地域使用对讲机,则需要绕射能力强的电波,所以选用V段(136-
174MHZ)比较合适,也就是我们说的2米,
看到这里你没晕吗?那你够厉害,我都晕了。

authicon5164 发表于 2008-5-7 23:47:18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户外活动,十几个人,配2-3个对讲机就够了,队长一个,探路一个,后卫一个.
对讲机最重要的作用是增强领队和全队的信 心,知道前面路是否好走,知道后队拉开队员,就可以掌握节奏,对
于全队的快乐行军非 常重要。
对讲机要用得潇洒,得掌握一些对讲机语言,考虑到对讲机单工工作方式,另外野外的 信号不很稳定,应该尽量把复杂的语句简单化,而且要用普通话。听过侯宝林的相声吗? 根据侯先生的理论,对讲机应该尽量掌握在河南人或者山东人的手里,千万不能落到北京 人的手上,一是罗嗦,二是土话太重,还有广东人也不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 讲普通话。

 另外,说完一句结束前,说一个“OVER”,会显得很有学问。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一般人用对讲机的时候,是将对讲机的后部对着掌心,我以前也是
这样。后来看人家专业人士的拿法刚好反过来,面板对着掌心。我猜这样有两个好处:一
是万一失手摔倒,对讲机的前面板不容易损坏,二是显得专业些,不至于有人看到你就说:
“你,新驴吧?

authicon5165 发表于 2008-5-7 23:53:18 |显示全部楼层
礼仪:
1、指名呼叫  

  格式:先呼叫两遍对方的名字,报两遍自己的名字。  

  举例:“Tom Tom 这里是Jerry呼叫 这里是Jerry呼叫”  

  呼叫以后等待30秒钟以后,才进行第二次呼叫,因为对方可能要停到一个安全的位置、保持身体平衡、并取下对讲机,都需要花一定的准备时间。
  

  2、广泛呼叫  

  格式:先呼叫两遍“CQ”,报两遍自己的名字。  

  举例:“CQ CQ 这里是Jerry呼叫 这里是Jerry呼叫”  

  用于不指名的呼叫,任何听到你呼叫的人都可以回答你。  

  3、答复呼叫  

  格式:先报两遍对方的名字,再报两遍自己的名字,然后告知信号情况。  

  举例:“Jerry Jerry 这里是Tom 这里是Tom 你的信号很清晰/略有干扰/较难听清”  

  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听清是否在叫你,就不要回答或询问,耐心等待对方的下一次呼叫。“某某,你是不是在叫我?”就不是一种良好的做法。
  

  4、插入呼叫  

  格式:“请求插入 请求插入”  

  如果频道已被占用,而自己又急于使用,可以在对方通话间隔请求插入。如果没有被许可,就不要继续打扰。因为公共频道对先使用者具有优先权。  

  举例:“……”  

  “请求插入 请求插入”  

  “插入者请说”  

  “谢谢 我呼叫一个朋友:Tom Tom 这里是Jerry呼叫 这里是Jerry呼叫”  

  “……”  

  “我们转到三频道去”  

  “……”  

  “插入完毕,频道还给你们,非常感谢”  

"呼叫,呼叫:绿茶,小西,弹弓子,胖哥,毛嗑,紫杉,转悠,长风,,,听到请回答,我是老狼,OVER"!

http://www.jiaoyitong.com/sales/20070203/image/0945526045.JPG

[ 本帖最后由 老狼 于 2008-5-7 23:55 编辑 ]

authicon5168 发表于 2008-5-8 01:24:25 |显示全部楼层
嘻嘻,
好的对讲也是能救命的东东啊

authicon5178 发表于 2008-5-8 09:42:13 |显示全部楼层
转悠收到,老狼请讲,老狼请讲.....
这样说对吗?

authicon5181 发表于 2008-5-8 09:48:01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加个"OVER"

authicon5184 发表于 2008-5-8 10:28:07 |显示全部楼层
请求插入。。。OVER!
这么多人都有对讲机了??

authicon5216 发表于 2008-5-8 19:21:59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朱安艺游 于 2008-5-8 09:42 发表 http://www.hljout.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转悠收到,老狼请讲,老狼请讲.....
这样说对吗?


对呀,提出表扬!

authicon5217 发表于 2008-5-8 19:24:07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绿茶 于 2008-5-8 10:28 发表 http://www.hljout.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请求插入。。。OVER!
这么多人都有对讲机了??


据俺观察2只左右。OVER!

[ 本帖最后由 老狼 于 2008-5-9 07:0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灵佳网-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黑公网安备23010402000316号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4-28 02:50 , Processed in 0.08365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