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90|回复: 23

驴友必读一  heatlevel [复制链接]

authicon736268 发表于 2012-12-4 23:35:29 |显示全部楼层
新驴必读(什么是户外?参与户外要做那些前期的准备?)
初级山地户外安全普及讲座


——登山你要知道“怕”!!!


主讲:博扬完美

陕西因拥有秦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山川、峡谷、河流等有地质地貌资源丰富,业已成为户外爱好者尤其是山地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各类户外运动越来越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因参与性强,选择性强,年龄可大可小,方式也多样化,正日益成为群众性业余生活关注的焦点。

自2005年咸阳市成立了第一家户外俱乐部以来,随着全国大户外的盛行,我市(仅秦渭两区)各类型的户外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截止目前具不完全统计“各类户外用品店、商场户外用品专柜等约有近40多个,以山地户外为主题的俱乐部约20多家,以单车、越野、自驾、摩托、摄影采风等为主题的户外组织约20-30家、再加上网络上的各种类型的户外群体等,总和相信已经超过一百家之多;涉及“徒步、登山、穿越、露营、探洞、漂流、滑雪、单车、自驾、越野、摩托、动力伞、野战游戏、户外拓展以及户外旅行用品的批发零售”等诸多领域。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有特色;

众多的户外俱乐部、户外组织所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户外运动形式,类似于一个“体育大超市”,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可以自由选择,不断变换,形式多样,有些可以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有些可以纵览山水休闲观光、有些有利于个性的张扬、有些能够挖掘自身的潜能,众多的户外运动方式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潮流、丰富了群众休闲生活多层面、多样性的需要。这种新兴的休闲生活方式正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群众所喜爱。据估算,咸阳目前参与过或正在参与户外的人群约近十万之众。

户外运动多数都带有探险性,属于极限或亚极限运动,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刺激性。拥抱自然,挑战自我,能够培养个人的毅力、团队之间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深受各个年龄阶层群众的欢迎。

目前咸阳各种户外的组织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有的是参与各户外俱乐部户外活动、有的是以单位或部门为团体开展的、有的是通过网上网友相约同行、有的是三五好友结伴出行…等等众多的形式;

一、准备参加户外运动者,应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户外运动?

户外运动不是旅游观光,不是单纯的休闲渡假,它不同于一般性的户外活动。

按照我所学教材上的定义:户外运动是一组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带有探险或者体验探险性质的体育运动项目群。

2005年3月山地户外运动正式列为国家体育总局下面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的一项。列第100项。划归为中国登山运动协会归口专业管理。

户外运动目前在我国主要分为四大块:空中项目、陆上项目、自然水域项目、组合项目。

陆上项目主要有:徒步、登山、野营、溯溪、攀岩、攀冰、滑雪、岩降、探洞、单车、摩托车、越野车、野战游戏等

空中项目主要有:滑翔伞、动力伞、热气球、跳伞等

水域项目主要有:冲浪、风帆、水上摩托、漂流、潜水等

组合项目主要有:定向越野、野外生存、野外拓展、探险越野赛。(例如:美国的铁人三项赛)



二、在参加户外运动之前,应该充分认识户外运动的特性。

户外运动与旅游观光是有本质的、明显的区别,户外运动的本质是体育运动,属性是带有探险或者体验探险的性质,特点是在自然环境中开展。

户外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项高风险的运动,它将会面对复杂甚至恶劣的环境,户外运动也没有一致的运动规律,情况复杂多变,团队成员之间的心态微妙,同时发生意外求救和救援都是件非常困难。正是因为如此,户外运动具备如下的特征:

1户外运动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有着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特征。要求我们对自然要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亲近,才能深入感悟户外运动的乐趣。这种热爱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美妙温情的一面,也包括它残酷恶劣的一面。

2户外运动无一例外地具有不同程度的挑战性和探险性。要有挑战自我极限的心理准备,要做好吃苦受累的准备,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3户外运动强调团队精神。团队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尤其是在恶劣环境中。任何时候请记住:不要挑战自然,尤其是不要一个人挑战自然。

4户外运动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户外运动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还受到气候、植被、动物、天象、水文甚至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要求参与者不仅做一个运动方面的好手,还应该是一个综合各种知识的复合性人才。

5户外运动对体能有严苛的近于极限的全面要求。户外运动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体育运动,有极为科学运动方法和训练方式,对参加者在心理、生理和装备等方面有着极高的专业要求。

6、户外运动是体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运动通过组织和引导参加者在亲身实践中,自觉自然地学习地理天文、气候水文、运动医学、动物植物乃至人文历史等具体知识,同时也是将团队、坚持、奉献、互助等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

7、户外运动在自然环境中活动中获得与自然心灵相通、感应交流的权利的同时,也得相应的负担起保护大自然本来面貌的义务。


三、在进行户外运动之前,参与者应做那些准备

1、身体

进行户外活动前应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最好是去医院作个体检。如果有心脏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癫痫、眩晕等病史的应该避免进行山地户外和其它危险性较大、运动量较大的户外活动。

进行户外活动前还应对自己的体能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对自己体能做个测试,通过体能测试,自我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适合参与户外活动,参加什么级别、什么强度的户外活动。

2、装备

一套完整实用的装备是进行山地户外中必不可少的依靠,有备无患,根据活动来选择购买或租用相应的装备。入门级的驴友必备的装备有:

登山鞋,低腰鞋适三季海拔1500以下的浅山,防水的高腰鞋适合秋冬以及海拔较高的时候使用。

登山杖,无论是木质、铝合金、碳素的,起码要有一个;在远距离徒步时、在上下陡坡时、在泥泞湿滑的路面上、在涉水过河时、在打草惊蛇时,都必不可少。

背包,根据体形以及负重能力,一般单日的户外运动,女士配25-40L左右、男式配35-45L左右带有通风背负系统的专业背包。

护膝,绝对必须的护具;登山是一项“有撞击性的运动”,对骨骼的刺激比较大,佩戴登山专用的护膝可减缓髌骨、半月板、关节面的磨擦,减少膝关节的磨损;(登山对膝关节的磨损较大。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与地面行走相比,登山中对膝关节的压力增加了4~5倍。由于髌骨、半月板、关节面的磨擦加剧,很容易造成伤害。尤其中老年人年龄大,骨质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一旦磨损,几乎是无法恢复。许多中老年朋友登山后,感到膝关节发胀、疼痛,甚至无法再登山,就是这个原因。)

头灯,头灯的最大作用在于解放了双手;每次出行必备,经常检查,备足电池;

服装,适合季节宽松简洁的运动服装;内衣以化纤、晴纶为佳,具有速干排汗的作用;杜绝牛仔裤;

其他:急救包;水壶、炉灶、刀具、冰爪、雪套、冲锋衣、速干衣、座垫、帐篷、睡袋、睡垫……

3、计划

行前制作一份完整、合理、严密的计划,才是户外的有力保障的所在。只有认真做好计划,作出相应的准备,才能防患于未然,在发生意外时积极有序的开展自救或得到及时帮助。

⑴ 在出发前尽可能多收集一些目的地的“道路交通、地质地貌、天气预报、人文风俗、动物植被以及宿营条件、医疗急救、政策规定”等相关信息,增加了解,以便作出相应的准备。

⑵尽可能的对当地政府、管理部门或民间组织是否有户外运动的应急部门,应急救援等有所了解,抄录应急联络方式;去往需要备案的地方,应遵循当地要求进行真实信息的备案,

⑶前往少数民族聚集地或陌生的地域,应对当地的风俗文化、社会治安等增加一些了解,避免由人为原因引起的意外冲突。

⑷无论是进行山地户外还是其他户外活动,都应以书面形式制定一个出行计划作为此次活动的基础指导。制定计划时尽可能对活动的时间、人数、线路(路书)、交通、就餐、宿营、潜在危险等情况作出具体说明或图示。计划中应制定主要方案和备用方案以及应急方案,以便出现意外的情况下仍有计划可循。

4、告知
在出发前,你有义务要告知你的家人。你去了那里!和谁一起去的!如何联系到你的同伴或活动组织方!计划什么时间返回!如果计划时间未能返回也无法联络时应该怎么办!(首先联系组织方、事态严重时应报警、联络救援组织)。归来时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为你担心家人或朋友;
这样才能让你的家人做到心中有数;这也是你在户外活动中遇险、遇困后,无法发出救援信号时,最后一线被救援的希望。

四、户外运动爱好者如何才能户外中的保证自己的安全
1、选择

⑴ 选择领队:
目前本地从事户外方面的俱乐部和各种组织众多;但因为目前户外市场缺乏监管、无章可循,各俱乐部组织能力、领队经验、遇突发情况的处置等综合能力残差不齐;有国家认证的俱乐部和领队寥寥无几。
没办法的办法就是矮子里面挑将军;多向老驴友打听,看那个俱乐部那个领队有责任感、经验丰富;
多询问组织方,综合评估其设计的线路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季节、天气等条件。
了解一下组织方以往安排的交通车辆状况,是否手续齐全、新旧程度;
从网络或其他渠道了解下,组织方是否有反面的投诉、或在驴友间的口碑如何。

⑵ 选择同伴:
① 山地户外运动,应坚决杜绝个人行为,增强团队意识,在参加活动前要选有能力有经验的领队或同伴,并制定详细计划。

② 在进行高山运动、或长途户外时,应选择加入老驴友占到60%以上的队伍;因为新手过多的队伍,潜在的危险也就更多,更容易发生问题。

备注:只有正确的选择“相对”综合能力强的组织者或领队以及队友,才能较为有效的保证你在户外中的基本安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authicon736271 发表于 2012-12-4 23:43:13 |显示全部楼层


2、谨慎

⑴ 任何时候请记住“不要挑战自然,尤其是不要一个人挑战自然”。⑵ 避免各种损伤发生的第一守则是,除非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尽可能避免危险。切忌正路不走走歪路,这是刚尝到户外运动甜头的户外运动者最容易患的错误。

⑶ 学会识别危险,学会避开危险;这是一个成熟的户外运动者经验和智慧的积累。一个成熟的户外运动者绝不能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和技巧而冒险。

⑷ 防山洪、防塌方、防雷电,避免前往有危险的区域;不要在错误的时间进入到错误的区域;例如连阴雨后3天内不要进山户外;雷雨多发季节不要在河道以及山洪的泄洪道处过多停留。遇到天气突变的初期,应结束行程及早返回。

⑸ 防火、防兽、防蛇、放蜂蜇、防蚂蟥、短途户外带上常用药、消炎药、云南白药、创可贴等;长途户外更应准备相应的药品以及急救包;



3、信任

⑴ 不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首先要充分的了解你的团队、认知并认可你的队友,这是进行安全户外必不可少一个程序。

⑵ 既然你已经参与其中,就必须信赖你的同伴和你的领队。团队在户外的秩序依靠所有人来维系,相互见的信任是维系是基础,这是一切活动安全的基本准则。

⑶ 如果你质疑你的团队或者领队,请选择离开或趁早就不要加入。


4、协作

⑴ 时刻牢记!你不是来旅游的,你和你的同伴是一个团队。你需要他们的协作与帮助,而你同样需要付出你的。宽容与博爱是维系团队间纽带的润滑剂。

⑵ 团队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尤其是在恶劣环境中。

⑶ 明确组织形式结构和成员等基本情况,根据经验和体力,合理的分工,人数一般不要少于三人,这样才能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互相帮助,度过难关。

⑷当户外活动中遇到特殊情况和紧急情况时,应该正确面对、冷静处理,听从有经验者的建议,相互信任,高度协作,积极的开展自救和互救,这是脱离险境的唯一途径。


五、户外安全事故以及案例分析:
户外运动以其休闲与刺激为魅力,吸引众多爱好者参与,但户外事故的发生,让人“望途兴叹”。安全隐患似“阴霾”笼罩在这蓬勃发展的户外运动,事件背后凸显户外运动管理的“盲区”。

户外事故的发生除了自然原因外,有些是因为参与者的行进中临时决定改变路线、对风险评估不足等原因所造成;政府对户外运动俱乐部、户外活动组织者的监管目前还是“盲区”。在此种户外环境下,广大户外运动的爱好者更需要了解户外运动的特性、了解户外运动尤其是山地户外运动所潜在的危险,总归一句话“登山你要知道怕”。

authicon736272 发表于 2012-12-4 23:43:51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迷路的总结篇

营救的黄金时间是72小时,一旦错失时机将会非常危险!

在天气不佳或准备不足或临时改变路线的情况下,最容易引致迷途。选用有明确参照的山径以及出发前详细计划行程,都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野外迷路受困呢?是不是带上指南针、地图,就不会迷路了呢?对于缺乏野外活动经验的一般登山旅游者来说,这些用处都不大。最谨慎的办法还是沿着旧路走,千万不要冒失地离开山径而从“新路”下山。如果你是有意去走新路“探险”的话,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行前告诉家人及朋友,带足食品及饮水,并沿途做好醒目的路标,以备走不出去时原路退回。

首先应主动预防:

⑴出发前制定详细的行程计划,注意近期的天气预报,避免在气候条件不佳时间或季节进行户外。

⑵选取有明确路标或参照的山径,在沿途岔路口等关键位置留下路标。为了避免迷路,同时也为了在迷路时能够及早回到原路,在行进中,必须养成多多观察四周地形和自然参照物的习惯。切勿低头黑走。

⑶携带必需物品,例如地图、指南针、头灯(手电)、雨具、急救药、救生哨、手机(对讲机)、记事簿和笔等,这些在关键时候,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⑷准备充分并有富裕的携带食物和水,不管短途或是长途,在沿途没有食物和水源补给的情况下,不妨以1天为单位,每增加1天多带1餐,以此类推;

⑸户外行进中如遇大雾,应暂停行进,等到大雾散去再做前行;如必须在雾中行进(前提是绝对保证行进方向以及路径正确),应保持密集队形,前后呼应,行进中不间断的相互语音或鸣哨或点名提示,一同走出险境。

迷路时的应急处置:

⑴应利用指北针及地图设法找出所处位置。设法回忆曾经走过的路径,原路退回。因为,在迷路之前你走的是正规的道路,所以最可靠的方法是要走回自己有把握的地点去。若不能原路退回,应留在原地等候救援。

⑵切勿盲目前进,以免消耗体力及增加救援的困难。若必须寻觅路径,切记在沿途留下相应的路标或明显的痕迹,方便自我识别的同时也能为救援提供有效的信息。

⑶在不能辨认位置的情况下,应往高地走,居高临下更容易辨认方位,寻找路径,同时也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⑷如不能有效的自救,但能通过通讯器材联系到外界,应就近停留在明显的“地标”处(如崖下、水潭边、瀑布旁、林边、空地等)等待救援,并观察周围的植被,向救援人员详尽的描述所处环境、地标、植被情况,以便救援人员有效的判断你所在的位置,尽快的开展搜救。

⑸在没有通信器材支持的情况下,应及时、不间断的利用镜子或铝箔防潮垫的反光、篝火、烟雾、鸣哨、手电筒或头灯的闪光来发出求救信号;

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条件,发出不同的求救信号。一般情况下,重复三次的行动都象征寻求援助。当在野外,要把求救信息传出去,靠喊是不行的,这时候如果有救生哨,可以用莫尔斯码里的SOS转换成声音“三短三长三短”吹出求救信号。吹的时候一定要有规律,并要坚持反复重复这种规律,听到的人就算不懂,也会引起注意。用头灯、手电求救时也是用闪光来制造出三短三长三短的规律,引起别人注意。也可以用一个特定的方式,比如上下晃、横着晃或者绕圆圈,只要是个让人觉得长时间有规律的动作即可。



总之一句话:要做到心中有数,才出发!户外登山,你要知道怕!!!

authicon736274 发表于 2012-12-4 23:45:41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有点长,转来希望大家都耐心的看完它,希望对我们的户外知识多点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authicon736275 发表于 2012-12-4 23:50:57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谢谢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14:34

authicon736309 发表于 2012-12-5 06:40:55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谢谢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14:34

authicon736351 发表于 2012-12-5 07:22:05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谢谢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14:35

authicon736368 发表于 2012-12-5 07:45:15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顶

点评

谢谢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14:35

authicon736420 发表于 2012-12-5 09:19:05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谢谢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14:36

authicon736421 发表于 2012-12-5 09:22:36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谢谢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14:3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2-22 13:49 , Processed in 0.063900 second(s), 1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