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99|回复: 27

驴友的遇难频繁发生.户外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希望转载的友人可以不要盲目出行  heatlevel [复制链接]

authicon747269 发表于 2012-12-27 20:39:21 |显示全部楼层
看贴回贴.gif

authicon747181 发表于 2012-12-27 18:39:17 |显示全部楼层
户外运动是一项危险的运动 ---- 妞们~看后再转

  导致事故中的因素:
  环境因素+人的因素=事故发生的机率

地形 身体状况 天气 经验 装备 技巧 恐惧沟通

一、意外发生的理论-意外事故是如何发生的
  
1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的因素   
环境因素和人的因素重叠交织的程度或大或小。重叠交织牟程度越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两者相结合,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倍数放大,而非两者简单相加。危险因素越多,事故发生机率增长的越快。
例如:   
环境因素为2+人的因素为2=事故可能性为4倍
环境因素为3+人的因素为3=事故可能性为9倍   

2危险因素举例   

环境危险
  当你评估潜在的环境风险时,你应该检查三个方面的因素:  
 1. 活动   
      静态-在相对不变环境中进行的活动(如徒步旅行)   
      动态-在环境变换很快且不可预测环境中的活动

 2. 地点   
      在偏远地点活动,需要一些额外的预防措施。常用的方法是,如果你在偏远的地区,可以将湍流的评级提高一个级别,
    例如,将3级变为4级,有助于将事故可能性加大这一因素纳入考虑(见下)。
 
 3. 季节/气候   
      天气和天气变化的可能性对事故发生机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A) 环境
    -岩石遍布的小路
  -暴露的岩架
  -低温
  -雨水
  -黑暗
  -过度暴晒
  -有毒藤蔓
  -蚊蜂叮咬   
  B)装备   
    -炉子坏了
  -鞋子不合脚
  -穿衣不合适
  -无法发挥作用的装备   
  C)驾驶/运输   
    -路况不好
  -黑暗
  -不熟悉的道路
  -困难的道路
  -其他不稳定因素
  -徒步者/骑车者   


人的危险因素  
 A)参与者   
    -缺乏危险意识
  -缺乏避免危险的技巧
  -不听从指导
  -对自己、他人和装备缺乏责任/不关心
  -想“证明”自己,所谓的男子气
  -体能和毅力差
  -恐惧、焦虑   

  B)领导   
    -缺乏环境危险方面的知识
  -保护集体和自己脱离危险的技巧不够
  -缺乏对安全的判断力
  -教授必要技巧的能力不够
  -指令不清
  -监督不力,不纠正问题
  -在压力下推动领导能力
  -缺乏教导计划  
 
  C)驾驶员   
    -驾驶技能很差
  -为赶时间而狂奔
  -疲劳驾驶
  -驾驶时没有自我保护意识  

  D)队伍   
     -没有形成队伍,缺少分工合作的架构
  -人际纠纷没有解决
  -缺少沟通渠道,过分竞争
  -寻找替罪羊,对行动慢者缺乏关心
  -过多的压力和有追求“表现”的压力,所谓“男子气”
  -没有在压力下协同工作的经验
  -队伍中没有领导
  -大的队伍又划分为小队伍

3)事故场景分析
 
 设想在户外旅行中或其它环境下发生的一场事故或者差点发生事故的实际状况,分析当时的情况,列出导致潜在事故的“环境因素”和“人的因素”,并明确分析出降低潜在事故的方法。


 4)导致危险发生的因素=减少潜在事故发生
  
开始任何一段旅行以前,教导“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至关重要的,以便参与者清楚了解他们的行为如何直接影响事故发生的机率。
这样参与者就可能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这些因素给予你五项基本要素:   
    -在野外评估潜在风险的技能;
  -是一种降低潜在事故发生机率的工具;
  -决策工具;
  -理解为什么要教授特殊规定和政策;
  -理解为什么你必须做出某一特别的决定;   

5)环境危险因素简报   
一个全面的安全程序使人们可以发挥能动作用,防止人的因素与环境因素交织重叠,从而减少了潜在的危险。要达到该目标,必须在旅途的第一天就重新思考,究竟要面临什么样的环境?在规划旅行时,领队必须研究环境和旅途中的活动,以确定旅途中潜在的危险环境因素。必须在旅行前以“环境通报”的方式和队员交流,并且在改变环境和活动时及时不断告诉队员(例如一只徒步旅行队伍改乘独木舟,环境和活动变化了,环境危险也发生了变化)。应在讲解“导致危险的因素”后进行第一次“环境通报”。在较长的旅行中,参与者在熟悉“导致危险的因素”后,参与者可尝试进行一些“环境通报”,这样是很有有的。这项工作可以在领队帮助下进行。“环境通报”为旅行设定了一个安全基调,并时时提醒队员必须自己的行为负责。   

6) 万一   
从“万一”的角度去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很重要的。问问自己最坏的情形会如何,然后问问自己如何减少发生这种事故的可能性。.   

7) 准备一份环境简报范例   
假设你将会在五月的第一周带领一支登山队走德拉维尔峡谷里的阿巴拉契亚小径. 给这支队伍写一份环境简报。   


3. 做好记录   
做好记录对任何安全程序来说都是重要的一部分。  
 
1) 事故报告--旅途中不论何时发生了事故都要记下来。记录中要有事故发生的过程、地点、时间以及对伤员采取的治疗措施。遇到下列情况时需要进行记录:  
    -在旅途中需要花费一天以上的时间来疗伤或治病。
  -伤势或病情导致队员放弃了部分行程(例如:团队不得不花费半天时间等伤病员恢复)
  -伤病员需要被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或治疗(即使他们已经离队)   

2)野外情况报告
--无论何时发生了差一点就要发生的事故--无人受伤但是有致伤可能性的事故,都要填写记录表。其它在这一地区旅行的人或许可以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3)紧急情况报表--当伤情需要外界的医疗援助时,要填写这一表格。表格要设计得易于快速填写,并能保证所有的必要信息都能传达给医疗机构。

4. 出行前的计划   
保证安全的关键在于事前计划。有必要涉及旅行前、旅程中,以及旅程结束后的众多方面,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  
 1) 出行前的计划  
 A) 路线计划   
      -路线情况
  -水源及水质状况
  -护林员
  -各种紧急电话号码
  -天气预报
  -每天的宿营计划  

 B)团队所有成员的申请表--以便领队了解队员过去的经验、个人健康问题、残障情况、是否对某种物质过敏和禁忌食物等。   

  C)教学计划--应该为旅程中将要发生的每项主要活动列出一个教学计划。计划必须考虑慎密、循序渐进,以保证团员们确实学会了每项活动的技能。  
 D)装备  
 带什么装备--领队应根据活动项目、地点和天气来决定旅程需要哪些装备。
  检查装备--领队要确认所有参与者都有了必要的装备,并且这些装备状况良好。
  怎样使用--必须教会参与者们以安全、适当的方法使用所有装备。   

2)途中   
    -教授可能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的因素
  -进行环境简介
  -教授技术
  -事故反应:如果发生意外,反应要镇静,考虑周到,以免受伤加重或使情况恶化。对具体事故应采取的对策在人工呼吸和急救训练中有详细的介绍。
  -错误倍加:判断错误或反应过度使情况更加恶化。
 
 3)返回后的活动   
A)详细记录活动中的任何意外事故,险些发生的情况以及需要传递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直接汇报给活动指导者。  

 5.变更计划   
  要提高一个活动计划的安全性,需要涉及到以上讨论的所有内容的组合。计划改变的基本模式如下:   先期计划→途中活动→事故反应→报告→事故分析→改变计划→先期计划
 
 6.安全=正确的判断   
了解你及团队的能力极限。要保守。要灵活(例如在需要的情况下变更路线),如果整个团队都感到疲劳,要尽早宿营。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authicon747188 发表于 2012-12-27 18:52:22 |显示全部楼层
5aa9907eefd506550dd7da19.gif 坐沙发学习了

authicon747364 发表于 2012-12-27 21:48:57 |显示全部楼层
坐在地板上学习。

点评

你都坐地板上了,我得挖个洞 。哈哈 军哥新年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9 13:02

authicon747431 发表于 2012-12-27 22:29:15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747444 发表于 2012-12-27 23:04:27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回顾近期外地两次登山伤亡事件,感觉其更属于一种冒险和挑战极限的行为,已经脱离了普通驴友的概念范畴,,

我们既不能在对地形环境体能没有把握的情况下 ,冒然组织或参加户外活动,,

也不要因为珠穆朗玛峰发生雪崩  而忧虑所有的登山运动,,

黑龙江平原居多,哈尔滨周边海拔1000以上的山脉很少,山上空气新鲜,四季景色宜人,,

只要按着您所提供的资料认真学习,我感觉安全是很有保证的,,

谢谢您的指导,友谊,健康,快乐使我们相聚在黑龙江户外网。

authicon747545 发表于 2012-12-28 07:45:35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户外运动,对于环境、天气、路线、人员等等要素都要有一个评估,还要有一个团队的精神,确定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出行,学习了。

authicon747600 发表于 2012-12-28 10:08:19 |显示全部楼层
徒步就是走走道,而穿越爬山这是专业性蛮强的运动,所以,我们的组织者不能盲目或利益化的随从。小泽的提醒希望有所警示,谢谢!

authicon747793 发表于 2012-12-28 18:22:51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747834 发表于 2012-12-28 19:16:29 |显示全部楼层
达到锻炼的目的就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灵佳网-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黑公网安备23010402000316号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4-22 03:07 , Processed in 0.071824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