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山 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延寿县城东南14公里,张广才岭西麓,西南——东北走向,面积35平方公里,海拔731.7米。植被多以桦、柞、杨、椴等阔叶林为主。据《长寿县乡土志》载,“长寿山距县城南二十里,为县城之向山,高十里余,周七十余里,上有潭四,水极澄清,每遇天欲雨则生云,近山之居民每于此卜阴晴焉”。为东、西长寿河发源地,发源于东侧的为东长寿河,发源于西侧的为西长寿河,皆流入玛河。原长寿县(今延寿县)因此得名,一说因山得名,一说因河得名。 延寿石林 分布于长寿山和石城山等处,总占地面积近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米,由多条山脉和几千座石峰、石柱组成,花岗岩峰林、峰丛、孤峰、崩塌、构造裂隙、冰缘石海等典型的地质地貌构成了延寿县独特的石林景观。延寿石林隶属县林业局,最初在玉河林场东南部长寿山余脉的半山腰处被当地人称为“石海”,2004年始经旅游局多次踏查挖掘,发现山脊之上的石林面积多于“石海”并有连绵成片的迹象,几年间不断的寻觅新的石林景点,有“寿星石”、“坐福石”、“仙人观榜”、“五女拜寿”、“骆驼峰”等多处景观。2009年正式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当年旅游开发重点工作,于8月中旬在长寿山修建景区,定名长寿山石林,新建旅游公路1.5公里,石阶1000延长米,几十处护栏、把手和两坐浮桥,总投资50万元。还邀请作家张笑天为景区题字为“长寿山石林”、“石海”,并刻石壁之上。 延寿石林生成于2亿年前印支期,后经燕山运动、喜马拉雅山运动,形成了现在的单面山石林地貌。这是我国发现最古老的花岗岩形成的石林地貌景观。 石头平地突起,高数十丈,有的镶嵌整齐如城墙,有的或卧或躺似狮、熊等猛兽,有的玉柱相拥似新生的竹笋,真是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如同人工雕琢一般,令人叹为观止。石海在石林下方 300米处,同属中生代时期地貌。石海面积近 10000平方米,成吨重的石头光滑圆润,密密麻麻,相拥排列,一眼望去犹如石头的海洋。 长寿山石林路段,有新修旅游公路直接通往玉河林场,山下有停车场1000平方米,路况优良,进入方便。石城山路段,有旅游公路通往青川乡,路况良好,进入比较方便。 延寿发现特大石林群 占地70多平方公里 日前,笔者从延寿县委、县政府获悉,在该县境内长寿山发现一座占地70多平方公里的2亿年前形成的单面山石林地貌。据悉,该石林群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花岗岩形成的石林地貌景观,极具旅游开发价值。昨天,笔者观赏到了独特的石林景观。 8时许,笔者从延寿县政府登上大客车,经半个多小时行程25公里,就到了玉河林场的长寿山。走过40余分钟的森林带,一块巨大的花岗岩映入眼帘,石头上刻着两个大字’石海’,往山上望去,山上出现一大片从一吨至上百吨的无数个大圆石,这些巨石千姿百态,让人浮想联翩。走近’石林’景观,可见许多怪石鬼斧神工,有的像’驼峰’,有的像’恋人’,有的像’蘑菇’,有的像’灵芝’,还有的像’犀牛’。’石林’里到处是刀砍斧劈般的花岗岩,而’石海’是一层压一层的圆形岩石所形成。长寿山怪石堪称哈尔滨一绝。 据介绍,经地质学者勘测鉴定:延寿石林生成于2亿年前,后经燕山运动等地质变迁,形成了现在的单面山石林地貌。延寿石林分布于长寿山和石城山等南北山区,占地面积70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米,由多条山脉和几千座石峰、石柱组成。花岗岩峰林、峰丛、孤峰、崩塌、构造裂隙、冰缘石海等典型的地质地貌景观,构成了延寿县独特的如画风光。从山脚向上慢行,古树参天、山花烂漫、溪水潺潺。行至山腰处猛然洞天大开,一片冰川石海出现眼前,一眼望去犹如置身在石头的海洋,又像加入到了整装待发的古代军阵之中。 长寿山各式各样的石林景观遍布蜿蜒起伏的山脊,原汁原味未被开发,与原始森林争奇斗艳,相互辉映,千姿百态,叫人浮想联翩。大量尚未定名的景观,正期待着游客发挥想象力为其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