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丐 于 2016-8-13 19:23 编辑 <br /><br />DANCING SOUL 舞动灵魂 总是用镜头对准别人,文章也是写别人,已经不习惯关注自己了。突然很想说说一些关于自己的事情......希望你没有被我的喋喋不休影响你的心情......
一直以来,都是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管外界如何评论――不管是穿西装时的商业营运,还是传冲锋衣时的野外摄影,又或者是该到那个地方、用什么方式旅行。气候极端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战火中的尼泊尔,恐怖爆炸后的埃及,被时间遗忘的大凉山,种族大屠杀的肯尼亚,绝望与惊喜交替出现的印度......眼睛如同蒙着一块染着中国红的布,一路跌跌撞撞地走过来,渐渐地,我忘了自己是苦行僧,还是凡人......
尼泊尔内战期间,大***的博卡拉CAFE
10几年前,刚刚开始有网络图片出现的时候,我公布了第一张数字图片,那个地方是我一生中不会忘记的地方――携程网站。那时候能公开交流图片的地方还是非常欠缺,而网络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也许是因为我的摄影与当时潮流很不吻合――我那时的图片虽然也是靓丽的风光照,但靓丽中色调总是“反传统”:我喜欢使用幽幽的蓝色,并且在大片的蓝色中总有一个非常抢眼的亮点,但图片的大部分面积都处于“欠曝光”状态。于是很多人说:大卫独夫这家伙连拍照最基本的曝光都掌握不好,还学人家摄影?!我只是笑了一笑:我愿意用欠曝光的大面积这样表达,因为这样可以表达我要表达的东西。不过,后来还是应邀参与了《携程走天下》系列旅游书籍的创作。
《那年冬天》 我带着生命里单纯的盼望,又来到东北... 那一种零下20多度气温的寒冷中,那一种安定和缓慢的成长,那岁月漂洗过后的颜色,和着那一首没有唱出来的歌... ...以此献给长眠在可可西里的朋友--藏羚羊保护组织的志愿者。我们说过,从可可西里出来后就一起到东北过大年,但两个人的约定,只有我一人赴约。 后来转到当时中国网络摄影的高峰论坛――新浪摄影,这里聚集了来自全球华人当时属于“顶尖”级别的摄影师与摄影爱好者,对我的图片的评价稍有好转,但结果还是一半叫好一半叫坏――这些人往往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产生大规模的“艺术讨论”,人们甚至还为谁的图片好举行“擂台赛”。各个派别各个风格的摄影作品频频出现,从一次次的“擂台赛”一次次的“摄影大战”中,我学到很多至今仍然影响我摄影风格的精华……那些ID,今天有些已经退出摄影,有些仍然在坚持,坚持的那些,有些已经登上了中国顶级,甚至国际摄影舞台……向那些曾经的、推动中国摄影进程的伟大网络ID致敬!
埃及.西奈山脚的登山营地。拍摄《饱经劫难的圣地:西奈半岛》.《圣经》中《出埃及记》上帝的使者摩西接受著名的《十诫》之地 由于每次我的图片出现,都会引起争论。渐渐地,我对自己的图片风格也产生怀疑。当时一个美国的华人朋友对我说:你别理会国内的那些人的评论,国内的摄影(当时)是井底蛙呢,我认为你的作品非常好,而且是国际级别的!并推荐给我一个英文摄影论坛,说那里有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风格不同摄影师与摄影爱好者参与,叫我别灰心,拿图片去那里跟洋人“打擂台”,就可以证实图片的好坏。
我去了,不出三个月,洋人网站的CEO给我发来了一封恭喜信:“亲爱的DAVID WU先生,你的作品THE WINDOW OF HEAVEN(天堂的窗口)今天占据了我们首页的四个BEST窗口:当天、本周、本月以及本年度最好的图片,而你作品同时占据这四个BEST位置持续的时间已经超过2周!你的摄影师排名,在1.2万参与者中排名第四,亚洲摄影师排名第一。恭喜你!来自中国的天才摄影师!”要说明的是,这个网站评选好照片是由公众投票的,而那些“公众”至少99%都是洋人――他们之前都不认识我。
THE WINDOW OF HEAVEN《天穹》.泸沽湖.大年初一 10年前的某天晚上,THE WINDOW OF HEAVEN(天堂的窗口)这张图片我起中文名《天穹》又放在新浪摄影论坛,第二天一起床,朋友就电话给我:你的《天穹》点击率超过2万!并放在新浪网头版头条!我吓了一跳:新浪摄影论坛一直不是对我的作品褒贬不一吗?贬甚至比褒多很多啊!不可能上新浪头版头条!可我看了连接之后,我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事实……后来新浪10年纪念,我的笔名“大卫独夫”竟然也成了“新浪10年风云人物”名单中的一员――但那时候,我已经离开新浪很长时间了。 后来进了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摄影门户”色影无忌,做了6年版主,创立了“人文摄影”以及论坛。那时候我频频进藏,第一次的公开户外探险影展《大卫独夫.极地狂飙八千里》之《藏地来风》就立刻引起了轰动效应:广州科学馆的容纳200多人大教室坐满了观众,连走道都站满了人,而教室外面,还有大量的观众在等候……而后来我的《陷阱.那年冬天》作品展,为防止人数过多造成不便,主办方不得不限制进场人数。而深圳《烧吧.大卫独夫西部人文影像展》更是吸取了前车之鉴,采取预约登记入场方式......即使在2006年庆祝西藏天路开通而举行《一人一视觉.江湖.色6人影展》中《大卫独夫.藏地来风》依然摄取了大量观众的眼球与好评,以至当我从凉山回来后被告知:影展一结束,我的展品就被观众收藏走了(影展开幕后第二天,我就去了大凉山,一个月才回来)。
遗憾并内疚的是,活动启动后不到10天,9月底我就不得不暂时完全放弃了慈善活动的参与――我要参加“中国国际汽车越野竞标赛内蒙古站”的比赛(受朋友的影响,我爱上了汽车运动),赛事前后持续20天!等我10月底重归慈善活动的时候,收集的物资已经多到需要物流公司运输。一位加拿大的华商包起了全国各地物资的物流运输费用,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的运输公司一听说是慈善助学物资,就完全不收费……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些没有在物资收集中心所在地的慈善人士,自费把捐献的物资寄往西昌物资收集中心……而进山派送物资志愿者的挑选活动,更加令人感动:有在校的大学生严肃认真的书面申请,有外企CEO,银行经理,有50多岁的女退休工人……为了尽可能减轻山里老乡的负担,活动决定只有四个自费进山10天志愿者名额,但申请者超过百人……这次活动,大家一直要求保持低调,所以11月初进山后的物资跟踪,也只在新摄影论坛公开汇报……
《关爱陌生人.2006凉山行》慈善助学志愿活动:给这些大凉山里的孩子插上翅膀,他们也一样能在蓝天中翱翔....... 意想不到的是,《关爱陌生人.2006凉山行》活动后期,我接到“公益中国”网站举行的“公益摄影”比赛做专家评委的邀请,确确实实地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做了一次有意义的事情--我突然想起《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经典对白:“活着就是要有意义,有意义就是要活着。”“公益摄影”比赛虽然不是什么高级别的摄影赛事,但那本影赛画册,至今还保留在我的书架上--到目前为止,这本画册是唯一的一次实实在在地记录了我活着的时候,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一件我最不想公开的、我自己认为是很不光彩的事情,就是在东非肯尼亚遭遇“种族大屠杀”而参加国际红会东非联盟医疗队志愿者组织的经历。这次在东非旅行,我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臭名昭著的、人性最险恶阴暗的大灾难,见了我这一辈子都见不完的鲜血、断手断脚,以及那些无辜的孩子、妇女无助惊恐的眼睛……在一个餐厅吃饭,遇到了前美国住巴西大使馆的女职员ALESSANDRIA,她在联合国维和部队治疗队志愿者组织苏丹基地服务,临时到肯尼亚为红十字会东非联盟志愿者组织效劳。吃完饭后,我跟她回志愿者基地,成为了一名临时的红会志愿者,负责后勤。非常丢脸的是,三天后,我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有崇高的理想不难,难的是实现崇高的理想--虽然有具备很强的野外生存、急救以及化解危机的能力,也在可可西里、埃及与坦桑尼亚等国家与地区几次与死神打过交道,但我终究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见惯伤亡的医务人员,因此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心理留了下阴影,而不得不接受红会医疗队志愿者组织无国界心理医生的心理治疗……
有意思的是,我的个人网站“大卫独夫摄影驿站 ”被评选为“雅虎中国10大中文非商业网站”时我竟然全然不知;而被“世界华人艺术家”组织授予的“摄影类”国际铜奖,也是颁奖典礼过后3个月,与一个香港的朋友吃饭时,被问起我为什么不到香港参加颁奖典礼时才获知.......这一切,都是“行走”惹的祸!
在东非肯尼亚遭遇“种族大屠杀”,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在车窗口外无奈的渴望得到帮助 “中国当代徐霞客”,是一个荣誉,不管是否得到,我想,对我的生命轨迹不会影响太大。但是,既然被推荐了,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至于结果,我还是遵循我一直的生活定律:只要努力了、尽力了,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非常乐意接受。
希望你没有被我的喋喋不休影响你的心情......
谢谢一直以来大家的支持!
如果觉得大卫独夫(14号 吴志伟)真的不错,希望大家继续投票支持。(“2009年度中国当代徐霞客”竞选)
用手机输入55+14(而不是5514)发送到 1066 6666 39 ,就可以投票支持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