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5-16 16:19:1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六七 于 2013-6-5 15:24 编辑
每一个安全原则,都是血与泪的教训,我们应时刻谨记于心。
“对于每一座山峰,都不可掉以轻心;不做能力不及或知识不及之事。”没有哪一座山值得我们用生命去冒险,控制欲望、提升能力、充分重视、安全出行。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一条:
关于领队挑选,“不要跟随没有责任感及缺乏经验的领队”。户外活动中,领队的挑选至关重要,一名称职的领队须在活动前做好详尽的计划,活动中注意风险防范,协调队伍内可能的冲突,并在户外实践中爱护山野环境,留下一份愉快的山野记忆。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二条:
关于新人比例,“不要参加新手超过1/3以上的登山队伍去进行长距离或高难度的活动”。新人可能在能力或者经验上会有所不足,人数过多对队伍的行进速度、行程安排会有所影响,增加了活动的不可控因素。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三条:
关于队伍人数,“除非事先准备充分和经验丰富,否则登山队伍的成员不得少于4人”。队伍人数的要求,是为了保证队伍在遇到特殊情况,如探路、人员受伤,下撤等需要分队时仍可保证两人同行。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四条:
关于行程计划,“行程、计划须缜密完整,并让每位队员及留守人员彻底了解”。80%以上的户外事故都因准备不足而引起。完整的活动计划应包括天气因素、线路规划、食品计划、团队分工、交通接驳、风险评估、安全预案等。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五条:
关于饮食装备,“登山时应有充足的饮水和食物及完整的装备,并有备份以应对意外情况”。物资是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户外活动中充足的食物补给更是至关重要。选择户外食品应遵循营养高、易消化、易保存、易烹调、重量轻、高压缩、少垃圾等原则。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六条:
关于体能技能,“平时多训练体能及技能,定期健康检查”。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活动要循序渐进,不要参加大大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活动;身体发生劳损或受伤时,应及时休养。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七条:
“平时多阅读专业书籍、资料,随时吸收新知”。户外运动不同于一般玩乐,具有一定的风险,参与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和积累来提升参与者的素质,才能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八条:
“对于每一座山峰,都不可掉以轻心;不做能力不及或知识不及之事。”没有哪一座山值得我们用生命去冒险,控制欲望、提升能力、充分重视、安全出行。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九条:
“注意保持通讯工具畅通,随时向留守人员或家人报告行踪,储备应急电量直至活动结束。”活动前,应向留守人员或家人告知活动行程所需时间和可能无法通联的地方;活动中,做好通讯工具的防水措施和注意电量储备;活动结束后,应第一时间与留守人员或家人取得通联。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十条:
“活动前和进入山区后,随时注意气象数据及变化。” 在活动进行前,必须收集活动地区相关的气象资料,如气温、降水、风力、风向、日出日落时间、台风警报等。在进入山区后,应随时保持对气象的关注,同时密切留意山区里的小气候。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十一条:
“随身携带个人资料。”为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请务必谨记随身携带。个人资料包括身份证号、姓名、性別、血型、身高、体重、紧急联系人、紧急联系电话与地址、个人病史(含药物反应、过敏史)、保险公司与保单号等,并做好防护措施。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十二条:
“登山队伍不可拉的太长,经常保持前后呼应;下撤至少2人同行,避免单独行动,落单最容易发生意外。”活动行进中,队员应保持“两人同行”制度,队伍紧凑,首尾呼应,队员不能擅自脱离团队,非特殊情况下也不应分组行进。同时队员在活动中不应超过先锋,落后于收队。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十三条:
“行进中应随时调整步伐及呼吸,不可忽快忽慢;喝水时不可狂饮,随时将水壸装满。”登山步伐推荐小、稳、慢。小步伐,全脚掌踩稳,慢走,保持匀速,上坡可外八字,下坡重心在后脚。户外喝水应趁早补充,不要等到渴的时候才喝,少量多次,水与功能饮料比例建议为3:1。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十四条:
“登山时最好依循前人留下的路标辨别方向,或沿途标示记号;天黑后,切忌行走溪谷或陌生线路。”登山时最好沿成熟山径或有路标指引的方向行走,尽量避免开路。如果天黑,切忌不要进入和在溪谷中行走,夜间溪谷行走滑坠和落石的危险性非常高。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十五条:
关于迷路处理,“迷路时应折回原路,或寻找避难处静待救援;除保持体力外,并安抚队员平稳情绪”。迷路时绝不可慌乱而到处乱走,尽量找回自己有信心找到的地点,沿途做好标记,并注意观察周围的地形,在适当时候发出求救信号。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十六条:
“登山期间,应重视身体的变化,适时休息;如不适或受伤,应及时告知同伴。”登山时要学会“累之前要休息”,登山过程中的小休息以3-5分钟站着休息为主,调整节奏与呼吸,补充行动粮及水分。长休息时可进行肌肉的拉伸,同时避免肌肉受凉。如身体严重不适,应及时下撤。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十七条:
“登山应发扬团队精神,途中留意同伴情况,危险地段互相提醒或协助通过”。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微不足道,登山需要整个团队的合作互助。彼此的充分了解是良好合作的基础,出发前成员之间要尽量熟悉。总之,保持心情愉快并乐于助人,做一个你自己也想跟他一起爬山的人。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十八条:
“了解登山中潜在的危险及应对措施,如有意外发生,应保持冷静,设法与警方或留守人员联系。”户外有风险,而且这个风险是绝对存在的。每次活动前,应对线路存在的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进行评估,做好防范准备。树立科学的安全意识,了解户外风险相关知识,掌握求救技能。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十九条:
“小心用火,切勿乱丢烟蒂,避免引起山火。”户外行山时请勿在林区、草地上点火、吸烟、乱丢烟头、留下火种等等,星星之火可燎原。增强防火安全意识,尽可能地消除森林火灾隐患。
#安全登山守则逐条读#第二十条:
“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有助于自己和他人将来登山时的安全,必须认真实行。”活动总结很有必要,进行每次活动的总结,能让自己更了解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得出经验教训,提高日后登山的实践能力。同时为他人开展登山活动提供宝贵的行前资料参考。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