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水 于 2013-6-30 10:25 编辑
作为一个接触户外才两年的新驴,知道鳌太是2012年在磨坊看到广州穿山甲大哥发的帖子,详细的攻略和客观的描述让我萌生了挑战鳌太的想法,所谓无知者无畏,2013年6月19日我登上了飞往西安的航班。 尽管之前有跟穿山甲等户外前辈沟通过,凭借平日对gps得理解和使用,以及体能的锻炼和户外经验的积累。自认为有一定把握能“独立”挑战鳌太,但是当乘上开往太白县的长途汽车,看到公路上弥漫的浓浓雾气,心里还是有一丝不安。 到达上山的必经之路塘口村,接待我的是并不陌生的程大哥,相信很多驴友也知道他,这是一个朴实憨厚的农民家庭,我便像这五口之家的一份子一样在堂口村住了下来,程大哥说,这样的雨雾天气,不敢上山,于是我一住便是3天,现在看来,听程大哥的话是对的。 在村里等天气好转的时候,我去太白县爬了翠矶山,在山上的塔顶上打点是1900米,也许是爬的有点快,感觉头疼,太阳穴突突的跳,我有点担心自己有高原反应。 22号的清晨,我看到山顶上云雾有一点消散,又萌生了出发的念头,程大哥说,天气预报有阵雨转小雨,这样的天气还是不要上山为好,我便轻装从西华沟爬到2860左右药棚架位置,一为探路,二是为测试自己有无高反,现在看来这个测试没什么意义。因为我看到的不过是鳌山得一缕发梢罢了。因为爬的比较轻松,对自己的信心更强了。下山的时候碰到来自河南、湖南的五位驴友花花、洋洋、田野、简单和幻想,能碰到扫这几位驴友实在是我的幸运,当然这是后话了。 截止到23日开始登山之前,我仍对自己独闯鳌太充满信心,其一,我有gps(轨迹是在谷歌地球上自己做的)、其二,我年纪不大,具有一定得体能、其三,我是北方人自认为可以抵御鳌太恶劣的天气。如此可笑的自信,现在看来实在是为自己捏一把汗。 23日早早的程大嫂就为我准备了早饭,六点出发,六点半到达登山口,九点半攀登到药棚架,在快登上山梁得时候我看到树梢上拴着一根红布条,上面写着“安福,穿越者”,这是户外爱好者良好的祝愿,但是来路上运送伤者的担架和失踪多日的驴友拈花,已在我心中形成挥之不去的阴霾。 随着顺利通过2900和3050营地,简单休息之后,我逐渐接近鳌山的山梁,随着视野的开阔,告别了密林和讨厌的飞虫,眼前是遍地的高山杜鹃和野花,鸟儿在鸣叫,白云在舒缓,我也是生平第一次靠自己的双腿登上了3200米的高度,看着如草原般宽广的山脊,心情随之开朗起来,不由想到“白云边”三个字。今天是我38周岁生日,这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脱掉外衣只穿背心前行,殊不知这犯下一个不小的错误,鳌山得紫外线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胳膊和肩颈的灼伤在日后的数日里一直折磨着我,让我难以入睡。 下午3点左右到达鳌山导航架,因为路不是很难走,我偏离了小路,按照gps坐标标注的方向直切,这又是一个错误,好在没有产生严重后果之前,我意识到偏离小路是非常危险的,尽管如此,仍然在日后的行进中,经历险境。所以鳌山之险,绝不是有定向仪器就能避免的,这点一定要注意。晚六点左右,我到达了自己在gps上标注的“药王庙”营地,我本意是想一天赶到水窝子营地,已实现追赶昨日遇见的几位驴友,但是走了12个小时,实在是有点疲惫了,便想安营扎寨,在寻找水源的时候,看到两名搜救队员,他们告诉我药王庙还要再行进一短距离,我又行进了一公里左右,才到达了真正的药王庙,远远就看到巨石上有几个红点,他们是救援队得山鹰、幻影、阿华、北冰洋以及向导师傅,看到我一个人上来大家多少有点诧异,恐怕是没遇见过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的人。通过交谈我知道先前碰到的两个人是在山对个发现了可疑发光物体去进行实地勘察,晚些时候他们回来才知道不过是一摊水而已,就为这两个人走了很长时间。 24日清晨还有着亮丽的朝霞,转眼间就是阴冷的雨滴,我决定冒雨赶路,在药王庙到水涡源中间要切一段山腰,阴冷的天气和湿滑的路面,让我多了一份小心,在巴掌宽的小路上,我看到不少牛蹄印和新鲜的牛粪,我知道这恐怕就是鳌山的精灵——羚牛留下的,在山下的时候程大哥给我看了驴友拍的羚牛照片,据说只有运气好的人才能有幸一睹其风采,让我十分神往。接近水涡源营地的时候我看到梁下北坡有几顶帐篷并听到了呼喊,我知道我追赶上了前天的五位驴友,当时只想自己赶路并没有停留的想法,但是雨突然大了起来,没办法下梁暂避一时吧,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很深刻的意识到鳌山天气的严峻和可怕。 到达营地后看到除了日前的五位驴友,还有两位当地向导组成的搜救队,其中年轻的叫小蒋,年纪大的师傅因为有口音我实在不知怎么称呼。这时候我浑身已经被雨打湿了,迅速的张开帐篷钻进去,浑身开始打冷战,迅速给自己烧了一杯热水,擦干身体以后感觉好些了,趁雨稍小的时候在附近上下转了几圈,才感觉身子暖和过来,因为一直比较胖,到目前还没有失温的经历,像这次不停打冷战的情况不多见。感觉好一点我便想拔营出发,因为我预定的是28日的飞机,23号开始攀登已经要赶时间,驴友简单态度很明确得说雨不停绝不能走,我没有当回事,这时候当地两个向导也拉开帐篷说雨不停不敢走、要走好远、不能走!这时我想起山下程大哥的话,还是听从了劝告乖乖钻回帐篷里。如果我走过水窝子到2800营地这一段路,肯定不会冒雨前行,尽管我是个比较倔得人,但有时候狠听人劝,这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我。随后从药王庙赶来的救援队加上夜晚才赶到的蓝天救援队,小小的水窝子营地集结了五只队伍,夜晚大家拢一堆篝火,趋驱寒气围着火堆侃大山,倒也是不错的经历,只有我在痛心白白浪费了一天,掐指一算只有三天时间来完成整个行程了。 25日天气不错,清早起来在远处的山脊上,我看到了成群的羚牛,尽管只有黄豆粒大小我还是请朋友拍了照,心情大好。今天有小蒋和年纪大的师傅、以及五位驴友一起同行,心里有底走的就快些,结果一个失足,因为背包沉重的惯性,身子不由自主的撞了出去,脑袋直接扎到路边的泥地上,到爬起来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摔得,幸好撞到得是泥土,如果是石块,不堪设想。剩下的路倍加小心,实际上不小心也不行,过了飞机梁以后,随之而来的梁一、梁二、梁三峰,向我展示了鳌山的峥嵘,频繁的爬升和下降再加上险峻的横切,让我十分庆幸昨天没有冒雨攀登,殊不知与明日的路程相比,这不过是饭前的爽口小菜。下午一点左右爬过梁三峰,剩下的是舒缓的下降了,两位向导师傅要赶在天黑之前回家,据说小蒋已经十多天没有下山了,挥手作别。因为赶到营地的时间充裕,我便在后面悠哉的打狼儿,3点左右到达2800营地,并顺利找到水源,躺在帐篷里看山顶的雾气慢慢淌过山梁,狠惬意。路上和驴友简单商讨过,想在两天能完成整个路线,明天我要赶到大爷海才行,我决定明天早起赶路,殊不知等待我的是整个穿越中最艰难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