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沉迷于邮市,加之科里医事繁忙,我已近一年没有参加户外活动了,上周偶有时间,逐上网寻找适合我的活动,发现有“大自然户外群”天恒山一行适合我,逐报名参加。 周日一大清早,我到科里办完工作后乘104路公交车于八点到达汇合地点,即太平桥360路始发站,汇齐九位驴友后乘坐郊区客车,经半小时颠簸,到达始发地点东风镇知青公园,开始了今天的旅行。 知青公园坐落于天恒山脚下,门口两侧上方悬吊着两个轿车头,没有细看时什么牌子的,公园内有露天汽车影院;即能在汽车里观看大屏幕电影,估计只有农村有此等去处;现在城市里德影院非常豪华舒适,没有多少人愿意窝在汽车里观看电影;驴友说能节省住旅店费用,又能整夜看电影,又有烧烤可享用,也是一种别样的娱乐活动;我想有机会不妨一试。整个影院约足球场大小,估计能容得下几十辆小车没问题;在影院的一边是个小放映室,对面是一个超大的屏幕,估计有几十平方米,但生意不怎么样,没有近期放映的痕迹,估计清晰度有限,加之秋天凉爽之故,放映室前的台阶上,座着几个懒散的老人,几乎在聊天。 沿公园的水泥路向里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尚未完工的花园,中央植入两块石头,一块是黑色的煤石,背面已开裂,另一块为普通河卵石,较大,被覆红色布,还没来得及题字,估计是知青公园字样,旁边站立两个人,正打电话催出施工,四周的花草繁盛,姹紫嫣红,很是美丽,驴友们流连了一会儿,拍了许多照片,方才离去。 沿公园的道路继续前行,沿路遍植鲜花,景色优美,不一会就到了入山的扶梯处,由水泥仿制成木制样,廊腰缦回,曲径通幽,只是扶梯上有许多涂鸦,大煞风景;沿人工道路逐步入山,进入山的后面,远处是镇子上鳞茨批节的房屋,近处是新建的一个模拟“知青点”,房前是打谷场,面积不小,有半个足球场大,旁边是一个草编大粮仓,周围散落几件农用工具,颇具农村风格;场院后面是新建的一排泥质平房,院子里停放了两辆汽车,有几个人在做工,走进一看是当年知青宿舍样建筑,有火炕,有食堂,里面扩音器放着当年的歌曲,很有当年知青味道,对面的山坡上大书“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八个大字,深红色,气势恢宏,很有大年领袖风格,估计为人工花制成,经历风雨,没有一点褪色之感,不知当年知青看后有何感想,没有赶上那个年代,不好发表个人看法。 沿着山路继续前行,映入视野的是几栋连体大厦,错落有致,绿瓦作顶,褐色墙面,绿色落地大窗,设计精美,估计出自著名设计家之手,大厦旁绿草如茵,几近秋天,没一点秋意,大厦后面正在修建附属设施,不知建成后是何效果,只有再来方知。打听施工者,说是博物馆,不知陈列何种物件,不能是知青博物馆吧,如是纪念那个年代的一些人和事,留给后人,倒别有一番意义。 继续沿山路而上,没几分钟,就到达了山顶。山顶面积很广,大约二十多平房公里;看到的第一座建筑是园林所,几件砖瓦房,四边围墙上长满了籘类植物,部分已落叶,园中飘出饭菜的香味,估计是快到工人吃饭的时候了。园林工人负责上山的绿化,虽生活清贫,但能和花木为伴,远离尘嚣,也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园林所的前面是一座正在修建的寺院,名曰“卧龙寺”,山门、天王殿、药师宝殿均已建成,佛像均已落成,但没看见出家人;入得山门看见介绍方知,该寺院由省宗教局2003年批复重建,为药师天王道场,以前就有,这次是重建,建筑设计恢宏大气,颇有佛家海纳百川之气,东有大佛像,西游宝塔,药王大殿位列中央,建成后一定香火鼎盛,和市内的“极乐寺”相媲美,成为佛家修身之处。据介绍,当年宋朝二帝被俘去五国城时,路过此山,因此亦名“皇山”,现今已无当年一点痕迹,希望卧龙寺建成后,能增加此地的文明气息。 卧龙寺下面的山坡是两段山沟形成的所谓“大峡谷”,其实很小、很窄,下面有水池,有雨水冲刷形成的小石峰,但不知入路,没有一探究竟的机会;我想独自下去,但在驴友的一再阻挠下,只好作罢;下次一定带上爬山绳索,下去饱览此处“美景”。等转过另一个山坡后发现一处写着“天恒山大峡谷”的石碑,沿石阶而下,在宽度只容一人,深度莫顶的所谓谷底,行走几百米后,就到了大峡谷的出口,既是我们想下去一探究竟的地方附近,再次寻找入口,不得已只好放弃此次所谓“探险”。 峡谷对面的小山坡是人工落叶松林,秋天针状落叶覆盖地面,踩上去很松软,只是林中散落很多垃圾,估计是游人丢下的,我和队友捡拾一些,送到垃圾箱中,也算是对天恒山爱护的一种表现,不足挂齿;林中草丛中看到一支灰白色的鸽子,不怕人,队友估计是受伤了,走到很近才飞去,多希望此景常驻天恒山啊! 山顶上的开阔地,遍布青草,有的已发黄,秋意渐浓,有几处游人,有的在野餐,有的在烧烤,期间传出他们爽朗的笑声,希望他们尽情玩乐时注意保护环境,多留下一片清洁的风景。 下山的路上,还有一处风景值得一提,是一座窑地,当然是仿制的,窑顶上、窑旁空地上有几个铁铸的工人,做成劳作模样,再现当年制砖情景,也算是当年知青生活的一种写照吧,窑地旁边是一座宾馆模样的建筑,估计是招待游人的去处,刚建好,没开业,想进去看一下,旁边传出几声犬吠,只好作罢,转出后既是公园的出口了,结束了今日的旅行。 以上小文,献给同行的几位驴友,权作纪念,贻笑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