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23|回复: 19

(转帖)一名国内登山爱好者登顶珠峰后遇难 [复制链接]

authicon103927 发表于 2009-5-19 16:41:49 |显示全部楼层
吴文洪突发严重高山疾病 登顶珠峰后不幸罹难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拉萨5月19日体育专电 (记者胡星 薛文献)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登山协会了解到,来自江苏的登山爱好者吴文洪18日上午登顶珠穆朗玛峰后在下撤途中突发严重高山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9日4时许在海拔8750米处不幸罹难。

    据驻守珠峰大本营的攀登总指挥、西藏登山队队长尼玛次仁透露,吴文洪今年40岁。18日10时前后,吴文洪随国内珠峰攀登队B组登顶,当下撤至海拔8750米的第三台阶时突发严重高山疾病,体力衰竭,无法行动,经多名专业高山协作全力抢救无效,于19日4时许停止了呼吸。

    尼玛次仁说,在登顶成功及下撤途中,吴文洪及陪同他的协作人员与珠峰大本营指挥部失去联系,18日15时许恢复联系后,大本营才得知吴文洪身体状况极差,在第三台阶上无法移动。指挥部当即通知留守在海拔8300米营地的3名接应队员紧急向上攀登进行营救。营救人员采取了多种高山应急措施,但吴文洪的状况确实很差,仍然不能行走。

    险情发生后,西藏自治区体育局、登山协会高度重视,指示西藏登山队尽全力营救。此后,西藏登山队不断从各个营地抽调人员,携带帐篷、氧气和火炉等急救物资向上增援。

    尼玛次仁表示,这次救援难度极大,吴文洪遇险地点海拔高,气温很低,道路艰险,通讯不畅,夜晚温度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救援队员自身行动都很艰难,无法像低海拔平原地区那样背负遇险者行进。救援过程中,3名救援人员曾与珠峰大本营中断联系数小时之久。

    尽管如此,救援队仍旧抱着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最大努力抢救的想法进行救援。其中,从海拔6500米营地向上增援的人员携带着高压氧舱,竭尽全力向上攀登,用不到一天的时间攀登了平常需要4天时间才能完成的路程。

    相继抵达吴文洪遇险地点的救援人员及时对吴文洪进行了输氧、保暖和药物治疗等抢救措施,但吴文洪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凌晨4时许辞世。

    19日凌晨,吴文洪遇难地点天气状况恶劣,营救队员的体力消耗也非常大。为避免出现新的险情,在确认吴文洪已经遇难后,指挥部通知营救人员紧急下撤。

    尼玛次仁说:“19日白天,我们将再组织人员攀登到吴文洪遇难地点,清理遇难者遗物。遇难消息已经通知了家属。”

    目前,与吴文洪一起登顶的其他11名山友已经下撤至安全地带,状况良好。参与今年珠峰攀登活动的国内业余登山队员为历年来最多,共有来自北京、广西、新疆、辽宁、海南和云南等省区的24名山友,17日登顶的8名登山爱好者也已撤至安全地带。(完)

悲痛。

authicon103944 发表于 2009-5-19 17:22:21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103947 发表于 2009-5-19 17:27:10 |显示全部楼层
量力而行,安全第一。为逝者默哀。愿家属节哀。

authicon103979 发表于 2009-5-19 19:48:16 |显示全部楼层
愿逝者安息,生者前行。

authicon104019 发表于 2009-5-19 21:24:04 |显示全部楼层
深悼

authicon104036 发表于 2009-5-19 22:15:12 |显示全部楼层
能登顶珠峰,吴文洪达到了他的目的,可以说死而无憾了,为他的辞世深表惋惜。但是,什么活动都应该量力而行,保护好自己,才能去做我们想做的事

authicon104043 发表于 2009-5-19 22:21:43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一部分流星的光芒是我们可以看到的.

authicon104049 发表于 2009-5-19 22:29:55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走好! 8750米  死得其所  值!

authicon104070 发表于 2009-5-19 23:17:46 |显示全部楼层
默哀。一路走好。

authicon104090 发表于 2009-5-19 23:50:58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惋惜。无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灵佳网-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黑公网安备23010402000316号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4-20 09:54 , Processed in 0.04358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