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日报讯在鳌山脚下,紧邻太白县塘口村二组的乡道旁,有一个农家二层楼,程秀才是这家的主人。他家经常会来驴友,秀才见到他们,就如同见到了交往十几年的老朋友,驴友们说:“平时都在网上联系,这回算是见到‘真秀才’了!”
这位“秀才”不是学者,而是一位憨厚的农民。3年来,他义务当起了讲解员、服务员、救护员,热情招待攀登鳌山的上千名驴友,赢得了来自全国各地驴友的认可,他的家也得到“驴友之家”的美誉。
他是宝鸡人文明诚信的代表
5月1日,几位江苏驴友找到秀才家。看到秀才,几名年轻人没放下行李,就赶紧拿出相机与他合影。程秀才是塘口村二组村民,中等个,四方脸,53岁。他有一双儿女,女儿在深圳工作,儿子已婚。
近年来,鳌太线是许多驴友梦寐以求的穿越线路,来自全国各地的驴友纷纷来此穿越。塘口村是鳌山登山口之一,2000年前,多数驴友来到太白到相关部门登记后会直接登山,个别驴友需要调休,程秀才就免费让他们来家里吃住。随着驴友频频造访,他家逐渐成了“驴友之家”。程秀才负责联络,媳妇管灶,老妈管卫生,儿子开车接送。秀才有个铁规矩,就是不管哪里的驴友想在他家吃住,必须先在县上相关部门登记才行,如私自登山恕不接待。
“我们是第二次来秀才家了,他热心、真诚,特别守信用,宝鸡人真不错。”“道长”“与你一样”等驴友争相夸奖程秀才。
“没和秀才合影等于没来鳌山!”
程秀才纯朴、舍得付出。他的妻子张春华将家里二楼的库房改为住宿用房,供驴友住宿。有时驴友太多,他们夫妻就睡沙发。
每逢登山旺季,秀才的电话就成了热线,有人打电话预约床位,有人询问天气,还有人托他买吃的,或是邮寄包裹。只要驴友提的要求,就算是再麻烦,他都无条件满足,不收任何劳务费。
程秀才是个细心人,凡在他家住过的驴友,他都将电话号码记下,叮嘱驴友遇险情就打电话。2013年中秋节,一对夫妇登山第一天,妻子就高原反应,丈夫上午9点给秀才打电话,秀才和两位村民立即冒雨上山营救,下午4点将这对夫妇救下山。同年,网友“秋风”登山时不幸骨折,程秀才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将其营救下山,并送到宝鸡汽车站。
如今,程秀才成了驴友眼中的鳌太符号,广东、新疆、香港各地都有不少驴友慕名而来,来的人都要与他合影,他们说:“没和秀才合影,就等于没来过鳌山。”
一块牌匾捎了两年
在秀才家的客厅里,一块“驴友之家”的牌匾格外醒目,牌匾下方是他和深圳知名驴友“穿山甲”的合影。
秀才和“穿山甲”结识于2011年10月。当年“穿山甲”一行6人登鳌山,秀才热情招待,还开拖拉机送他们上山,给“穿山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深圳后,“穿山甲”请书法家写下“驴友之家”几个字,装裱好送给秀才以表谢意。没想到邮局不能寄,他就利用网络发动20多名驴友接力,经过2年将这块牌匾送到秀才家。
驴友“蜡笔”说,秀才的口碑是每个穿越过鳌太线的人传下来的,是他的真情感动了驴友。驴友“麦田”说:“人家啥也不图,就只为给驴友提供方便,这是最让人敬佩的。”对此,程秀才有自己的理念:“通过自己的服务,让他们高高兴兴上山,平平安安回家!”
我给宝鸡日报的记者白话了20多分钟,他就给见了20多个字。我承认,我说话嗑巴,而且有点严重,可我有那么那么那么严严严重重重吗?我一分钟就能说一个字啊?都让记者给贪污啦,明上宝鸡找报社要稿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