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麦田

鳌太------太熬  heatlevel [复制链接]

authicon939280 发表于 2014-5-16 15:14:29 |显示全部楼层
麦田 发表于 2014-5-12 21:18
走鳌太的想法,产生于去年秋天,之后就查找相关资料,准备相应的装备。
3月中旬,在网上加入个AA约伴穿 ...

折扣大,有时也坑人,我要去的话就被坑了,可能回不来。

点评

回不来就回不来吧,塘口村正缺个妇女主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8 21:29

authicon939290 发表于 2014-5-16 16:14:10 |显示全部楼层
麦田 发表于 2014-5-13 00:01
红桦树上,写有我的秘密。

麦队做人认真,对小芳就是念念不忘,下次要往哪个地方写这句话?

点评

被小芳的小辫所迷惑,下次写哪,暂时保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8 21:31

authicon939459 发表于 2014-5-16 21:11:21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谢谢米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8 21:32

authicon939466 发表于 2014-5-16 21:29:02 |显示全部楼层
【宝鸡日报】鳌山脚下的驴友之友
[ 信息发布:管理员 | 时间:2014-05-14 | 浏览:181次 ]

宝鸡日报讯在鳌山脚下,紧邻太白县塘口村二组的乡道旁,有一个农家二层楼,程秀才是这家的主人。他家经常会来驴友,秀才见到他们,就如同见到了交往十几年的老朋友,驴友们说:“平时都在网上联系,这回算是见到‘真秀才’了!”
  这位“秀才”不是学者,而是一位憨厚的农民。3年来,他义务当起了讲解员、服务员、救护员,热情招待攀登鳌山的上千名驴友,赢得了来自全国各地驴友的认可,他的家也得到“驴友之家”的美誉。
  他是宝鸡人文明诚信的代表
  5月1日,几位江苏驴友找到秀才家。看到秀才,几名年轻人没放下行李,就赶紧拿出相机与他合影。程秀才是塘口村二组村民,中等个,四方脸,53岁。他有一双儿女,女儿在深圳工作,儿子已婚。
  近年来,鳌太线是许多驴友梦寐以求的穿越线路,来自全国各地的驴友纷纷来此穿越。塘口村是鳌山登山口之一,2000年前,多数驴友来到太白到相关部门登记后会直接登山,个别驴友需要调休,程秀才就免费让他们来家里吃住。随着驴友频频造访,他家逐渐成了“驴友之家”。程秀才负责联络,媳妇管灶,老妈管卫生,儿子开车接送。秀才有个铁规矩,就是不管哪里的驴友想在他家吃住,必须先在县上相关部门登记才行,如私自登山恕不接待。
  “我们是第二次来秀才家了,他热心、真诚,特别守信用,宝鸡人真不错。”“道长”“与你一样”等驴友争相夸奖程秀才。
  “没和秀才合影等于没来鳌山!”
  程秀才纯朴、舍得付出。他的妻子张春华将家里二楼的库房改为住宿用房,供驴友住宿。有时驴友太多,他们夫妻就睡沙发。
  每逢登山旺季,秀才的电话就成了热线,有人打电话预约床位,有人询问天气,还有人托他买吃的,或是邮寄包裹。只要驴友提的要求,就算是再麻烦,他都无条件满足,不收任何劳务费。
  程秀才是个细心人,凡在他家住过的驴友,他都将电话号码记下,叮嘱驴友遇险情就打电话。2013年中秋节,一对夫妇登山第一天,妻子就高原反应,丈夫上午9点给秀才打电话,秀才和两位村民立即冒雨上山营救,下午4点将这对夫妇救下山。同年,网友“秋风”登山时不幸骨折,程秀才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将其营救下山,并送到宝鸡汽车站。
  如今,程秀才成了驴友眼中的鳌太符号,广东、新疆、香港各地都有不少驴友慕名而来,来的人都要与他合影,他们说:“没和秀才合影,就等于没来过鳌山。”
  一块牌匾捎了两年
  在秀才家的客厅里,一块“驴友之家”的牌匾格外醒目,牌匾下方是他和深圳知名驴友“穿山甲”的合影。
  秀才和“穿山甲”结识于2011年10月。当年“穿山甲”一行6人登鳌山,秀才热情招待,还开拖拉机送他们上山,给“穿山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深圳后,“穿山甲”请书法家写下“驴友之家”几个字,装裱好送给秀才以表谢意。没想到邮局不能寄,他就利用网络发动20多名驴友接力,经过2年将这块牌匾送到秀才家。
  驴友“蜡笔”说,秀才的口碑是每个穿越过鳌太线的人传下来的,是他的真情感动了驴友。驴友“麦田”说:“人家啥也不图,就只为给驴友提供方便,这是最让人敬佩的。”对此,程秀才有自己的理念:“通过自己的服务,让他们高高兴兴上山,平平安安回家!”


我给宝鸡日报的记者白话了20多分钟,他就给见了20多个字。我承认,我说话嗑巴,而且有点严重,可我有那么那么那么严严严重重重吗?我一分钟就能说一个字啊?都让记者给贪污啦,明上宝鸡找报社要稿费去!

authicon939472 发表于 2014-5-16 21:34:38 |显示全部楼层
我第一次看这种真正意义登山,一气读完。震撼人心!麦田真让我佩服!

点评

谢谢夏天姐的鼓励,你骑行,走的地方更多,线路更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18 21:33

authicon939480 发表于 2014-5-16 22:14:3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麦田 于 2014-5-20 00:14 编辑

D4:30日  晴转多云  低级风  
原计划:2800营地--金字塔--塔123--西源营地
实际执行:2800营地--金字塔--塔123西源营地--九重石海--东源大石河营地
关键词:时间  线路 九重石海

DSC00818_副本.jpg

昨晚扎营时,老潘开始下套:你们今天走的挺快的,按这速度,明天咱们能翻过九重石海,可以到东源大石河扎营。问,正常情况咱们大概几点钟能到东源?老潘答,晚上6点钟。我就说,那就这么先计划着,具体在哪扎营,看看明天上午走的情况再说。之后就嘱咐几个小兄弟,明早五点半起,七点拔营开路。
早晨五点多出帐,苞米烧水弄饭,我拣了些柴火拢火,主要是为了烧垃圾,今天的强度大,不能再背着垃圾走了。营扎在2900+的高度,在这要想把柴火点着是个很麻烦的事,首先,平时用的普通的打火机打不着火,在那嘎达嘎达滴按几十下,兴许能打着一次,海拔高的关系。其次,夜里气温低,柴火上有霜,不好点,又是纸又是草又是塑料袋什么的,弄了十多分钟,才把火点起来。
吆呵其他队友把自己的垃圾弄利索拿过来烧,其他队的看到这有烟火,也都把垃圾拿过来烧,重庆的、深圳的等等。

DSC00819_副本.jpg

吃饭时老潘过来说,咱七点半走吧。我回,日你先人滴咱昨晚不是说好了七点开路吗,咋又七点半了?老潘说,等太阳出来的,晒晒帐再走。
其实老潘没说明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他状态不好,昨天途中他就说腰呀腿呀痛什么的,毕竟56岁的人了,而且更主要的原因是老潘的胃病犯了,疼的厉害,向我们要药,苞米翻出药包,弄出一粒去痛片递老潘,老潘还要要一粒,苞米说这玩艺不能多吃。
老潘为了减负,带的装备物品相对不多,只带了个地席没带防潮垫。食物只带了6个小烤饼、2斤挂面、10个煮鸡蛋、一小盒香椿芽。在山上这种环境下多天的吃住,犯老胃病正常。10个煮鸡蛋,第一天晚上就干掉6个,在盆景园那,老潘用手向我比划几下,搜滴扔过来一东西,接住一看是鸡蛋,接着给其他人扔出去4个,我逗老潘说,那有你这么减负的,第一天就开始狂减啊。老潘老吹他带的香椿芽多么多么好吃,非让我们大家尝,弄一点扔嘴里,一股酸豆角子的味道,根本不适应。
就这样,磨叽到7:40才开路。

authicon939485 发表于 2014-5-16 22:29:5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麦田 于 2014-5-20 13:19 编辑

DSC00820_副本_副本.jpg

态度决定一切!深圳队的劲哥,有着正确积极的态度。落单的他跟随我们队两天,怕跟不住我们,采取笨鸟先飞的策略,提前一段时间出发,在前边等着我们,一起休息时又自己一人提前出发,再到前边等我们。看得出来,走的非常的吃力,大口大口的喘,步伐已有些拖蹋,但仍一直咬牙坚持。这样的态度这样的情况是能够得到他人认可的,能跟我们走说明他起码信任我们,能跟住就跟住,能带上就带上,驴友是一家,管他是哪个队的,相互协作是必需的。

psb.jpg

authicon939487 发表于 2014-5-16 22:49:3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麦田 于 2014-5-16 23:42 编辑

DSC00821_副本.jpg

什么都是往复,昨天从高点3400+到2800+,下降500+,今天就得找回去,而且比昨天的高点还要高200+。开板就是一个漫长的大缓坡,一直在上升,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上升了100,这显然是爬的有些快,老潘要抢时间要赶路,在前边拉的急。

DSC_0578_看图王_副本.jpg
(苞米片)

DSC_0579_看图王_副本.jpg
(苞米片)

DSC_0589_看图王_副本.jpg

塔上的积雪

DSC00822_副本.jpg

爬到一个相对的高点,回头看了昨天经过的飞机梁,那几个高一些的峰,就是那几个飞机梁。
和劲哥在队伍最后尾随着。今天拍的片少,因为看电量只能拍百余张左右了,但今天的景色非常好,可惜不敢过多的按快门。

DSC00823_副本.jpg

秦岭是南北方分界线,北为黄河流域南为长江流域,鳌太段是秦岭山脉的最高一段,站在这,南北的景色真的有区别,南侧是云海,北面则没有。这是南向的云雾,尚在山腰下。

DSC00824_副本.jpg

非常漂亮的云,从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南向平稳的云飘到山顶,就起了千端的变化,大家都被这景象所吸引,相机手机一直端着用着。

DSC00825_副本.jpg



authicon939488 发表于 2014-5-16 22:56:50 |显示全部楼层
DSC00826_副本.jpg

眺望到了远处的金字塔,还真的比较象啊。

DSC00827_副本.jpg

继续拍云。

DSC00832_副本.jpg

不愿意离开,在这逗留,留恋山下山下的云。

DSC00833_副本.jpg

云重的时候,会把塔掩住,但时尔又会露出真容。

authicon939489 发表于 2014-5-16 23:18:1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麦田 于 2014-5-16 23:33 编辑

DSC00828_副本.jpg

在山上的前几天,有个情况一直有所困惑,对于请背夫背装备协助登山这事,是应该还是不应该?
第一天刚进山的西花沟路段,一南京队的哥们和我说,队里请了三个背夫,其中一个是两位女驴友合请的,另两个是队里的一位土豪请的,背夫每人天350元费用,按6天计,土豪哥付费4200元,土豪哥带着土豪妹一起来爬鳌太,进山前买装备花了三万多。
后来觉得想明白了,认为土豪哥的做法没什么不对的,钱是人家自己的,花些钱用来保障,自己玩的能更轻松更顺利,爬鳌太花些钱对于他来说是有意义的,毕竟他没把钱花在澳门的牌桌上或其他的什么单纯的FB项目上。
因为有背夫给背装备,土豪哥土豪妹走滴相对轻松相对滴快。有不知内情的队友说土豪妹真强大,我说她那大包鼓鼓溜溜滴里边充的是氢气。其实,土豪妹的包大概也得有10公斤左右吧,自己的衣服和路餐饮水得自己背着。

DSC00829_副本.jpg

土豪妹人标致,身后的景色也不错。

psb (27)_副本.jpg

虽然有人给分担了些装备,但山还是靠自己爬的,虽然动作有些夸张,但一直是很努力的。

psb (21).jpg

当我面对着眼前的石头犯迷糊时,土豪妹却面对着相机后的云海犯兴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2-23 14:39 , Processed in 0.064153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