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超越 2014年5月10日,这个普通的日子,对我来就又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 在这天,我完成了酝酿近一年、准备了半年多的一次行动――首马(第一次全程马拉松)。 从10号到今天已经5天了,一直没敢动手,不是不想回忆和记录,只是想法过多,不敢轻易动手也不知从何说起。昨天晚上出去重温备战时常跑步的路线,突然来了一点灵感,对如何全面记述这次行动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今天才敢试着写下来。真有“战斗容易,回忆战斗不容易”的感觉,且回忆且珍惜。 一 梦想引领 跑,这是我从小就天天玩的游戏,那时候没有跑步的概念,只有跑着玩儿的乐趣,说跑其实也不尽然,因为出了家门就是大山,与其说跑步,不如说爬山。所以我的跑步基础应该是爬山的基础,所以我特别喜欢跑上坡,不停地向上、向上。 高中时候在学校参加过一次5000米越野赛,那时也根本不懂得一点长跑知识,只是拼尽力气往前跑,在60名参赛学生里居然也取得了前10的名次,给班级得了分,首次尝到了胜利喜悦的滋味。对跑步的理解也就那么一回。 当兵到部队,认识开始有了改变。知道了长跑是体能训练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单个军人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知道了徒手长跑与武装越野的区别,品尝了负重长途的滋味。那时候因为我身体比较结实,加上爬山底子,对部队的5公里武装越野没有过惧怕,也没有过压力。当过兵的人都往往爱炫耀五公里武装越野的经历,那是别人,我真的没有感觉过什么值得骄傲,因为它并没有给我带来多么大的感觉,因为每次全副武装五公里越野,我的身上都不会少于两支枪。 上了军校,当了干部,长跑对我也是一种喜好而已,虽然也因历次比武给我带来了一些荣誉,但这也并不是我内心所向往的,虽然说也说不清内心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脱下军装后,没事的时候我经常参加地方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包括一些比赛类的活动,参加过两次哈尔滨市的“五一环城赛”,参加过两次“登龙塔大赛”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我的目标也不清晰。在2013年上半年得知一起跑步的朋友们参加齐市半程马拉松时,我似乎心里有了一点波动,后来越来越有了想法,就是:我能不能也跑个半程马拉松?这时我才感觉到一点压力,因为我还没有跑过10公里以上的路程,更不用说马拉松了。 2013年10月1日,哈尔滨“和兴长跑队”马万强队长组织一次迎国庆长跑活动,地点在阳明滩大桥,距离30公里。八区的跑友老宋告诉我的时候,我还有些犹豫,他鼓励我说:来吧,你跑的可以,坚持一下试试。就这样,我参加了43年来首次徒手30公里长跑。经过近3个小时的“顽强”拼搏,终于站着回到起点也是终点。那个时候也回忆起了军校时完成的100公里强行军,也没有这样的感觉,因为那个气氛之下,忘记了疲劳忘记了距离,更主要的是在当时那样一个队伍里,我是相对没感觉到太累的。 完成了这次30公里,再跑10公里就没有一点感觉,不跑15-20,甚至都不想张罗出去一次。正是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了几位长年战斗在马拉松征途上的老大哥,知道他们一年要参加几个马拉松。当时还知道他们马上准备出发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我在心里正式定下了决心:不久我要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 从此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因为我有了梦想,我把完成首次全程马拉松做为2014上半年一个最大的目标。 二 超越自我 哈尔滨的冬天来得早而突然,一场大雪,把八区体育场盖了个严严实实,把我平时能够跑步的唯一地方封锁了。因为我个人情况,能够实施长跑训练的时间有限。时间很快进入严冬,没有了场地,怎么办?对于刚刚决心备战全马的我又是一个小小的考验。为了让身体保持状态,不至于一个冬天过后一切从头再来,我只能设法坚持冬季训练。 我这才想到打开地图,寻找适合冬季跑步的线路。从出家门来算起,向南是繁华街区,根本不适合跑步,只能向北,直到松花江边。沿江边向东向西分别探索,后来终于确定一条相对适合的路线,就是从景阳广场沿江边向公路大桥,过桥到江北太阳大道路口拐进太阳大道,到太阳岛公园门口折返。 平时早晨我没时间跑步,只有周日可以;白天也没时间,只能夜晚下班后的时间。没有专业人士指导,我自己边练习边完善计划,基本是每周日早上一次20+,周二和周四两次15+。这个计划若放在春夏秋季节是太简单了点,但我的备战必须从冬天开始了。冷风霜雪是必须克服的困难。 太阳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披着一身霜花从江边返回, 迎着路人不一样的不解的目光,甚是惬意。 华灯初上,迎着北风向江边慢跑,是一种享受。 沿江边匀速前进,心里有时有点寂莫,左右不时有成双成对的路人巡游,倒是给我一定的缓解。寒冷对我并不是问题,因为越跑越热呼。 当孤独感来临之时,我向前方寻找明亮高大的方位物,做为下一个目标点。滨洲铁路桥,防洪纪念塔,友谊宫,索道塔,公路大桥,当一个个目标点被自己超越的时候,又是别样的自豪。 为了寻找跑友交流,冬天里我早上去过工大二校区,结识了女中豪杰锦月大姐,春天里在松花江边结识跑步先锋的几倍年轻斗士大咖、大楠、大恺、运动一族等,工大一校区结识了咖啡加糖,健康快乐等老手,户外队伍中结识了越醉越好、东北兵,去平房结识了多威的几位精英,老亮,街头,还有几位女选手,他们的热情和信念不断地给我注入精神力量。 大约1月底的一个临晨,起得比平时略早,从家出来跑到公路大桥后感觉身体状况很好,产生了加量的想法。因为以前在图上设计过跑二环的计划,沿哈尔滨市区二环跑一圈正好是30公里。于是在本该折返的时候选择了继续前进,从顾乡公园穿过到达康安路上,沿康安路、和兴路、三大动力路向南直路前进,由于对这条路线没有实地踏查,忘记了中间的拐点,一直向东,当到了铁路桥的时候发现错过了由三合路向公滨路的路口。返回进乡街拐到红旗大街,发觉体力急骤下降,浑身由于前阶段已经湿透,现在已经结成冰衣,出现了僵硬。这时的天还没全亮,路上基本见不到行人。而我准备不足,没带任何补充体力的东西,如果万一坚持不住停在路上,有可能成为“冰棍”,于是第一次对自己的冒失行动产生怀疑。后来坚持到一家早开门的包子铺,讨碗热粥,缓解一下疲劳,取捷径返回道外家中。虽然路程合计也是30公里,但这次经历给我的只有教训,就是不可急于求成,不可冲动行事,不打无准备之仗。 转眼三月来到了。对于坚持了冬仨月的我来说,体力自我感觉虽有所提升,但不知道究竟能否挑战42、2的全马。 机会终于来了。3月16日,狙击手组织哈尔滨户外跑友进行50公里竞速。之前我与他们一点联系也没有,临时空降到起点,直接参加由学府路到双城的公路大比拼。50公里公路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竟然完成了,没被甩在最后。这次竞速让我认识了一批哈尔滨玩户外的跑友。狙击手,事在人为,今夜雾朦朦,小马哥,冰城男士,逍遥客等等,通过狙击手的介绍,我加入了几个长跑爱好者的聊天群,开始了全新的跑步学习和交流。4月19日,在事在人为等跑友参加大连百公里竞赛的时候,我们又一次体会了50公里双城公路跑,这次成绩明显好于3月份的,给我马拉松备战注入了新的希望。 在3-4这两个月时间里,我加大的训练量,平均每周两次30+,两至三次20+,参加了数次到江北北京路方向的拉练活动,有效地增强的耐力。在参加的哈尔滨市总工会举办的五一环太阳岛万米赛中又认识和较量了几位高手,包括哈尔滨有名的三箭客(秦岭,东北虎,向前)。 由于是第一次正式参赛,我没有一点经验,只感觉自己体力已经达到,速度也能调整,目标也由原来的完成比赛上升到在时间上的追求。因为考虑到第一目标完成比赛已经不是问题,所以我给自己的目标定在第二目标就是完成330的成绩,第三目标突破310。大约4月26日,应约来到动力的劳动公园,找多威的石老师一同体验坡道的感觉,那天也异常兴奋,不到3小时,拿下相当于39公里的路程,让我又一次找到感觉,心里暗暗计划,这次大连之行我有可能突破300的梦想成绩。 我上军校时在大连生活过两年,对大连的天气略有了解,知道这时的大连气温不是很高,海风还有些咸,最令人担心的是赶上下雨。因为我几年前去玩的时候就是在旅店里呆过多半的时间。为了提前适应雨中竞赛,我利用赛前哈尔滨的雨天进行了一次雨中行,跑了20多公里,感受了雨中续航的快感。 大马的日子悄悄地来到了,信心十足的我却没提前赶赴,而是一夜的火车,于赛前3个多小时赶到金州,首个马拉松就这样不慌不忙拉开了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