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吧,还打算去雪雪乡游记 北京虽然说在地理上是属于北方,可实在是一个不南不北的地儿,从小到现在,我都没在北京遇到过像样的大雪,总是稀稀疏疏难遮地面,有时冬天去怀柔之类的郊区,雪也多不到哪里去。 而且,我内心常常有遭遇彻底的那种寒冷的渴望,忘了从哪儿听说,喜欢寒冷的民族意志力比较坚定,喔哈哈,我自认为是一个意志力薄弱的人,可能因此才特希望经受纯粹的冷像英雄一样做一回勇者。 话说今年元旦,哥几个商量着想去东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黑龙江够冷,开始激动的打算去中国最北的小镇漠河算了,再三考虑,选择了哈尔滨附近比较有名的雪谷。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综合分析选择了“松花江户外俱乐部”的优惠套餐,还真便宜最贵的才一百元低的四十元起。D25不到八个小时就到哈尔滨站了,一下火车立刻就明白北京与北方的温度差异了,幸好我们几个在热心的建议下在北京就准备好了防寒服,下车就都裹起来,一个个跟黑瞎子似的。 在哈市见到了专程从雪乡过来接我们的已等候多时的领队,我们坐着专车一溜烟到了雪乡。从前听老辈人讲北大荒,那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生动物特多,现在越来越少了,貌似只有大小兴安岭还有一些天然的熊瞎子东北虎什么的。 雪乡果然名不虚传,反正对我这种只见过小雪的人来说,简直刺激极了。到处都是厚雪,不戴墨镜眼睛会不舒服。结实敦厚的平房,火炕,铁炉子,木桩排起来的篱笆小院,特原始的感觉。 雪乡那有座山,叫什么大秃顶子山,名儿挺怪,山不是很高,一月份正是雪厚的季节,有大片被雪覆盖的白桦林,超漂亮。那种什么玉树琼枝的感觉,还有很多松树和杉树,上面都托着很厚的雪。 有的地方一脚下去雪没到腰,我们当时都觉得特夸张,估摸着当年林海雪原大约就这样。那里的雪很干净,可以吃,不过都是假惺惺尝尝而已,毕竟习惯了觉得有灰。 雪乡的人都很热情,标准的东北老乡,说话也都很逗。有一点让我感到很好,就是那里做旅游的比较敞亮,不会什么都先收费,不像南方很多地方,唠唠叨叨,毛大点事先说费用。据说很多关于东北的电影、电视剧、MV之类的,都是在雪乡选的景, 领队说庞龙的《我的家在东北》MV就是在他们这拍摄的,他的家人还参与了呢!当时我们还赶上有剧组在,好像是某电视剧的几场戏,只是很多工作人员拦着不允许游客靠近。 我们在那里玩了将近五天,过瘾。晚上躺在温热的火炕上,能隐约听到外面狗叫声,感觉超级乡村,心很静,mp3里提前带点美国乡村音乐听听,简直没法儿说了。 八月份的时候我可能“享受”一个年假,也就十谷避避暑,八月的北京正有很多桑拿天。
据一个东北的朋友说,夏天雪乡那边也很凉快,空气什么的都特别好,而且夏天还能吃到东北天然菜地里的菜,据说和小伙伴培植的俩味儿。先期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