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97|回复: 11

[其他] 50个攀登中常犯的错误,最全的提醒和警示!  heatlevel [复制链接]

authicon989190 发表于 2014-11-21 11:33:35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666666666.jpg

    我从事攀登已经超过15年,期间犯过各种各样的错误。在Joshua Tree攀登的时候,我的绳结散开了一部分;我也曾经把保护器中的绳端穿反;在El Cap的半空,有一次搭档把我从保护上完全解开了。最糟糕的,在Rifle的一条运动攀登线路上,因为绳子太短,我把一个好朋友直接放掉下去了。(幸运的是,他并未严重受伤。)如果你运气好,就像我这样,幸免于难的错误会让你保持警觉。反之,可能会带来悲剧性的结果。

并不是所有攀登中的错误都会致命----有些只是给你或者其他攀登者带来酸涩的经历。但如果你不从你或者其他人的失败中汲取经验,你会迟滞不前。在攀登运动中,就像生活一样,教训是获得良好判断力的基础。将这一点铭刻在心,我们收集了50个攀登者最常犯的错误---并建议如何进行避免---希望能有助于加速你的进步,让我们都成为更安全、更聪明的攀登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authicon989191 发表于 2014-11-21 11:33:55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不要犯的错误

1. 没有反复检查你的保护和绳结
如果你是保护者,请确保绳子以正确的方向穿入保护器,系统中的丝扣锁已经真的锁闭。如果你是攀登者,反复检查你的绳结。打结正确吗?拉紧了吗?是以正确的方式穿入安全带的吗?尾端足够长吗?也要检查你搭档的绳结。
真实事例:一个著名的因未检查而出的错,是1989年Lynn Hill在法国Buoux的事故,当时Lynn Hill已经是5.13的攀登者。攀爬到热身线路顶端后,她把身体重量落在了绳子上,然后没打完的绳结从安全带中滑出去散开了。Hill坠落了75英尺,撞到地上,不过她幸存下来。Hill说她因为谈话而分神,忘记了打完绳结;而笨重的毛衣掩盖了这一错误。
2. 不戴头盔
传统攀登者比运动攀登者更常佩戴头盔,但为什么你不戴呢?你可能会脱落撞击地面,可能大头朝下甩出来,松动的石头也始终是潜在的危险。在你作出决定之前,评估所有这些风险,保护好你的脑袋,比时尚什么的重要得多。
3. 信心超出能力
我们需要推进极限,让自己成为更好的攀登者,但更要了解其中蕴含的风险,评估自己的能力能否降低这些风险。American Alpine Club将“过度自信”界定为产生事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4. 漫不经心的保护
保护的时候,可能犯的错误太多了。多段攀登中,松散的连接绳结或者一个不可靠的直线方向外保护点都会带来危险的冲击荷载。在地面上保护的时候,制动手离开绳端(即使有辅助性制动器械)会迅速导致危险的冲坠。另一个普遍的错误,是保护领攀者时,站得离岩壁太远---这样攀登者脱落时很容易被拖拽出去。多余的松垂到地面的绳子,只代表着弄脏绳子和懒惰,可算不上“软制动”保护。最后,直到攀登者安全返回地面之前,不要分神去闲谈。
5. 忘记了在下降绳尾端打结
你可能会花无穷的精力来探讨如何让三点式保护站受力均衡,但实际上从运动攀登线路上下降所出现的严重受伤,比传统线路上保护站崩溃的概率要普遍得多。如果你在保护单段线路,记得在绳尾打个结,或者把绳子系到绳包上,或者系到自己身上。让其成为习惯成自然的动作,而不是只在担心绳子可能不够长的时候。下降的时候,在绳尾打结也同样重要。从下降绳尾端滑脱是常常出现的悲剧,即使在经验老道的攀登者中也经常发生。
真实事例:2007年,Lara Kellog,老练的登山者,在她从阿拉斯加Ruth Gorge里的Wake峰东北壁线路下撤时,从下降绳尾端滑脱,坠落了大约1000英尺身亡。

安全带带扣反穿,连接绳结反复核查无误---Jules Cho准备攀登了。Andrew Burr拍摄。

authicon989192 发表于 2014-11-21 11:34:28 |显示全部楼层
运动攀登中常犯的错误

6. 领攀时腿插入岩壁与主绳之间
当你横移、翻出仰角或屋檐地段、或者做腿部内交叉动作时,你会面临把腿插入绳子“里面”的危险。如果你在这种姿势下脱落,就很有可能大头朝下甩出来,带来严重的头部伤害。培养“蜘蛛侠般的敏锐感”,腿跨过绳子时马上察觉并立即纠正。即使纠正动作会破坏这次红点尝试也在所不惜。
7. 沟通不畅
也许风声很大,也许路线很长,又或者像Virgin River Gorge这样的地方,州级公路上的噪音震耳欲聋。不管是什么状况,在你离开地面之前,一定要与搭档沟通,双方要就你到达保护站之后的计划达成一致。你是要将绳子穿过保护站?让搭档通过快挂把你放下来?还是准备自己下降?错误的理解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真实事例:今年年初,Phil Power,American Alpine Club的执行总监,一位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攀登者,从丹佛附近的一条运动攀登线路顶部坠落。估计是河水的咆哮和附近6号高速路上的车流阻碍了信息的顺利传输。Powers严重受伤,但居然奇迹般的复原了。
8. 铁锁卡在岩棱上
当你将快挂扣入挂片时,请检查主绳端的铁锁处于什么位置。如果它悬挂于岩棱上,冲坠受力时可能断裂。换一个长一点或短一点的快挂。
9. Back-clipping反向扣挂
把绳子扣入快挂的时候,请确保你的这一端,又称为“sharp end”,是从铁锁中穿出到岩壁外的方向。如果sharp end穿过铁锁朝向岩壁里侧,就出现了“反向扣挂”错误。这样,在冲坠时有更高的几率出现绳子压开锁门,从铁锁中脱出的状况。
10. Z-clipping之字形扣挂
挂片间距很近的路线会让你感觉很安全---但也提高了错误扣挂的几率,你抽上来的可能是前一个快挂之下的绳子,导致“之字形扣挂”,绳子的自我循环拖拽会让你寸步难移。千万要仔细,确保是从前一个快挂上面抽绳,即使需要连续做出好几次短抽拉动作。抽绳动作之间,可以用嘴叼住绳子以保持抽上来的这一段,不过要小心:如果此时脱落会拽掉你的牙齿!
11. 使用路线上原有的、已经磨出很深沟槽的快挂
有些洞穴中、屋檐下的路线上已经有固定好的快挂,这挺不错。但扣挂之前一定要仔细检视。对于这种固定快挂,扣绳端的铁锁可能随时间推移而磨蚀出深刻的沟槽。很多磨出凹槽的铁锁也能承受冲坠而不断裂,但沟槽的锋利边缘会切开绳子或割破绳皮,损坏绳芯。
12. 盲目相信挂片
挂片也是会失效的。旧挂片更存在很大的失效可能性。警惕生锈或腐蚀的挂片,尤其是海边的岩壁;含着盐分的海风对攀登器材而言具有极大的腐蚀性。一份2009年的UIAA报告显示,热带海洋周边的攀登区域里,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挂片,会在1125磅的冲坠荷载下失效。(较“硬”的领攀冲坠,会引致2600磅冲力。)同样的,一些80年代或更早的老式挂片确实还能承受冲坠,但很多是不行的了。最后,对于自制的挂片要多加小心,它们的弯曲部位可能出现头发丝样的裂纹。只要存在疑虑,立即以安全的方式撤离,换一条硬件设施更完备的路线吧。
13. 站在降落区
落石经常会从岩壁上面掉下来,尤其是在春季径流或雨水冲刷的时候。尽可能找寻有遮蔽的保护点,活动区域要远离垂直岩壁或斜坡路线,仰角线路则尽量靠近基底部。
14. 在长期固定的保护站上架设顶绳
绳子上附带的砂砾尘土会磨损金属器材。运动攀登中,在保护环或保护链上反复进行顶绳攀登或下降操作,会破坏这些硬件设备。顶绳一定要通过你自己的快挂来架设。你只可以采用固定的硬件设施下降一次,那就是你爬完这条线路收绳的时候。自行下降比被放下来要更好,除非路线仰角太大、或者太曲折,自行下降时很难安全清理所有的器材。但是,保护者绝不可以臆断你的搭档要自行下降而不是被放下来(参阅错误7)。这种错误会导致严重的事故!
15. 散播路线信息
你很厉害,你左脚踩了那么小的薄片,右手做出漂亮的翻腕侧拉,成功完成了那条线路。但是,动作细节你自己知道就够啦,无需传授他人。对,没有人会因为被路线信息喷溅到而毙命(据我们所知),但你的大嘴巴会让某些人的Onsight机会泡汤;也会打扰他人的平和与安静。
16. 让你的狗自由奔跑
你的狗应该与你一起享受户外生活---请把重音放在“与你一起”上。散放的狗,四处奔跑,踩踏绳子,乞求食物等,会给很多攀登者带来负面影响。

你应该:专注于手头的任务,直到全部完成。一旦你开始穿安全带,那么要穿到身上,再将带扣反穿。如果有人在你开始系绳结的时候跟你说话,你一定得打完结再与之交谈。先完成,再分神儿!

糟糕---装备带上只剩下一个宽手保护塞了?!Brittany Griffith思考着自己的错误。AndrewBurr拍摄。

authicon989193 发表于 2014-11-21 11:34:47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攀登中常犯的错误

17. 信任路线上所有存留的扁带
其他人曾经从那一大窝扁带上下降,并不表示那里可以再次安全使用。检视日照损害(褪色或爆裂)和磨损的痕迹。还要确认隐藏在树后或岩石后面的扁带没有被啮齿动物啃噬。有所担心?还是换成你自己的扁带吧。
真实事例:2009年,Red River Gorge的一个扁带下降保护站失效,两名年轻攀登者丧生。
18. 仅仅以菊绳连接到保护锚点上
菊绳很好用----对于器械辅助攀登来说。然而,它们的设计用途只是为了承受身体重量,所以不属于保护系统。专门特定设计的个人保护索更安全一些,但需要谨慎的操作;它们不具有显著的弹性,所以出现在松垂的个人保护索上的冲坠,会对保护锚点产生严重的冲击荷载。通过富于弹性、能减震缓冲的主绳连接到保护锚点上,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19. 忽略第一个保护点上受到的朝外拉力
除非保护者位于你的正下方,否则脱落时绳子绷紧,会对第一个保护塞产生朝外和朝上的拉拔力。这有可能拔出第一个塞子,甚至随着不断上移的垂直于岩壁的力量而产生连锁反应,从底端依次拽出保护系统中的所有器械。所有的保护塞都弹出来,攀登者就完蛋了。为避免这种结果,请确保第一个保护塞能承受坚实的朝外和朝上的拉拔力。
20. 横移路段没有稳妥保护跟攀者
比领攀难度横移路线更糟糕的事情,是跟攀领攀者未设置保护的横移路线。请沿途放置保护塞,以避免跟攀者滑脱时产生巨大的钟摆晃动。记住,难点地段之后的保护点,才是真正能保护跟攀者的保护点。
21. 小平台上方未放置足够的器械
领攀小平台上方的线路时,一定要以较近的间距放置保护塞,尤其是位于路线较高位置,脱落时会因绳子的弹性而产生长距离冲坠的时候。
真实事例:2005年,加州,Tuolumne Meadows的Northwest Books(5.6)线路上,一位攀登者领攀脱落,撞上了小平台,一个脚踝骨折,另一个脚踝扭伤。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平台上方一定要密集放置保护点,保护脚踝免受皮肉之苦。
22. 保护站使用同样尺寸的保护塞
如果你在一条漫长的手指裂缝路线下面架设保护站,别把所有的手指尺寸保护塞用光。来点创造性,想点别的办法,为下一段领攀线路省出几个用于难点地段的保护塞。
23. 没有携带自己打结连接的扁带
纤细的机器缝纫扁带会节省重量,但当你需要脱离困境时,它们并不是你留在身后充当下降保护站的首选。自行打结连接的绳套,可以很容易地解开,穿洞而过,绕树系合,或者调解保护点长度以均衡受力。如果是机器缝纫扁带,你很可能需要切断扁带才能架设保护站(你安全带后面肯定挂着一把轻量保护小刀,对吧?),而且,把这些滑腻如鼻涕虫的东西重新系回去是相当困难。在装备带上保留几根自己打结连接的扁带,以备不时之需。
24. 主绳直接穿过扁带把人放下来
切勿将滑动的尼龙制品(比如,绳子)直接穿过扁带,你需要在两者之间加个铁锁或金属环---扁带会在数秒之内被绷紧、滑动的绳子烧焦。直接通过扁带进行自我下降也是冒险之举;如果绳子出现滑动—比如因为不同直径的绳子所产生的不均衡张力等---它会切开扁带。采用胶带封闭的铁锁或快挂来改良这种保护站。
25. 忘记带取塞器
不得不在路线上留下取不出来的装备,实在是令人不快的经历。
26.没带头灯
即使你不觉得会需要头灯,也最好为长程攀爬而在口袋里装一个或者在安全带后面挂一个头灯。照明装备,可能意味着寒冷、饥渴的被迫露营和愉悦地徒步回到基地之间的区别。
27. 背着背包攀爬烟囱线路
很多经典线路,比如内华达州,Red Rock的Epinephrine线路,或者Yosemite峡谷的Steck-Salathé线路,都有很长的烟囱地形。如果你希望能在挤塞而上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就不要背负装满水和能量棒的背包。假如必须携带背包,可以在攀爬短途烟囱地段时,用一根扁带把背包挂在保护环上。

你应该:在需要的情况下,回头清理线路上的不良保护点。如果你的头几个保护点产生了极为邪恶的绳子拖拽(有些时候如果想要有效保护的话,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在上方放置几个稳固的保护点之后,向下攀爬,清理引发问题的装备。如果你试图与之斗争,绳子的拖拽只会越来越糟糕。你可能无法到达保护站,或者无法拽上绳子来妥善保护跟攀者。早点修正,能节省时间,免受挫败。

没有闲聊,没有废话。德克萨斯州的Hueco Tanks,Louis Koppel正进行着十分稳妥的抱石保护。Ryan Wedemeyer拍摄。

authicon989194 发表于 2014-11-21 11:35:00 |显示全部楼层
抱石中常犯的错误

28. 拙劣的保护
你不能一边开车一边发短信。同样的,你不能在抱石保护的时候,还分神去喝水、玩手机、或者去注视热力迷人的姑娘小伙儿。100%专注于保护攀爬者的安全。
29. 忘记检视下返线路
撑起翻上,完成高球线路上最后几个动作(漂亮!),然而却发现不知道该怎么下去---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了---有可能你攀爬的就是最简单的线路。往上爬之前记得侦察一下如何回到地面。
30. 穿着满是尘土的鞋子攀爬
肮脏的鞋子粘附性不佳,而且它们会将尘砾磨入脚点,使脚点变得光滑难踩。起步之前请把鞋子擦拭干净,并直接从垫子或附近的石头上跨到路线上去。
31. 留下镁粉标记
很多攀登者用镁粉标记出线路上的手点和脚点---有时候甚至是一条丑陋的大粗线。如果你倾向于用这种视觉辅助来攀爬,好吧,但请记得在离开之前刷干净你的涂鸦。

攀冰中常犯的错误

32. 领攀冲坠
在陡峭的运动攀登线路上,领攀冲坠是游戏的一部分。但换做是冰壁,则成为危险的错误。冰爪尖齿太容易四处挂跘、刺入脚踝,或者冰镐也可能扎穿你的大腿。在领攀冰壁之前,学会如何测试放置的装备是否牢靠,如何有效保持体力,以及意识到头脑发热时如何脱离困境。冰壁上的领攀,绝不容许脱落!
33. 站在冰壁正下方保护
沉重的大冰块常常在领攀者身后倾泻而下,冰柱会毫无预警地折断,尤其是日照充足的时候。保护好你珍贵的脑袋吧,只要有可能,尽量在侧边稍远一些的地方或者有仰角地形遮蔽的地方设置保护站。
真实事例:攀冰者Rod Willard的悲剧发生在2002年,科罗拉多州的Vail。在他进行保护操作的时候,被一大块从上方落下的冰击中,导致了致命的伤害。
34. 保护站冰面融化
如果你采用冰锥架设顶绳保护点(最少需要三根冰锥),请经常检视以确认它们所处的冰壁没有融化,尤其是在晴朗的日子里。你可以用雪来包裹顶部从而为冰锥隔热。
35. 在冰壁路线完全成形以前就急不可耐地攀爬
尽管你渴望抓住这个冰季的首次攀登,但攀爬成形欠佳的冰壁线路是极端危险的---而且也会毁坏线路,破坏以后的攀登。
真实事例:2010年,一个攀登者试图领攀科罗拉多州Vail附近的The Fang线路,还未完全成形的冰柱倒塌,他冲坠了100英尺。虽然侥幸生还,但遭受了严重伤害。
36. 在超过头顶的位置放冰锥
将冰锥放置到尽量高的位置是很诱人的,当然,如果你站在小平台上,没有问题。但如果你正在陡峭、令人胳膊酸胀的冰壁上领攀,最好是在胸部高度放置冰锥,这样才能使出最大的扭转力,快速而高效地将冰锥拧进去。
37. 不戴护目装备
铲头或碎冰扎进眼球会让你的余生一片黑暗。记得佩戴太阳镜、护目镜或面罩。
38. 忽视雪崩可能性
攀冰区域,往往形成于漏斗状聚雪的溪谷之中或下方,存在着高度的雪崩危险。而跋涉挺进和撤离的路线也常常属于雪崩区。核查你的攀登是否位于雪崩地域,在出发之前仔细评估当地的环境状况。
真实事例:2009年,攀冰偶像Guy Lacelle在完成蒙大拿州Hyalite Canyon的一条冰壁线路后殒命。当时Lacelle看上去是在路线顶部休息,另一支位于他上方的队伍引发了雪崩,直接将他扫下了悬崖。
你应该:每次外出攀冰后,都要将冰镐和冰爪擦干并打磨锋利。如果直接潮湿装包,冰爪尖齿和冰镐镐尖的硬质钢材会出现锈蚀。把它们拿出来,擦干,用锉锉几下,磨锐边缘。(维持边缘锋利,比重新将钝边磨出新刃要容易得多。)最后,用一块抹油的布稍微擦擦,以增加防锈性能。

authicon989195 发表于 2014-11-21 11:35:11 |显示全部楼层
登山中常犯的错误

结组,可以在软雪地域保护整支队伍,但请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结组---参阅第41条。Andrew Burr拍摄。

39. 未适应高原反应
即使你像马拉松选手一般强健,高原反应是不管强弱的。身体需要时间来调节适应低氧生存环境。探险征程的第一天,要攀登到较高海拔,然后回到低海拔营地睡觉。留意高原病的早期症状:头疼,恶心,没有食欲等。如果你感觉轻度不适,最好呆在同样的高度,直到感觉好转再继续往上攀登。如果出现严重的症状—头疼欲裂或者湿性咳嗽---立即下撤。
40. 裂缝区域未结组
裂缝区域行进时,一定要结组。即使裂缝看上去都已经被冰雪覆盖,或者,即使你们是顺着其他人的足径前行。雪桥会毫无征兆地垮塌。并请确保你具备合适的装备和技能,能从冰裂缝中营救队友或你自己。
41. 没有保护器材的情况下,在陡峭硬雪地域结组
在陡峭的雪域结组前进,通常是个好主意---但并不总是这样。如果你们之间没有雪桩、冰锥或者其他保护器材,并且雪地状况不允许可靠的自我制动保护,结组只会给整支队伍增加风险。不要让结组绳迷惑你:也许单独行动更安全。
真实事例:1981年,一支由七名日本攀登者组成的队伍,对中国的贡嘎山攀登未果,结组下撤。其间一名队员滑坠,导致七人全部遇难。
42. 没有突变天气下的应对计划
天气迅速变幻,一目了然的地域变得扑朔迷离,白茫茫什么也看不清楚。所以一定要有备用的应对计划,以便在能见度降为零时可以安全下撤。使用指南针的回溯功能。在身后留下标志旗以辨别路线。用GPS标识路线点。
43. 脱水
在恢宏的雪山上,寒冷的温度会抑制口渴的感觉。但充足的水分补给,才能让你表现更优良,更快适应高原环境。在感到口渴之前就喝水,经常喝水,充分喝水。
44. 没有紧急备用的太阳镜
雪盲是暂时的,但它会让你丧失行动能力,而且极其疼痛。
45. 鼻子下方没涂抹防晒霜
冰川上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反射。别忘了在鼻子下方,鼻孔之间的横隔上涂抹防晒霜。

你应该:携带地图。被迫改变的计划常常会将你带到与起始地完全不同的迷宫中,返程的路途也可能不像你想象中那么简单。

authicon989196 发表于 2014-11-21 11:35:22 |显示全部楼层
器械辅助攀登中常犯的错误

46. 上升操作时没有做备份连接
上升器从路线绳上弹出来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两个都弹出来可就是致命的了。别忘了通过保护环上的丝扣锁连接到绳子上;陡峭干净的路线上,每隔30英尺更换一下连接。棘手的仰角地段或横移路段,一定要记得做备份连接。
47. 测试保护塞拉拔强度时双眼直视
比保护塞在测试时被拔出来更糟糕的事?那恐怕就是拔出来的塞子恰好啪的一下打在脸上吧。让头盔顶部正对被测试的器材比较好。
48. 携带太多(或太少)的补给水
在多日攀登项目中,没有什么比在拖包里吊着一个游泳池更拖后腿的了。另一方面,如果脱水到了考虑喝尿的程度,你的速度也会慢如龟爬。综合考虑路线上的日照、季节、以及你携带的其他食物中的水分(带了汤就可以少带些水)等因素,仔细估算大概需要的饮水量。每人每天3升水是深秋和早春季节的经验法则;而八月阳光照耀的岩壁,可能需要4升或更多。
49. 在你其实不够快的时候,超越其他队伍
得到对方许可的情况下,超过一个速度较慢的队伍是妥当的。但请确认他们是真的比较慢,而不是努力应付一处也会同样减慢你的速度的难点地段。如果你挤过前面的队伍,发现过去之后也不过是停滞不前的话,勇于承认你的错误,把前面的位置让回给原先的队伍。
50. 给搭档“施肥”
小心不要让排泄物弄脏你的搭档、绳子或者任何装备。预先规划,考虑风向因素,并找寻稳妥的解决地。绝大部分“紧急状况”是可以很容易避免的。留心预警信号,就像你在家里或工作的时候那样。

祝各位安全攀登、快乐攀登!

authicon989688 发表于 2014-11-24 21:45:15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992526 发表于 2014-12-8 12:39:44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authicon1002711 发表于 2015-1-22 16:49:34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4-6-2 19:19 , Processed in 0.058696 second(s), 1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