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并非一见钟情
别了花儿呼吸的瞬间看到前世的五台,包车直奔大同。在途中,因为宁宁一直坚持要看看窑洞,司机师傅在一窑洞那做的短暂停留邂逅的那位老人吧。77岁,终生未娶。原因是贫穷。
他的窑洞在路边的小山岗上。窑洞的门是拱形的。门口种着盛开的向日葵花。照看着小小院落里的小蔬小菜。格子窗上贴着红红的剪纸窗花。小小的窑洞很是凉爽,电视机,电灯,和墙上贴着的外国记者采访图片和文章让我们感到老人就是一个人,也在与时俱进,再牛的琴弦也弹不出老人的顽强和乐观。同行的人鱼呀,851给老人留下了一点钱。很喜欢他不拒绝的态度和悦纳别人关心的态度。记得他在门前和每个人开心的合影。
看得出来,山西的土地是不那么丰盈的。但是这里,黄河岸边的人们仍旧顽强的弹唱华夏文化。华夏文化有两根琴弦。一支是黄河,一支是长江,昼夜不停的弹唱。演绎着生命里的那个的奇迹,我们要去的太行山上的悬空寺和大同的云冈石窟就是这样的让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每个人。无不动容。恕不赘言。
说道我喜欢的平遥古城吧,就不由想起了一句德国谚语:只存在一次的事就象压根未存在过。
所以,最近直到我写游记的前一刻,我还总怀疑我是不是真的去过那个古城。是不是真的爱上过那个美丽邂逅的古城。一切现在想起来,有幸看了三眼的平遥的美丽邂逅,像是一场梦。现实的呼吸里难以没嗅到平遥的气息。更让自己觉得自己做了个美丽的梦。
其实,对于我情有独钟的平遥并非一见钟情。看见她的第一眼,我只惊诧她的平凡。
灰色调子的小街小巷,又笼罩在细雨轻烟中。沉重的感伤,袭上心头。郁闷的不行。我绝对不是那种不受坏境影响的永远乐观分子。来来回回的打车,寻住处,在类似的街道上来来回回的扫来扫去,沮丧在心中发了芽,甚至是生了根。我中意的,人鱼在网上查到的郑家旅店,又不被大家批准,也让我很郁闷。我是个看到了美好就留恋,不愿前行的懒蛋。哪怕是花费大些。成本高些。我不愿奔波。当然,也理解大家还要寻觅的心情。个人永远要服从组织的利益的。我能破坏这种制度化,唯一的做法就只能是把外套脱去,大大些的淋雨。
真的没有想到自己会渐渐爱上这个自己第一眼并没有看好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