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全胡 于 2009-9-11 15:30 编辑
1966年,上小学四年级,换了班主任,沈玉兰老师。沈老师性格开朗,大家都喜欢她,沈老师长相像咱们黑户的毛豆,笑声也像,现在看见毛豆就想起沈老师。社会上很乱,操场上天天有打仗的。沈老师不让我们出去,间操也上不了了,怕我们学坏,也怕我们挨打,沈老师带来一部小说《高玉宝》,间操时间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读小说。很安全,很高兴,天天盼着间操的文学大餐。
1967年春节,几个同学去给沈老师家拜年。道外,沈老师家屋子很小,有吊铺。沈老师给我们做了面条,那时候细粮很少。
沈老师结婚了,爱人是现在电力研究院的,沈老师调到了离研究院近的轴承厂子弟校。
2001年,同学聚会,大家都想沈老师。我们单位的小夏家是轴承厂的,我托小夏打听,小夏没有找到,轴承厂有8个子弟校分校。一天李少春来找我,共同去找沈老师。上小学时,李少春很淘气,沈老师多次去家访过。我和李少春先去总校,说是沈老师退休了,又去了轴承厂退休办,那里的一位同志认识沈老师,说沈老师在电力研究院食堂帮忙。我俩去了那食堂。我们转了大半天了,正赶上食堂开晚饭。沈老师在卖熟食。我们一眼就认出来了。沈老师没认出我们,让我们等等。我们在外面等。沈老师忙完出来了,问我们是哪届学生的家长,我们都老了!我们让她猜,沈老师猜不出来。我提示,我们是太平那面的。沈老师指着我和李少春,叫出了我们的名字。我哭了。我说我也当了老师,可我叫不出几个学生的名字。沈老师说,学习好和淘气学生的名字能记住啊。
现在聚会,春节后的那次都接沈老师来。有个保留节目,我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