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啤酒桶 于 2009-9-23 22:04 编辑
2009年8月,我满六十岁,办完了退休手续。一天我在黑龙江户外网页上看到了“迎国庆六十周年,百公里徒步大赛的消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能和祖国同庆六十华诞感到无比荣幸,这次百公里徒步不正是我表达对祖国无限热爱的绝好机会吗?我决心战胜自我,克服困难走好百公里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
今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没走过一次4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此次百公里的第一站就是60公里,我暗暗为自己的体力担心。古人云:不打无准备之仗。我开动脑筋想办法,做了如下事前准备:1,打印路线图,在关键路段表明公里数,然后按每小时6公里速度计算出时间,表明应该到达的准确时间,做到心中有数。2,对没走过的“复杂”路段进行提前探路,避免走错路,仍然是为了心中有数。3,做好装备的调整,购置“鸭嘴兽”水袋,准备“北脸”自动系鞋带徒步鞋,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喝水和系鞋带浪费的时间。4,准备葡萄糖盐水和自制牛肉干和野战压缩饼干,保证体能的快速良好补充。
2009年9月15日,老叟和老铁与我相遇徒步热身,我提出了探路的建议,得到了两位的支持。那天我们三个六十岁的老将行走33公里,探明了万宝以后到万乐火车站进万乐村的路段。9月17日,我独自一人行走从哈师大经新华村到江北中环的路段。两次探路不仅使我解除了对不明路段的耽心,而且锻炼了体能,提高了徒步百公里的信心。
2009年9月19日,天起凉爽,我6点20分来到了青年宫广场,那里已是红旗飞舞,人山人海,许多老朋友向我热情问候,还有叫不出名字的新朋友也打着招呼,我很快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并融入进去了。7点,一声枪响,200人的队伍出发了。我迈开沉着而坚定的步伐向前走去。到松花江公路大桥,我看了手表,比计划时间提前5分钟,感觉良好。走到四方台大桥时,又比计划提前进10分钟。走在大坝上,老叟要晾脚,我也停下脱掉了长袖外衣,凉风吹来,有点冷,于是我开始加速,到了钓鱼,遇上了娃娃等人。中午时分我俩到了中点万宝,为了计划,决定不休息,边吃边走。进入万乐村的乡间小道,我的周围只是老叟,老铁和朋友大宋。我除了补充水和牛肉干外,开始喝啤酒。当我穿过哈伊高速桥后已喝完第三听哈啤,此时感到体力和状态有所恢复,于是开始加速,不久超过了几个年轻的驴友。当我踏上202国道时,风大了,气温也降低了,我没有停下换衣服,决定继续前行。在谭家加油站,老狼等一批志愿者为我加油助威,我信心大增。转向222国道到呼兰只剩8公里,然而这是最艰难的8公里,冷风迎面吹来,饥饿,疲劳,寂寞也同时袭来,此时我只有一个信念:坚持坚持,奋力拼搏。我改变了行走姿势,加快步频,向呼兰大桥冲刺。当我走下呼兰大桥,迎接我的是年轻的驴友,此时疲劳饥饿好像消失了,报到完,看表:16点36 分,比计划17点到提前了。进超市超市买两听哈啤,为自己庆祝。
2009年9月20日,早起后感觉良好。早饭后从旅店徒步到呼兰大桥。7点26分,大队人马出发。很快,一群年轻人不见了踪影。我还是沉住气,按计划走。转向202国道,比计划提前了近10分钟。进入新华村,赶上了两个年轻人,并行了一段路。当走到江北中环是,迎面飘来了蒙蒙细雨,一阵寒意,我又开始加速。到大耿家,雨停了,转向走进快阔的松北大道心情舒畅。走进太阳岛,遇见了迎接我们的胖哥和爱爱鼠等人的热烈拥抱,倍感亲切。走上滨州铁路桥,风大,雨大,但这一切困难已不在话下,我们“黑户三老”紧紧相随走向胜利。走下大桥,在风雨中,黑户的大旗鲜艳夺目,欢迎的驴友更是热情高呼,使人感到浑身热血沸腾。我在内心高喊:我又一次战胜了自己,亲爱的祖国我永远与你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