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平凡丝语 于 2016-1-15 19:31 编辑
我不知道怎样描述和形容2016年1月12日的三九寒天阿城往返骑行?套用一句话:梦有多远,心就能走多远;路有多远,人就能骑多远,天有多冷,人就有多热!
本次骑行共7人,4男3女,平均年龄55岁以上,最大66,最小33。用时10小时,路上骑行7小时。(后面将一一简单介绍)。 上午8:00红旗大街集结出发,走长江路,顶风骑行12时到达;途中扎胎,等后来走失骑友加休息40分钟; 午餐啃大骨棒子管够,放松侃大山,喝8两宁夏红,晾湿透衣服,分头打气2小时; 下午2点分两路出发,,一路沿哈阿新华崎岖老路返,一路走长江原路回,最早到家4:40,最晚5:20。
可以说是一次不平常体验之骑:骑友幽兰戏称为:“神经病小分队冬骑”;我形容为:”专科医院患者户外寒冷冻治疗方法“;老丁说:”自找苦累好玩游戏”。因为我们毕竟已经花甲之年,且在这个和平与富裕的年代的三九严冬,往返骑行将近100公里,纯户外的时间为8个小时。自我吹嘘一点,还真不是简单的事,骑友白克说,够吹半个月的啦,我真想逢人便说,可是还是忍住了,写出来比说出来更能拨人眼球。 也可以说是一次自虐式探旅。严寒下,冷风中,冰路上,车流旁,穿戴厚重,装甲齐全,饮水食物补充都是个比较麻烦的事情,骑起来冻手脚出汗热,停下来风吹全身寒。 真可以说是一次平常的简单冬骑。因为好多快递和运输人员环卫工人每天都在严寒下穿行传流,与其相比我们何堪。 其实在这个的时代,温饱和强迫劳动已经消失,贪图安逸,无聊孤独迷失自我的人很多。这种冬骑说小一点,是为了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活动和耐受能力;说大一些,无非是试图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一次体验。说明我们还没有迷失和堕落。正如东北所说,“这本身没有什么,就和登珠穆朗玛峰道理相同。”
本来已经在11月12日完成了挂车仪式,车子已经收拾干净停放,偶然受到冬骑小分队或称冬骑“四人帮”影响,突发三九隆冬骑车想法。看到他们已经冬骑多次,更加备受鼓舞,受其这种骑士精神,勇士风格,战士作风的激励启发,决定体验一下冬天骑行的感受。也是想回归童年和青葱时代每天骑车上下班时的感觉。 没骑之前,真有仿佛要参加一次重大的战斗要开始一场宏大的庆典要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的期待与使命感!!更有弥补过去的遗憾的意思。我们虽然没有认真快乐的青春过,但是可以豪放精致的老去。
于是在网上与哈市著名美女骑手果冻一拍不谋而合,在果冻的召唤下,遂决定在1月10日试骑阳明滩至松浦大桥,看看感觉如何?张罗了两天,只有东北有想法,但是有事情。意外的是当日美女强骑也是“四人帮”成员之一春春到来,美不胜收,大喜所望,锦上添花,一王两二。 10点在和兴路集合,过群力,在音乐厅拍照,上阳明滩,沿江湾路,进商业大学留影,到大剧院,越松浦桥返回,近50公里,3.5小时,中途好多人侧目回头指点,不知是说我还是羡慕美女,可能说三道四,也许嫉妒恨。 通过试骑,感觉不错,信心倍增,磨刀霍霍向阿城,经过东北果冻对未来天气条件的研判,再加上省内长途骑行界资深花甲美女深谷幽兰极力推荐和全力支持,商定1月12日(谐音要有爱)成行。 由于对冬骑的担心甚至是恐惧,害怕扎胎坏车,路滑摔车;担心冻手脚,伤脸眼;矛盾衣服防风不透气,透气不御寒;补充饮水食物冷凉问题等等。尽管提前做好了准备,应该说准备工作还是没有到位,我竟然忘记了带手机,执意回去,大家坚决发对,只有忧心的服从。毕竟路上不可预见突发情况很多,不能一一而足,还是那句话,车到山前,随遇而安,随机应变。 12日正值上班高峰时段,龙塔还在晨曦之中,六人准时到达,一幅骑行画面留在出发地,一道美丽的风景流淌在长江路上。 出发不久,在10公里绕城高速路下,我们前行3人回头不见果冻和东北。等过许久,断定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我没带电话,经过春春与家中骑友钉子联系,仍旧联系不上。于是我和老丁返回寻找,骑出不远看到两人上来,才知扎胎,这是以前就有隐患,果冻在出发地打气时候就已经开始显现了。遗憾的是我没在现场,寒冷中换胎可是个技术艰难的活儿,对手的考验极高,东北有心人呀!提前做好换胎准备,带了一付手套,要是没有这次还真用不上。 换胎的等待正好等来了另一位后追骑友老高,大摩托车手闷子格外显眼与实用。队伍扩大了,但是男女比例失调了,要不我们三男三女正好!! 骑行两小时之后感觉冻脚,如猫咬一般。最好的办法是下来推行,走一会儿就好,这绝对打破了骑行冻脚的担忧,但是减慢了速度。 第一站伏尔加休息,此时已是汗透衣背,霜满眼脸,手脚冻僵,睫毛如雪。气霜给美女们增添了无限的妩媚,此景此妆太少见了,相信人们都会赞许,但是很少有实现。 临近中午,风力加大,顶风骑行像蜗牛,有时时速不足12公里。11点到达进城路口。两位美女挽着绑架我拍照,快乐与成功喜悦油然而生,顿时力量倍增,一气登上坡顶。遥看京哈高速,与牧牛人闲谈,问及牛儿寻草为食可冷,“跟你们比不冷”!其所说让我汗颜。 在等人时候,两位阿城冬骑骑友上来,看来不仅仅我们有病,骑行神经大有人在!我想这些人骑行的目的无非是自己的喜好并获得快乐,尽管没有回报,但是严寒中的坚持,会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 几经辗转,找到“王牌自助骨头锅”,大失所望,中午已经被包桌,我们一齐恳求让出一桌,,幽兰果冻用迷人的微笑和特别诚恳大老远死冷寒天特意慕名前来的游说,感动征服老板。上到二楼旮旯,如释重负,脱衣之后刹那间空气中充满浓重的混合汗味湿气。东北已经迫不及待的拎了一桶饮料狂饮,幽兰热情的为大家服务,我先吞掉三个梨两包饼干,果冻忙于梳妆打扮,老高在烫干温热裤裆里的湿汗,春春抢到最好座位,唯有老丁像没事一样不湿不干不紧不慢的抽烟。 一顿饕餮之后,仔细琢磨,开始上来的骨棒子颜色发黑肉质发硬贼咸,断定是以前剩下的,一下子把我们吃顶住了。所以这次骨棒吃的不十分理想,多数回家之后都又吃了饭!
这顿骨棒吃了将近两个小时,互相介绍相识不相识的骑友,各自挥洒自己的骑行经历和感受,交流每人的骑行经验,切磋单车知识,谈论天文地理,评说风土人情。记忆比较深刻的是老丁说:人们常问骑行累不累?回答是:“不累谁骑车干嘛?就是为了找累才骑车?”关键是累后心灵的清净与舒适,吃喝的香甜和满足,身体的调整加锻炼,回味的美好又惬意。。。。。。果冻说的更好:“通过挑战,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奋力骑行的背后隐藏着快乐和欢喜!”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收拾行囊准备出发,我的防风软壳裤子已经湿透,无奈换上一条抓绒裤。实践证明,冬季长时间骑行,不宜穿着透气性不好的诸如冲锋衣,羽绒服等衣裤,最好是普通棉衣。你看春春和老丁,都是大棉鞋,牛仔裤,腈纶棉衣,手闷子,绒线帽。 临行前,春春和幽兰担心我头部裸露受凉,提醒我注意,幽兰不经意间拉下我帽子的瞬间,霎时感动温暖了我,仿佛有妈妈的感觉。此时感受到,骑行不仅收获路途的风景,还能收获真挚的友情。如今的喧嚣和功利使无数人迷失了亲情友情和真情爱情,庆幸的是还有这样的骑行方式和群体,可以让人触动心底感动人生。 饭店前合影之后,我们兵分两路,我与东北为了抄近路,冒险走哈阿老路。据群友传说,此路未清雪,道窄冰塄大,崎岖脏乱,车多坡多。为此东北无限担心,我却认为车到山前,随遇而安,随机应变,不行就推车,反正带了车灯,天黑之前赶到市区就可以。 走过来之后这些担心是多余了,路上未留痕迹,车子已经无声碾过。尽管中间有的路很窄,只有一条车道,有几段全是冰包,甚至像大齿锉刀的搓板路,特别是新华镇内区段将近一公里,全部冰雪冰凌煤灰覆盖,还是坡路,极难骑行!我们真想投诉新华镇政府严重不作为! 半路,码表行进到73公里时,被冻瘫乱了,一会儿黑屏一会儿乱跳,时速有时达到80,时而到0。索性把码表卸下。好在回程时顺风和下午,气温不冷骑行相对省力不少,两人像回家的驯鹿,在下午的寒风中,在自己的影子的陪伴下,在蜿蜒的雪路上,向着太阳的方向诗意地骑行。 下坡如走针毡小心翼翼,遇车相向瞪大眼睛避让,后面大车高叫贴身呼啸而过,上坡路边冰棱推行跌跌撞撞。这些当时的写照。走过来的时候回望,怎么渲染都算不了什么! 看到西方呈现火烧般的颜色的时候,我们感觉快到了,在这美丽的寒冬夕阳西下中留下几乎冻透的魅影英姿。 到达市区,已是夜色阑珊,灯火辉煌,我们相互道别归家,那种成功的自豪,让我昂首撞入家门,扑面迎来的是外孙的尖叫和老伴的“疯驴回来了”的问候!! 当我们满怀劳累饥渴,满身湿卤,满脸风尘回家之后,吃的香,喝的甜,洗的舒服,睡到自然醒的时候,正像慢慢长夜之后曙光到来一样,收获和喜悦总会从苦累的彼岸露出它优美的身姿。 骑友幽兰问我,此次骑行有何感受,我脱口说出白岩松的书名《累并痛快着》。如果总结起来,应该是冷冻并痛快着,劳累并舒服着,苦难并甜蜜着。 战冰雪斗严寒,无限挑战无限激发。这一日可以记载心中长久!经历这样的困难和冷冻,也许是新的骑行的起点,或许是最大的“幸运”。 三九天阿城骑行往返。体验其中滋味万般,想法千种,归为一条,一次难以忘怀之旅,一趟可以吹嘘之行。就像越寒冷,梅花就开的越烂漫,人也是一样,体验过寒冷和苦累,就可以不惧其他困难,就可能抓住真正的幸福。 即使在苦难中,只要坚定信念,努力坚持,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 在困难面前,在征服和战胜自己的过程中,脆弱的心灵得到锻炼,人格就能得到提升,就能抓住快乐和幸福契机。,
2016年1月15日完稿于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