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04|回复: 4

雪乡穿越路线及相关知识 [复制链接]

authicon178291 发表于 2009-10-31 09:54:55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升穿越雪乡线路:从哈尔滨市出发,到东升林场这一段路,可以分为以下三段,时间需要一整天:  
    1、哈尔滨→五常。五常市是隶属于哈尔滨市的县级市,位于哈尔滨东南方。哈尔滨火车站对面的南岗长途客运站,每隔20分钟便有一趟去往五常的大巴,车程两个半小时左右,票价27元(含1元保险)。只要能在上午9点以前坐上去五常的大巴,就完全赶的急。  
      2、五常→山河屯。五常到山河屯的长途车很多,大巴、中巴均有,车程1小时左右。到达山河屯后,不要在山河屯长途站下车,因为发往东升林场的车不是从这里出发的,离这里还有很远呢。一定要到“山河屯林业局”下车,也就是龙山宾馆旁边的广场。如果距发车时间还早,可以考虑在龙山宾馆开个房间休息一下,睡个午觉什么的,标准间30元。  
      3、山河屯→东升林场。每天只有一班车,下午1点半钟开始停在龙山宾馆旁边的广场上,2点30分发车(很准时),车程三个多小时,票价20元。途经向阳、奋斗、新旗、长青几个林场,晚上六点左右到达东升。  


穿越所需时间一般连走带玩的5小时左右,从东升上升600米{海拔}至羊草山顶1200米}之后下降200米到达雪乡。中途到达山顶的时候可以转道去趟羊草山,这样一次下来把两处景点都玩了。如果要想看羊草山日出的话就没必要这样走了。  

穿越装备及注意:1、鞋:专业的登山鞋或雪地鞋最好。鞋的防滑性一定要尽量好,因为路上会有冰坡,很滑很难走。  
       2、袜子:越厚越好。  
       3、雪套:如果你不想过于亲近雪,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准备雪套,因为路上的雪都被踩实了。但如果你愿意尝试一下在雪窝子里摸爬滚打,那么,一定要准备专业的雪套!因为路边的雪动辄就有没膝深,专业的雪套可以保证你的鞋里面不进雪。否则,一旦鞋里进了雪,就会化掉然后结成冰,脚会受不了的。  
       4、裤子:以防水、不沾雪的面料为佳。不要过于担心冷的问题,穿越途中会很热的。两条厚的保暖裤,外面一条防水面料的薄棉裤。  
       5、上衣:保暖内衣+羊绒衫+抓绒衣+羽绒服,视个人体质和当天气温情况能减则减。否则穿越中途会出很多汗的。  
       6、围巾、口罩带着备用。个人认为完全不需要把脸蒙起来,如果觉得冷了,就用手搓一搓,皮肤很快就会适应的。特别是戴眼镜的朋友,如果戴口罩的话,眼镜上总是一层哈气,极其影响视线。  
       7、手套:准备了一双线手套、一双防水的滑雪手套。戴着滑雪手套照相不方便,就用线手套。冷了就戴滑雪手套。  
       8、帽子:一定要能护住耳朵的。  
       9、眼镜:太阳镜是没必要的,因为都是在树林里走,阳光根本不刺眼。有隐形眼镜的朋友,最好戴隐形眼镜。因为身上热气蒸腾,一旦低头拿相机或者整理一下围巾什么的,镜片上很容易有哈气,而且由于气温低,哈气瞬间便结成冰了,很难擦,感觉很麻烦。  
       10、登山杖:配备一下还是好的,没有的也没关系,山上很多树枝随手拣来可以做拐杖。  
       11、头灯或手电:有需要的人就准备一个。雪乡的街道一般不黑{因为有白雪的映衬},月光强的时候都可以看书呢!  
       12、背包:尽量轻装吧。如果雇人背包,100元。  
       13、相机:低温下电池很容易放电,最好贴身存放,尽量保持相机和电池的温暖,并且多准备一套备用电池。  
       14、食品和饮料:路上要走5-6个小时,中间没有吃饭的地方,可以带一点巧克力一类的高热量食品,水要带保温杯。

authicon178782 发表于 2009-11-1 12:30:49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180351 发表于 2009-11-4 09:21:43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180561 发表于 2009-11-4 21:05:43 |显示全部楼层

authicon180570 发表于 2009-11-4 21:16:56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灵佳网-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黑公网安备23010402000316号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4-20 09:54 , Processed in 0.04351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