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04|回复: 36

中国徒步第一人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 [复制链接]

authicon297540 发表于 2010-8-6 13:53:1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深呼吸. 于 2010-8-19 15:30 编辑

余纯顺(1952-1996年),鄂州人,出生于上海,职业探险家。他的理想是走访遍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56个民族主要的聚居地。1996年6月,余纯顺在徒步穿越罗布泊沙漠时悲壮遇难,最终没能走出中国探险家的宿命。
  有“中国的托马斯”、“当代徐霞客”之称的余纯顺是一位罕见的传奇人物。他自1988年7月l日起开始“孤身徒步走访全中国”,至1996年6月像“倒下的铜像”在罗布泊遇难。8年间克服千难万险,风餐露宿,跋山涉水,走访了33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点,完成了59个探险项目,总行程已达8.4万华里(接近了阿根廷人托马斯的9万余华里世界纪录),其中尤以他前后用一年半时间,冒着泥石流、雪崩、高原反应等不断穿越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生命禁区”,创下人类史上第一个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纪录而震惊海内外。
  他沿途写下数百万字日记、游记,记录了祖国各地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成为反映国情民情的珍贵资料。拍摄照片8千余幅,为沿途人们作了150余场题为“壮心献给父母之邦”的演讲。出版了《壮士中华行》2卷,及《余纯顺徒步中国纪实摄影》、《余纯顺孤身徒步走西藏》、《走出阿里》等书。




  著名探险旅行家余纯顺,在新疆罗布泊不幸遇难所引起的震荡,至今余波未息。本文作者(彭戈侠)当时经历了陪同、找寻、安葬余纯顺的全过程。后来又数次进入罗布泊,凭吊了长眠在干涸湖盆中的余纯顺墓。本文描述了余纯顺在罗布泊遇难前后的经过,虽然时隔已久,现在看来依然震撼人心,令人唏嘘。


导读:

~初识余纯顺
~走向罗布泊
~探访楼兰
~行期可期,归期难料
~前进桥遭遇沙暴
~余纯顺你在哪里
~空中搜寻
~余纯顺魂归大漠
~迷路和高温导致余纯顺遇难
~后记

附:1、罗布泊考察及景点路线图
     2、真实的余纯顺

(本文根据彭戈侠等人文章编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authicon297541 发表于 2010-8-6 13:58:0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深呼吸. 于 2010-8-19 15:30 编辑

 一、初识余纯顺

  初次见到余纯顺,是在1991年深秋。当时他第一次来新疆,途径库尔勒市时,就住在位于市中心的楼兰宾馆。我只知道他是一名旅行家,仅此而已。后来对他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直到1996年5月22日,我才第二次见到了他,并开始了至今令人刻骨铭心的一段交往。
  余纯顺这次来新疆,主要目的是实施他孤身徒步走访全中国探险计划中,徒步穿越罗布泊的项目。库尔勒人以惯有的热情,迎接他的到来,楼兰宾馆对他的食宿予以全免。
  余纯顺穿越罗布泊探险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我们的配合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我们协助他制定了穿越罗布泊以及米兰至敦煌两个方案,确定了行进线路。
  同时,根据罗布泊的气候特点,极力劝阻他改换季节,以使穿越活动更具成功把握。我们提出:穿越罗布泊,应在九、十月,那时恰好可以避开高温和大风天气。 余纯顺回答说:“九、十月份,要去南疆的麦盖提县训练骆驼,然后孤身横穿(由西向东)塔克拉玛干沙漠。
  “另外,这次穿越罗布泊活动,将有上海市电视台摄制组随同作追踪拍摄。他们一行稍后即到库尔勒市。日程安排已经不可更改。”余纯顺接着说。
  5月31日一早,上海电视台纪录片室主任编导宋继昌等4人组成的摄制组抵达库尔勒市。这时,5月27日余纯顺制定的“孤身徒步纵穿罗布泊日程及上海电视台追踪拍摄日程表”,已经正式打印成稿。摄制组还在乌鲁木齐时,余纯顺便于5月28日下午由库尔勒出发,徒步前往172公里外的兵团农二师32团场了。在谈到此行的目的时,余纯顺说:“前几个月一直忙于整理日记和写稿,很少活动,更谈不上走路了。走这百多公里路,一来可以做穿越罗布泊前的“热身”,二也使我适应一下塔里木周边地区的气候、环境,为十月份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备”。
  他最后充满自信地说:“我这可以说是小试牛刀,胜率在百分之百!”
  5月29日下午17时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袭击了库尔勒市以南地区,我们很为余纯顺担心,因为沙尘暴掠过的地方,正是32团及其邻近的另外几个团场和尉犁县。


  6月2日上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宣传部,在楼兰宾馆五楼会议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余纯顺在会上慷慨陈词,表示了穿越罗布泊的决心。自治州人寿保险公司为余纯顺、上海市电视台摄制组、陪同以及两位司机共10人,免费提供了价值100万元人民币的人身保险。
  6月4日,余纯顺穿越罗布泊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石油物探局地调三处提供“奔驰”沙漠车二台,车上配有电台;购买了夏季常用药品;号称“沙漠王” 的退休地质工程师、年过花甲的赵子充,被请来担任前进桥至土根段的向导。我的任务是陪同余纯顺一行,由库尔勒经营盘到前进桥,并全程服务。
  购置的其它物资有:矿泉水100箱、八宝粥720听、方便面1500包、水果及肉类罐头10件、馕饼300个、蔬菜200公斤,另有大量即付食品。
  有关单位为这次活动,免费提供了发电机一部,摄制组自备卫星导航仪三台。


authicon297551 发表于 2010-8-6 14:19:38 |显示全部楼层
赞!

authicon297565 发表于 2010-8-6 15:57:49 |显示全部楼层
罗布泊吞噬了两个人。彭加木是为了科学献身,余纯顺是为了名利失身。

authicon297568 发表于 2010-8-6 16:09:54 |显示全部楼层
阎庚华在登珠穆朗玛顶峰前留下了一句名言:摄像机就像机关枪似的,在身后顶着。

authicon297576 发表于 2010-8-6 16:35:2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深呼吸. 于 2010-8-19 15:31 编辑

  二、走向罗布泊

  6月6日,是余纯顺及摄制组进军罗布泊的日子。路线为自西向东南。即
由库尔勒出发,经胡杨沟、营盘、老开屏、前进桥、龙城雅丹群、土垠后,进入罗布泊湖心。

  上午,为积极配合上海电视台对穿越罗布泊行动的连续报道,余纯顺把一份新闻稿和线路草图稿,以传真发往上海,并同远在北京的朋友通了电话。随后,他把不便携带的一些书籍、资料捆扎好,连同部分摄影器材一起,装入一只约一米见方的大纸箱,委托友人保管,忙的不亦乐乎。

  下午13时30分,余纯顺纵穿罗布泊壮行仪式,在楼兰宾馆新楼前举行。当地旅游局、人保公司和宾馆的领导,为余纯顺和我们9人胸前佩上了大红花。几名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蒙古族的姑娘,依次为我们敬献了“上马酒”。名界代表人士先后讲话,预祝我们一路顺风,预祝余纯顺孤身穿越罗布泊成功。热烈的气氛显然震撼了他。烈日下的余纯顺,自称除饮少量啤酒,从不沾白酒的他毫不推让,几碗酒喝下,已是满脸通红,激动的心情,流于言表。他站在话筒前,汗水夹着泪水不住的从脸上滴下。面对着百余名与会人士,他再次表示:一定能顺利实现穿越,打破6月份不能进入和穿越罗布泊的神话。大家对此抱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下午15时30分,余纯顺和我们9人,分乘两台沙漠车,驶离楼兰宾馆。

  余纯顺意欲征服罗布泊未料却魂归罗布泊悲壮的一幕,从此刻起,正式启开。

  汽车的轰鸣声再次打破了库鲁克塔格山的沉静。车身卷起的冲天尘土如同浓雾,刚刚聚拢又被燥热的风吹得无影无踪。烈日象一团火球高悬在我们的头顶,汽车驾驶室里闷热难当,坐在前排司机老张师傅一侧的余纯顺,不住用毛巾拭去头上和脖胫上的汗水。我们几个人坐在后排,也是闷热难耐,于是干脆脱的只剩条内裤,即便如此,仍然汗流浃背。

  当天晚上9点多,喘息未定的汽车停在了库鲁克塔格山南坡冲积带上,一处比较平坦的地方,决定在这里扎建营地。经过6小时近200公里的颠簸,大家实在不愿多走哪怕半公里了。这里遍布一丛丛、一簇簇的麻黄草和梭梭柴成了蚊子、飞蜢栖身的好去处。夜幕降临时,它们成群结队向我们袭来,胳膊上、腿上很快被叮起了包,大家只好躲进闷热的帐篷里。

  6月7日一早,每人吃了一包方便面,我们又迎着初升的太阳上路了。在车上,余纯顺得意得地说:“我有一位朋友,是位报社女记者,她写了篇关于我历时八载走中国的文章,据她自己讲已经替她挣了三千多块钱稿费!”有人调侃说“余老师你已经成一棵摇钱树了!“话音未落,就觉车身往右后方猛地斜了下去。停车后,才知道右后车胎扎入了一块长形的利石。乘着换轮胎的功夫,摄制组抓拍了一些余纯顺在沙丘间孤身徒步的镜头。重新上路走出96公里后,我们到了孔雀河岸边的老开屏。这里有成百上千间废弃了的部队营房,从丢弃的废品看,这里曾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医院,另外也驻扎过汽车分队。有人说,老开屏是取孔雀开屏之意,其实这个地名同元宝庄(原爆庄)等地名一样,是老一代军人创建中国原子弹试验场后,为纪念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所起的地名。

  在一处空地上,停有西北石油地质局一部宿营车,一位只穿一条裤衩,浑身被晒成紫铜色的小伙子是这里唯一的老住户。他告诉我们:马上要进行原子弹试验, 最近东边正在清场,劝我们不要进去,以免白费周折。每逢试验,必是清场,这 一贯例我们都很清楚。后退的确于心不忍,大家商量后,一致同意按原定计划行动。在这里吃过午餐,我们继续往前进桥方向进发。在这后一百多公里沿途中, 遍布部队遗弃的营房、若干简易机场、巨大的工事,从这些断壁残垣上,我们只能遥想当年这里升腾过的数十次耀眼的辉煌!

  疾驶13个小时,里程表显示出我们只走了250公里。在快要到达二号营地时,不料装载食品物资的一台车, 不留意一下陷入了烂泥中,卸下车上的全部物资,几经挣扎后,总算开了出来。这个营地距著名的龙城雅丹群仅仅5公里,但是夜幕降临, 加上方向极难辨认,我们只好很不情愿地在这里扎下了二号营地(E:90°02`, N:40°49`)。

  龙城位于孔雀河下游,属孔雀河下游雅丹分布区。连同楼兰古城一带的雅丹在内,其长度东西为40公里,南北宽约160公里,面积约1800平方公里。

  6月8日早晨,我们来到了龙城。往南望去,只见密集分布的雅丹群正反射着朝阳的金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雕万琢,使得这些毫无生命千年不语的风蚀土堆群, 呈现出万千仪态。其气势之恢宏、神厅与壮丽,令人惊叹不已。在这里,余纯顺 精神异常亢奋。面对摄像机,他激动的说:“我到过新疆许多地方,只有龙城充 满了辉煌的诗意。”

  “迄今为止,到过和将要到罗布泊的上海人,一个是彭加木,一个就是我(注:彭加木曾在上海工作过)。如今,彭加木已经魂归大漠了,而我,只有我余纯顺, 一定能征服罗布泊!” 在龙城的拍摄进行了4个小时。余纯顺意犹未尽,利用拍摄间隙,自己也拍了不少 照片。

  6月8日是下午,我们经过土垠,踏上了罗布泊干涸不毛的湖盆。在E90°18`44"、 N40°34`34"处向西抵达罗布泊西岸,扎下了第三号营地,往西偏北数百米,便是 积满黄沙的孔雀河河道,明天一早我们要小心意义翼翼跨越河道,沿河去楼兰。 准备吃饭时,上海电视台的宋继昌编导告诉我:“老余要准备徒走了。一条线路 是由前进桥至库尔勒,一条线路是从土垠起用3天时间穿越罗布泊,最后到前进桥”刚吃过晚饭,余纯顺叫住了我,让我给他提供库尔勒前进桥间的公里数。查对了我过去每日行程记录后,我把几组数字抄在一份报纸上写好交给了他。余纯顺边看边说:“老彭,从库尔勒到前进桥这段路,我记的很乱。再说,个别路段时不时有车辆、人员活动。如果徒步,需要预埋饮用水,但又考虑这样怕不安全。”我回答:“明天我们要去楼兰,细节问题回来后再说吧。”

  我提醒他:“前进桥到期库尔勒大部分都无路可走,但只要你顺着库鲁克塔格山往西走,就可以到甘羊厂,那里有人又有水,应该没有问题。”

  等吃完饭,除余纯顺外,大家都匆匆钻进帐篷休息了,因为我们在罗布泊湖盆中的行进异常艰苦。大家早已疲惫不堪。由库尔勒出发时前两台车的空调就全都坏了, 进入湖盆,车外阵阵热风不断刮进车里,加上汽车自身的热度更使每个人都象在被蒸烤,在湖盆中,我们停车,便于摄制组拍摄,头顶烈日,让人顿生毛发欲焦之感。目极所在,一望无际翻翘着的盐壳,呈现出令人心悸的灰褐色。盐壳下边是厚可盈尺的青灰色土层,土层下则是洁白的盐块。天不见飞鸟,地不长寸草,时时处处暗藏着危机,这就是罗布泊。难怪余纯顺说:“这样的地方,只能用来放原子弹。”其实,罗布泊曾是一个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的泱泱大湖。只是沧海桑田,山河巨变,加上近世纪人类活动的干扰,才使它变为眼前这干旱不毛的死亡地域。

  据新疆若县志记载:“一九六四年十月上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几天,在罗布泊地区荒原上,我空军巡场飞机意外发现了一群约一、二百人的国民党马步芳、马鸿奎余部残匪。三天后,这群游弋了十数年的匪徒被接出荒漠。”试想, 如果罗布泊及其周边地带,没有水草,没有野生动物,这帮残匪何以能在这里生存十多年呢?在去罗布泊的途中,我们多次看到受惊吓后狂奔的野羊,多则数十只,少则三、五只。这说明,至少罗布泊附近还是有生命的。

authicon297595 发表于 2010-8-6 17:29:58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那种精神!

authicon297630 发表于 2010-8-6 19:05:30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同老雷穿越罗布泊时,在到湖心与余纯顺墓地之间,突然刮起沙尘暴,当时大家都很害怕,
如果几个小时不停,我们就会被埋在地底,在祭扫了前辈墓后,沙尘暴渐渐的停了。老雷风趣的说:
是余纯顺为我们祈祷了。呵呵!

authicon297647 发表于 2010-8-6 20:02:39 |显示全部楼层
未命名.gif

authicon297660 发表于 2010-8-6 21:16:05 |显示全部楼层
4# 平凡丝语

人性的弱点,似乎人人都很难克服。

许多英雄人物,在他们的释放光芒的同时,往往也燃烧着自己。好比是煤炭,颜色越黑,燃烧的越旺。

但只要真实的,往往也是感人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灵佳网-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黑公网安备23010402000316号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4-19 16:17 , Processed in 0.074519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