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 天没完全亮就醒了,因为冷不愿意动,直到外面太阳照到帐篷上才起来烧水吃东西。昨天剩下的一瓶矿泉水已经完全冻透了。烧水时先拿着瓶子在石头上敲,等瓶里的冰碎了再用小刀把瓶子底切掉,把冰倒在锅里化开,压缩饼干同样冻得和石头一样硬,只能用牙硬往下磕。 吃了东西,身上慢慢感觉温暖起来。从北京出来后几乎每天都是在寒冷的野外奔驰。每天傍晚下车后身体都要不停的颤栗很久,有时投宿后两个小时身体还是颤抖。这个季节整天在外面迎着寒风飞奔,其中的辛苦自是不言而喻。 这里已经距大柴旦不是很远了,估计不到100公里,今天如果赶到那里的时间早就接着赶往海西州首府德令哈市,如果要是晚就在大柴旦休息。 收拾好东西重新上路,这之后的路基本没有了积沙,车行虽然还是不快,却不用下车或减速了,想到今天一定会舒舒服服的住在房子里,这让我的心情很是舒畅。 昨天看到远处的山,今天在慢慢的靠近,或许是心情的缘故和不再象昨天那样担心,虽然眼前的景色还是这些天一直在看的冬季西部那种标准的荒凉,但心里还是觉得很不错。 跑了几个小时,当前边已经能看到一个三叉路口和黑黑的柏油路时,我知道这段315土路到这里应该是结束了。 上了油路看到路边的里程碑上写的是215国道,想起自己从敦煌到柳园跑的那段也是215。 这段215连接这个叫鱼卡的地方到大柴旦,地图上显示只有43公里,但还是跑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这段的路况可想而知。可能是高原特殊气候的原因,路面大面积的破损,看到来向的汽车总是减速小心翼翼的过着坑洼,这时感觉摩托车在减震和通过性方面终于有可以和汽车有一比的了。 下午快两点钟的时候到了大柴旦,这是一个基本具备小型城市规模的行政区,大概在方圆几百里这是最大的一个聚居区了。进到城区在汽车站对面的一个小饭馆饱饱的吃了份炒面,计算一下时间还早,于是决定下午赶到德令哈。 从大柴旦加完油出来重上315国道,刚上路时还是油路,但没跑多远就又变成了土路,这段315建设尚未完工,路基已经建好但还没铺柏油,原本以为到德令哈只有200公里,新路大概两到三个小时就能跑完,但看到又是土路,心里又凉了下来。反复的斟酌了几次,最后还是决定今天赶到德令哈。 出人意料的是,这段土路并不是很长,只有几十公里,当前方又出现平整的柏油路面时,心情大好。 当天色刚要黑的时候,摩托车驶进了德令哈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315和215连接的路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糟糕的215国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整理照片时发现从大柴旦到德令哈竟然就拍了一张照片。通常在某段路上没有拍照基本都是因为道路艰险或者情绪紧张没有心思拍照,所以这一路上记录路上真正艰险的照片反倒没有。现在想起来那段路一直担心车的油不够,所以一直没敢减速停车增加油的消耗。 也就是这段路上看到了距摩托前只有几十米的路面上跑过3只羚羊,不知道是不是藏羚羊。同样在这段路上还看到了一个磕长头的藏民,但都没有停车拍照,很可惜。那个藏民看到我估计也感到奇怪,停下来看我没有再磕长头。摩托车驶过那个藏民后从倒镜中仍然能看到那个藏民在转身看我。在这样的地方一般只有汽车在路上跑,摩托车很少跑这样几百公里没有人烟的长途。进入西北后,在沙漠戈壁中每次遇到车辆都会看到司机在转头朝我看来,他们一定都很奇怪在这种地方怎么会看到摩托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